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1068~1123),即金太祖。女真族完颜部首领。公元1113年继任都勃极烈。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充实实力发动对辽的战争,一再取得胜利。1115年称帝,国号金。使完颜希尹制女真文字。天辅三年(1119)与北宋订约共同攻辽,陆续占有辽的大部分土地。
带领女真摆脱契丹的奴役,建立奴隶制,使北方广大地区稳定下来,生产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阿骨打出生在一个女真族上层贵族的家庭,他的祖先世代担任女真族部落联盟的领袖。女真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0世纪中叶以后,完颜部的绥可担任了部族的首领都勃极烈,他领导族人改变生活方式,在富饶的按出虎水河畔定居下来,开始建造房屋、种植五谷,过上了农耕生活。完颜部人还学会了烧炭炼铁,制造工具。铁器的使用使完颜部迅速发展强大起来,成了女真各部的核心。到了11世纪末,乌古乃担任都勃极烈的时候,完颜部已经非常强大了,开始对女真各部进行统一。完颜部的酋长开始取得了世袭部落联盟领袖的权力,乌古乃就是阿骨打的祖父,而这种部落联盟就是后来女真国家的雏形。
阿骨打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中,他的祖父兄弟们为了统一各部,连年跨马征战。这使得阿骨打从小就养成了尚武的精神,十几岁的时候,阿骨达就已经因为擅长骑射而远近闻名了。他力大无穷,射出的箭能达到320步之远,就连完颜贵族中最善射的漫都诃也望尘莫及。阿骨达年轻时起,就追随父兄四处征战,为女真族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女真族正处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的统治之下,契丹经常对女真各部烧杀抢掠,逼迫女真人每年进贡大量的马匹、珍珠、貉皮、海冬青等强行和女真人进行不平等贸易,低价抢购女真人的人参、金子等土特产还不断派出使者,号称“银牌天使”,骚扰女真各部。女真人对契丹人恨之入骨,开始酝酿反抗契丹压迫的斗争。
公元1113年,阿骨达继任为完颜部的首领鄱勃极烈,他励精图治,担起了领导女真人民进行抗辽斗争的重任。他首先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最后统一,随即着手发展生产,蓄积粮食,修筑城堡,练兵牧马,增强军事力量,为发动抗辽战争做好了准备。同时,阿骨达还继续向辽国进进贡,并不时贿赂契丹权贵,以麻痹契丹人,争取准备时间。
这时,辽国在天祚帝的统治下,已经是内外交困,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公元1112年,天祚帝到浑同江钓鱼游乐,大摆鱼头宴,招待前来祝贺的女真各部首领,酒酣耳热之时,他让各部首领依次歌舞,为他助兴。慑于天祚帝的淫威,各部首领都无可奈何地唱歌跳舞,惟独阿骨打昂首正视,以不会为由,严辞拒绝了。天祚帝见阿骨打气宇非凡,觉得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辽国的大威胁,就让枢密使萧奉先借故杀掉他,萧奉先说:“阿骨打虽然粗鄙无礼,但是他没有什么大过错,就这样把他杀了,恐怕不太妥当。”这次事件表明,阿骨打与辽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而阿疏的叛逃更给了阿骨打发兵的理由。
阿疏是女真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的势力被消灭后,就逃到了辽国,借助契丹人的力量,阻挠女真的统一。阿骨打多次要求辽国交还阿疏,天祚帝却置之不理。于是,阿骨打就以此为借口,起兵反辽。
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召集女真将士2500人,在涞流河祭祖誓师,发动了反抗辽国残暴统治的战争。他历数辽国统治者的罪恶,并激励女真将士说:“大家要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凡是有功者,部曲奴隶释放为平民,平民百姓授予官职,原先做官的加官进爵。”于是,女真将士个个奋勇冲杀,阿骨打脱去甲胄,一马当先,一箭射死辽军大将耶律谢十。辽兵溃不成军,全线退败。阿骨打率领女真将士一举攻占宁江州。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女真将士抗击辽国的信心,宁江州因此成为女真族代代传颂的胜利战地,为后人纪念。
攻右宁江州之后,阿骨打乘胜进击,出其不意,只率3700人,就击败出河店10万辽国精兵,缴获不大量军械物资,攻占了辽国的大片土地。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军反辽战争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这次战役之后,女真军队迅速壮大,达到1万人。据说,辽国曾经流传过一句话,说女真军不能满1万,满了1万就天下无敌。阿骨打起兵之时,只有2500人,辽军就已经连吃败仗。这时,女真军队已经满了1万,辽军更无力抵抗了。
