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美洲战史故事会
14294900000067

第67章 英阿之战

马尔维纳斯群岛由2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19万平方公里,英国称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都称对该岛拥有主权。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该岛进行了一场历时数月的战争。最后,阿军投降,战争结束,但两国关于马岛实权的争端,至今仍未解决。

战争第一阶段,阿根廷方面利用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乘英不备,以武力收复马岛,迫使英国在事实面前承认其有马岛的主权。

在事实面前,英国决心不惜付出巨大代价重占马岛。先以强大军事压力迫使阿军撤出马岛,如阿军不撤,则强行登陆夺取,战术上采取速战速决,并恪守不对阿本土及12海里领海采取军事行动的规定。

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下令提前实施收复马岛的“罗萨里奥”计划,作战总指挥为陆军第5军军长兼马尔维纳斯战区司令奥斯瓦尔多·加西亚中将。特混舰队由航母1艘、驱逐舰4艘和其他舰船共约20艘及登陆兵4000人成的第40特混舰队。

第40两栖特混舰队于4月2日零时15分派出的阿军陆战队的侦察小队在彭布罗克角登陆。4月2日6时30分,阿军主力在龙克湾登陆,随即攻占了机场和港口。8时30分,阿军7架C-130运输机运来3000多后援。使岛上阿军总兵力达4000人。岛上英国守军近200人,只进行了一般抵抗,即在总督雷克斯·亨特率领下全部投降。英军无伤亡,阿军亡4人。阿方任命马里奥·本哈明·梅嫩德斯准将为马岛军事长官。

4月3日,阿海军输送登陆兵约200人在南乔治亚岛格里恃维肯港登陆,英守军22人进行了抵抗,最后全部被阿生俘。4月7日,阿宣布成立“南大西洋战区”,任命海军作战司令胡安·阿塞·隆巴多将军为该战区司令。与此同时阿军第60两栖编队在南岛登陆,经短促交火,占领南岛,英国守军23人投降。就这样,阿军以伤亡7人,损失2架直升机的代价,占领了整个马岛。

阿军收复马岛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振奋,数十万人聚集在总统府的“五月二十五日广场”,高唱国歌,高呼口号,欢庆胜利。全国10多个政党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动。总统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再也没有人去考虑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上的失败了。

阿军自收复马岛至4月30日期间,为了防御英国方面的报复而不断加强马岛防御,岛上驻军到4月底由原来的4000人增至1.3万人。其部署为:阿根廷港和肯特山地区4个营及支援分队共约9000人,达尔文港、古斯格林一个营及支援分队共约1700人,范宁角约50人,福克斯湾、佩布尔岛等地一个营及支援分队共约2000人;另外还扩建阿根廷港机场及在古斯格林、佩布尔岛修建简易机场;部署雷达站及防空部队,构筑工事;向岛上运送武器、弹药及其他补给品等。司令部设在阿根廷港。

英国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并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迫使阿方撤军,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夺马岛的战略方针。美国人也非常积极的介入,美国人一开始想从政治上去解决这次危机。因此派当时的国务卿黑哥将军从中斡旋,无耐双方的态度都非常的坚决。4月3日,英内阁作出派遣特混舰队重占马岛的决策,任命桑迪·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为特混舰队司令。英特混舰队舰船40余艘,载地面部队约4000人,“鹞”式飞机20架和各种直升机45架,于4月5日分别由英国朴次茅斯和英属直布罗陀起航驶往南大西洋。4月7日,英国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实施全面海空封锁。4月12日,英军的核潜艇到达马岛后立即开始对马岛进行封锁。

英国根据战时动员法紧急动员大型商船参战

在前往马岛1.3万公里的航程途中,英军参战部队完成了制定作战方案、战斗序列编组、战术演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并根据4月4日战时议会签发的法令,征召58艘民船,作为舰队的后勤支援力量,同时对征用的民船按需要进行快速改装。如“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和“堪培拉”号客轮都改装为运兵船,“大西洋运输者”号和“大西洋堤道”号滚装船改装为飞机运输船,此时“乌干达”号客船正载着940名英国学生在地中海旅行,接到征召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让学生上岸,随即驶向直布罗陀,仅用3天就改装为医疗船。由此可以看出英方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月17日英国战时内阁提出把战争控制在马岛地区,不进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则。并积极展开了外交和政治攻势,美国、北约等国都表示支持英国,中断了与阿根廷的军火贸易,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原来与阿根廷有军火销售协议,但都支持对阿的军火禁运。同时各国还向英国提供后勤保障、通讯、卫星情报等便利。

