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
虽说已到下午5时,但夏日的傍晚仍然晴朗。
突然,一辆摩托车直冲机场大门而来。任凭军岗如何阻拦,那人却毫无顾忌,没有一点减速的意思。“叭!”一声枪响,那骑在摩托上的人被击毙,栽下车来。
他叫大山勇夫,从他口袋里的名片看,是日本海空战陆队的军曹。奇怪的是,冲机场的就他一个人,并没有别的部队跟来。
又是一个信号。卢沟桥事变不过月余,上海——这个具有“一·二八”抗日传统的东方大都市,如今将再次面临战争的考验。
果不其然,虹桥机场事件成了新一轮战争的导火线。日军以此为借口,提出了蛮横无理的要求,要中国守军撤退,并排除其防御工事。
黄浦江上,日本巡逻艇多起来了。上海虹桥机场、杭州筑桥机场上空,不时会出现日军的侦察机。大批日军从日本本土向上海调运、结集。
上海的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
苏州,留园。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江南名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全国最著名的景观之一,那么,留园就是苏州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大名鼎鼎的清朝买办盛宣怀为后人留下的这座名园,亭台水榭,曲径通幽,花木鸟鱼,美不胜收。
如今,留园的大门口却多了一块招牌“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直到“八·一三”之前,没人知道它究竟是干什么的。
原来,这是淞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秘密工作班子的所在地。“一·二八”以后,上海几乎没有什么防守,市区只有一个保安团,维持治安而已。张治中预料,日本决不会放弃上海,上海还会掀起更大规模的战争。
张治中研究分析了“九·一八”到“七七”的多次惨痛教训,他把中国对付日军的形式分为3种。第一种,是“他打我,我不还手”,“九·一八”便是;第二种,是“他打我,我才还手”,“一·二八”、喜峰口战役都是;第三种,是“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这叫“先发制人”或叫“先下手为强”。
对眼下迫在眉睫的新的淞沪战争,张治中认为一定要采取第三种策略。他把这个意思电告南京政府,得到的答复是:“应由我先发制敌,但时机应待命令。”
“七七”事变,证明张治中的忧虑绝非杞人忧天。7月8日,他便从青岛疗养地急返南京,部署强化上海周围兵力配备。
虹桥机场事件,促使张治中作好迅速进入战争状态的准备。
8月11日晚,南京统帅部电示,将全军进至上海附近。一夜之间,吴淞、江湾、真如、大场、南翔等上海外围重镇以及上海市区,立即布满了军队。淞沪警备司令部也从苏州移到上海南翔。
12日一大早,上海市民从睡梦中醒来一看,遍地都是抗日将士。人们惊喜交集,奔走相告,这些兵是哪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13日拂晓南京统帅部来电却是“不得进攻”。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列强驻上海的外交团与南京交涉,希望上海改为不设防城市——自由口岸。此举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战争迫在眉睫关头来了。它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们与日本之间有没有达成过什么默契。
8月13日下午,88师262旅在孙元良将军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抢占了从北火车站到江湾一带的阵地。只见大街上筑起了一个个坚固的街垒,将士们进入战争状态。
日军也不甘寂寞。他们在中国守军抢占阵地同时,也在构筑从虹口到北四川路一带的阵地。
八字桥,这个上海外围的交通要塞,关系战役成败的重要据点。中、日双方为争夺八字桥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下午4时,停泊在吴淞口外的军舰突然向闸北一带用重炮猛轰。顷刻间,闸北一带破旧的民房一片片地倒塌,硝烟带来的是一堆堆的瓦砾和人们的哭叫声。
“八·一三”淞沪战争序幕被拉开了。
消息传到南京,南京军委会命令:(1)京沪警备军改编为第9集团军,以张治中为总司令,14日向虹口、杨树浦一带发起总攻;(2)江浙边区军改编为第8集团军,以张发奎为总司令;(3)空军协同陆军作战。
扬州机场。
这是个设备简陋的军用机场,没有住房,没有床铺、桌椅,连棉被褥子都没有。飞行员们只好住在西门外一座小土地庙里。好在8月份天气炎热,大伙就睡在地上。