公元1115年,阿骨打在众将的拥护下,称帝建国,他在诏令中说:“辽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可是镔铁虽坚,最终也是要腐烂的,只有金子不坏不烂。金子是白色的,完颜部尚白,所以定国号为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之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兵分三路,进攻辽国的北部要地。金军势不可挡,迅速占领了宾、祥、咸三州,并攻克了辽国统治者控制女真各部的军事重镇黄龙府。至此,天祚帝才放弃了议和的幻想,御驾亲征,率领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地进驻驼门,发誓一举翦除女真军队,消灭金国。这时金国刚刚建立,兵少将寡,全军只有2万人,如何对抗得了十几万辽军?金太祖阿骨达闻讯之后,也非常忧虑。最后,金太祖竟然使用了女真的一个古老的风俗,用刀划破前额,仰天痛哭,与部将诀别,说:“我当初率领大家起兵,本来是想摆脱契丹的残暴统治,建说我们自己的国家。可是如今,辽国皇帝亲自领兵前来征讨,我们如何是好?如果不拼死决战,绝对抵挡不了辽军。大家不如杀掉我一族,投降辽国,或许还会有一条生路。”众将士听后,群情激愤,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追随太祖,同契丹人决一死战。于是,金军依靠仅仅两万人的兵力,击溃了辽国十几万大军,天祚帝退保长春州。
金军乘胜进击,在公元1116年,攻占辽国的东京辽阳府城,夺取了隶属辽国籍贯的女真人的驻地。至此,阿骨达终于实现了整个女真族的统一。公元1117年,金军攻占长春州和泰州。
金国的迅速崛起,也引起了中原北宋王朝的注意。而对此宋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金太祖阿骨打也不敢小觑,只能以礼相待。公元1120年,北宋皇帝徽宗派遣马政出使金国,商议联合进攻辽国的问题。公元1120年,宋金终于订立“海上之盟”,联合进攻辽国,灭辽之后,宋朝将每年输送给辽国的岁币转送给金国,而金国将燕云十六州一带归还北宋。
公元1120年,金太祖领兵亲征,夺取了辽国的上京临潢府。公元1121年,金军又攻占了辽国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公元1122年,金军又配合宋军攻克了燕京析津府。至此,辽国的5座京城都已经被金军攻破。天祚帝在国破之日,逃入西北的荒漠,公元1125年,被抓获斩首,辽国覆亡,金国占领了原来辽国统治的绝大部分领土。在白金之王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女真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推翻了辽国的统治,彻底摆脱了辽国的压迫奴役,并统治了我国东北和北方的广大地区。这个曾经远远落后于中原汉族的民族,最终还将成为汉族北宋王朝的克星,将赵氏皇族驱逐出中原,自己做了近百年的中原主宰。
金太祖不仅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军事首领,还是一个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成为女真族的领袖之后,一方面领兵征战,进攻辽国,统一女真另一方面建立政权,励精图治,革旧布新。金国的建立是女真历史上划时代的发展,它标志着女真族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为了巩固发展新兴的国家,金太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金太祖首先确立了皇权的无上权威,将女真部落联盟的领袖都勃极烈改称皇帝,处于全国的最高统治地位。而皇位的继承,虽然没有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但兄弟相继的形式,仅仅在表面上保留了氏族公社中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某些痕迹,实际上却将皇权牢固掌握在一个家族的手里。金太祖又发展了女真族的都勃极烈、国相、勃极烈制,设置各种勃极烈,建立中央统治机构。勃极烈制虽然保留了部落联盟时代的军事民主制形式,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听命于皇帝的中枢辅佐机构。
