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王朝风云变幻
14312200000015

第15章 隋唐五代帝王

杨坚

杨坚(540~604),即隋文帝。公元581年—公元604年在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女为宣帝皇后。静帝年幼即位,他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大定元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开皇七年灭后梁,九年灭陈,结束南北朝分立局面,统一全国。仁寿四年被太子广(炀帝)杀死。

杨坚少时体貌奇特,目露精光,性情矜持而又深沉严肃。他15岁时,因父功授散骑常侍、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周武帝即位后,又进位大将军,袭爵隋国公,长女又被聘为太子之妃,其时杨坚年仅33岁。其实,此前他早已是皇亲国戚了。他的妻子独孤氏之姊是周明帝之后,而明帝是武帝之弟,因此杨坚进入壮年虽寸功未立,却凭借深厚的家族根基和关陇集团中稳固的政治联姻,成为北周上层统治集团的一名重臣。当时朝中有许多人以杨坚相貌奇特、恐有反相为辞,请周武帝早除后患。杨坚闻知后颇为恐惧,每每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疏忽。

周武帝雄才大略,颇有作为。亲掌国柄后,屡兴伐齐之师。杨坚从驾征讨,始建军功,历官定州、亳州总管,攻灭北齐后,进位柱国。

周武帝壮年病卒,太子即位,是为宜帝。周宜帝荒淫无道,朝野震怖。他在即位一年后,突然荒唐地禅位给只有几岁的儿子,自己仍然亲掌朝政,自号天元皇帝。其时杨坚特别注意礼贤下士,位望甚隆,引起主上的猜忌。天元帝曾怒气冲冲地对杨后说:“我一定要族灭你们全家!”一次,他果然召见杨坚,先命左右侍卫说:“如果见到隋国公面有怒色,你们就给我推出去斩了。”不料杨坚进见时,任由君王百般指责,仍神色自若,恭敬以对,皇帝竟然抓不到半点把柄,只得作罢。周武帝本来对杨坚深怀猜忌,指望儿孙能有出息,控制朝政,以防杨坚篡权,无奈生儿不肖,无力遏制杨坚实力的膨胀。

大象元年(580)5月,年方22岁的周宜帝突然暴卒。杨坚倾心交结的心腹、把持朝廷机要的大臣郑译、刘明矫改诏令,使杨坚以国丈之亲,入朝摄政。杨坚轻松地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

杨坚擅权,引起北周诸王和诸将的普遍不满,杨坚分别加以处置。他逐一平定叛乱,放手诛杀北周宗室,排斥异己。

公元581年2月,杨坚迫使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史称隋文帝。

隋文帝即位伊始,便开始着手进行政权机构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开皇元年(581)2月,他采纳大臣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六官制度,在汉、魏、北齐官制的基础上,设立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作为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与内史省长官内史令、门下省长官纳言同为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共同参议国家大政。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民、工六曹,处理日常军政庶务。隋文帝还着手改革地方机构,废除了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体制,实行州县两级体制,撤除了不少冗赘州县,从而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此后又规定六品以下官员也由吏部选授,地方官吏不得自辟僚佐,从而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极大加强。

下一步,隋文帝开始大力整顿史治,由史部每年定期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州县佐官三年一换,不得再任。地方官全部选用外地人,严防各地豪强势力为恶。隋文帝还经常对表现良好的地方官史实行奖励,对于贪官污吏,则严惩不贷。他多次下诏选求贤良,选拔门第寒微却有才能的士人充任高官,因此,隋初谋臣良将众多,各种人才齐聚,极大地提高了王朝的统治效能。

隋文帝极为重视法制的完善,开皇元年,他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定刑律颁行,成为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的《开皇律》。开皇三年(583)又命苏威、牛弘等人修订新律,体现出“以轻代重,以死为生”的精神。

为发展生产、增加国力,隋文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许多有益的变革。开皇2年(582),他颁布了关于均出和租调的新令,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解决汉末以来豪强庇民户为私属、侵夺朝廷户口的积弊,隋文帝实行“大索貌阅”利“输籍之法”,从而检括出大量隐漏户口,扩大了政府的收入来源。

隋文帝十分重视水利的兴修和仓廪的建置,以发展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并备灾年赈济之用,成为保障社会生产的有力措施。对于强悍的突厥骑兵的侵扰,隋文帝采取适时出击、适可而止的积极防御策略,并用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计策,迫使突厥请和归降,稳定了北方边庭。开皇前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南下平陈、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开皇9年(589),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元帅,节制50余万大军,分8道出击,仅用数日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灭陈朝,从而结束了近300年的两北分裂局面,创立了统一大下的大业。

开皇10年(590)隋文帝又着手改革府兵制度,既把府兵制与均田制紧密结合起来,更加“兵农合一”化,又可防止府兵将领拥兵跋扈,从而适应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

