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255

第255章 宽容是一种美德

一个智者这样说过:“你必须宽容三次。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缺;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愤怒之火只会影响自己和家人;在寻找快乐的路途中,最难做到的或许是你必须原谅你的朋友,因为越是亲密的朋友,越能于无意中深深中伤你。”

宽容是一种美德,当我们对万事万物都苛刻的时候,世界在我们眼里就只剩下了闪电。拥有宽容,我们就可以原谅别人,也能抚慰自己。

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正在激烈进行。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他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但在落地的时候,他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移动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给他打了9.725分。

此刻,奥运史上少有的情况出现了:全场观众不停地喊着“涅莫夫”,并且全部站了起来,不停地挥舞手臂,用持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比赛被迫中断,第四个出场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虽已准备就绪,却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面对这样的情景,已退场的涅莫夫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朝他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并深深地鞠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涅莫夫的大度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不满,嘘声更响了,一部分观众甚至伸出双拳,拇指朝下,做出不文雅的动作来。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裁判被迫重新给涅莫夫打了9.762分。可是,这个分数不仅未能平息观众的不满,反而使嘘声再次响成一片。

这时,涅莫夫显示出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赛场,举起右臂向观众致意,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接着,他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声的手势,然后将双手下压,请求和劝慰观众保持冷静,给保罗·哈姆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

涅莫夫的宽容,让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

在那次比赛中,涅莫夫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他没有打败对手,但他以自己的宽容征服了观众。

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立世的根基。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豁达宽容,善待人和事,这种心态、胸怀或者说是品格,就可以塑造一个令人敬仰的形象,从而成就一番不朽的事业。

当年乔丹在公牛队时,皮彭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发表乔丹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把“乔丹神话”打破之类的言辞。但乔丹没有把皮彭当做潜在威胁而排挤他,反而对皮彭处处加以鼓励。

有一次,乔丹对皮彭说:“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更好?”

皮彭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

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

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并且乔丹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

这一细节连皮彭自己也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

从那以后,皮彭和乔丹成了最好的朋友,皮彭也成了公牛队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而乔丹这种无私的品质则为公牛队注入了难以击破的凝聚力,使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乔丹不仅以球艺,更以他那坦然无私的广阔胸襟得到了所有人的拥护和尊重,包括他的对手。

乔丹的胸襟,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了一种美好的念想和感动。

对别人宽容不是纵容,不是没有原则,不是因为心慈手软才网开一面。惩罚一个人并不难,难的是宽容地原谅一个需要被惩罚的人。正如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所说的:“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宽容的后面是阳光,而嫉恨的后面却是可怕的阴影。

只有自信不足的弱者,才会嫉恨别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心理透视

一个有着博大胸怀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会为生活工作中的小摩擦而耿耿于怀,不会为世间繁杂的恩怨是非纠缠不清,看似退缩,却扩大着自己心灵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