金太祖还改猛安谋克制为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制对女真族历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原本是一种军事组织,后来发展为一种军政合一的政权组织。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之后首先完善了作为军事组织的猛安谋克,以300户为一谋克,设置百夫长每一谋克之中,按什伍制编成战斗小分队。又以10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猛安谋克制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和组织纪律性。后来。猛安谋克制发展为一种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政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为金国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发挥重要的作用。
金太祖登基之后,确立了新的法制,规定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保留了原始氏族时期的一些平等观念。新法还规定犯罪者可以用财物赎免。金太祖还积极改革女真社会的不良风俗,他下诏革除原始婚姻习俗,严禁同姓通婚,凡是在宁江州战役之后结婚的同姓夫妻,必须离异,这项措施有利于提高女真族的人口素质。
金太祖是一介武夫,一生戎马倥偬,但是他却很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女真人建国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纪事时使用信牌,作战时只能口头传达命令在与辽国和北宋交往时,也只能借用契丹文字,非常不方便。阿骨打建国之后,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文字对民族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于是命完颜希尹创制了第一种女真族自己的文字——女真大字,作为全国官方的通用文字。文字的创制,大大推进了女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金太祖还十分注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重用汉族的知识分子。这对于女真族的文化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公元1123年,金太祖在追剿残敌,由燕京回师上京的途中去世,终年56岁。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伟大英雄。他建立了女真族的第一个政权,将女真人民从契丹贵族的奴役压迫下解救出来,并带领女真人民摆脱了原始氏族公社的社会形态,建立起奴隶制,进入文明社会。此后,女真族迅速发展强盛起来,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推翻了辽国的腐朽统治,还占据了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和北宋政府形成和平对峙的局面,使长期遭受战乱的北方广大地区稳定下来,生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这为后来元朝完成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为女真历史和中国历史做出如此卓越的贡献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作为女真族的英雄领袖,永远为后人称赞。
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902~947),即辽太宗。他在公元927年击败长兄耶律倍,即位契丹国主。公元936年,统兵灭后唐,立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得燕云十六州之地。公元938年,扩建皇都上京,确定官制,采取因俗治国方针,各方州、方镇官制日趋完备。公元947年,南下灭后晋后,建立起大辽国。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前50多年,在我国的北部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国家——契丹国。契丹民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据传说,在不能确指的时代,有个男子乘白马自土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车自潢河而来,相遇为配偶,后来,他们生了8个孩子。再后来,他们的子孙组成为8个部落。这个传说表明:契丹自母系氏族制过渡到父系氏族制时,主要的活动地区即在潢河、土河流域。他们共同的祖先是来自以白马作象征的氏族和以青牛为象征的氏族。
