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逆世炎凰
1421400000102

第102章 年近

规矩自然也不同,一般人家只是将祭品煮熟之后,再插上些筷子,便称为福礼了,等五更天陈列起来、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即可。

但到了姜家这样的大族,原本简单的一切,便衍生出一系列繁缛来,他们穷尽心思,不惜物力,也要整治出花团锦簇来……

也不知是为了让大菩萨心满意足,还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

比如他们的福礼都盛于大桶盆中,猪嘴须朝上,鸡、鹅须曲身跪腿,头朝福神,以示恭迎;再摆一尾活的鲤鱼,是取‘跳龙门’之意,并要把鱼的眼睛用大红的福字贴上,以免惊吓到福神。还在肉、鸡、鹅之类的祭品上要插些筷子,数目要成单,以七和九为宜,只是那些可怜的小动物,煮熟之后,还要被摆成十八般模样,想必十分的不痛快。

请菩萨入席之前,姜家女人们亲手摆好碗、筷、酒盅,将‘七牲福礼’放在中间,右边放着刀和案板,左边放碗鸡血鸭血,向菩萨表示这是专门为您杀的,除了不能吃的,全都归您一个人享用。

只是都吃肉菩萨也会腻味,所以还得摆上韭芹木耳等素菜十碗。另有佐餐的腐乳一盘;又怕咸淡不合适,还端上细盐一碟,盐上再放两块豆腐干,请菩萨酌自个口味添加。

有菜没酒怎么成?所以还得端上六盅酒。又怕菩萨齁着,再端上三盅茶备好,另有年糕数块、粽子一串,算是给菩萨上的面食了。

这顿丰盛的大餐才算是备齐,但还没完,不能光让菩萨吃饭吧,还得准备点果子饭后清口,便又将荔枝、桂圆、核桃、枣子四色干果,莲藕、橘子、木瓜、佛手四色水果摆好了,此刻整张大桌子已经满满当当,除了最里面留着五个碟子大小的空隙之外。

这时候女人都得退场了,由主持祭祀的男人,端来五个烛台,搁在那空当处,点着五根大红蜡烛,这叫‘五事烛台’,分别代表‘福、禄、寿、富、贵’。这就叫图穷匕见,先请菩萨吃饱喝足了,再趁机把要求提出来,有道是吃人家的最短,想必大菩萨是不好意思拒绝的。

有道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祀’,拜的时候是只限男人的,这一点上无论贫富都是相同的。事实上,这种歧视是贯穿整个祝福始终的,比如说离过婚的、改过嫁的、死过男人的、怀着孕的,进过产房的,都不准碰福礼和祭品的。

等到了正式祝福的时候,就连太太、小姐们也是要回避的。据说是因为菩萨是爱干净的,女人不洁,有她们在场,是不会吃的。照此推论,男人脏兮兮不爱干净也是很正常的。

夫人和小姐们颇为失落的退了场,心中暗暗盼着八月十五快到来,拜月的时候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歧视一回男人。

待女人们都离开,姜辉祖便跟着王爷老爹搀扶着祖父走了进去,厅堂里高矮胖瘦全是本族男性,无需指挥,所有人便自然的按辈、年龄依序站好,在族长姜老太爷的带领下,向着菩萨行三跪九叩大礼。

整个祭典在深夜举行,所有人必须保持绝对肃静,不能随便说笑,气氛之压抑无以言表。

磕头之后,姜辉祖看姜老太爷起身了,刚要跟着起来,却见父亲跪在那里没有动弹,只好继续跪着。

只见他斟上满满一杯酒,缓缓的洒在地上,然后便恭恭敬敬地把神像请下来,连同化纸、元宝一起焚烧。等差不多快烧成灰的时候,姜王爷又把供桌上昂着头的鸡鹅的舌头挖下来,抛向空中,再在火堆周围奠上一杯有茶叶的酒,用一种跳大神的语气,念念有词道:“菩萨有灵,把口舌带走。”

姜辉祖开始还想着这都要过年了,大妹却一个人在杭州,此时听到老爹口中念叨,险些笑出声来。

只是这等严谨的场面,只能拼命憋着笑意。想想明年大妹就要进京赶考,心底不由有些滑稽的感觉,若大妹高中,成了朝廷官员,是不是也有资格与这些男人一起跪在这里?

便听姜王爷转身道:“撤去福礼和祭品吧。”

男人们这才纷纷爬起来,几个辈分高贵的过去,将祭桌小心的抬出厅去,显然是完成了。

同样的杭州城里,锦衣瞅着莲花一样一样地摆放祭品。心里却不以为然。

什么神啊佛啊,求神拜佛不过是为了安自己的心罢了。

可莲花非要摆弄,锦衣也只好由她。

敖风已经跟炽儿在厨房里炸好了鹌鹑,一边吃一边嚷嚷着道:“要不要给菩萨一只鹌鹑吃?”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预示着年三十的到来。已经习惯了做人的蜂妖们更此时竟然也不像从前那么惧怕火光了,在敖风大人带领下,从早晨起,就将鞭炮放了一挂又一挂,俨然与杭州城里传来的的鞭炮声来了个对抗赛。

炽儿这小家伙最是勇猛,穿着红袄红裤打扮得像个小财主似地,东窜西窜的四下里撒着欢的野。

锦衣想着满院子有蜂卫照看,对炽儿倒没怎么约束。谁料到了傍晚,也不见炽儿到自己院子里来,锦衣这才感觉有些不对。

刚要出门问过蜂卫,却见莲花一脸急色的飞跑而来。

“主人,大事不好!”

“怎么了?”锦衣双眸顿时一沉。

“敖风大人与小少爷一起不见了!”莲花眼里含着泪花,急得脸色煞白。

“不见了?”锦衣失声惊问。

“是。敖风大人一个时辰前说带小少爷到西湖上划船看烟花,但跟去的蜂卫说,船在湖心忽然就不见了。蜂卫在湖上搜寻,却怎么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