隋文帝统治后期,社会繁荣,因力富足,武功强盛。受禅之初,全国民户不满400万,到仁寿末年(604)国家编户已超过890万。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储积有余,天下粮仓皆充盈,隋王朝达到了中古时代罕见的鼎盛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

隋文帝素无学术,却十分重视孝道,提倡以孝治天下,甚至大臣诸王获罪都要被赐以《孝经》,令其反省。他受到法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不满足于因袭前人成规,实行了重赏重罚的原则,在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家治世之道相结合、推进王朝的集权化和合理化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具备驾御群臣、运转王朝统治机器的特殊才能。隋文帝为人严厉峻刻,令人生畏,有一套驾御群臣的独特的“帝王之术”。他的冷漠使他对属下的判断更为准确、切实,也使他在心理上形成了顽强的自我调节和保护机制,在多数情况下不为感情所左右。对阿谀反复之臣,他能迅速疏远并罗织种种罪名予以贬斥,甚至杀戮。对才干出众、竭诚尽节的大臣,他不仅付以宰辅大任,而且时时为他抵挡政敌的诽谤和攻击。对“有才无德”之臣,他既委以重任,使其充分发挥才能,又不失时机地时时小加劝诫和训斥,牢牢抓住他的辫子。对于能征惯战,又骄纵自负的武将,他在用人之际能够极尽褒奖赏遇之能事,在事成之后又能够不动声色地予以处置。因此,后人称隋文帝以辣手治国。

隋文帝事必躬亲,经常参与各级官属的事务,不辞劳苦,因而群臣害怕获罪,任何事情都不敢自作主张,只等待圣上的旨意。作为一国之君,他失误就在于他过分注重细枝末节,却没有给子孙留下一个可供遵循的治世之法。

隋文帝积财的本领非同小可,隋王朝在短短几十年里,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文帝晚年时,计天下之储积,可供五六十年之用,中央的太仓已经爆满,各地的义仓也难于承受,但隋文帝却如同一位吝啬的守财奴,一味大量屯积财富,却不知如何使用。开皇14年(594)天下大旱,文帝却不许各地赈济,强令百姓就食山东,就这样,粮食在仓库里腐烂、变质,钱币在仓库里断裂、生锈,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

隋文帝崇尚节俭,历来为封建史家所津津乐道,他生性俭啬,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这对扭转南北朝以来奢侈浮靡的社会风尚确有裨益。但在他生活的另一方面,却有着十分不协调的倾向。开皇13年(593)文帝命杨素监造仁寿宫,历时2年有余,宫殿宏伟壮丽。在执政过程中,为笼络文武大臣,赏钱动辄百万,慷慨无比。这样看来,文帝的“节俭”则难免有骄矜作态之嫌。

隋朝的法律以宽简著称,但文帝却时时难以抑制自己的狂怒,律外施法,随意杀人,滥用酷刑。文帝生性残忍刻忌,又好亲自审理刑狱,自以为明察秋毫,发现官吏稍有宽纵,不但重加刑罪,而且追究原审官吏。因此,执法者宁愿枉成其罪也不敢稍有宽缓,反多致人于罪。文帝还每每在朝廷之上杖责大臣,行杖官有时下手不重,就将行杖官推出斩首。楚州参军李君才奏事,忤旨,他怒欲施刑,殿内无杖,竟改用马鞭,把李君才一顿鞭打致死。

隋文帝的早年经历,使他时时具有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他以篡逆得手,反过来又要提防别人的篡逆,生怕江山被人轻易夺走。到晚年,元勋大臣多遭杀戮、贬逐,罕有幸存者。他最终宠信的,惟有杨素、杨约兄弟以及杨广这个奸诈狡猾的儿子。

隋文帝在家庭生活中是一个十足的孤家寡人。他有5子1女,均为皇后独孤氏所生。即位之初,立世子杨勇为太子,封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蜀王,幼子杨谅为汉王。女儿北周时嫁给周宣帝为后,隋文帝曾十分自得地对群臣说:“前世帝王,多沉溺于嬖幸,由此生出废立事端。朕旁无姬妾侍侧,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绝不可能像前代那样诸多内宠,嫡子愤争,导入亡国之途。”但事实怡恰相反。

隋文帝之妻独孤后,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女,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参与现实政治的强烈欲望。开皇之初,曾向文帝提出过许多有益时政的忠告,在朝臣中享有较好的声誉,与文帝并称“二圣”。但在私人生活方面,独孤氏生性奇妒,文帝对她既倚重又畏惧。一次,竟气得文帝单骑冲出御苑,依山狂奔20余里,仰天长叹道:“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首先和隋文帝反目的,是他的女儿杨后。文帝登基后,为稳固皇位,残忍屠杀宇文氏王公,使生性素来柔婉的杨后愤怨不平。

