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14361400000038

第38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预见(3)

——汽车工业。在制订“九五”计划时,全国居然有22个省市区将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1999年底,我国汽车行业共有生产企业2326家,其中整车厂115家,汽车工业总资产5116亿元。职工人数180万人,全年汽车产量183万辆。其中:载货车75.6万辆,客车50.9万辆,轿车56.5万辆,摩托车1127万辆。除整车厂低水平重复十分严重外,各地区的零部件生产也各自为战,各搞一套,自成体系,难于协作。如一汽、二汽、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的“三大三小”轿车厂各自建立自己的仪表生产点;除广州外,其他五家各定2至3个滤清器生产点,天津夏利轿车厂仅在天津市就定了两个点。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时期汽车工业共有活塞厂42家,化油器厂28家,减震器厂32家,车灯厂41家,车轮钢圈厂57家,气门厂30家。

——电子工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多年来也较为普遍地存在于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领域中。一哄而上的“短视症”投资导致一些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产品却无能力生产,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彩电行业生产能力达到4600万台以上,而国内需求加出口需求总计仅为3600万台左右,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库存扶摇直上乃命中注定。然而,计划上马新彩电生产线的报告仍不断地递送到电子工业部的决策者手中。影碟机行业同样如此,我国影碟机行业从1994年起步,至1999年短短5年间产量就从年产2万台迅速发展到2000万台,其增长速度几乎赶上了火箭升空。其中,DVD的产量从1996年的5万台年产量迅速发展到1999年的200万台。据统计,目前全国影碟机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00万台,而国内需求为1600万台左右,加出口约1000万台,影碟机市场仍存在严重的过剩。全国程控交换机的年生产能力已达1800万线,而实际年需求量为1200万线,即使如此生产能力还在继续扩大。国内软盘年生产能力达到30亿片,超过全世界年销售量总和!

——建筑业。据统计,全国建筑企业数量在1996年达到了峰值,全国共有108555个,每万平方公里有113家建筑企业,平均每个省市区有3502个建筑企业。1999年底,全国建筑业年平均从业人员就达2765.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1999年年底建筑业从业人员为34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83%。也就是说,1999年全年平均每100人中就有2.2人从事建筑业。年底每100名从业人员中有4.83人从事建筑业。建筑行业队伍如此庞大,僧多粥少,使尽百般武艺抢饭吃的局面就在所难免了。从建筑队伍构成来看,1999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96648个,其中国有建筑企业9394个、城镇集体建筑企业25443个、农村建筑企业49414家。分别占9.72%、26.33%、51.13%。一方面是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行业素质不高,这两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注定了建筑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两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即工程质量低劣、腐败泛滥。

除五大支柱产业外,其他行业也普遍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这里以羊绒衫与农用车为例。据纺织工业局的资料,1992年,全国羊绒衫生产厂不足10家,随着羊绒市场利好,全国各地纷纷上羊绒衫项目,至1998年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全国大小羊绒制品加工企业已达2600家,加工能力达2000万件(目前利用率不到一半),加工能力是原绒产量的5倍。产量大于市场需求5倍以上。全国性开工不足与压价竞争在所难免。原绒价格已从最高时的240元/斤下降至40~60元/斤,同时国际市场羊绒价格也随之下跌,羊绒衫价格更是一跌再跌,不仅极其严重地伤害了牧民的利益,而且导致国家羊绒出口一项损失超过1亿美元,加工厂家自然是多败俱伤。农用车市场自90年代初开始火爆,面对需求旺盛的市场,不仅农机企业纷纷转产,众多汽车企业集团也加入农用车市场的角逐。1997年全国农用车生产企业达247家,平均每省市区8家,各地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而展开了一场恶性价格战,结果同样是一损俱损。1997—1998年全国农用车产量增长了7.6%,但利润总额却减少了20多亿元。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区域间价格战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行业自律价与自律公约层出不穷。这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的利益主体认识到了区域冲突的危害,有切肤之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90年代以来区域重复建设问题是何等严重。