对契丹部落有明确记载始于北魏,那时,契丹的八部已各有自己的名称:悉万丹、阿大何、具伏弗、日连、郁羽陵、匹黎尔、吐六于、羽真侯。然而,没有人知道这些名称的具体含义,只能猜测是他们最初居住地山川或是河流湖泊的名字。
北魏时期,契丹的八个部落仍是分散活动,他们各自以马匹和皮毛与汉人交换,或是独立发动对汉人的侵掠行动。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氏族部落的繁衍,契丹人开始开拓自己的领域。他们驱赶走自己的邻人,也被更强大的邻人所驱赶,动荡的战争时代开始了。
隋朝建立后,大量的契丹人纷纷内附,回迁故地。他们也不时侵扰隋的边境。公元605年,契丹人侵营州,隋起兵迎击,大败契丹,并掳走了契丹的大量人口和牲畜。此次冲突,契丹族损失惨重。
对外作战的需要,迫使各部落走向联合。他们开始推举共同的酋长,平时狩猎生产,各部落独自进行,遇有战事,酋长招集各部落酋长共同商议,调发兵众,协同作战。
公元628年,契丹酋长大贺氏摩会率领各部落依附于唐朝。唐太宗把在北方诸族中象征着部落联盟酋长的旗鼓赐给了摩会,表示承认了摩会的部落联盟酋长的地位。
到唐朝末年,大贺氏部落联盟解体,新联盟成立。
新建的联盟遵照旧传统,依然采用八部制,新八部包括:乙室部、迭剌部、突吕不部、突举部、楮特部、乌隗部、涅剌部和品部。
八部联盟仍由部落议事会选举产生,选举时,八部的部落长共同烧柴,拜祭太阳,由母系氏族的长老,选举联盟长就职。夷离堇为联盟的军事首长,由选举产生。
公元872年,阿保机出生在迭剌部耶律氏族的一个贵族家里。自阿保机四代祖以下,阿保机一家任夷离堇职位共13人,24任,直至阿保机这里。后来,契丹部落联盟中又设置了一个职位——于越,负责掌握部落联盟军事和行政大权,比夷离堇的地位还要高。阿保机先后担任夷离堇和于越,掌握了军政大权。
阿保机不断对外发动战争,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他的权力很快超过了部落联盟首领——可汗。公元907年初,经过部落选举,阿保机当了部落联盟首领可汗。从此,他不再担任于越和夷离堇的职务,但是,仍然把军事和行政方面的实权抓住不放。同时,他建立起一支精兵,作为自己的侍卫亲军。
公元916年二月初一,阿保机决定按中原的习惯登基做皇帝。他下令在龙化州(内蒙古昭盟)的金铃冈修筑祭坛,并于二月十一日在那里举行了正式的登基大典。定国号为“契丹”,设年号为“神册”,称自己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妻子述律氏为“应天大明皇后”。
阿保机建国后,立即开始疯狂的侵虏,向南攻唐,占领了唐朝的大片国土,向西侵占西北诸族,向东消灭了渤海国。
阿保机东战西杀,将国土面积扩展到原来的几倍,成了威胁中原的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帝国。
公元926年7月,并吞渤海国后,阿保机未能返回,病死在扶余府。皇后述律氏月理朵称制,全权处理军国大事。
述律后称制不过是个过渡,真正的皇位继承人还是要由皇子们中间选出。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后生有二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阿保机对长子耶律倍非常喜欢,灭渤海国,把它改为东丹国,封耶律倍为东丹王。耶律倍仿照汉族的办法,在东丹建立了一些制度。渤海国在被征服之前,文明程度仅次于中原地区,比契丹人要高出许多。
耶律德光多年来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没有独立处理过什么大的事情,名气也没有兄长大。然而,尽管是一母所生,但述律皇后却更偏爱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太祖去世后,在述律后接管朝政期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天,她把两个儿子和各部落首领们都召集在一起,让耶律倍、耶律德光兄弟二人乘马立在帐前,然后,对各部落首领们宣布:“两个儿子都是我钟爱的,不知道该让谁来当皇帝。现在,由你们在他们之中进行选择,认为谁合适,就站在谁那一边,牵住他的马辔。”
部落首领们早已经明白述律后的心理,纷纷走到耶律德光这边,牵住他的马辔,述律后道:“人心如此,我安敢违背!”接着又掉过头问耶律倍:“你意下如何?”耶律倍看到这种情形,自知没有力量和耶律德光对抗,只好同意。耶律德光在母亲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史称辽太宗。
耶律德光即位后,继承父亲耶律阿保机的传统,大肆开边拓土。当时,正值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契丹国与后唐接壤,面对南边的这块肥肉,辽太宗垂涎三尺,多次出兵进行抢掠,每次都弄回大批的人口、牛马和财物,但却未能占有土地。不想,后唐内乱,一心想当皇帝的石敬瑭给他提供了机会。
