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196

第196章 危机和奇迹

你能想象吗,一场仅仅持续了10分钟的火灾居然改变了诺基亚和爱立信这两家移动电话生产公司的实力平衡:

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2000年3月17日晚上,公司所在的区域突然雷电交加。雷电引起电压极不稳定,芯片厂车间突然着火了,工人们虽然奋力扑灭了大火,但火灾仍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飞利浦需要花几周时间才能使工厂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

诺基亚公司和爱立信公司都是这家飞利浦公司芯片生产厂的客户,在移动电话销售火爆的情况下,核心元件的缺位无疑是致命的。

在火灾发生后的几天内,诺基亚的官员在芬兰发现订货数量上不去,似乎感到事情有点不对。飞利浦方面尽量把事情淡化,3月20日,他们才通知诺基亚公司。并且只是简单地说火灾造成某些产品出了问题。只要一个星期就能恢复生产。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诺基亚开始每天询问飞利浦公司工厂恢复的情况。而得到的答复都含糊其辞。诺基亚公司高层对此事非常重视,组织人员专门设计了一个快速生产方案,准备一旦飞利浦工厂恢复正常以后,就可快速地生产芯片,把火灾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为了应急,诺基亚还迅速地改变了芯片的设计,他们找到了日本和美国的供应商,承担生产几百万个芯片的任务,这些供应商从接单到生产只有5天准备时间。

与诺基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爱立信反应要迟缓得多。他们认为火灾就是火灾,也没有什么应急措施。2000年7月,爱立信第一次公布火灾带来的损失时,股价在几小时内便跌了14%。此后,股价继续下跌不止。这时,爱立信公司才开始全面调整了零部件的采购方式,包括确保关键零部件由多家供应商提供。火灾后遗症在2001年1月26日达到了高潮,生产跟不上销售,几个非常重要的零件一下子断了来源,而且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手机无法推出,爱立信公司只得宣布退出移动电话生产市场。

诺基亚和爱立信两家公司对危机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结果也截然不同。火灾成全了诺基亚,害苦了爱立信。诺基亚公司在供应危机中占据了主动权,利用火灾给爱立信公司带来的困难,奇迹般地奠定了在欧洲市场的主导地位。

危机就像一块石头,把它背在身上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把它垫在脚下就是前进的阶梯,就能创造奇迹。过去大庆人有句名言:井无压力不冒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里讲的“压力”就是危机。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大,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每个人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让人自觉不自觉地都会产生一种危机感。

危机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对于目标坚定、意志坚强的人来说,则是不断进取的动力。同样的灾难面前,有的人倒了下去,而有的人则站了起来。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成者都经历过危机,有些为了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还特意为自己制造危机。

“本公司离破产只有18个月”,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常常把这句危言耸听般的告诫挂在嘴边。这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感。让比尔·盖茨和他的员工们爆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终于将微软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软件巨舰,世界500强巨头之一。比尔·盖茨本人也荣登世界富豪榜首位。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50%的机遇是在危机发生时或处理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

危机来临,首先,要对危机的起因和结果有一个全面地分析了解,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其次,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营胆略,要主动出击,想方设法变危机为良机,变危机为奇机。总之。面对危机要积极主动,当环境变得不利时保持信心,把危机作为学习的机会,就会从中吸取教训,把坏事变成好事。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要比想象中更加勇敢、坚强、智慧!

心理透视

请记住,在危机面前永远没有绝望的理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勇于面对危机、消除危机、化解危机,就能从危机中创造奇迹,寻求前进的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