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14319500000089

第89章 野心让梦想成真

野心并不可怕,有野心才能把事做大、做成功。野心又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钥匙,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如果你是个业务员,赚1万美元容易,还是10万美元容易?告诉你,是10万美元!为什么呢?如果你的目标是赚l万美元,那么你的打算不过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这就是你的目标与工作的原因,请问你工作时会有兴奋劲吗?你会热情洋溢吗?”

每个人都有140亿个脑细胞,潜伏着许多谁也看不见的才能、智慧和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潜能。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只要一小部分就足够了),那他做什么都有很大的成功几率,也没有什么能够成为他的困难和阻碍。

有人断言:最大的悲剧不是肆虐的病魔,不是一贫如洗,而是一生庸庸碌碌无所建树,从来意识不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巨大潜力。而开发潜能的唯一钥匙,就是一个人的“野心”。

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盲人教育大臣戴维,在幼儿园的“野心”就是要当一名教育大臣,最终梦想变成了现实。他给世人的忠告就是:有野心并不可怕,只有野心才能让梦想成真。

“法兰西的骄傲”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元帅只能是极少数,不是想当元帅就能当成元帅,但是一个士兵根本没有想当元帅的野心,他永远不可能成为元帅,甚至连班长都当不了。

“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的第一人”王均瑶的故事告诉太多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只要敢想,只要有野心,就能飞上天。

那是在十几年前,一句玩笑改变了王均瑶的生活,那时他只是一个在湖南长沙讨生活的温州小商人。

1991年春节前,他和一帮温州朋友从湖南包“大巴”回家过年。在翻山越岭1200公里的漫长路程中,他无意中说了句汽车太慢了,一位老乡开玩笑挖苦他:“飞机快,你坐飞机回去好了。”这句玩笑话激起了王均瑶的野心:我一定包一架飞机回家!

1991年7月28日。25岁的王均瑶首开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航线。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地降落于温州机场,走下飞机的只是王均瑶和他的同乡。

随即,王均瑶将“包飞机”的野心,用在了牛奶事业上。他判断:“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年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喝奶。”1994年,均瑶乳品公司成立。1998年,他再展大手笔,在家乡温州以平均每辆70万元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他的野心是:让每个到温州的人总能在大街小巷跑的出租车上见到“均瑶”,满地跑的是“均瑶”的品牌,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啊。

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实现更大的抱负,王均瑶把公司总部从温州搬到了大上海。

按说王均瑶的财富,够他几辈子吃吃喝喝的了。即使在温州发展,一年怎么也能赚个一两千万,但他为什么要将总部迁移到上海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野心太大。

他说:“我一到上海,就像一粒沙子掉到了一堆石头里,太微不足道了。在温州闭眼都认识路的我,上了上海高架桥总下不来,而上海就像美国的纽约,它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上海能有更大的商业机会与发展空间。”

心理透视

国外有一种说法: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就是穷人缺少野心。细想也有一定的道理,野心代表了一个人的志向,志向远大,开发自身潜能的热情越大,实现梦想的成功就越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