公元936年7月,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和后唐主李从珂争权。李从珂重兵压境,石敬瑭派人出使契丹国求援,条件是将燕云十六州送与契丹国。8月,耶律德光领兵援救。9月,契丹兵进大雁门关,旋进占太原。
后唐派高行周、符彦卿抵抗,又派张敬达、杨光远夹攻,都被契丹兵攻破。10月,耶律德光封石敬瑭为晋王。耶律德光亲临石敬瑭府第,石敬瑭亲自奉觞为太宗上寿。
契丹兵后来击败后唐赵延寿,并命石敬瑭要世为契丹国藩辅,还在晋阳设坛备礼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后又帮助石敬瑭打败唐军,设宴盛待石敬瑭。酒酣耳热,耶律德光和石敬瑭执手约为父子,送石敬瑭白貂裘一厩马20匹,战马1200匹,以5000骑兵送石敬瑭入洛阳。石敬瑭为了报恩,时常进贡。
公元938年7月,耶律德光封石敬瑭为英武明义皇帝。石敬瑭则献上燕云十六州。从此,华北平原完全控制在契丹人手中。
耶律阿保机时期,随着国势的增强,疆域的扩展,逐渐建立相应的统治机制。耶律德光即位后,对其进一步完善,到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契丹国的统治制度基本形成。
公元942年夏,石敬瑭死,其侄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出帝。晋出帝向辽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开始有“南伐之意”。次年冬,他到南京(今北京)议攻后晋,随后命赵延寿、赵延昭、耶律安端、耶律解里等分道出击。
公元944年正月,赵延寿、赵延昭率前锋5万骑兵进至任邱。安端入雁门,围忻(今山西忻县)、代(今山西代县)。赵延寿进围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后晋军校邵珂开南门纳辽兵,太守吴峦投井死。后晋遣便求修旧好,耶律德光复书:“已成大势,不可改。”契丹军发动全面进攻,后晋军先是溃败,后来稳住阵脚。耶律德光见进攻不动,便抢掠人口财物而还。
公元946年秋,耶律德光再次发动攻势,后晋大将杜重威率部20万人投降。耶律德光乘胜率兵自邢州、相州南下。命降将张彦泽为先锋攻开封,晋帝石重贵初欲自杀,后闻耶律德光抚慰其母李氏,乃奉表投降,后晋灭亡。
公元947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进驻开封,受百官朝贺。2月,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辽”,大契丹国正式建立。耶律德光史称辽太宗。
契丹攻占开封之后,纵兵大掠四郊州县,中原民众和部分地方官员奋起抗敌。各地抗辽武装活动频繁,大者数万,小者不下千百,收复了宋、亳、密三州。耶律德光感慨地说:“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3月,耶律德光离开封北归。4月,辽兵屠相州,城中存者仅700余人。
辽太宗率部北归后,行到栾城(今河北赵县),染上了病,开始时还不打紧,以为休息几天就好了。谁想,竟然一病不起,而且越来越厉害,遍寻名医,救治不得,竟然像他父亲一亲,病死途中。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主要成就在于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国,以及为了巩固蒙古政权而向北、向南和向西的征伐。
12世纪,位于漠北大草原的蒙古部落林立,相互间争战不断,这给蒙古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腥风血雨中,没有希望,只有黑暗。
蒙古乞颜部的铁木真在父亲也速该被敌人毒死后,迅速地成长了。1178年,铁木真的爱妻孛儿帖被蔑儿乞人抢走,他深深感到没有力量就会受人欺凌,无法在乱世中尘存。于是,为了家族的生存,为了替父报仇,也为了夺回爱妻,他开始了统一蒙古的战争。
铁木真先联合了克烈部的王罕和札答兰部的札木合,打败了蔑儿乞人,夺回了孛儿帖。12世纪相13世纪之交,又联合王罕打败了强大的塔塔儿部,战胜了泰赤乌部、札答兰部、合答斤等部,又征服了乃蛮,铲除了主儿勒。眼见蒙古即将统一,王罕和儿子桑昆密谋对付铁木真,被铁木真击败。1206年,鄂嫩河源头,铁木真召集蒙古各部落首领,宣布大蒙古国建立,他被称为“成吉思汗”(拥有四海的汗),历史上叫元太祖。成吉思汗建国后,为了巩固政权,加强统治,他分封了功臣,确立了千户制度,设置了“断事官”,建立了护卫军,并创造了蒙古文字,颁布了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这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使得蒙古族成为了一个有共同经济基础,共同风俗习惯,共同文化语言和共同政治制度的真正的统一民族。同时,为了蒙古国的强大和稳固,成吉思汗开始了向北向南向西的征伐世界的战争。
