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逆世炎凰
1421400000171

第171章 慈悲(1)

站在皇城楼上的,正是大太监李音达。

他听见这句话,面色大变,接着却是温和一笑道:“皇帝陛下正在处理政事,我这就去将你们的意思转达给陛下。”

人群里又有人道:“我们要面见皇帝陛下!请皇帝陛下今日便给百姓一个交代!”

李音达眼角微微跳动两下,喝斥道:“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岂能如尔等之意说见就见?”

闻讯赶来的段天涯盯着人群里一个戴着皮帽的人,冷冷道:“原来是康王爷,怎么不进宫?”

段天涯声音并不大,此时风雪肆虐,人群躁动,说话的声音似乎被混杂了,有些模糊不清,但这句话出口,那个戴着皮帽子的人身子剧震,顿时从俯卧于地的人群中显出身形来。

那人帽子被风雪吹落,原来是康王公孙凌。

公孙凌冷冷笑道:“段大人,为何不允我等见皇上?难道皇上不在宫中不成?”

“皇上自然在宫中。”段天涯诚挚应道。

两人遥遥相对,一人站在皇城门前,一人站在人群中,这万千民众里,却恍惚只有这两个人存在。

二人各以神通接触了一下,公孙凌苍白的脸上红了一红,而段天涯却是吐了一口血,跌坐在了地上。

人群惊呆了,难得见到修行者的争斗显诸形状。何况一位是曾经有希望登上皇位的康王,一位是如今皇帝陛下的左膀右臂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段天涯段大人。

吐血的段天涯缓缓站起来,走到人群前,用一种宁静的目光望着公孙凌。

若他所料不错,挑起今日事端的就是这位不甘于退出大魏舞台的康王殿下。

可惜皇上没有听他的,竟给了这位危险的康王殿下以自由。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正在维持秩序的官员们知道这已经不是世俗间的争斗了,赶紧做着人群的疏散工作。

但人群里仍然有些人在不停挑唆着,似乎一定要请皇帝陛下出来才成。

宁采臣等人在人群里冷眼看着,他们几个江南举子在锦衣身边呆过,虽然知道今年这罕见的暴雪有些古怪,却不肯相信锦衣就是众人口中所谓的妖孽。

虽然对于今日的事情有些困惑不解,但仍然看出来今天的情况有些古怪,这些被雪灾所苦的百姓似乎正在被谁利用。

看见自己相熟的一位官员,正在和一位俯在雪地中的百姓交流着,他走上前去:“李大人,需要帮忙吗?”

“是采臣啊,你什么时候来的?”

那位姓李的官员,原来是南麓书院的老师,曾经教过段天霖。

他忽然想起此时不是唠家常的时候,天越来越冷了,如果这些百姓还不肯离开,只怕会在这满天飞雪的皇城前冻伤甚至冻死。

皇城之外,如果出现百姓前来拜见皇上却冻死冻伤的事情发生,政治影响十分恶劣。

宁采臣是爽快人,也不多说,便开始随着李大人劝那些百姓先回去。

在举子们的劝说下,终于有些百姓心存疑惑地站起身来,准备回去。

便在此时,宁采臣的身边忽然多了一个和尚。

和尚微笑望着宁采臣:“孩子,为什么劝大家回去?”

“因为天气寒冷,再在这里跪着,大家可能会冻伤。”

宁采臣不认识这位大和尚,但看服饰知道肯定是一位大神通,赶紧恭敬应道。

和尚摇摇头:“你看看那些金顶。”

宁采臣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看着皇城里那些染着碎雪的金顶褐色建筑,满脸不解,恭敬道:“请上师明示。”

和尚温和说道:“皇上是龙神转世,又怎会见万千虔诚心灵受苦?”接着面色一凛道:“若半途而废,那是外道所愿。”

这句话一出,原本已经动摇,正站起身来的百姓们又齐齐俯在了雪地之中。

宁采臣急了:“可这天太冷。”

忽然他发现自己身体一僵,再也不能动弹,口舌发麻,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姓官员发现他的异常,赶紧上前扶着,对那位和尚道:“上师,这是位读书人。”

昭昭天日,和尚还是不会对这些官员们做什么,微笑道:“读书人也会入魔。”

宁采臣的身体又能动了,他又惊又惧,手摸上腰畔的长剑,却没有勇气拔出来面对这位大和尚。

他不动,有些百姓却动了起来,围住了他,骂个不停,甚至准备开始动手。

李大人着了急,大和尚却是微微一笑,瞳中闪过光芒。

“采臣!”

又有几个江南举子跑了过来,手中纷纷拿着装饰用的长剑。

过来的年青人是南麓书院的学生,受了锦衣的恩惠免费吃住在姜府别院。

他们同乡十几人,有些是秋闱不第继续留在京城,有些是今年冬天赶来,准备参加明年春闱的。今天也闻讯来到皇城外,看见这边要发生冲突,所以跑了过来。

宁采臣皱眉道:“怎么在皇城前面动剑,快收起来!”

他说的话,那些百姓可能不会听,但这些年青人却很听话,将剑收进腰畔的剑鞘里,恶狠狠地盯着先前那些准备打宁采臣的人。

几个年青人眼神就像恶狼一样,那些准备动手的百姓下意识地退了两步。

那位大和尚又说话了,话语里不尽悲天悯人之意:“年青人,你心疼同胞身体,是慈悲,但大魏雪灾,非妖孽死不能化,我们在此处请愿,何尝不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