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失败是一种积蓄全集
14318900000065

第65章 建立自信的秘诀

历史上的很多伟大人物,在尚未取得世人认可之前,就表现出强大惊人的自信心。他们在受到普遍的冷落和怀疑时,自信心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大。

从失败到成功,要达到目标、有所成就并在世上立足的唯一办法就是对自己有信心。爱默生说:“相信自己的想法,相信你内心坚信的是对的,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对的——那就是天才。”“我明白生活中我将遇到许多与我看法不一致的人,因此,我只有自信,才能经受住批评,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自信使我能现实地看待这个世界,让我能从任何失意中解脱出来。”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受到普遍置疑时,却对别人说“我的生命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广义相对论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J.K.罗琳的作品——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那本关于一个少年魔法师的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在被伦敦一家小型出版社接纳之前。曾经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Decca Records曾经拒绝与披头士乐队签约,原因是“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声音”。华特·迪士尼曾经被一家报纸的编辑以“缺乏想象力”为由解雇。“飞人”迈克尔·乔丹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拒之门外。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这些成功人士如此自信呢?我偏偏为什么没有这份自信呢?

要知道,这些成功人士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的,他们的自信来自于一种真实的自我体验,叫:“自我效能感”。正是“自我效能感”使这些成功人士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终将成功。

“自我效能感”这个词和我们的生活语言好像离得很远,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它。因为建立在自我效能感上的自信才是一种有坚实基础的信心。

自我效能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它是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高度效能感会使人对结果产生一种高度的期待,进一步产生必胜的信心。

比如,人们也有这样的体验,你们只有在不仅认为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如果某堂课,你们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你们要专心听讲也就很困难了。

也就是说,你们在某个功课上的努力程度和你们从那门功课上获得的成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成功会让你们感到更加自信,学习更加专注和努力,也就是说你们因为成功获得了在这门功课上的高的“自我效能感”。相反,你们在那门功课上遭遇的挫折可能会使你们想放弃努力,因为反复失败会导致低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能够使人在面对压力时,保证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另一方面,当面对困难和失败的时候,那些怀疑自己能力的人,会松懈其努力或者很快放弃,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会********的努力去实现目标。因此,“自我效能感”在某种程度上和人们对从事某个活动的自信心是同一概念。

如果建立自信有什么秘密,那么“自我效能感”就是最重要的秘密。

成功箴言

当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对于先天素质基础相近的人,那些抱有必胜信心的人,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能力有信心的人——也就是“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