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14220400000014

第14章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3)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岭。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27℃。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

(4)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面积36%;体积1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300米,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温度最低的寒带洋,终年积雪,千里冰封,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4米厚。每当这里的海水向南流进大西洋时,随时随处可见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随波飘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庞然怪物,给人类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且,北冰洋还有两大奇观。第一大奇观:就是那里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连续暗无天日,恰如漫漫长夜难见阳光;而另一半日子,则多为阳光普照,只有白昼而无黑夜。由于这样,北冰洋上的一昼一夜,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见北极天空的极光现象,飘忽不定、变幻无穷、五彩缤纷,甚是艳丽。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观。

内海

内海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水域,包括领湾(含河口湾)、领峡,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以及被陆地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海洋的水域。我国的整个渤海和琼州海峡,以及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均为我国的内海。

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大洋沉积物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和旋回性,它反映出一系列交替的气候状况。这与人们普遍关心的海平面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大陆及其边缘地带的显生代沉积地层资料,反映了全球海平面的变化。地质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范围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研究表明,长期的海平面变化,可能与洋盆体积变化有直接关系,而短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则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显然,海平面变化的确切原因,应该说还没有完全为人们所认识。在南大洋进行的若干深海钻探获得大量资料信息,使人们对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古气候演变过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当南极冰川在第三纪中期发生大量扩展时,北半球的冰川并不存在。这种极大的反差,让地质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山呼海啸

海啸是海浪中最具破坏性的波浪,它不是因日月引力而形成的潮汐。引起海啸的原因通常来自海底,如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地层移动。如果有陨石坠落,大海也会引起海啸。海啸平均一年发生一次,给人类造成极大损失。

海啸的波浪在辽阔的大海上简直看不出来,但前进的速度极快,平均时速达724千米。每隔15分钟,有一个洪波经过。当它接近海岸时,波浪的高度急剧增加,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力横扫一切。如果是冲进V形港口的海角,可升高30多米。

当海啸接近大陆海岸时,因与越来越浅的海底摩擦而使波速降低,波长减小,波浪的高度急剧增加。然而两个海浪之间的时间间距却保持一定。第一波海浪袭击海岸后,大约15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才会出现下一波更高的海浪。

爪哇梅拉克的海浪高达40米,苏门答腊的直落勿洞巨浪达36米高,一块高6米、重600吨的珊瑚礁被海啸从海底带到离岸100米的陆地上,一艘渔轮被海浪冲到3000米外的陆地上,36万人遇难。这次海啸广及全球,连英吉利海峡的验潮器,都录到了它的震波。太平洋内任何海域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时,海啸预警中心的警铃就会自动启动。该中心的工作就是找出震中所在地、震级,以及对震中附近水位波动情况的观测。待经分析确定可能发生海啸,中心便立即通知相关国家或地区。

碳循环

碳的循环过程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的核心内容。我们知道,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中碳的存量是大气中的50倍。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每年燃烧矿物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至少有1/2被占地球3/4的海洋所接收。

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如曲曲折折的海岸,起伏不平的海底,动荡不定的海水,风云多变的海洋上空。用科学名词来说,就是海岸和海底地形,海洋水文和海洋气象。它们还可以分解成各种要素,如海岸和海底的地貌起伏形态、物质组成、地质构造、重力异常和地磁要素、礁石等天然地物,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水色、波浪、海流,海空的气温、气压、风、云、降水,以及海洋资源状况等。

自然的大陆架

自然的大陆架的范围自海岸线(一般取低潮线)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显着增加的大陆坡折处为止。陆架坡折处的水深在20~550米间,平均为130米,也有把200米等深线作为陆架下限的。大陆架平均坡度为0~07,宽度不等,在数千米至1500千米间。全球大陆架总面积为2710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陆架地形一般较为平坦,但也有小的丘陵、盆地和沟谷;上面除局部基岩裸露外,大部分地区被泥砂等沉积物所覆盖。大陆架是大陆的自然延伸,原为海岸平原,后因海面上升之后,才沉溺于水下,成为浅海。

转换断层

转换断层是以其平移段的运动方向和与两端构造带的组合类型来分类命名的。横断中脊的断裂带是最常见的一种,称中脊-中脊型转换断层,它主要分布于洋底,但在大陆上也能见到它的踪迹,如前述的圣安的列斯大断层。此外还有连接中脊与海沟(沟弧)的中脊-海沟(沟弧)型转换断层,以及连接海沟与海沟的海沟-海沟(沟弧-沟弧)型转换断层。据沟弧形态又可区分为三种类型。这就是说上述共有6种组合类型,但转换断层是有右旋(右行)和左旋(左行)之分的,也就是说,右旋有6种,左旋也有6种,共12种混合类型。这12种组合类型体现了中脊-中脊型、中脊-海沟型、海沟-海沟型三种板块边界之间岩石圈的消长变化,有的增长,有的不变,有的缩减。

中洋脊

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千米,面积约12亿千米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其脊部通常高出两侧洋盆底部1~3千米,脊顶水深多为2~3千米,少数山峰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等。洋中脊常被一系列与其正交或斜交的断裂带错开(称断错带),其中大西洋中脊在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断带,东西错动距离达1000多千米。沿断裂带有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在大西洋和印度海中脊的轴部,一般有深约1~3千米、呈纵向分布的中央断裂谷地。洋中脊是现代地壳最活动的地带,经常发生火山活动、岩浆上升和地震,水平断裂(转换断层)广布。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