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医学伦理学在当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不仅源于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和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在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发生着重大改变:从关注疾病到关注病人,从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到关注人的健康和生命过程与生命质量,人的生命意识进一步增强。医学,和人的健康及生命休戚相关;医学,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这些又无一不和医学伦理学相关联。不仅如此,医学实践中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凸现给医学伦理学提出的严峻挑战,更是需要医学伦理学作出诠释,特别是我国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要求,既需要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和医疗技术与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作为支撑,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出发,放眼未来,构建和谐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深入开展医学伦理学研究,普及医学伦理学知识,提高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对解决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引导和解决医学实践中各种矛盾与冲突,让医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道德与伦理学
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休戚相关,伦理道德和社会成员形影不离。社会生活中的人林林总总,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怎样看待我们身边的人?怎样看待我们所处的社会?我们必须思考与回答。对社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常常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现象去认识的,而认识的角度不同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里有些属于道德的范畴,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其本质,是我们立足社会、谋求发展的前提,懂得和掌握伦理学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生存的基本要求。
一、道德的形成与功能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8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了解道德的形成,认识道德的功能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道德的形成
1.道德及其内涵
所谓道德,即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及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所谓道德就是做人的规矩。
道德一词源于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道家,原为《老子》中的一对范畴,由其经典《德经》和《道经》里的核心抽取,意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按道家的理论体系本是"德"在前"道"在后,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把"道""德"连在一起称作道德而一直沿用至今。道德又俗称品德、德性、品质等。这些不同的称谓尽管有些细小的差别,所指的择重不一,但人们在使用中往往不予区分,作等同概念。若严格区分,道德,趋向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品德、品质,趋向于个体的社会属性内涵;德性,趋向于个体的行为表达,是道德的个体体现。从个体的角度看,它包含两层含义:内在素质--心态,外在表现--言行举止,而内在素质又决定外在表现。正所谓"修养而有德于心也","君子进德修业"。正是如此,强调内在的"修炼"是提高道德素质的根本。
道德源于生活并充实和提升生活,道德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也是人生的追求。只有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才会有社会道德状况的改善与进步。
2.道德的产生与发展
道德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道德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人类的生产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正是人类的生产实践,使人直立行走,产生了思维和语言。生产实践在群体中进行,必然要求人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结成某种关系,并产生出协调这种关系的道德规范,这为人作为道德主体创造了社会条件。可见,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道德产生的基础。第二,人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使人的大脑逐渐发育、完善。
有了人的大脑的发育和逐渐完善,必然就会对劳动和劳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索,特别是对群体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的思索更是必不可少。人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没有人的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就不会有道德的产生,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三,社会关系的形成。由于人类活动的群体性,伴随着劳动和劳动过程,特别是劳动成果的享有,必然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内涵的丰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正是蕴涵着各种复杂关系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人们必然要思考并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地方才能产生道德,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由此可见,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必然条件。
道德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传承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存在和表现特征常常不是一种理论,更不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传承的方式也常常不是文字和典籍,而是一种风俗、习惯。道德在风俗、习惯中传承,在传承中得到发展。道德的发展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受政治、法律、文化、宗教、科技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道德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德的发展总体上与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但也存在道德的困惑与滞后,因为道德是对现实的反映,是对现实要求的提升。纵观人类发展历史,道德经历了五个具有各自明显特征的重要发展阶段: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在阶级社会,道德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3.道德的特性
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但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性。道德的社会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时代性。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总是依据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发展道德和构建道德体系,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会产生不同的道德和道德体系。就正如在原始社会不会有封建道德一样,有怎样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会有怎样的道德和道德体系。
(2)普适性。道德作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普遍要求,是那个特定社会最基本状况的反映。对生活在这个社会条件下的人们来讲,其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愿,因而它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这种普遍的认同导致了它对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影响力和约束力。
(3)民族性。尽管道德作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产物,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影响和约束,但生活在同一社会条件下的不同民族,由于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风俗和习惯,正是这些不同的风俗和习惯,体现出了不同民族的鲜明特色。不同的民族特色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4)区域性。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这样辽阔的土地上,由于同一民族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一致,居住和生活相对又比较集中。由于不同民族的居住和生活相对比较集中,又有着不同风俗习惯,使得道德体现出区域性特征。
(5)阶层性。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纷繁复杂,而体现这种特征是因为人的原因。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需要和利益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需要和利益要求、生活方式相同的人必然会形成一个群体。按照社会学的理论,这些需要和利益要求、生活方式相同的人构成的群体称作阶层。社会由不同的阶层而构成,社会生活对所有阶层有共同的要求,对不同阶层也有不同要求,此外,不同阶层也有一些潜规则,用来限制和约束同一阶层人们的行为。
4.道德的类型
道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生活领域角度看,道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之分。这三大领域的道德有着各自的内容和形式,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价值。道德从承载者角度划分有社会道(公)德和个人道德。
社会公德指人们在公共生活、人与人的交往中应当遵守的一般行为规则,其基本内容是: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道德又称家庭美德,是调节和规范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各种关系的道德行为准则,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基本内容。
(二)道德的功能
道德有两大功能,即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核心是利益问题,两大功能即是围绕利益,并达到调整利益的目的而展开。道德的认识功能与调节功能的发挥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没有道德认识功能的发挥,就没有道德调节功能的实现;而道德调节功能的实现反过来会体现道德认识功能的作用。道德的作用就是道德功能是否发挥,发挥的程度的体现。道德调节的范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道德的认识功能
所谓道德的认识功能,是从个体角度探究道德对个人认知的影响力。其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构成它的基本内容。这些认识是通过个体情感体验,理性认知,直觉感受,自觉深化等不同方式对现有与应有利益的一种权衡。认识功能的发挥以个体具备道德意识为前提,没有道德意识,道德的认识功能就不能体现。道德认识功能的作用,就是通过个体的认知改善与自我权衡,在道德意识的驱使下自觉调整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和社会生活。
2.道德的调节功能
所谓道德的调节功能,就是通过道德倡导,努力改变与提高个体的认识,通过个体对利益欲望与利益追求的节制来达到社会利益分配的相对平衡。调节的实质是寻求社会成员的共生、社会生活的和谐,而调节过程常常以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调节的标准是"善"。所谓"善",从宏观上讲,是以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尺度,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促进作用就是"善";反之,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阻碍作用就是"恶"。从微观上讲,对人的道德意识提高和行为改善有促进作用就是"善";反之,有阻碍作用就是"恶"。调节的标准也是道德评价的标准。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是道德行为评价的基本标准。
二、伦理学及其发展
伦理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其产生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伦理学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哲学思考,是为了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由于文化的差异,东西方伦理思想有着各自不同的显著特征。
(一)伦理学概述
1.伦理学
伦理学隶属于哲学门类,它是人们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对人类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所以又叫道德哲学。伦理学的主体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伦理学的研究客体是与人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现象。
由于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精神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成为主体,因此伦理学又是人生哲学、实践哲学、精神哲学。
2.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西方伦理思想及其发展。伦理学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它起源于古希腊。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经历了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的不断推演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三位哲人因此也被并称为"希腊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