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262

第262章 把握当下,知足常乐

车祸发生时,马歇尔正骑着一辆摩托车以100公里以上的时速飞驰在公路上,只偏头看了路边一眼,就恢复原来的坐姿。没想到就在马歇尔偏头之际,原先在前头的大卡车出人意料地煞住了。马歇尔只有一秒钟应变,情况万分危急。为了保命,马歇尔闪电似的压下摩托车把手,侧倒滑进卡车之下,但此刻油箱盖蹦跳开来,悲剧就此发生。箱里的汽油溅出来并为火花引燃。待马歇尔苏醒过来,已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全身灼痛不能动弹,呼吸困难。四分之三的皮肤灼伤。但马歇尔没有放弃求生意志,挣扎地活过来并重振自己的事业。可是好景不长。不久,马歇尔又遭到另一次打击:所乘坐的飞机失事,自腰部以下终身瘫痪。

约翰·贝路希是一位腰缠万金、才华洋溢的艺人,拥有广大的崇拜者。22岁时,贝路希就跻身于著名的纽约第二市立剧团,是最年轻的成员。没多久,他就成为剧团中的台柱。很快地,贝路希在纽约一次重要的演出里一炮而红,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伟大的电视演员之一,进而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同时,贝路希又跨入歌唱界,亦同样盛名。他有成打的名人朋友,美满的婚姻,华丽的住宅。几乎人们所想要的,他一样都不缺。

试问,上面这两个人让你挑,你选择做哪一个?很难想象会有人舍弃后者而选前者。可是,我们看看这两人后来又怎样呢?

前者的马歇尔得知他遭到严重的灼伤时,他对此种状况得做一个选择。这伤可能使他致命、痛苦一生或其他能够想到的结果。然而,他决定不断地告诉自己,这个事件的发生是有其原因的,并且在未来能助他迈向成功。就是这么想,他建立了信心和信念。所以在后来,再遭遇瘫痪之灾的时候他才能坦然处之,终于把一场人生悲剧扭转过来。

马歇尔目前还活得好好的,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自从那次车祸之后,他体验到的成功与喜悦,远超过大多数人一辈子的经历。如今,他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成了百万富翁,结交了许多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人士。甚至,他不顾脸上的恐怖疤痕,还去角逐国会席位。你可知他的竞选口号是什么吗?“把我送入国会,我不会是另一张俊脸!”今天,马歇尔拥有一位不寻常的红粉知己,并且他还兴致勃勃地竞选科罗拉多州的副州长。

后者的贝路希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明星之一,以及七十年代娱乐界最成功的故事之一。他丰富了无数人的生活,但却不包括自己。的确,贝路希在外表上,是应有尽有;但在内心里,已经空虚多年。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使他难于取得新的突破。最后,他只好求助于毒品。在36岁时,他死于“古柯硷和******的急性中毒”。当噩耗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他已变成一个浮肿、滥用药物到无法自拔的人,老得跟他的年龄毫不相称。

音乐家贝多芬说:“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环境不会改变,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改变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在好坏状态之间进进出出,没有人一生都顺畅自如,也没有人一生都处于逆境。当遇到逆境时,如果你能改变心境,一样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许多人看不透这一点才会去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点解决将来的问题,免得以后痛苦。可是,明天的事情是没有办法预料的,计划远不如变化快。用一颗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今天,感受生活,才能理解生活和快乐的真正含义!

心理透视

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满足于现在,并不是叫大家不要去奋斗。知足的人,不会去追求那些明知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欲望,而他们也会在能实现的欲望之内,为之奋斗,坚持不懈。这类人一旦得到了自己的所求,快乐便油然而生,并且他们每上一个台阶时,快乐的程度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他们的这种追求,不是刻意去勉强自己,去强迫自己,而是在自我能达到的范围内去要求自己,自觉地知足,心平气和地享受独得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