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126

第126章 在工作中享受快乐

人的一生,可以拿一日来比喻,从清晨的朝气蓬勃到中午的老练深沉,再到黄昏的安然怡静,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思想和认识。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人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

由此可见,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

这个想法不是人人都能同意的。大家知道在中国,农村人把生儿育女看做是一生的主题。把儿女养大,自己就死掉,给他们空出地方来——这是很流行的想法。在城市里则另有一种想法:人们把取得社会地位看做一生的主题。站在北京八宝山的骨灰墙前,可以体会到这种想法。有一位已故的人在墓上写着:系副主任、支部副书记、副教授、某某教研室副主任等等。这些似乎能充分说明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对社会地位的态度。

其实人生说长,悠悠万余日,遥遥无期;说短,匆匆数十载,弹指一挥间。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工作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人们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安慰。相比之下,从金钱、权力、生育子女方面可以得到的快乐,却总要受到制约。举例来说,现在把生育作为生活的主题,首先是不合时宜;其次,人在生育力方面比兔子大为不如,更不要说和黄花鱼相比较;在这方面很难取得无穷无尽的成就。因此,只有工作中的乐趣,才能更加长久一些,更加实际一些。

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充分调动人体各个器官,体会工作的乐趣。

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从一些电影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活着》、《找乐》……其实,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消极的,因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可能活成任何一种糟糕的样子,从而使生活本身失去意义。高尚、清洁、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好的,人们很容易得到共识。卑下、肮脏、贫乏的生活是不好的,这也能得到共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个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一堵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在盖一座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满面笑容地说:“我在建设一个城市。”

10年以后,第一个工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工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工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心理透视

这个小故事正是工作心态的一个很好的案例。那些对工作无所谓或只为工作而工作的人,最终也还是在重复原来的工作;而那些能够在工作中享受快乐的人,最终成为工作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