太子杨勇少好学,性宽和,通词赋,有治国之才,但率真而不善掩饰,又多有内宠,因而引起文帝夫妇的不快。独孤后、杨素、杨约在文帝面前屡进谗言,使文帝感到太子有夺位之谋,遂废杨勇为庶人。至文帝临终醒悟,召杨勇入见,为时已晚。文帝死后不久,杨勇便被杨广派人杀死。

晋王杨广较兄杨勇年小两岁,却比兄长成熟老练得多,为文帝夫妇所重,曾被委以平陈元帅的大任。他素知父亲崇尚节俭,母亲讨厌内宠,就极力伪饰,以博取声名。他外结宰相杨素,内倚母后独孤氏,终于使文帝废杨勇立己为太子,实现了夺位的野心。

秦王杨俊,曾为山南道行军元帅,参与平陈之役,后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杨俊有巧思,常亲运斤斧,制造工巧之器。文帝闻之,视为奢靡,被免官召回京师。秦王病重,他派使臣前去责备说:“我戮力关塞,开创大业,作训垂范。你身为吾子,却要败毁它。真不知该怎样处罚你。”使杨俊郁郁而亡。

蜀王杨秀,有胆气,多武艺,任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杨广令杨素在文帝面前进谗说蜀王坏话。结果杨秀被废为庶人,禁锢终生。

汉王杨谅,在开皇末年出任并州总管,自蜀王被废后每每不能自安,在文帝死后起兵反抗炀帝,被杨素击败,囚系至死。

在文帝最后的几年里,他周围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儿子,都成为他潜在的敌人。他和独孤氏一起,一步步寻找理由,把他们或杀或贬,或做出其他安排,最后只剩下他们所宠爱的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

公元2年(602)8月,独孤后病死,太子杨广在文帝和宫人面前装得悲痛欲绝。回到私室后,他竟谈笑自若。本应食斋尽哀,他却偷偷令人以竹筒盛鱼肉以进,杨广的原形开始暴露了。

仁寿四年(604)七月,隋文帝病情加重,大臣杨素、柳述入侍,太子杨广入居大室殿,杨广与杨素密谋夺位,私下交法,其密札被官人鬼使神差地误送到文帝面前,文帝此时才如梦方醒,击床大呼:“畜牲何足付大事,独孤氏误我!”即刻召杨勇进见。杨广与杨素抢先下手,调东宫卫士代替御林宿卫,并控制宫门,命心腹大臣张衡入寝殿侍疾,并把后宫宫人全部赶到别室。顷刻之间,文帝驾崩,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文帝被杀的真相,遂成为千古之谜。那一年,文帝64岁。

作为隋王朝的创始人,隋文帝杨坚结束了中原三百余年的分裂和战争局面,推行开明的政治举措,使中国进入了繁荣富强的阶段。但由于他晚年的昏聩,丧失了甄别忠奸的深远目光,落得个被宠信的儿子杨广及宠臣杨素谋杀的下场,可悲而可叹。但纵观他的一生,功绩是主要的,错误居次之。

杨广

杨广在年少时,凭借其优秀的军事才能,为父亲杨坚的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其父杨坚也对这个儿子非常器重,在公元588年隋朝大举攻陈的时候,便以杨广为最高统帅。不过灭陈的功劳应该算在实际指挥部署的高颖、亲率三军攻破陈都建康的贺若弼、韩擒虎以及沿江东下、扫除残余势力的大将杨素等人的身上,作为最高统帅的杨广不过是坐享其成。但杨广进入建康后,将围绕在陈后主身边的佞臣全部杀掉,以谢三吴人民,又命收图籍、封府库,还是表现出杨广军事统帅的风度和才干。

杨广虽然功勋卓著,但还是不能成为父亲百年后的皇位继承人,此时的皇太子是杨广的哥哥杨勇。隋文帝杨坚共有5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三子杨俊,四子杨秀,五子杨谅。早在杨坚称帝之初,就把长子杨勇立为皇太子。随着政治资本的增加,杨广越来越想当这个皇位继承人。但如果要夺得太子的地位,首先要除去的就是太子杨勇这个绊脚石。但杨广也非常明白,要除去杨勇,只可以智取,而不可以明争。于是,杨广便利用杨勇与父亲杨坚和母亲独孤氏之间的矛盾,精心策划了一场夺取太子地位的阴谋。

公元598年的冬至,杨坚和几名妃子住在京城西北100多里的仁寿宫,杨勇留在京城。朝廷百官都到东宫朝见杨勇,这杨勇也是个大大咧咧的人物,居然也大张旗鼓地接受朝贺。杨坚当然不能容忍,生怕大臣们和太子关系过密,影响自己的皇权,这又触犯了他的忌讳,专门为此下诏,严禁以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于是父子之间渐生猜忌。废除杨勇的意图此时已正式形成。公元600年,杨坚正式废杨勇为平民,并杀掉和罢免一大批围在太子杨勇身边的大臣,彻底消灭太子党。

