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能安忍之人,以安忍庄严其身,遇事皆能忍,安忍又为勤勉之人,所必有之行持。又修行之人,亦仗安忍之力,为自己之力,因安忍一事,能带来大福大乐。”
1.宽容是一种美
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许多人有了浪子回头的决心。因为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安全的回旋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世界最美的祝福。禅者说:“量大则福大。”就是在说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能获得最大的福缘。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寺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一看就知道有出家人违犯寺规翻墙溜出去了。
这位老禅师不动声色地走到墙角边,把椅子移开,就地蹲着。没过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进来,他不知道下面是老禅师,于是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木鸡般地呆立在那里,心想:“这下糟糕了,肯定要被杖责了。”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而关切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回去多穿点衣服吧。”
老禅师宽恕了小和尚的过错。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已经知错了,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之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可是寺院里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翻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的度量,他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反省的空间,使其悔悟,自戒自律,所以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是一剂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我们不仅要宽容朋友、家人,还要宽容我们的敌人、对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纷纷攘攘中难免有碰撞。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上。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妇人同邻居发生纠纷,邻居为了报复她,趁夜偷偷地放了一个骨灰盒在她家的门前。第二天清晨,当妇人打开房门的时候,她深深地震惊了。她并不是感到气愤,而是感到仇恨的可怕。是啊,多么可怕的仇恨,它竟然衍生出如此恶毒的诅咒!竟然想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妇人在深思之后,决定用宽恕去化解仇恨。
于是,她拿着家里种的一盆漂亮的花,也是趁夜放在了邻居家的门口。又一个清晨到来了,邻居刚打开房门,一缕清香扑面而来,妇人正站在自家门前向她善意地微笑着,邻居也笑了。
一场纠纷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她们和好如初。
宽容敌手,除了不让他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外,还处处显示着你的纯朴、你的坚实、你的大度、你的风采。那么,在这块土地上,你将永远是胜利者。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一些人为的紧张。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芥蒂,从而拥有一分流畅、一分潇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磨擦和矛盾,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愿去化解它,而是让磨擦和矛盾越积越深,甚至不惜彼此伤害,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宽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真诚地把微笑写在脸上,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当我们以平实真挚、清灵空洁的心去宽待对方时,对方当然不会没有感觉,这样心与心之间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样我们也会获得宽待,获得快乐。
一个人能否以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是一种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和谅解,可是自己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总是把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放在心里。所以,带给自己的就只能是烦恼和怨恨。宽容是一种美,当你做到了你就是美的化身。
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2.请你选择宽恕
没有人不会犯错,而知道自己犯了错的人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宽恕和谅解。假如别人希望在自己犯错之后求得你的谅解,你是否能够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这便是你选择做一个宽容的人还是做一个苛刻的人的机会。
释迦在世时,弟子中出了一名叛徒。这个背叛者是释迦的堂兄弟提婆。
提婆妒忌释迦的名声,屡次设计要杀害他都终告失败。释迦一次次宽恕了他,不过他这个人却恶劣成性,始终不改。有一次,尼僧法施谆谆告诫他,却惹得他凶性大发,杀死了法施。
然而,一重又一重的恶行积压下来,终使提婆不堪良心的谴责而病倒了。病床上的提婆每天都过得极忧烦痛苦,非常希望有什么方法能减轻身心上的折磨。于是他拖着病体,乘了一顶舆轿到释迦那儿去,想要向他忏悔自己的罪过。
然而当舆轿一着地,大地就刮起了一阵大风,而提婆也就活生生被打入阿鼻地狱去了。
释迦的一名弟子见状非常不忍,就对释迦说:“我想救救提婆。”
释迦说:“很好,可是有一点要注意,你要以正心说教,让他彻底改过。因为要让恶人幡然悔悟,实比在枯木上雕刻还难。”
这名弟子即刻赶往提婆那儿。只见提婆正痛苦地挣扎着,提婆见了他,就哀求他说:“我的痛苦就好像被铁轮辗碎了身子,被铁杵痛捣身体,被黑象践踏,把脸投向火山一样,请快来救我!”