西起叶尼塞河,东至贝加尔湖的森林地带有一些桀骜不驯的“林中部落”,1207年,成吉思汗派长子术赤向北对那些部落进行攻伐。同时,又使畏吾儿、哈剌鲁降服。1209年至1211年,向南三攻西夏,迫使西夏求和,瓦解了金夏联盟,并于1227年灭西夏。1211年,蒙古军在野狐岭与金军大战,歼灭金国全部精锐,攻占了中都。蒙古国北面和南面的边境由此稳固。
1218年,花赤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境内)杀了蒙古商人和使者,成吉思汗亲率数十万大军西征,准备灭花赤子模。同年,派者别灭了西辽,为平花赤子模铺平了道路。1220年,成吉思汗连破花赤子模的要塞不花剌、撒麻耳干等城,逼得花赤子模国王逃往里海一带,成吉思汗派者别和速不台穷追不舍。1221年至1222年,打过阿姆河,血洗花赤子模中心城市玉龙杰赤,本着“敌种之后不可留”的原则,派军深入巴基斯坦、印度追击逃敌。而追击花赤子模国王的者别和速不台在花赤子模国王死后,并没有止步,继续西进,征服了阿塞拜疆,扫荡了伊拉克,并于1223年跨过高加索山,在阿里吉河打败俄岁斯与钦察联军。随后蒙古军长驱直入俄罗斯境内,一直打到克里米亚半岛、伏尔加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威震世界,被西方人称为“****”。
至此,版图辽阔,人口众多的蒙古帝国形成了。这对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它的缔造者成吉思汗以其“英勇果决”、“有度量,能容众,敬天地,重信义”而被后世誉为“一代天骄”。
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病死于清水县行宫中,享年66岁。遗体葬在萨里川,并在鄂尔多斯建“衣冠冢”。
元太宗窝阔台
“将门出虎子”,作为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没有理由不会骑马射箭,并且跟随父亲四处征战,成为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
公元1229年秋,窝阔台在二哥察合台的全力支持下,排除了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立幼子拖雷的主张,终于登上汗位。
窝阔台即位后,重用辽国宗室子弟耶律楚材等人,进一步健全了蒙古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耶律楚材是凭借高明的星相占卜之术博得了成吉思汗的信任和重视,从而逐渐进入了蒙古的统治核心。
公元1230年,窝阔台同意耶律楚材关于在中原地区维持原来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征收地税、商税以及酒醋盐铁等税的建议,并让他试行。耶律楚材在受到蒙古贵族和汉人王侯的反对下,坚持施行赋税制度,一年后,耶律楚材将征收到的银、币和米谷簿籍陈放在窝阔台面前,窝阔台见50万两银子,8万匹绢,40万石粟整整齐齐地摆在大堂里,立即将中书省印授给耶律楚材,让他负责黄河以北的政事。之后,耶律楚材根据草原地区和黄河以北的农耕地区的情况,分别实行相应的赋税制度,为后来蒙古出兵南征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在耶律楚材的劝谏下,窝阔台逐渐改变了蒙古军队野蛮地屠杀行动,公元1233年初,蒙古军队废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攻陷军民拼死抵抗的汴京,蒙古军队要按惯例屠城,经耶律楚材再三劝说,窝阔台决定只向金皇族问罪,禁止蒙古军队屠杀百姓。
公元1235年,窝阔台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在括编中原户口时,按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并保留中原的郡县制度。在括户的基础上,窝阔台又让耶律楚材主持制订了轻徭薄赋的中原赋役制度。
窝阔台还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学习中原汉儒家文化。公元1232年攻汴京时,孔子51代孙孔元措得到耶律楚材的保护,后来被窝阔台封为衍圣公。窝阔台还采纳耶律楚材的主张,兴办国学,考试儒生,得4030人,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原已沦为奴隶,中试后才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
公元1235年,窝阔台开始营建哈剌和林城,并于次年在哈剌和林(今额尔德尼召南)建成中国传统庭院式的宫殿万安宫,大汗的宝座在大殿的北部面南。随后的两年里,窝阔台又先后修建了伽坚茶寒殿和图苏胡迎驾殿。从此,位处斡儿罕河上游哈剌和林河东岸(今额尔德尼召南)的哈剌和林城成为大蒙古国的都城,也是当时的一个国际性城市。
