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14341000000022

第22章 肃清锦州外围(1)

首战紫荆山

最先进行的是大小紫荆山争夺战。紫荆山位于锦州城东1.5公里处,是锦州东面的一处天然屏障,南与南山高地相对峙,中间是1公里宽的平地,为进出锦州东的通道,北宁铁路、公路及小凌河由此穿过。国民党军把这里作为城防的一个重点地区,由新八军暂五十四师防守,筑有部分野战工事和永备工事,组成了一道道严密的火力网。10月4日6时,八纵队二十三师六十九团三营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大紫荆山发起了攻击,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攻占了大紫荆山的主峰阵地,歼灭国民党暂五十四师三团1个排,俘37人,后将该高地交由二十四师七十团一营三连控制。

5日,六十九团根据纵队的指示,向西猛插,袭占了北大营东500米的姚屯,逼进北大营。6日6时30分,二十三师六十八团三营在炮火的支援下,经过2小时激战,占领了紫荆山南侧的小紫荆山,全歼守军暂五十四师三团六连,毙伤55人,俘66人,至此,锦州东面的要道被八纵队所控制。

国民党军十分慌乱,为夺回失去的阵地,于当日11时,以1个营的兵力,进至小紫荆山西南侧,在炮火和空中火力的支援下,猛攻小紫荆山阵地,防守部队八纵队二十三师六十八团八连占领阵地后,思想麻痹轻敌,没有改造工事,做好抗击反扑的准备,并过早撤走了阻援部队,在战斗中失利,12时,小紫荆山阵地又被国民党军夺回。

14时,国民党军依托小紫荆山又向大荆山进攻,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团一营三连顽强扼守,顶住了国民党军炮火、飞机和步兵的合击,连续打退了4次冲锋,毙敌100余人,守住了阵地,战后八纵队授予该连“顽强守备”锦旗一面。小紫荆山的失守一事也使八纵队引为教训,多年念念不忘,以教育部队。

外围战斗的展开,使城内守军有了恐惧感,范汉杰原来认为,锦州有精心修筑的钢筋水泥既设工事,又以3个军的兵力防守,加之有利的地形条件,至少可以固守两三个星期,葫芦岛方向又可登陆部队前来解围,失守的危险性不大,所以他胸有成竹地把妻子接到锦州,以镇军心。但到了9月末,解放军频频向辽西运动,城内国民党军高级军官见形势不好,纷纷把家眷送走了,而范汉杰妻子却仍然没走。

10月6日午后,范汉杰在家召集守城各部队司令官们开会,参加的人员有:冀热辽边区副司令兼辽西行署主任贺奎,锦州指挥所参谋长李汝和,锦州指挥所二、三、四处和卫生处处长,辽西师管区司令兼锦州炮兵指挥官黄永安,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第九十三军军长盛家兴,新八军军长沈向奎,空军锦州指挥所主任孙中华,锦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王育生,锦州第十兵站总监部总监黄炳寰等。会上分析了当前守城的形势,大家议论了一阵子,黄炳寰特别讲到,城内的后勤保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在场的人总的感到靠援军来解救锦州的希望不大,对防守锦州都没有多大信心。最后范汉杰决定,乘东北野战军尚未完全合围之际,撤出锦州,与锦西守军夹击塔山,而后集结于锦西,大家也一致同意这个意见。

范汉杰令九十三军留下1个师作掩护,其余各部马上做好突围准备,利用夜间轻装撤退,只带武器和重要文电,不准带任何行李,把所有仓库都烧掉,家眷随行。突围的计划分别报给了******和卫立煌,但没有得到批准,卫立煌来电话指示:“锦州坚守不动,以免影响全局”,并令范汉杰要固守待援,加强防守,城内守军只好终止了突围行动。

