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276

第276章 难得糊涂

世间人都在努力追求聪明和智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是糊涂一点,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聪明和智慧。

“人生都道聪明好,难得糊涂方为真”,“任何事情,最怕‘认真’二字”这种种说法好像在告诉我们只有糊涂才能成事。那我们在为人处事时又该如何选择呢?

清代的书画家郑板桥曾说过:“世间有大小聪明之分,亦有真假糊涂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才是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聪明人不少,糊涂人也大有;既有善于逻辑分析的人,又有思维迟钝的人。许多人,忙忙碌碌操劳了一生,到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悟到,原来自己的人生只是一场空。还有些人,尝尽辛酸,最终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而郑板桥就属于后者。他的一生,勤奋好学,白首穷经,圣贤书没有带给他多少人生感悟,却从人心险恶的世间百态中领悟了“难得糊涂”这句至理名言。一句“难得糊涂”可是不容小觑的,我国十八世纪以前有关处世社交的智慧几乎被它全部网罗其中,成了国人一种生存观的典型,从这一点来说,郑板桥被称为“我国处世糊涂学的宗师”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在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之中,“糊涂”这两个字深意颇多,不甚精明谓之糊涂;装聋作哑谓之糊涂;好抹稀泥也可以算作糊涂;界限不明可以谓之糊涂;而含蓄隐晦更是糊涂的一种表现。可见糊涂的含意确实颇为深奥。如果糊涂随处可见,那就绝不能算是聪明;而聪明者,必定是糊涂到了“难得”的地步。因此,难得糊涂是一种值得标榜的人生智慧。这里所说的糊涂是一种为人处世时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更具有极高的思想和实用价值。

一个人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分为几个阶段来认识这个世界,在金色的童年时代,一切都黑白分明,对于善与恶、美与丑,人们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而糊涂在这个时候是难以存在的;然而,渐渐长大后,困惑、思考随之越来越多,那些是与非、好与坏的界限划分都已不再清楚,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一种不同以往的智慧去处理这些事,而“糊涂”就是在这个时候走入我们的生活的。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有许多的概念是很难准确划分的,比如春夏秋冬四季之间,昼夜之间,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这个界限又有谁能准确地说出呢?这种模糊的渐变过程是必然存在的。

在我们追求成功的路上,曲曲折折和困难的存在是无可避免的。不同的人在面对到达成功的彼岸时遇到的障碍,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人迂回前进、不钻牛角尖;还有人会一条道走到黑,可最终仍是难以走向成功。因此,当困难到来时、当面对无奈和尴尬时,即使被人当做傻瓜,有时也不妨糊涂一点。我们有必要,在拥有这种智慧时,以糊涂的心态处事。只有在适当的时候糊涂一点,成功才会向你招手。

不排斥糊涂的人,才是真正智慧的人,这从人类五千年的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而糊涂的妙用,更是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在人生路上,人们不可能时刻睁大眼睛盯着所有事,因此,如事业、品德、个性、情感和为人的态度等这些与人生关系密切的事,态度都应尽可能地清晰明了;而对于应对一些是非、得失难以抉择的事情时,却可以采取含蓄的态度。

心理透视

要知道,天晴云淡是美的,而雾蒙阴天也是美的;花红叶绿是美的,而黄叶飘落也是美的;明辨是非是美的,而雾里看花也是美的。既然“糊涂”也是美的,那我们不妨偶尔也来点儿小糊涂,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难得糊涂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