经过一番改革,蒙古国力大增,窝阔台也有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统一战争中来。
公元1229年,窝阔台按成吉思汗的规划,开始发动了灭金战争,并与南宋联合,于公元1234年攻破金临时都城蔡州,金哀宗自缢而死,金亡。窝阔台在灭金后,采取措施,以加强蒙古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公元1231年,蒙古军攻入高丽,高丽王降。公元1233年春,蒙古军讨伐万奴,半年后攻占其都城南京(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完全占领辽东。灭金之后,蒙古军队北还休整,随后于公元1235年开始攻宋,但窝阔台时期的侵宋战争,并非是以统一为目的,而是为了掠夺财物,使荆襄、四川、两淮的许多地方遭到蹂躏。
公元1235年,窝阔台命术赤长子拔都总制其他诸王,率15万军队征讨钦察、斡罗思等未服诸国。公元1236年春,蒙古大军正式出发,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攻下一座城池,都要进行屠城。率先将亦的勒河下游的钦察部收降,随后于公元1237年秋开始征伐斡罗思,首先征服莫尔多瓦。次年初,蒙古军分兵四路,一个月内连破科罗木纳、莫斯科、岁思托夫等十余城,然后蒙古军胁迫被俘的斡罗思人参加攻打公国首府弗拉基米尔城,五天之后攻破,并大肆抢掠弗拉基米尔、斯摩棱斯克、契尔尼果夫等地,继续向西攻打钦察草原西部地区,逼迫钦察余部迁往马扎儿(今匈牙利)。
公元1239年,窝阔台遣兵再次攻打斡罗思,拔都亲率大军围攻斡罗思国都乞瓦,入城后,蒙古军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随后又攻入伽里赤国,破其都城弗拉基米尔沃沦和境内其他城市。
公元1241年,蒙古军兵分两路,分别侵入孛烈儿(波兰)和马手儿(今匈牙利)。拔都率军攻克佩斯城,又对该城进行屠城。直到第二年窝阔台死讯传来,拔部才率军东还。
窝阔台虽然仁爱和善,乐善好施,经常慷慨大方地赏赐群官,还曾因见三个罪犯的母亲号哭而赦免了这三人的死罪。但窝阔台性格中更多的是残忍、苛暴。公元1237年夏,斡亦剌部落中谣传:窝阔台下令要将该部的少女全抓去嫁人,吓得这个部落的父母急忙把自己的闺女嫁人。窝阔台知道后大怒,下令把这个部落7岁以上的少女,包括已许配的都给抓到一个广场里,然后命令兵士当众糟踏她们,并逼着她们的亲属在旁边观看,还不准埋怨和哭泣。在蒙古宫廷斗争中,窝阔台更是残酷、阴毒,他因嫉恨拥有重兵和卓越军事才能的四弟拖雷,用计将他毒死。
窝阔台能西征欧洲东部,南灭金朝,征南宋,建立伟大的功勋,凭借的是蒙古强大的军事实力,他虽继承了父亲成吉思汗的雄心,但也有着贪图享乐的性格。灭金之后,他就不再受亲征之苦,而是指派朝中的大将率师征伐。以后便嗜酒如命,亲近美色,耽于射猎,朝政几乎荒废。
公元1242年冬,窝阔台出猎,在行帐中畅饮美酒,直喝得酩酊大醉方才休息。第二天,左右发现窝阔台已经中风,不久死去,时年56岁。
忽必烈
忽必烈(1215~1294),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的正妻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生于金宣宗贞三年(1215),其兄为蒙哥,其弟有旭烈兀、阿里不哥。他是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之后,第五个登上大蒙古国大汗宝座的人物。同时,他又是元王朝的创建者,蒙古语尊为薛禅(意为贤者)皇帝,卒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庙号世祖。
忽必烈是在蒙金战争中出生并长大的,自幼就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崇尚汉文化。
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即大汗位,成为大蒙古国的第四代大汗。由于忽必烈在蒙哥的诸弟中,是最大的一个,又十分贤能,于是被蒙哥委任主管漠南汉地的军国庶事。次年,忽必烈移藩府于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继续延请汉族儒士和官员,组成金莲川幕府,辅佐他治理汉地。他先后任用汉人儒士整饬邢州(今河北邢台)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屯田唐、邓,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1252年6月,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征大理。他带刘秉忠、姚枢等随行,而由蒙古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统率军队。十二月过黄河。第二年春,经盐州(今陕西定边)出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来到六盘山。不久。蒙哥又把京兆(今陕西西安)分封忽必烈作份地。于是忽必烈让姚枢经营京兆,整顿吏治,立屯田,恢复农业生产,兴学校,使关陇地区出现大治的局面,成为忽必烈南下的重要基地。忽必烈任用汉人儒士治理汉地所取得的成就,加深了忽必烈对“附会汉法”的认识,同时,也因此得到了北方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与支持。1253年8月,忽必烈率军进抵临洮,开始转战川滇,对南宋进行战略迂回。