4月26日,由23艘军舰、20架飞机、2000名陆军组成第2梯队从波特兰起航。5月12日,由18艘军舰和3000名陆军组成的第3梯队从安普顿起航。

首批特混舰队于4月17日抵达中大西洋的阿森松岛,经休息、补给后,于19日起航继续向南大西洋开进。先遣队于4月24日抵达南乔治亚岛附近水域。4月22日,14名英军特种空勤团即SAS队员先从C-130运输机伞降在南岛北部海域,再换乘潜艇到达距南岛约3海里处,最后游上岸,进行侦察,查明了南岛上阿军的兵力、装备、火力配置,并为后续部队的登陆选择了机降地点,还清除了岛上的雷区。4月25日南岛上的SAS队员引导第42陆战突击营机降在岛上,阿守军156人只进行了有限的抵抗,即在指挥官阿斯蒂齐上校率领下投降。晚6时,英军占领南岛首府格里特维肯港。这样英军就在陆上首先抢占到了重要的前进基地,这样英军就可以从容的将人员和各种装备输送上岛同时将部队展开。

4月25日,3架英军的“山猫”式直升机在南乔治亚岛附近发现阿方潜艇“圣菲”号,随即发射导弹和投掷深水炸弹,击沉“圣菲”号潜艇,英国陆战队第42突击营和“特别舟艇中队”在南乔治亚岛登陆,英国特混舰队主力于4月29日抵马岛水域,30日完成了对马岛周围200海里海上、空中封锁的部署。英国国防部宣布从格林尼治时间4月30日11时起,所有进入马岛周围200海里禁区的飞机和舰只都将遭到攻击。阿军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在马岛地区开始实行灯火管制和宵禁。

1982年5月1日英军开始对马岛守军进行攻击。英军从阿森松岛起的“火神”轰炸机和从航母起飞的“鹞”式战斗机首次空袭马岛。

同时英军使用水面舰艇舰炮对马岛的军事目标进行多次轰炸和炮击,阿方出动飞机进行还击。以后,英不断对马岛进行轰炸和炮击,主要目标是机场、雷达站、仓库等。为了能更好的取得战场主动权,英内阁批准特混舰队可以攻击封锁圈外的阿军。

随后英“征服者”号核潜艇在马岛200海里禁区外36海里处,向阿海军旗舰“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发射了3枚MK-8鱼雷,命中2枚,巡洋舰在45分钟后沉没,阿军有321人阵亡或失踪。

由于该舰被击沉,大大打击了阿军的士气,并使得阿根廷海军主力撤离马岛海域,虽然阿海军有一支由1艘航空母舰,4艘潜艇和两艘导弹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可是在整个战争期间都龟缩于本土,不敢出战。

为了报复英军击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阿根廷空军在5月4日派出1架法制“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在马岛以北40海里处发射了两枚法制AM-39“飞鱼”式空对舰导弹,击沉英国当时号称最先进的42级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舰员亡20人,伤27人。

这艘排水量3200吨,造价达2亿美元的号称英国最先进的军舰被1枚造价才30万美元的导弹击沉,对英军的打击极大。此后英军吸取教训,采取各种措施防范阿军的导弹攻击。最典型的办法就是派出加装了预警雷达的“海王”式直升机在舰队上空进行早期警戒。

英军为了免受阿方航空兵的威胁于5月6日派遣16名SAS队员先搭乘潜艇再换乘橡皮舟潜入阿根廷本土的里奥·加列戈斯空军基地,一举炸毁阿军仅有的14架“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中的8架,使阿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受到重创。

