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逆世炎凰
1421400000090

第90章 不解深仇(4)

锦衣见不交待几句是不行了,只好苦笑一声道:“诸位且听我一言,这法子是我从书里看来的,想知道我告诉你们便是,只是有一点,切莫再说什么拜师。”

金匠们自然乐意,但人群中却发出一阵嗡嗡声,却是那些读书人惊呆了。

一个面相俊朗不凡,身着青色锦袍的人站出来,拱手道:“这位学弟请了,在下南宫澈,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南宫澈三个字一出口,台下嗡嗡之声顿时猛地安静下来,就像一万只呱呱乱叫的鸭子突然被人卡住了颈脖。

“赐教不敢,共做探讨。”锦衣连忙还礼道:“兄台请讲。”

彬彬有礼的态度,顿时赢得了那南宫澈的好感,他也报以微笑道:“请问您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这个法子。”

这话其实颇为不妥。

在大庭广众之下问人家从什么书上看来的,然后大家回去都翻翻书,那法子就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还值个什么钱?

但那南宫澈面色坦荡,似乎并不担心这个。

跟随他身边的那人也一脸理所应当,没有觉着他说的不妥,一双鹰凖般的眸子正狠狠地盯着叶重不放。

南宫澈是谁?这人乃是以火器冶炼著名于世的南宫世家嫡出的七公子,自幼爱书成痴,号称‘无书不读、过目成诵’。

锦衣虽不识得他的身份,却知道南宫一族在大魏乃是超然的身份,虽不及姜氏一族强盛,然一直掌管着禁军火器营,在朝中也拥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见到那南宫澈一出面,隐身在台后的靖江王眼眸中不由暗了一暗。当他往南宫澈旁边看,看到那个身姿英挺的男子时,一双俊眉顿时拧成一团。

姜辉祖怎么来了?难道姜家也知道了姜淑媛仍然活在世上的消息不成?

大魏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平北王的姜达生有四子四女,长子姜辉祖,现在承袭了世子之位。二子添福早夭,三子增寿是左军都督佥事,四子膺绪是世袭指挥佥事。

长女就是眼前这位不肯把自己当女人的康王妃,二女儿姜淑仪自小许婚安王,虽还未成亲,但据说好事将近,估计明年春天一待安王成人礼罢,两人便当奉旨成婚,三女儿姜萍儿四女儿姜茗儿乃是一对双胞胎,年方十四,均未定亲。

因靖江王始终放不下姜家大小姐,皇后娘娘也曾动过让公孙子如从那一对双胞胎中娶妻的念头,然公孙子如却始终不松口,无论谁说,就是不肯成亲。

不过那对双胞胎却对公孙子如中意的很,多次偷偷让人送书信荷包给他,都让公孙子如命人还了回去。

公孙子如这么做是为了断绝那姐妹俩的单相思,然而看在姜辉祖眼里,便感觉万分羞辱。

加之大妹康王妃姜淑媛因被传出与靖江王有私情,自此生死不知,姜辉祖心中自是与靖江王结了不解深仇。

“那本书叫什么来着?”

锦衣低头做出沉思的样子,实际上是在思索关于这镀金之术在这世上有没有秘本来着。她总不能说些前世书籍的名字来搪塞吧。

好在这本身对于杂学多有涉猎,略一思索便被她想到出处。抬头目注那南宫澈,微微一笑道:“好似是《夷坚志》吧。”

“可是上古洪景所著?”南宫澈皱眉问道。

锦衣点头道:“不错。”

人群中又是一片哗然,要知道《夷坚志》并不是什么生冷杂书,而是一本大魏群众喜闻乐见的八卦书,乃是读书人的最爱。

在场的士子们少说有一半看过这书,却没人知道什么镀瓶之法。有的士子便不乐意了,嚷嚷道:“叶学弟不厚道啊。”

“何必敝帚自珍呢?”

“就是,到底是哪本书上看到的。”

当然聒噪的基本上是擎天书院一系的士子,而南麓书院的士子都觉着叶重是有意不告诉这些人,是以还算安静。

见叶重受到众人的诘难,南宫澈感到十分歉疚,提高声调抬手道:“诸位听我一言。”

他一说话,俨然是领袖的风采,举手投足自然而然的威压,登时镇住了众士子。只听他朗声道:“叶学弟如此人物,是断不会说谎的。”

“那为何我们没有从《夷坚志》上看到这个法子?”士子们奇怪道:“难道不是一个版本?”

“版本没有第二个。”南宫澈缓缓寻思道:“据说《夷坚志》全书原分为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又按甲、乙、丙、丁顺序编次。著成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三甲至三癸各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共四百一十卷。”

“原来有那么多?”士子们难以置信道:“我们至多也不过读过百余卷。”

“这并不奇怪。”南宫澈扼腕叹息道:“蒙元为祸中原近百年,从上古流传下来的珍贵典籍多有湮没,这《夷坚志》散佚七成也不是什么怪事了。”说着朝锦衣拱手道:“想必叶兄福大,要比我们多得许多卷吧。”

锦衣便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道:“是这么回事。”

若不是这南宫澈出来解释,她几乎要以为姜淑媛的记忆出现问题。四百一十卷么?呵呵,姜家的藏书楼中竟然就有三百余卷之多,而姜淑媛只不过看了二百有余。

那南宫澈在知道了出处后,并不打听具体的方子,向锦衣表示改日登门道歉,便退了下去。

但围观的人们却不散去,他们不关心这法子的出处,只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大伙简直要好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