8月13日午夜,******亲自从南京打来电话:“在长江中的日本50艘军舰和轮船,正在向东逃跑。你们大队立即带上炸弹,于拂晓前出动追击,加以歼灭……。”
听说要出征,大伙情绪高昂。他们顾不上一天的劳累,很快钻进了座舱。一会儿,18架美制****式驱逐机,各载500磅炸弹升空了。
江阴一过,就可看到长江内的日舰都已逃跑。突然,发现有一艘日舰停在吴淞口东面的白龙港口。长机下达了改变队形命令,队伍变形后的驱逐机立即向下垂直俯冲投弹,那艘日舰立即被炸得无影无踪。
日军决计报复。14日上午,9架日军轰炸机突然袭击杭州笕桥机场。
高志航,这位技术高超的东北汉子,眼看敌机来袭,心急如火。他顾不上刚执行完任务的劳累,迅速率领着他的第4大队立即起飞。这番周旋,旗开得胜,击落敌机共6架。
这批日机是从台湾新竹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出发的。木更津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精锐。他们过去老是自吹自擂,说木更津是不可战胜的。笕桥上空日军败北,木更津航空队长气得自杀。
15日,木更津又来报复。中国空军又狠狠教训了他们,分队长乐以琴一口气就击落敌机4架。
从日本陆军学校毕业的******,向来以军事家自诩,这次淞沪之战非同一般,如果战败,南京就很难守卫。所以,早在1936年底,他就开始着手上海一带的防务。为此,他不惜血本,把自己嫡系部队的精华,调到了上海附近,随时准备出现不测。一旦战争开始,他又千方百计要把战局的指挥控制在自己手里。
张治中是最早进入战争准备的指挥官,情况熟悉。可是,一进入战局,他的手脚就被捆住。张治中主张先发制敌,13日拂晓接到的还是不得进攻的命令,只好眼睁睁看着坐失良机。总攻开始当天,又接到******电令:“今晚不可进攻,另候后命。”17日恢复总攻后,18日又接到命令,再次“暂停攻击”。张治中为此大伤脑筋。
张治中,这个参加过云南护法战争的早期将领,一腔爱国热情。尽管行动一再受困,但他一有机会,就命令部队狠狠出击。
他的上司——第三战区长官冯玉祥曾经到南翔第9集团军总司令部视察,司令部里找不到张治中,却发现他在弹火纷飞的战壕里督战,不由嗔怪他:“你是这方面的最高司令官,不能冒这个险。”但他总不顾这些。在位一个月,没有吃过一餐太平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眼睛总是红红的,喉咙老是嘶哑着。
8月23日凌晨,电话铃声惊醒了张治中:“狮子林、川沙口发现兵力不明的敌人登陆。”接到报告,他当即指示:“不惜任何代价死守,我立即调兵增援。”
日军利用汉奸,到处剪断中国守军的电话线路。电话不通了,张治中立即驱车赶往江湾。天上日军飞机在扫射,车子中途不得不停下来。张治中心如火燎,索性徒步走起来。一个传令兵骑自行车追上来,下车敬礼。他二话不说,蹬上这辆自行车就走。就这样,赶到江湾后,抽调11师、98师、51师增援罗店。
11师师长彭善提出,日军飞机炸得那么厉害,怎么走呢?张治中严厉训斥:“我能从南翔一路冒着轰炸走到江湾,你们就不能从江湾走到罗店吗?”
调兵十分及时,多股部队在罗店一带集结。罗店争夺战打响了。这场战斗打了整整10天,打得十分艰苦。
日军火力十分强大,空中、地面形成立体战局。我军则全靠地面力量。罗店守军67师师长李树森被炸伤,旅长蔡炳炎及团长、营长多人阵亡,罗店一度失守。14师火速增援罗店后,以两个团的兵力形成了对罗店的包抄之势,但要拿下罗店却还欠火候。
王耀武统率的51师派出两个团兵力增援。部队急行军到达罗店附近接替11师部分阵地后,3天之内构筑好全部防御工事。29日,团长邱维达下令强攻。营长胡豪率领两个加强连如猛虎下山,一举突破南侧日军阵地,打开一道200米的口子,部队立即蜂拥而入。睡梦中的日军不及防范,仓促应战。
我军外围高射机枪和阵地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发挥了巨大威力。2个小时左右,罗店日军溃退。
为协调全面战局,张治中又急忙赶往太仓、嘉定,要和刘和鼎、罗卓英两位将军商量有关事宜。日军飞机一路轰炸,张治中只得先到嘉定。
只见罗卓英一脸奇怪的神色:“张总司令怎么跑到这儿来了?”罗卓英的18军本来属张治中的第9集团军指挥,总司令前来视察是理所当然的事。面对这种神色,张治中十分不解。一打听,方知18军已划归第15集团军,陈诚刚被任命为15集团军总司令。
陈诚的履新,连他张治中都不知道。南京统帅部这么做,使张治中十分难堪。张治中只好怏怏而归。刚一回来,接到电话,说是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的红人顾祝同到了苏州。
与南京已经多日失去联络,张治中正想向上司汇报,便一口气赶到苏州。还没见到顾祝同,他就先打电话给******,想出出这口窝囊气。
蒋:你在哪里?
