1984年,南湖乡党委书记张克俊、副书记魏生智、乡长李全生、副乡长张铢一班人仍咬定葡萄不放松。他们既不厌其烦地做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又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无偿给农民供给苗木,补助化肥。敦煌县农业局连续几年在南湖乡召开发展葡萄的现场会,农户每种植1亩葡萄,县农业局补给15元。尽管县、乡、村、队为动员农户发展葡萄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但由于农民不靠葡萄吃饭,种葡萄仍没有成为大多数农民的自觉行动。当时,种葡萄的是三种人:一种是脑子灵的人,一种是老实人,一种是曾为地主富农的人。直至1984年,全乡葡萄发展到3000多亩,其中二墩农场发展葡萄达到1050亩。
大自然常常考验人。1984年底,长时间的低温天气,使60%的葡萄受到冻害。因此,很多干部和农民提出葡萄在南湖能不能越冬?第二年,全乡葡萄面积减少了1000多亩。经过几年的工作,农民才似乎明白了葡萄可以当饭吃的道理,南湖掀起了种葡萄的热潮。1986年,全乡葡萄面积达到4600亩。然而当年3月25日黄水坝溃堤,又给农民头上浇了一盆凉水。此次溃堤淤没了新栽葡萄1000余亩。
这时,王显、唐伟、李亚雄、李明、贾瑞刚来阳关上任,接受的是守住阵地,以图再起的任务。那几年,南湖葡萄鲜为人知,信息不通,道路不畅,贩子很少光顾南湖葡萄。鲜葡萄才两三毛一斤,销售艰难,农民为卖掉自己的那一点葡萄,日夜发愁。1991年秋,一场罕见的早霜冻降临南湖,致使即将采收的葡萄冻在架上。1992年葡萄干销售愈加不畅。晒好的葡萄干放在家里无人问津。南湖乡政府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将农民的葡萄干收来,再去闯国际市场,结果12万公斤葡萄干“被骗了个无影无踪”。尽管好事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李明、贾瑞刚仍认定葡萄是发展南湖经济的希望,葡萄是南湖百姓致富的高速公路,前人摸索开拓的这条路他们走定了。他们向有关部门汇报,使二墩新开发1000亩葡萄的项目在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委员会立项。他们思维超前,提出了如何利用南湖仅有的那点水,走节水农业的路子,继续扩大葡萄面积,把南湖建成一乡一品的万亩葡萄园。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茬干给一茬看。到21世纪初,发展葡萄的接力棒又传到南湖乡党委书记胡彦荣、副书记刘占英、乡长王宏霞、副乡长鲁鸿武、副乡长杨建强和乡人大主席孙荣才一班年轻人手里。此时,全乡葡萄面积已达100415亩,占耕地面积的86%,其中挂果面积达5750亩,进入盛果期面积4705亩,葡萄总产达到1086万公斤,总收入达到1303万元。二墩村在党支部书记吴彩华的带领下,户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亩,使这个仅有62户236人的小村,人均葡萄面积达到2.8亩。全村葡萄总产量达118.2万公斤,总收入达213.6万元,户均收入达3.4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葡萄已成为南湖乡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南湖乡被称为“中国的第二个葡萄沟”。
当我们的目标远大而没有止境时,我们就会不懈地努力,永远前进。如何把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已摆到了新的一班人面前。
南湖葡萄粒大、色亮、酸甜适中。但是在信息社会,要更广为人知,大力宣传南湖葡萄则是第一步。他们积极向上汇报,电信部门投资114万元,建起了卫星微波接收站,使光缆进乡,开通了数字电话,普及程控电话470门,大大改善了信息通讯条件,使南湖乡葡萄的产量、价格、采收时间等信息迅速及时地传递到全国各地,架通了南湖葡萄生产与市场的桥梁。乡人大主席孙荣才把工作抓实,2004年,他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一个夏天都奔波在村村通油路的戈壁滩上,浑身脱了几层皮,终于修通了南湖乡政府到二墩村的22公里柏油路。他们先后制定鼓励农户发展葡萄生产的优惠政策22条,从供应苗木、补钱、免税、解决生产通讯和运输工具等方面对农户给予扶持。乡政府所属农技、林果、农机、电信、供销、金融等部门对该乡发展葡萄产业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适应了农户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需要,解决了农户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困难。他们成立了全乡的葡萄栽培协会和流通服务协会,发展会员1536名,培养科技示范户105户。乡财政、基金会、信用社积极筹措资金,先后为农户和龙头加工保鲜企业投放无偿和有偿资金430万元。