部署攻锦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正按计划进行着紧张的攻城准备,制定方案,调整部署。10月7日,林、罗、刘召集第二、三纵队和炮兵纵队的首长,来到锦州城北5公里的帽山,冒着国民党军飞机和炮火的干扰,察看了地形,现地明确了攻击目标和攻击点,要求集中优势兵力、兵器从城北作重点突破,力求迅速打开突破口,以重兵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乘守军溃败混乱,分割围歼。

同一天,又向攻锦各部队发出电示:“我军决先歼东半城敌人。

七、九两纵应准备先歼灭中兴大街以东之东关区(今龙江里、安乐里、菊花里一带)、协和区(今国和里、市场里、安和里一带)、正阳区(今吉庆里、白日里、锦铁里一带)、紫明区(今榴花里、花园里、兰花里、五里营子里一带)的敌人,我二、三纵队应先歼灭大岭区(今达子营、五姓屯、白老户屯一带)、向阳区(今文政里、正大里、劳保里、新制里、康宁里)的敌人。

八纵应依照地形条件或首先协同歼灭紫明区之敌,或首先协同歼灭向阳区之敌,由该纵自定。各部准备以团为单位打一条街。方针上须首先歼灭较弱的敌人和较易夺取的地方,我主力不要首先攻击坚固难夺取的建筑物,而要先吃软的,后敲硬的。对强固的建筑物,并不在兵多,而在靠准备充分和火力掩护夺取之;但对妨碍我主力展开和运动的高地和建筑物,则必须坚决夺取之。二、三两纵分界线,由三纵首长规定,七、九纵队分界线由七纵首长规定,各纵在自己作战地区内仍须进行有重点的攻击。”

10月7日,****听了作战处长苏静关于攻打义县的详细情况汇报,特别是对部队攻城前挖壕接敌的经验很重视,立即电示攻锦各纵队、各师:“此次锦州战役各部需要充分发挥义县战斗中挖交通沟的经验,各部须严守以下原则:

(一)每个师须以6个营的兵力(2/3的兵力),全力用于挖交通沟,只留下担任尖刀的部队则在后面进行充分的突击准备的军政工作,绝不可只依少数部队挖交通沟。

(二)挖交通沟时要有不怕伤亡、不怕疲劳的精神,大胆进至距敌五六十米处,沿途展开由前向后挖,或前后同时挖。

(三)每个师要挖5条或3条交通沟。

(四)每条沟须高宽各1.5米。

(五)挖沟部队可于夜间接近敌人挖,白天撤回休息,以少数部队控制交通沟。

(六)挖时先须以卧倒姿势挖卧沟,然后逐渐挖成站沟。

(七)以上指示必须坚决执行,不可懒散、怕疲劳不执行。今后我东北全军的基本任务是攻大城市,故各部须在此挖沟中在思想上与作风上打下坚固基础,则今后作战就增加了重大的必胜因素,只要我肯挖交通沟,则不管敌火力如何激烈,工事如何坚固,都将使其大大丧失作用。

(八)各部应立即开始向着自己的攻击目标和地区挖交通沟,此次战役结束后须将挖交通沟作一总结检讨报告。”

10月9日,****、刘亚楼来到帽山东南的155高地,单独向三纵队司令员韩先楚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又到二纵队了解对作战意图的理解情况,仔细察看了地形。将攻取锦州的最后决心,以林、罗、刘首长的名义向中央作了报告,决心以5个纵队(二、三、七、八、九纵队)加炮兵纵队攻城,以1个纵队为总预备队。具体部署是:以二、三纵队、六纵队十七师与炮兵纵队主力担任主攻,由城北及西北向南攻击;以七、九纵队及炮兵纵队一部,由南向北攻击;以八纵队由东向西攻击。第一步歼灭城东半部之守军,第二步歼灭城西半部及飞机场之守军,一纵队为总预备队。这个报告得到中央的同意,9日,电示:“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之”。