阿根廷空军让英国人的噩梦久久不能结束,5月12日阿军航空兵又在根廷港附近水域重创英护卫舰2艘。这些飞机都是由佩布尔岛阿军机场起飞的。为了拔掉这颗肉中刺,50名海军突击队员在5月14日晚乘3架直升机机降于岛上,炸毁阿军6架“普卡拉”攻击机,4架“T-34”教练攻击机,1架运输机。

队员中的炮兵观察组指引“格拉摩根”号驱逐舰的114mm主炮猛轰岛上的目标,岛上的1座军火库,6座雷达站均被炸毁。英军在烈火中乘直升机安然返回,以轻伤2人的代价取得全胜,扫清了登陆的障碍。

英国方面考虑到阿军在马岛的兵力达1.4万人,而英军能进行登陆作战的登陆部队至多才1000人,如何以少胜多,只有出奇制胜。为此舰队司令伍德沃德煞费苦心,大摆迷魂阵。

由于马岛上的英籍居民很多,所以英军特工人员可以在他们的掩护下,一面摸清阿军的布防,一面积极活动,四处袭扰,唯独对阿军的指挥部没有袭击,主要原因就在于英军破译了密码,阿军的指挥部成了英军情报来源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英军一面封锁、轰炸、炮击马岛一面向南大西洋继续增派兵力。到5月20日英军基本上达到了封锁马岛、削弱马岛守军力量的目的,并已作好了在马岛登陆的准备工作。英军确定于5月21日在圣卡洛斯港登陆。圣卡洛斯港距阿根廷港约80公里,其间大部分为沼泽地,机动困难,距达尔文港约40公里。阿只在圣卡洛斯港入口处的范宁角有40~50人防守。该地区水文、滩头状况利于登陆,岸上地形便于建立和巩固登陆场,利于防潜艇和“飞鱼”导弹的攻击。

战争第三阶段:英军登陆兵共编为两个梯队。两栖突击梯队由海军陆战第3旅,伞兵团第2、3营,炮兵第29团及“蝎”式轻型坦克分队,防空导弹、工兵、后勤等分队组成,共约5000人。其任务是在圣卡洛斯港及其附近突击上陆,尔后分别向阿根廷港和达尔文港方向进攻。

后续梯队由步兵第5旅及支援分队组成,共约4000人,其任务是在突击梯队上陆并向纵深发展进攻后,伺机在原登陆地域或在新的登陆地域上陆,与突击梯队共同夺取马岛。

5月21日凌晨3时,SAS突击队作为第一梯队在范宁角登陆,在先期登陆的侦察分队协助下,消灭了阿军约50人的守卫部队。3时30分,英军开始舰炮火力准备。3时40分,英军2艘两栖攻击舰,4艘登陆舰,在圣卡洛斯实施多点立体登陆,未遇抵抗便顺利上岸。英军抓住阿军夜战能力差的弱点,争分夺秒抢运人员、物资,在4小时里上岸2500人,运送物资3.2万吨。并构筑工事,组织防御,准备迎击阿军的反扑。上午10时开始,阿方先后出动数批飞机共70余架次,主要对英舰船进行空袭,炸沉英护卫舰“热心”号,重创、击伤英舰4艘。但阿方也损失了14架飞机。

阿军飞行员受过美、法、以等国教官的严格训练,技术高,作风猛,战斗力很强。面对英军高炮、导弹和“鹞”式战斗机组成的防空体系,毫不畏惧,不怕牺牲,进行攻击时往往都采用低空突防来提高命中率。但英军最终还是顶住了阿军的反击,控制了20平方公里的滩头阵地,还铺设了供“鹞”式和直升机起降的钢板简易机场,进一步巩固了登陆滩头。5月22日,阿军令人费解地按兵不动,给了英军喘息之机,英军乘机补充物资,调整部署,并部署了一个“吹管”式便携式防空导弹连,专用于对抗阿军的低空功击,完善了防空火力配系。战后很多老兵提起这天都称为奇迹的一天,他们说,“如果阿军继续发起攻击的话,英军登陆很有可能会崩溃,但感谢上帝,有了一天的时间来重新调整”。

