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逆世炎凰
1421400000116

第116章 提试(2)

久久无法敲开店门,百姓的情绪十分激动。有些青皮无赖便借机撞开一家粮店大门,进入店里大肆抢劫。老百姓见有带头的,便一拥而上,哄抢大米白面。

这下不管知府大人多怕麻烦,总兵大人多么郁闷都不能再懈怠了,否则一旦个别哄抢蔓延成为大规模骚乱,几位大人可就不是罢官回家那么简单了。好在杭州城有三套班子,衙役官差也比别处多得多。知府大人一声令下,三班衙役便蜂拥而出,迅速弹压住局势。

打开义仓,平抑粮价。段家族长也以杭州商会会长的名义,号召各商铺开门营业,杜绝囤积居奇,以免引起民众的对立情绪。受到惊吓的商家纷纷响应,终于抑制住了物价上涨,使恐慌暂时得以制止。

就在这种内忧外扰的大背景下,杭州府在春闱之前对秀才们的最后一场选拔试开始了。这场又叫‘提堂’,主要是因为县试不太严密,所以各个州府需要对点中考生再进行一场面试,刷掉滥竽充数者,以选送京城的春闱而已。

对于凭借真才实学跻身‘提堂’试的秀才们来说,与其说这是场考试,还不如说是走个过场,然后吃官府安排的一顿公餐,算是小小庆祝一下,所以大多数人都很轻松的。不过总有例外之人,比如说擎天书院的谢寂同学,他便憋着一股劲呢!

想他谢寂,三岁始读书,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九岁成文章,便能发衍章句,君子缙绅至有宝树灵珠之称,刘晏杨修之比,此有识共闻,非其自吹自擂。及至十三岁,便被总兵大人推荐去擎天书院,师从状元名师罗洪先,头悬梁锥刺骨的苦读五年之后,不敢说超过罗师傅,但也不觉着比段天涯当年差到哪里去。

设想虽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雄心勃勃的谢寂同学,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出山第一场,便被那个叫叶重的压在屁股底下,这叫谢同学情何以堪?

这几天他是茶不思饭不想,就等着一场,非得拿出最优异的表现,让府尊大人点自己为案首,把这口气争回来不可!

所以当与叶重在县衙门前相遇时,他的眼里能冒出火花来,电得锦衣莫名其妙,心说:‘不会是个兔子吧?’

当入选的一百一十名秀才,列队进入府衙时,立刻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紧张气氛,他们发现那些整日优哉游哉的小吏,抱着厚厚的文书低头小跑;那些吊儿郎当的官差,也全部持刀着甲,面色严峻的肃立在县衙内,这一切都告诉众人,平静安逸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前三场的头两名,锦衣和谢寂走在最前排。

俩人皆是一脸的严肃,只是心中所想大不相同。

谢寂在想着如何打败这个敌人,锦衣却压根没有考虑这场考试,昨日她专程拜访了段天涯,一是向他问询调离一事,二是向他请教当前的局势。

段天涯沉默半晌,点了点头,却将一份文简拿出来,递给锦衣道:“这是平北王世子借职务之便,给我抄送过来的。”

姜辉祖如今代替靖江王掌管着飞羽卫的一切文移出入,将抄送各府衙的奏章送一份过来,自然不是难事。

锦衣接过那纸质优良的抄本一看,乃是本月初,给事中王国桢、御史朱瑞登等人,以匪患猖獗,逼近天京,上疏‘请设总督大臣,督理南直隶、浙江、山东、两广、福建等六省军务,使其调兵筹饷,得以便宜从事’的奏章。

应试的秀才们在大堂内等候,府尊大人却久候不至。

锦衣低着头,即为段天涯的即将离任而烦闷,又为东南的危机而心忧。

她十分想为现在所在的国家做点什么,可是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到底应该做什么。

看锦衣有些心不在焉,谢寂暗暗窃喜,心说:‘是你自己不在状态的,可别怪我胜之不武!’

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领他们进来的礼房书吏去而复返道:“府尊大人在后花园等你们,诸位跟我来吧。”便将众人又带去了府衙的后园。

北国仍在冰雪中,江南已是遍地春。

杭州府衙后花园中的柳树已生出嫩绿的细叶,微风吹过,柳条轻拂碧绿的湖面,一池春水便波纹荡漾。

段天涯独自在凉亭里坐着,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丝毫没有感到春的气息,看他神色委顿的样子,似乎是病了。

学生们排成数排,给恩师行礼,待礼毕之后,才听府尊大人嘶哑着声音道:“因为最近杭州的状况,提学大人不能如约而至了。不过他派人带话过来,说要在春闱一关等着,到时候再试过诸位的斤两……咳咳咳……”

说着便剧烈的咳嗽起来,好久才缓过劲道:“你们也看到了,本官偶感风寒,精力不支,所以今日考试不按常规,你们以‘春夏秋冬、悲欢离合’八个字各作一首诗,然后拿给我看。”说完便闭上眼睛,似神魂游离去了。

考生们面面相觑,心说:‘前辈们都说段知府重视士子,每次提堂必然宾至如归,让人觉着像过年一样,怎么这次连个座位也没有?’

牢骚归牢骚,该作诗还是得作诗的。

准备写时又发现没有纸,大伙只好可怜巴巴的望着司礼大人,那苟书吏这才回屋拿回一摞白纸,一人两张分发下去。

有的考生又道:“经承大人,可有桌椅?”

苟书吏抱歉笑笑道:“衙门里忙忙的,也没给各位准备,你们就将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