弟子答:“赶快皈依我佛吧!如此就可以得救。”
说完,所有的痛苦都化为乌有,提婆也痛悔前非,自心底深深悔改。
释迦用宽广的心胸原谅了提婆的过错,包容了他的无礼,这就是宽恕!人们犯错是一种平常,而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的冒犯却是一种超常。
佛陀常常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就是要弟子们大智若愚,凡事不要太计较,即使遭到了别人的无礼也要宽恕他们,因为宽恕别人,也是升华自己。
宽恕,是一种净化。当我们手捧鲜花送给他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而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他人时,首先弄脏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手。
宽恕别人并不困难,但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
美国前总统林肯,少年时期曾在一家杂货店打工。有一次,一位顾客的钱包被另一位顾客拿走了,丢了钱包的顾客认为钱是在店中丢的,所以杂货店应当负责,便与林肯发生了争执。而杂货店的老板却为此开除了林肯,老板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令顾客对我们店的服务很不满意,因此我们将失去许多生意,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
林肯一直都不接受这位顾客的无理和原谅老板的不通情理,但是很多年以后,做了总统后的林肯却意味深长地说,“我应该感谢杂货店???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的重要。”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存在黑暗之中;而宽恕,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脱。
其实,宽恕别人的过错,得益最大的是我们自己。曾有这样一个案例,荷兰的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做了一项有关“宽恕”的实验。
志愿者们被要求想象他们被人伤害了感情,并反复“回忆”被伤害时的情景。研究人员发现,此时的志愿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压力同时加大,伴随着血压升高,他们心跳加快、出汗、面部表情扭曲。之后,研究人员又要求他们停止想自己被别人伤害的事情,虽然没有刚才的生理反应大,但是某些生理症状却依旧存在。最后,志愿者被要求想象已经原谅了自己的“假想敌”,这时,志愿者感到身心放松并且非常的愉快。
这样,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宽恕别人,不意味着为犯错的人找借口,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他们好的方面,从而把自己从痛苦中拯救出来。这正应了那句话: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佛陀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这就是宽恕的力量。
选择对别人的宽恕就是选择了爱护自己。
3.有容乃大
盘珪禅师是一代名师,教育出很多高超的僧才。一次,他收了一位由于家里无法管教而希望借由佛法的熏陶使之改过向善的坏孩子当徒弟。没想到这孩子到了寺庙,依旧我行我素,时常偷寺中的古董去典当花用。弟子们怕影响寺庙的声誉,立刻向盘珪禅师报告。过了几天,禅师却没有表示有处理之意,而那孩子依旧无恶不作。弟子们实在看不过去了,便再次向禅师要求马上开除这个孩子,否则的话,他们将立即集体离开这个寺庙。这时,盘珪禅师闭着眼睛安详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离开这里,那么我不为难你们,请离开吧!”弟子中有人大感意外地问:“您为什么不开除那为非作歹的坏孩子,而要牺牲我们呢?”禅师睁开眼睛说:“你们在我这儿修行已有数年,稍有见地,就是离开这里,也可以外出自立门户;倘若这孩子被我们开除了,那他将无处安身。”弟子们恍然大悟,了解了师父的用心,羞愧之余,立即向师父道歉。
禅师以一颗宽容善良的心感动了弟子们,也教育了弟子们,向弟子们展示了一代禅师的胸怀。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误,也不可能不犯错误,能容人之错,使之有改过之机,则可谓贤者。因为贤,所以会有许多人跟从他。世间万物,有容乃大,一个人有容人之量,则可成就大业。
以本田宗一郎来说吧,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而且是一位不断完善自己和周围人的德行的人。他通过实施一套独特而又恰当的管理方法,激发了职员们不怕失败,敢于向自我挑战的勇气。1954年4月,宗一郎将自己亲自制定的《我公司之人事方针》发表在公司的报纸上,公开表示要关心职工,并和他们交朋友,聆听他们的意见,让职工拥有充分的自由,有和干部辩论的权利……