张:在苏州。
蒋:为什么到苏州?
张:为了左翼作战,到嘉定会罗卓英,听说顾墨三到苏州来了,所以同他商量问题。
蒋:为什么商量?两天找不到你,跑到后方来了?
张:罗卓英原来归我指挥,我不能不去看看,我也不知道他已划归第15集团军陈诚指挥了!委员长应该怎么办?我是到苏州与顾墨三商量问题的,我一直在前方,委员长究竟怎么样?
蒋:你究竟怎么样?还问我怎么样?
“叭”,电话一摔,断了。
张治中感到莫大的委屈。天天在前方玩命似的奔波,别人却在用冷眼看你。他自信对整个战局的部署没有失误,但统帅部一连3次叫他停止进攻。总攻开始后,只有陆军,没有空军配合。现在整个战区兵力部署变动,连招呼都不打一声。这种委屈,张治中无论如何无法忍受。他的心彻底凉了。
不久,张治中请求辞职。******接受了他的辞呈,命朱绍良来接替他,并把顾祝同调来代表蒋本人指挥整个战局。
******重新调整了上海兵力部署后,亲自到上海,与顾祝同、白崇禧商定,从南翔、真如一带突破,迫使日军入海。21集团军按部署进入作战。
10月21日上午7时起,到22日下午2时,连续50多个小时,日军火力越来越猛,中国空军伤亡极其惨重,不得不退据二线。
10月24日,日军进攻大场。18师势单力薄,无力坚守,师长朱耀华自杀,阵地失守。
严峻的现实痛苦地告诫人们,再硬拼下去损失会更大。顾祝同向88师孙元良师长传达******的指令,要88师坚守闸北,以拖延时间,争取11月初国际联盟政治解决中国战局问题。88师选定一个团的精兵担当此任。
30年代,上海就是远东的金融中心。孙元良的88师指挥部就设在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大银行联营的仓库里。在这里,孙元良向524团团副谢晋元中校、1营营长杨瑞符少校下达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谢晋元很骄傲地接受了这个命令。四行仓库成了800孤军死守上海的最后堡垒。
四行仓库大楼在苏州河畔,它是一座钢筋水泥的7层楼房。仓库东南是租界,西北已被日军占领。这个团,名义上号称有800人,实际上只有450余人。部队在窗口堆好沙袋,楼顶架上高射机枪。
为死守据点,谢晋元带头写遗嘱,用自己必死的决心感召部下。他还写下诗作自励:
勇敢杀敌八百兵,
抗敌豪情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倭奴气不平。
10月28日,2名日军偷爬仓库大楼。谢晋元眼明手快,一个箭步上前,一手卡死其中一个,又一拳把另一日军打落在地。
突然,一个女青年出现在他的面前。她叫杨慧敏,是上海市商会的女童子军。她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四行仓库,送来一面国旗。几天前,杨慧敏就有这个念头。她看到大楼三面不是太阳旗,就是米字旗,便心生一计,一定要让四行仓库上飘扬一面中国国旗,以鼓起上海的人心。于是,她脱下制服,把一面大国旗紧紧缠在身上,再穿上制服,冒着枪炮,慢慢爬到仓库东侧楼下。
朦胧的灯光下,壮士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谢晋元握着杨慧敏的手说:“勇敢的同志,你给我们送来的岂仅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勇敢精神。”
东方刚露鱼肚白,壮士们用两根竹竿连接成旗杆。顶楼平面上,他们庄严地向国旗敬礼。虽然没有音乐,没有礼仪,但气氛悲壮肃穆。国旗升起来了,苏州河畔站满了人,他们都在向四行仓库顶上迎着朝阳飘扬的国旗招手欢呼。
30日,88师参谋长张柏亭用电话向谢晋元转达撤退命令。在3挺机枪掩护下,壮士们冲出大楼,退入租界,谢晋元最后一个离开。
意想不到的是,租界当局竟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剥夺了他们的自由。真金不怕火炼,谢晋元在逆境中励精图治,每天带领士兵操课,早晨举行精神升旗典礼。谢晋元遭人暗算后,上海数十万民众前往吊唁,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
11月5日,上海终于失守。兵败如山倒,国军溃不成军。南京暴露在日军面前。
12月6日,眼看南京守不住了。******的车队缓缓离开南京,准备移居重庆。
送行的人群中,哭声震天。“想不到啊,想不到啊。”******万分伤感,欲哭无泪。
一周后的12月13日,南京终于沦陷于日寇铁蹄,令世界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30万人以上惨遭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