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从总体上说,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求医不如求己,人体本身就有自愈功能,只要我们对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引起重视,提早预防和治疗疾病,就可以减少疾病对我们生命的威胁,也只有通过自我调节,提高身体免疫力,才能告别身体的小病小痛,远离亚健康。
俗话说,防病胜于治病,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养护、调理自己的身体,是最高的生活智慧。而中医养生几千年的发展为今人积累、保留了大量珍贵、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和技巧,这些老经验是我们日常调养身心最好的医师。
西汉产生的养生著作《黄帝内经》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其中就“无病早防”就记述有“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防病的要诀。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则“合于道”,“合于道”的人活到100岁还“动作不衰”。可见,病魔对于无病早防者来说,也就无可奈何了。
东汉时期张仲景和华佗都长于养生。张仲景提出“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和“饮食禁忌”等重要养生方法。华佗认为运动是祛病延年的重要途径,并创立了“五禽戏”,还身体力行,长年坚持“五禽戏”锻炼,以至“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养生代表人物有葛洪和陶弘景。葛洪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各种嗜欲;提倡宝精行气,创立胎息功法;强调房事养生,“得其节宣之和”。陶弘景由于养生得法,终年81岁。他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导引运动以养形;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后天的调养更为重要。
唐代孙思邈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强调食疗,又主张药补;既强调节欲,又反对绝欲。他不但分析了衣、食、住、行与养生的关系,而且专门探讨了老年保健问题。他还总结出了“养生十三法”——发常梳、目常运、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齿常叩、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被后世广为流传。
元代名医朱丹溪强调阴精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一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而在治病和养生方面都主张以滋阴为主。
明代养生大家李诞创立了避风寒、节劳逸、戒色欲、薄滋味、寡言语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而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提供了有关饮食营养的丰富资料,仅谷、菜、果三部就有300余种,鱼、虫、禽、兽有400余种,还收集了很多食疗方法,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这些养生名家、中医名著为后世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养生老经验,是我们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护身法宝”。
健康的关键就在于端正心态,辅之以养生良方,防患于未然,如此,才能到达健康的彼岸。本书根据现代人的养生需求和习惯,浓缩了众多中医名家、养生名人的养生精华,收录了大量广为流传、便于操作、效果显著的养生老经验,是中国人日常身心调养的必备手册。愿本书能为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