第2天阿军又出动近百架次飞机,继续发动猛烈空袭,击沉了英军“小羚羊”号护卫舰。

5月25日这天是阿根廷国庆日,阿空军倾全力出击,全天出动约200架次,取得击沉“考文垂”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滚装船,击伤1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的辉煌战绩。

英军不幸中的大幸是“大西洋运送者”号上运送的16架“鹞”式战斗机和1架美制“支努干”重型直升机在被击沉前就飞到了岸上机场。

3天来,阿空军英勇战斗,给予英军沉重打击,但一来飞机性能不及英军,二来又得不到海陆军的有力支援,三来由于阿根廷100多年来没有战争,战备较差,低空攻击投下的炸弹因为炸弹的起爆条件都设在由高空投掷,因此有40%的炸弹没有爆炸,所以无法阻止英军的登陆。

阿根廷空军在5月25日损失飞机高达31架。阿根廷驻达尔文港部队于24日、25日也派出小股兵力对圣卡洛斯港地区英军进行侦察袭扰活动,但被英军炮火击退。

由于阿军地面部队未进行反登陆作战,而航空兵反击的又主要打击英舰船,这样使使英军顺利地登陆和巩固了登陆场,并完成了陆上进攻准备。3天里,英军上岸部队已达5000人,滩头阵地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建立起了补给基地,通信枢纽,并在钢板简易机场加铺了铝合金跑道。

站稳脚跟的英军登陆部队在5月27日向阿军发起攻击,兵分两路向斯坦利港推进。南路以第2伞兵营为先导,第45陆战营为后援,沿东南公路,经达尔文港、古斯格林、费兹罗伊湾、布拉夫湾从南面攻击;北路以60名SAS队员为先导,第3伞兵营,第4陆战营跟进,沿道格拉斯、蒂尔湾,直取斯坦利。由于阿军作战思想保守,不思进取,使英军的进展非常顺利。英军伞兵团第2营及支援分队,大部从陆上徒步、乘直升机、吉普车和“蝎”式坦克向达尔文港开进,一部分乘汽艇由水上向达尔文港开进。

5月28日英军开始对达尔港发起进攻。阿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击毙英伞兵团第2营营长赫伯特·琼斯中校。英军于29日攻占达尔文港,古斯格林守军投降。英军在攻占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战斗中,亡17人,毙伤阿军250人,俘阿军1400人,缴获大批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尔后,向阿根廷港方向发展进攻。自英军开始陆上进攻以来,阿多次出动航空兵袭击英舰船和圣卡洛斯港、达尔文港、肯特山等地的英军。5月30日阿使用“飞鱼”导弹攻击“无敌”号航母,遭英激光炫目器干扰,未中。

6月8日空袭菲茨罗伊上陆的步兵第5旅,打死打伤英军180余人,击沉英登陆舰“加拉哈德爵士”号,重创英护卫舰和登陆舰各一艘。但当晚由“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客轮运送的3000英军登岛。进一步加强了英军的进攻力量。

5月31日,北路英军进抵肯特山,就地布防,等待南路英军。6月1日,南路英军也到达肯特山,与北路英军汇合。阿军此时采取放弃外围,集中主力固守斯坦利港方针。英军在攻占肯特山和查杰林山完成对斯坦利港的包围后,并不急于攻击,而是调整部署,补充给养,派出SAS和SBA队员四处活动,进行战场侦察,很快查清阿军以肯特山、查杰林山为第1道防线,以哈里顿山、朗顿山为第2道防线,以无线岭、欲坠山、威廉山、工兵山一线为主防御阵地,即加尔铁里防线,在3道防线之间都布设大量地雷和障碍,只留1条由炮火保护的秘密通道供联络之用。

6月8日,阿军出动大批飞机空袭在希拉夫湾滩头的英军,击沉登陆舰1艘,击伤护卫舰1艘,登陆舰1艘。阿军损失飞机11架。但此时的阿空军已如强弩之末再也无力阻止英军的登陆。

