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失败是一种积蓄全集
14318900000068

第68章 你是独一无二的

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为了最美好的目的而设。

希尔说过:“你生命中唯一的限制,是你心中为自己所设的限制。”

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用什么魔法能使我们成功呢?成功的所有秘密都在我们的生命里,只要我们能认识它们,善用它们。

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我们自己,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不变的信心。

上帝并未批量生产人类,并不像最新型的汽车那样从生产线上生产出来。他使人类拥有各自不同的体型、外表与肤色,使我们每个人都与众不同,最重要的是他给每个人一个独特的秘密,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打开这个秘密,除了携带这个秘密的那个人自己。更重要的是,一旦打开这个秘密后就使这个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所以,上帝爱每一个人,他赋予了每一个人成功的秘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打开这个存在于自己生命中的秘密。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这就是打开生命秘密的钥匙。

然而,大多数人却毫无理由地充满了自卑感,不肯去获得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的成功与幸福。

低人一等和超人一等,其实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要了解到这枚硬币本身是人造的。

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每个人的独特性决定了人的不可类比。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就是整个事实和全部的价值所在。

乔治·斯内林、马克·伊格拉和马修·贝柳两年前离开微软公司,合伙成立了西边网络公司,公司就设在微软总部所在地西雅图。说起来,斯内林3人在微软干的时间都不短,最少的呆了6年,最多的10年,因此一说起微软,他们都有一种仿佛毕业生对母校的感觉:尊重、感激,还有不加掩饰的怀念。他们一致认为,微软的软件开发、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都非常优秀,在电脑界里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与之相比。贝柳甚至半开玩笑地说:连服务器软件他们也只用微软的,至于苹果软件他们从来就不喜欢。

既然微软这么好,为什么还要离开?他们解释,主要是因为那是替别人打工,没法干他们想干的事。

比如说,如果他们提出要开发一个新的软件平台,他们必须要向董事长比尔·盖茨和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证明,这个计划完全符合微软的战略利益,而且能够成功。另一方面,尽管微软擅长组织上千人的队伍开发大型软件,它却不大擅长快速开发目前网络领域急需的较小型的、需要不断升级的软件。为此,斯内林等人决定另立门户自己干。

现在,他们干得很开心,3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因为他们认为,网络时代的特点决定了小公司可以和大公司并存。

事实上,西边是与微软在同一个饭碗里抢饭吃。斯内林毫不讳言,西边的许多东西都是从微软学来、借来甚至挖来的。先看雇员,西边现有35人,1/3是从微软挖来的。公司的创办资金也来自斯内林等人在微软挣的上百万美元。斯内林说,在微软他们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组织队伍进行大规模的软件开发,如何在商场上残酷无情地拼杀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微软的迷你型翻版。

西边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的招聘启事也很有意思:西边网络公司由三位前微软雇员创立,旨在塑造微软早期所具有的那种令人振奋、充满自由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公司创始人希望自己是在推动因特网革命,而不是与之为敌。

微软成为一个偶像之后,出现了又一个新启示。

有个人到微软去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面试和实做(打扫厕所等)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索要E-mail(电子信箱地址)以寄发录取通知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到便利商店去买了10公斤的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

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类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还买了车以及增加人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的配售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蔬菜的服务。

他考虑到为家人规划未来,于是计划买一份保险。签约时,业务员向他要E-mail,他再次说:“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了。”业务员很惊讶:“您有这样一个大公司,却没有E-mail。想想看如果你有计算机和E-mail可以做多少事!”

他说:“我会成为微软的清洁工。”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连同他们的道路。这是生命之所以成为奇迹的缘由。

成功箴言

一个人向着目标迈进的时候,应当笔直地朝前望。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而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