10月12日,第二纵队司令员刘震、政治委员吴法宪下达命令,对本部攻打锦州作了具体部署:纵队的攻击目标为白云公园(今儿童公园东侧)。

(一)四、六师在13日10时30分继续肃清团管区、师管区及周围据点。

(二)五师配属炮纵炮兵第一团十榴(美105毫米榴炮)、野炮(日三八、九○式)各1个营、纵队炮兵团及坦克大部,担任攻城突破任务,并于13日17时进入团管区接替十六团、十二团阵地,构筑攻城工事,务于14日上午7时前,完成攻城一切准备工作。

(三)四师为二梯队,配属坦克一部,十团突破时归五师指挥,突入城内后归还建制,担任四师的一梯队。

(四)六师为三梯队,以1个团控制十七团原阵地,对付国民党军暂十八师可能的出击,保障纵队右翼安全,该团以两个营控制小齐屯及以东300高地和观音洞阵地,另以1个营进占罗台子、高家屯一线,构筑阵地向飞机场警戒。

(五)攻城突破后,纵深战斗炮兵配属如下:纵队炮兵团第一营及炮纵迫击炮团八二迫击炮营配属四师,纵队炮兵团第二营及化学迫击炮连配属六师,炮纵第一团野炮营及纵队炮兵团重迫击炮营(欠1个连)配属五师,所配属之炮兵归各师首长指挥;突破后炮纵第一团十榴炮营留原阵地,待令加入纵深战斗。

(六)纵深指挥所第一步在二郎洞,第二步在团管区,第三步另通知。纵队后方医院在麻地。

10月11日,第三纵队司令员韩先楚、政治委员罗舜初、副司令员沙克、副参谋长何振亚下达了作战命令:根据东总的作战部署,二纵队、三纵队、六纵队十七师及炮兵纵队一部首先突破大岭区、向阳区,并继续攻击锦州车站及其以南地区,与七、九纵队会师,而后向东西两面发展,先歼灭锦州西部守军,而后继续扩张,配合七、九纵队全歼锦州守军,于10月14日9时发起总攻(注:后总攻时间改为11时)。

各兵团攻击部署:

(一)第二纵队配属炮纵十榴炮、野炮、迫击炮各1个营、战车1个连,在锦州城西北由师管区(今二○五医院)附近实行突破,成功以后以1个团向辽西行署(今铁北粮库院内)发展,配合三纵队之七师围歼守军,二纵队主力向锦华区(今锦华街附近地区)、北关区(今北门口北铁路以南地区)之间发展,与三、七、九纵队会师后西转,以达全歼该区守军。

(二)第三纵队及十七师在锦州城正北(大岭区东半部),从省公署附近突破,成功后以一部攻取辽西行署,三纵队主力及十七师向锦州市场(火车站西南)发展,与二、七、九纵队会师后向东发展,以求全歼该区之守军。

(三)第三纵队及十七师部署如下:第七师配属炮纵第一团三营(野炮营)5个连、迫击炮团1个营、战车1个连、九师1个山炮连。

于10月12日8时,开始攻打配水池及附近之地堡群,成功后速作突破锦州城准备,于14日9时,与八师并肩(在八师右侧)由省公署方向实施突破,而后向指定地区发展。第八师配属炮纵迫击炮团一个营及纵队炮团两个营,于10月12日,开始攻打“大疙瘩”高地以及西南之地堡群,成功后速作突破锦城之准备,于14日9时,与七师并肩(在七师左侧)由省公署东侧突破,成功后以一部巩固突破口,围歼神社之守军,其主力与七师并肩向指定地区发展。第九师待七、八师投入纵深作战后,随七、八师跟进,以一部接替七师突破口及省公署阵地,保证右侧之安全,其主力向指定地区发展。第六纵队十七师为预备队,依情况发展,预定由车站附近向东或向南发展。

(四)纵队配属各师炮兵,归各师直接指挥,其余担任对守军炮战,并以主要火力援助二、三两纵队主攻部队之前进。

(五)第二、三两纵队作战分界线以五姓屯、小许屯(含,今华光厂附近)、辽西行署(不含)以西归二纵队,以五姓屯(不含)、小许屯(不含)、辽西行署(含)以东归三纵队。

(六)战斗发起时,三纵队指挥所,第一步在姜家沟北山,第二步进到配水池,第三步进到省公署。三纵队收容所在康家屯。

10月13日,七纵队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吴富善命令:七、九两纵队作战方针由南向北猛烈突击,求得迅速与二、三纵队会师,以分割守军并逐点包围各个歼灭,于14日7时(注:后改为11时)总攻。