此时英军在岛上的力量已大大增强,共有地面部队8000人,重炮30门,坦克20辆。6月11日,经3天的准备,英军以“火神”轰炸机和“鹞”式战斗机以及火炮进行密集轰炸,同时驱逐舰、护卫舰以舰炮火力掩护,支援地面部队向阿军的第2道防线猛攻,第45陆战营攻占哈里特山和朗顿山,突破第2道防线,并控制了斯坦利外围所有制高点。阿军唯一的反击就是用岸基AM-39“飞鱼”导弹击伤“格拉摩根”号驱逐舰。

英军经过调整部署,补充弹药及其他军需物资后,于6月11日开始对阿根廷港发起总攻。11月23日英飞机、舰炮和炮兵对阿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和炮击,随后地面部队发起进攻,于12日拂晓前攻占了距阿根廷港15公里的两姐妹山、哈里特山和朗顿山。

13日晚英军再次发起进攻,至14日中午先后攻占了无线岭、欲坠山及威廉山等地,进抵距市区约4公里的地方,阿军放弃阵地,丢掉大量重武器退向市区。

英军追至阿根廷港市区边缘时,阿根廷港上空挂起了白旗。午后,双方战地司令官会晤,达成非正式停火协议,阿军于21时停止抵抗。

英国向全世界宣布,马岛阿军于14日21时投降。致此马岛战争以英军获胜而结束,马岛的失败导致了阿根廷国内矛盾激化,总统加尔铁里和海、空军司令等高级将领被迫辞职,次年文官政府经大选上台后,又把发动战争的主要军事领导人送上军事法庭受审。

这次战争中阿军亡1000余人,伤1300人左右,失踪数百人,被俘1.18万余人;损失舰船11艘,飞机117架,耗资10亿美元以上,间接损失20多亿美元。

英军亡255人,伤777人,被俘210余人,损失舰船16艘,飞机34架,耗资约12亿美元以上。“谢菲尔德”沉没带来的启示这次战斗中,阿根廷飞行员的出色表现令人叹服。如在向“谢菲尔德”号接近的过程中,阿飞行员巧妙利用地球曲率对舰载雷达的影响,以超低空飞行成功地英军舰队的侦察探测,并骗过了美苏侦察探测卫星。舰载机攻击航空母舰,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海空大血战时美日双方舰队经常采用的基本战术。这个战术的特点是:在攻击对方的航空母舰时,攻击机群通常采取多批次、多波次、多方向、多角度、多样式实施“决定性”的攻击,力争击沉对方舰载机群起降平台,从而在海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在1982年爆发的马岛战争中,这种攻击战术发展有了新的发展,并对今后舰载机打航空母舰的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超级军旗”是阿根廷从法国购买的单座单发轻型攻击机,每架价值约1000万美元,经过改装后,可以携带1枚“飞鱼”导弹。“谢菲尔德”号,号称“英国舰队的骄傲”。它是大英皇家海军首批实现了动力和武器系统的集中控制的海战利器,属主力战舰之列。

1982年5月4日的大西洋马尔维纳斯群岛以南海域。阿根廷空军侦察情报系统的收到英军“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的目标指示数据后,3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在P-2“海王星”巡逻机的引导下,开始向目标接近。在英军远程雷达警戒区,机群中2架“超级军旗”关闭机载雷达,飞行高度降至40~50米,以900公里的时速向目标接近。剩下的1架采取佯动动作,迅速爬高,精确定位“谢菲尔德”航向、距离、航速等参数,并向数据及时发送给下面2架超低空飞行的攻击机组。

目标越来越近,在46公里处,攻击机组突然跃升至150米,同时启动机载雷达。雷达锁定目标后,2枚“飞鱼”式反舰导弹直扑目标。此时,“超级军旗”的机载告警系统“嘟嘟”作响,战机已被雷达锁定。随之,这3架“超级军旗”迅速转弯并急剧下降高度,高速退出战场返航。