杨广终于如愿以偿,被立为皇太子,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杨广坐上太子的宝座后,又将另一个皇子杨秀废为庶人。

公元604年,杨坚一病不起,此时杨广终于露出他的本来面目。此时的宫中,早已被杨广所控制,他将杨坚身边的卫士统统撤换,然后派自己的心腹将杨坚的两腿撕裂,活活肢解了杨坚。然后,杨坚又杀掉杨勇和其他兄弟,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炀帝。

隋炀帝即位后,还作了一些改革制度、轻徭荡赋、收揽民心的工作。曾下诏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课役,男子成丁的时间由21岁改为22岁,以缩短服役时间。这是自北魏实行均田制以来的重大改变。北魏妇人授田服役的制度到此即行中止了。此外,杨广在政绩上最大的几个功劳就是并省州县,改州、县为郡县;创立进士科,确立科举制;修订法律《大业律》,兴建学校,搜访遗书,整理典籍,恢复了文帝时一度取消的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和州县学。另外,隋炀帝还曾下令编写《长洲玉镜》400卷和《区宇图志》1200卷。炀帝的这些整理、保存典籍的措施和古书分类的方法,对中国文化是有贡献的。

同时,杨广为了巩固统治,大兴土木,建造了一系列的浩大工程。首先便是有名的京杭大运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征调民夫开凿通济渠、永济渠等京杭大运河上的河段,用6年的时间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琢郡,南到余杭,全长5000多公里的大运河完成。

即位后的杨广终于原形毕露,他本来就是个好色之徒,即位后,杨广的后宫中充斥大量的美女,但杨广还嫌不够,又下令各地每年挑选资质端丽的童女送入宫中,而且在巡游途中还不断搜寻美女,以便寻欢作乐。

杨广生性好动,从即位之初,就不断巡游天下,先后三游江都,北巡榆林、长城,西出长城巡行到塞外、张掖,接见许多西域的使者,然后三次亲征高丽。杨广在位的十几年时间里,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到处巡游,而待在京城的时间还不足一年。

为了讨好杨广,地方官只得拼命搜刮民财,以满足杨广的耗费,使得自己有机会升迁。而饥饿的百姓只有剥树皮,采树叶,挖野草,煮土而食,甚至是人自相食。杨广的游幸,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负担。

公元605年,北方的契丹族的一次来犯,激起了杨广向四外扩张的信心。

公元607年,杨广开始大规模地经营西域。公元609年,杨广派兵击败西突厥处罗可汗,为经营西域除掉了一个障碍。公元609年,杨广派兵击败吐谷浑,使得中原与西域之间的通商基本上畅通了。

在隋炀帝统治的14年中,大兴土木、百役繁兴,而又四出经营,穷兵黩武,这些繁重的兵役、徭役不仅夺去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同时把社会经济推向绝境。杨广屡次出巡以及穷奢极欲的挥霍,使得内外虚竭,百姓困敝。人民无法生存,只有铤而走险了。

公元611年,第一支隋末农民起义军由王薄领导,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首举义旗,起义的口号就是反对远征高丽。王薄为了召集百姓,还专门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来号召农民参加起义,逃避兵役徭役的农民纷纷参加进来,各地人民也纷纷响应。

这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分裂。公元613年,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趁杨广二征高丽之机发动叛乱。杨玄感的叛乱,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许多贵族官僚子弟和大臣将领纷纷前来投奔。后来炀帝虽镇压了叛乱,但统治集团内部从此开始瓦解。

在众叛亲离的形势下,杨广仍不以为然,他不但继续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又北巡太原、长城,结果被******始毕可汗率骑兵数十万将杨广包围在雁门,幸得士兵们坚守和各地援兵的到来,杨广才得解围。

杨广回到东都后,为了避开农民起义的锋芒,留下越王杨侗留守东都,南下江都躲避。在江都的一年多时间里,农民起义军声势更加浩大,许多地主阶级分子也趁机起兵自立。太原留守李渊也趁机起兵,攻下长安,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傀儡皇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

大势已去的隋炀帝也感到末日来临了,只能与萧后、嫔妃天天饮酒作乐,醉生梦死。他还对萧后自我安慰说:“现在许多人都想推翻我,即便是我下台了,我也能做个长城公,不过,外边想杀我的大有人在。”有一天,他照着镜子对萧后说:“好头颈,不知谁来砍掉它。”他自知自己早晚不会有好下场,常备毒药带在身边,以求留个全尸。

公元618年农历三月,杨广的末日来临了,宇文化及带领侍卫发动兵变,将杨广用襟带勒死,终年5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