任务区分与兵力部署:

(一)九纵队配属炮纵二团4个连由牡丹街(今安乐里)、太子街(今安乐里)方向突破向北攻击,与三纵队会师,歼灭车站一带之守军。

(二)二十一师配属炮纵二团约5个连,由小凌河方向突破,沿小凌街、女儿街向北突击,与三纵队会师,与右翼九纵队友邻部队加强联络。

(三)二十师配属纵队炮兵3个连及十九师炮兵营(归二十师指挥),由大凌街突破,一部兵力向老城攻击,主力向西北方向发展,与二纵队会师,并与右翼二十一师加强联络。

(四)十九师(欠炮兵营)除一部佯攻西关,主力则控制于机动位置,为纵队第二梯队,以策应纵深及西关一带之作战。

(五)纵队警卫营(欠一个连)及纵队侦察队一部归十九师指挥,控制四道沟北山及女儿河南岸之防务。

(六)纵队后勤于乾河沟,设兵站接收伤员,于七里台设弹药补给站。纵队指挥所设在老湾西山。

10月12日,第八纵队司令员段苏权、政治委员******发出作战命令:根据总的作战方针,第一步扫清被服厂(今锦州纺织厂)、八家子及北大营西南梁据点,第二步在瓦斯会社(今市煤气公司旧址)东北角突破进入纵深。

(一)二十三师配属纵队炮兵营,于13日7时13分开始,以坚决迅速手段攻歼被服厂、八家子之守军,扫清攻城前进障碍,占领被服厂后继续向城墙逼近,并巩固被服厂,坚决打退守军反击,而后为纵队预备队,准备在二十二师突入城后,向西南前进到义和街、龙江街、松花街,首先截断紫明区的暂五十四师撤向老城内,后连续攻击紫明区之守军。

(二)二十四师配属一纵炮兵团,于13日17时30分开始攻歼北大营西南梁地堡群及地堡群与城墙之间一切外围据点,攻占后以一部兵力固守,并防止守军反击。该师主力准备在二十二师突入城内后跟进。从东棉纺织厂以北直向第六兵团司令部方向前进,配合二十二师首先歼灭务本街(伪满时期为雾岛街,今铁中街)、富贵街(伪满时期为富士街,今铁南街)之守军,并以一部兵力监视第六兵团指挥所,主力歼灭忠烈祠(今辽沈战役纪念馆院)东南地区之守军,或准备歼灭六兵团司令部。

(三)二十二师应于14日8时开始(注:后改为11时),担任从瓦斯会社东北角突破城墙,突破后,如东棉纺织厂工事坚固,短时间难攻下,该师主力应迅速向第六兵团指挥所前进,首先歼灭务本街、富贵街之守军,而后准备攻歼第六兵团司令部或回攻东棉纺织厂。

(四)攻城时,纵队炮营、一纵炮团及各师山炮营统归二十二师指挥,该师应在二十三师和二十四师攻击被服厂及北大营西南时,派参谋去联络上述炮兵部队,以便外围战斗结束后,进入新炮兵阵地。

(五)作战分界线:妙义街(含)(今徐州街附近)以北归二十四师,妙义街(不含)以南、榛名街(含,今体育场附近)以北归二十二师,榛名街(不含)以南(今解放路南)归二十三师。

(六)纵队野战医院设余积屯,该院前进救护所在龙王庙(今大业东北)。12日24时纵队指挥所前进到小紫荆山下水泥碉堡指挥。

10月12日,九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李中权命令:决心以二十五、二十六两师配属野榴炮兵4个连担任突破,二十七师(欠八十一团)为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