英阿海战中被袭的英航母但战斗仍旧继续。“飞鱼”导弹发射数秒钟后,很快降至15米高度转入巡航飞行段。在距“谢菲尔德”号12~15公里处,导弹进入搜索时刻,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开始搜索并迅速捕捉到目标。这时,导弹迅速降到2~3米浪尖高度实施掠海机动飞行。由于“谢菲尔德”舰载雷达警戒系统与舰载卫星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差,直到“飞鱼”导弹进至“谢菲尔德”5公里的目视距离上时才被舰员发现。舰长急呼“注意规避”,并迅速启动密集阵防御系统向来袭导弹射击,但不幸的是,该系统因计算机故障竟然无法启动。这种情况下,一切都已为时已晚。导弹击穿舰舷,经过数秒的沉寂后,弹头在舰体内轰然炸响,并发大火。顿时,“谢菲尔德”号上烟雾弥漫,火光冲天。这艘造价高达1.5亿美元,首次参加实战的现代化军舰,很快沉没于南大西洋海底。

就火力系统来说,“超级军旗”式携带有2枚“魔术”空空导弹、1枚“飞鱼”空舰导弹和2门30毫米机关炮。“谢菲尔德”号装备有22枚“海标枪”防空导弹,1座115毫米平高平两用火炮,2座20毫米机关炮,1架“山猫”直升机。从数据对比来看,“谢菲尔德”号的综合火力指数至少在“超级军旗”飞机的20倍以上。按照西方最流行的“对策论”思维来看,“超级军旗”式绝对不是“谢菲尔德”号的对手。但有意思的是,“谢菲尔德”号有致命的弱点,当然这个弱点是建立英国舰队的整个弱点之上的,远征的英国舰队没有空中预警机,最要命的是“谢菲尔德”号缺少低空舰载预警系统以及抗击超低空突袭的防御武器。“海标枪”导弹可有效地对付中高空来袭的敌机,但对15米以下掠海飞行的目标却无能为力,而“飞鱼”导弹掠海飞行高度只有2~3米。这样的弱点,使“谢菲尔德”军舰很难发现“飞鱼”导弹,即使发现,也无法实施有效拦截。就这个战斗来看,在大系统下的各个作战系统中,英国的“谢菲尔德”号处于劣势。

此外,这次战斗中,阿根廷飞行员的出色表现令人叹服。如在向“谢菲尔德”号接近的过程中,阿飞行员巧妙利用地球曲率对舰载雷达的影响,以超低空飞行成功地英军舰队的侦察探测,并骗过了美苏侦察探测卫星。而决定“谢菲尔德”号命运的英军舰雷达操纵员的表现十分一般。在“超级军旗”突然跃升起来测量目标位置时,“普利茅斯”号导弹护卫舰的雷达操纵员曾经探测到该机,并通报给“谢菲尔德”号,却没有引起该系统操作员的足够警觉,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还有该舰舰长的判断能力、指挥素质都是导致军舰沉没的原因。

近代和现代的无数事例证明,在武器发展上,实现装备的国产化至关重要。阿根廷的“超级军旗”攻击机和“飞鱼”导弹都是从英国的西方盟友——法国购买的。

马岛战争开始后,法国为了显示对英国的支持,就对阿实施了武器禁运。而战前阿军只得到了14架“超级军旗”飞机和9枚“飞鱼”导弹,且飞机与导弹并不配套。而且,美国人也使了手脚,如阿空军攻击机准确投掷下的美国炸弹在英舰甲板上不能爆炸,大大降低了阿空军的打击效果,事后,英军承认,如果那些炸弹全部爆炸的话,英国舰队要损失大半。

如在6月8日的战斗中,阿军5架“幻影”战斗机向英军的另一艘主力战舰“普利茅斯”号护卫舰发起攻击,4枚炸弹击中该舰,可是一枚也没有爆炸。就具体的战斗来看,阿根廷的武器装备大多依赖进口使阿军在战斗中十分被动。这启示我们,武器装备的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走国产化道路。这是因为从外国购买军火,一方面既会在数量上受限制,又会在战时被武器生产国禁运的可能;另一方面,外购武器在质量上难以得到保证,必然在关键时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此,装备发展必须坚持以自我研制为主、自成系列的国产化道路。这在未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作战中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