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失败是一种积蓄全集
14318900000193

第193章 不要为自己的拖延和等待寻找借口

人一旦决定要做的事情,就应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不应该随意改变目标。别让拖延和借口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经历:清晨,闹钟把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遍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

拖延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果哪天你把一天的时间记录一下,会惊讶地发现,“拖延”耗掉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很多情况下,拖延是因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时,或要作出抉择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安慰,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有的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的人却深陷于“激战”的泥潭,自己被主动性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时间就这样被一分一秒地浪费了。其实拖延就是纵容惰性,也就是给了惰性机会,如果形成习惯,它会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养成一种办事拖拉的工作作风。

当然,有时拖延是因为考虑过多、犹豫不决造成的。比如,有一个方案即使在会议上已经通过,经理还在考虑万一职工有意见怎么办,万一上级领导有看法怎么办,因此拖延着无法下决心实施,诸如此类的事情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适当的谨慎是必要的,但谨慎过头就是优柔寡断,更何况很多像早上起床这样的事是没必要作任何考虑的,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最好的办法是逼迫法,也就是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希望自己动手,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仗的架势。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在事情的开始,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当头脑中一出现“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能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就马上行动,那么惰性就没有了乘虚而入的可能。

你要先知道:你用什么标准衡量自己,别人又用何种标准评估你。

爱默生说:“紧驱他的四轮车到星球上去的人,倒比在泥泞的道上追踪蜗牛行迹的人,更容易达到他的目标呢!”

虽然结果大多无法百分之百完美,但我们的目标只是尽力做到最好,从中学习经验、汲取教训,才能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一次又一次坚韧不拔地向着自己确立的目标努力前进。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从小生长在偏远乡村的丛林边,他居住在一所地处旷野的简陋的小木屋里,无窗无门,远离学校、教堂、铁路,那里没有报纸、图书,甚至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很匮乏,更谈不上生活中的种种享受了。每天他必须步行几个小时到“邻近”的另一处简陋的学校去念书;有时必须在荒野中跋涉几十里才能借到一些他想看的书,而他借到书后,从不顾一天的辛苦劳累,立即借着木柴的火光阅读。正是这种从不消极等待的性格,在这种严酷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机会不能靠消极等待。如果你寄希望于等待,寄希望于运气,那么,你最初的热情和你已经花费的精力都将在消极等待中消磨殆尽,等待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拖延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上天总是把机遇送给坚持不懈努力的人,那些惯于拖延、惯于寻找借口的人是永远难以成功的。

成功箴言

人生要想成功,就要一点一点地打基础。先给自己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确实达成之后,再转向难度较高的目标,动手去做!人不能绝对地独立。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我们行动之前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定什么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