1959年,宗一郎开始了迈向世界的第一步,创办了“美国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川岛被任命为公司的负责人,时年39岁,还有两名年轻的助手分别为小林隆幸和山岸昭之。对川岛一行的这次出征,本田公司的领导层内担心者不在少数。但宗一郎对川岛等深信不疑。然而,川岛一行出师不利,在头6个月的时间里,收效甚微,仅仅售出200台摩托车,且未收到货款。
宗一郎得悉这一消息后,没有对川岛一行严厉斥责,而是提示他们了解美国摩托车市场的交易规律,还有美国居民的消费心理,改变营销策略,继续开展业务。到了1961年年底,本田公司在美国已拥有500家销售点,进军美国市场已初见成效。
给年轻人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不怕他首战失利,也不怕暂时的利益亏损,重要的是激发他的潜能,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是本田宗一郎一贯的用人思想。与那些只重眼前利益、惟恐亏损的经营者相比,宗一郎的做法充分展现了一个企业家的宽阔胸怀和容人之量。这就是本田公司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对于部下或同事的失误,不能抓住不放、小题大做、四处宣扬,而要以诚感人,“爱语”纠错。当他人遭受失败时,如果不假思索地进行呵斥,只会激起失误者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事情的发展。聪明的做法是用柔和之词去启发劝导他修正错误。如此,失误者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见解,并心存感激。
中国荔枝大王——农民企业家叶钦海在创办农场初期,就显示出了他在用人方面的超常胆略和智慧。他认为,企业要有活力,要有发展,最重要的是在于人才管理,而非资金与规模。在管理上,他实行责、权、利挂钩,对于有才能的人,就要大胆使用,不要怕他犯错误,只要敢于承担责任,就说明他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企业的。
有一个分场场长在清理草坪时,事先没有掌握天气的情况,见当时没有起风,就让人点燃了草坪。可没过多久,天气忽变,刮起了大风,火势顺着风力迅速蔓延到一旁的荔枝苗。这位分场场长见状,迅速组织人力扑救,但还是烧死了上百株荔枝苗。事后,叶钦海认为分场场长并不是主观放火,并在扑火行动中表现得英勇顽强,因此,在事故分析会上,叶钦海没有责备他,只是要求他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凡事多加考虑,慎重行事。这位场长深受感动,在以后的工作中,热情更高,成了叶钦海的一名得力助手。
商界女杰、运通公司总经理吕有珍,在识人、用人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扬长避短,大胆使用有过失之人。1994年,昆明市花园商场因漏电失火,商场经理心急火燎地向吕有珍汇报了此事。吕有珍异常镇定地询问了具体情况后,对他说:“你是商场经理,即使着火了你仍是商场经理,你去处理吧,我相信你能处理好。”商场经理以为吕有珍会撤他的职,会严厉地批评他,却没有想到吕有珍仍然如此信任他,这给了他强大的动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商场经理就处理好了事故的善后问题,花园商场的经营也没有因那次火灾而受到影响。
微软副总裁杰夫·拜克斯也有一段与这位商场经理类似的经历。1984年,微软试算表软件上市后被发现有重大瑕疵,当时还是产品经理的杰夫硬着头皮去见比尔·盖茨,建议将上市产品全数收回,并诚恳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盖茨告诉他:“今天你让公司损失了2500万美元,我只希望你明天表现得好一点。”盖茨认为,一旦犯了错误,切实检讨的实质意义要比追究处罚大得多,因为“如果轻易解雇了犯错的人,也就等于否定了这个教训的价值”。
同样,诺基亚总裁奥利拉也有一句类似的名言,这就是“过失导致发展”。他一直把失败看做接受教育,几乎没有因此而辞退过任何一个员工。他的理由是,如果员工总有失业的压力,总是心存恐惧,就不会产生创新意识。而只有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公司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人无完人,不能苛求完美。用人时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对有过失的人,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求全责备,以短盖长。
生活中,对人同样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许多有才能,有个性的人团结在你的周围,助你成就你的事业。
一个人不做事就不会犯错。犯了错是因为他做了。容忍这种做事但犯了错的人,你将得到他对你全心的付出。
4.容难容之事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
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者,必是人中之佛。
白隐禅师便是这样一位纯洁的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