1260年3月,忽必烈到达开平,召集忽里台,在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大合丹、末哥等以及赤因铁木儿、爪都、木华黎之后忽林池等人支持下,登上大汗宝座,后来改开平府为上都。
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标志着大蒙古国开始向元王朝的嬗变。他建元“中统”,确立了“祖述变通”的建国方针。在即位诏中,明确表示要在不损害蒙古贵族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加强“文治”。即所谓“稽列圣之洪规,请前代之定制”。换言之,就是以继承祖宗的陈规为前提,附会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基础大体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主义国家。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十路宣抚司,任汉人儒士为使。1262年二月,山东军阀李乘阿里不哥叛乱之机,在山东发动叛乱,攻占了益都和济南。忽必烈令诸王合必赤总督河南、河北、山东各地的蒙古军、汉军,迅速镇压了这次叛乱。但是,李叛乱,引起了忽必烈对汉人的猜忌,于是采取果断措施,废除汉人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诸侯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忽必烈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对汉人的防范,同时在各级政权中,征用色目人分管事权,以与汉人官僚相互牵制。1264年八月,忽必烈又下诏改“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1271年十一月,下诏“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同年,又改中都(今北京)为大都,与上都相呼应,实行两京之制。至此,由大蒙古国向元王朝嬗变的过程基本完成。忽必烈以元王朝开国皇帝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1274年6月,忽必烈发布伐宋诏书,任命左丞相伯颜与平章政事阿术统率20万大军,水陆并进,大举伐宋。1276年初,攻下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1279年,最后消灭流亡到崖山的南宋朝廷的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从而奠定了我国疆域的规模,为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开拓了道路。
忽必烈在灭南宋统一全国之后,本来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改革旧俗、附会汉法的积极因素逐渐减退,而保守、嗜利、黩武等消极因素却逐渐增长。当初投奔忽必烈,并在元王朝建立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汉人儒士、官僚,不是相继谢世,就是逐渐被冷落。回回人阿合马却受到重用,从主管财政,发展到1275年以后独揽朝政,引起汉人官僚的不满。忽必烈始终偏袒阿合马,终于在1282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重用卢世荣、桑哥理财,均以失败告终。这时忽必烈又热衷于征战,总想通过武力降服新的国家。于是,他把矛头指向日本、占城、安南、缅甸和爪哇,接二连三地派遣军队远征。这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不仅给邻国造成破坏,给邻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而且劳民伤财,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因而受到人民的反对,最后无不以失败而告结束。就在忽必烈派出远征爪哇的军队无功而还后两年,即1294年,忽必烈病死在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