葡萄的产量和质量由栽培和管理决定。农户对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葡萄经营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多年来,他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训技术骨干。乡上曾多次组织种葡萄能手、村组干部前往新疆吐鲁番、鄯善等地参观学习,输送多名回乡青年到熊岳林校和省林校学习深造,多次邀请省、地葡萄专家教授来南湖办班讲学,现场指导葡萄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为南湖乡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其中有助理园艺师6名,技术员10名,农民技术员32名。乡上依靠这些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服务网络,帮助农民提高葡萄种植水平。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的力量,通过南湖发展葡萄的过程,已经让人们深深感觉到了。他们既重生产又重销售,南湖乡政府每年拿出5000元奖励为葡萄销售做出突出贡献的运销大户和经纪人,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的合法经营活动。目前,全乡已涌现出29名葡萄运销大户和经纪人。一个“市场+中介组织+农户”的葡萄产业化格局在南湖乡已经形成。
(三)
南湖葡萄产业的崛起,使人们看见了在党河绿洲发展葡萄的前景。1998年初,敦煌市人民政府提出全市农业产业规划,决定在全市发展棉花、葡萄、瓜菜及畜牧养殖四大产业基地,以应对农产品市场开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
1999年春,敦煌市委、敦煌市人民政府提出今后3年发展葡萄5万亩。当年,棉花价格落入低谷,每斤籽棉价格仅1.2元,使敦煌市领导和全市农民看到发棉花财这条路走到头了。然而,这年鸣山实业公司、秦家湾村几个点的葡萄长势喜人。由此证明,只要土壤适宜,在葡萄生长的所需热量方面,党河绿洲优于南湖绿洲。
为了加快葡萄发展速度,敦煌市人民政府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扶持农民种植葡萄的优惠政策。从苗木供应、发放挖沟补贴到优先灌溉等方面都给予种葡萄的农民以优惠。
1999年春,敦煌市人民政府聘请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常永益为发展葡萄产业常年顾问。以后几年里,常教授从敦煌葡萄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2000年春,敦煌市人民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20万元从外地购进苗木,广泛发动群众,遍地开花,在全市定植葡萄10000亩。然而,此年棉花价格猛涨,每斤籽棉价格高达2.2元。农民认为还是棉花来钱快,风险少。当年秋,鉴于利益驱动,有些农民把春天定植的葡萄又挖掉了。尽管如此,敦煌市发展葡萄产业的决心仍毫无改变。在此期间,敦煌市人民政府与林业局拿出10万元,举办两期技术培训班,训练技术骨干200多人。
2002年至2003年,为把葡萄的新栽面积落到实处,市政府与林业局、各乡镇签订了发展葡萄的责任书。
欲速则不达。总结近几年发展葡萄的经验教训,市政府与林业局从2002年开始,把过去遍地开花、户户行动转变为典型引路、重点发展,把行政命令、要你栽葡萄改变为农户自愿、我要栽葡萄,把不注意葡萄的土壤要求改变为注意葡萄的土壤要求。根据这些转变,市林业局确定秦家湾村、转渠口村、六号桥村、新店台村、甘家堡村为发展葡萄的示范村。市林业局与这些村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向这些村供应了苗木,派去了技术干部。
2002年秋,全国第六次葡萄研讨会在敦煌召开。在这个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进一步论证了敦煌发展葡萄的前景及如何形成产业。会议期间,与会专家教授参观了敦煌葡萄的生产情况,一致认为在全国范围内,从热量方面衡量,敦煌是红地球葡萄生长的最佳区域。
2003年,市林业局根据几年实践,编印了《敦煌葡萄栽培技术规程》,录制了“敦煌红地球葡萄栽培管理技术”光盘,赠送给全市种葡萄的农民。市林业局把技术人员及局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公告全市的葡萄种植户,以供随时咨询,随时服务。
同年底,由敦煌市林业局、甘肃农业大学承担的“万亩美国红堤产业化基地建设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春华秋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至2004年底,敦煌全市共定植葡萄46443亩,保存面积29000亩,其中党河绿洲保存面积12000亩。秦家湾是一个只有400多人口,1100多亩耕地的小村。从2002年春,市林业局把这个村确定为种葡萄的示范村后,连抓几年,这个村已经成敦煌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典型。至2004年底,秦家湾村已有葡萄900亩,其中已挂果的500亩,总产红地球葡萄90万斤,收入300万元,人均葡萄收入6000元。市园林试验场有葡萄116亩,其中挂果80亩,总产量10万公斤,总收入35万元。王巨元1998年定植的11亩葡萄,到2003年,每亩收入12000元。
犹如在沙漠中艰难跋涉的旅人,终于望见了天边的那一片绿洲,犹如在隧道里摸索的勇者,终于望见了隧道尽头的亮光,敦煌市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张平及市林业局局长吴三雄,在抓了几年葡萄种植后说,经过五年的工作,党河绿洲的葡萄产业,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是乡乡有点,点点见效。再老老实实抓上五六年,葡萄产业将会进一步在党河绿洲形成规模,从而对敦煌经济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作于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