由于异常的经济扩张缺乏足够的有效需求的支持。再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九五”初期开始,整个国民经济渐显疲软之态,除竞相削价竞争外,新的区域市场封锁也成了中国区域经济领域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各地奉之如圭臬。“中国的一些部门为了暂时的区域利益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市场规则,而这些做法又能够畅行无阻地实施,在此非常时刻,此种状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如果说1992年以来微观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在逐步理顺的话,那么,地方政府改革与区域经济关系改善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地方利益”的大旗之下,地方政府部门与党政官员不仅在市场争夺战中与本地企业共谋串谋,而且极尽护短之能势。在这种环境下,不仅区域重复建设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治理,而且“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三角债”成堆等老问题继续恶化,官员和集体腐败扩大化。在打“假”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对制假售假者不闻不问。而且公开或暗中护假。有的地方政府官员为制假售假者出谋划策,协助转移或藏匿制假售假所得;有的司法人员及执法者与制假售假者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充当内线,通风报信;有的地方政府官员煽动群众阻挠和干扰执法部门的“打假”工作。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三角债”规模一直呈扩大之势。鉴于“三角债”的肆虐。1990年3月16日,国务院曾发出“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但收效不大。“八五”前“三角债”规模最高时达3000亿元,至1994年为7000亿元,1996年竟达10000亿元。“三角债”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全国资金投放规模增长率连年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率。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工人下岗、企业不活、物价波动大、内需不足或通货膨胀严重、假冒伪劣产品猖獗、三角债越来越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差距拉大等重大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的发生与发展都与区域大战有密切关系,或者说区域大战引发或加剧了所有的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点

二十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的不协调:一是区域政策与政策工具的不协调,相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而言,政策工具相对不力,国家掌握和动员、组织的资源与区域发展目标的需要有差距;二是沿海地区与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协调,地区差距扩大的状况未能控制,资源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三是区域经济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全球化不协调,政府职能尚未彻底转变,多种地方保护政策、地方市场封锁和经济壁垒依然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存在;四是地区发展环境与发展目标的不协调,存在重结果轻前提、重目标轻基础、重项目轻机制的问题。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处在新的时期,这是因为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最近二十年多年来的国际经验也提供了新的借鉴,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下,区域创新受到高度重视,并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创新理论和实践直接影响到许多国家的区域政策。

据此,新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点是: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体制为前提,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建立区域发展和创新环境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充实知识与技术资源、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均等社会福利为重点调整区域政策,实现区域经济的更大发展。

(一)建设区域创新环境,构造区域发展与创新的基础

最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新的空间格局的重构,使全球范围内拥有和动员资源的能力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在某些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创新环境不仅成为企业布局和区域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创新的基础条件和区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少国际经验证明,最能保持持久发展的地区,正是那些拥有创新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地区,也就是具有良好创新环境的地区。

创新环境是区域内有利于创新的条件集合,它体现区域创新的基础和潜力。创新环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心理、社会习俗、经营文化、社会网络等软性因素,它们构成社会资本的内容;(2)基础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大体可分为包括物质技术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环境;(3)制度、历史传统、社会氛围、经营文化在内的制度环境;(4)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新近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区域具备吸引投资的能力比得到投资更重要,投资能力强调通过改善区域条件以吸引潜在投资者,是区域战略性发展的基础。

因此区域创新环境建设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图书馆、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各级政府需为此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2)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区域文化,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建设由政府、企业、团体、个人构成的创新网络,重视人才、知识、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3)促进当地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创造知识、产生人才、交流信息的环境,并提高区域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4)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宜人性,增强区域吸引力。

(二)促进知识、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一,正确处理本地与外来知识、技术资源的关系,创造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机会均等、公平发展的条件,并通过创新网络促进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的互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在知识学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面提供更好条件,特别是对区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产业和企业发展要予以特别投入。

第三,多渠道、多方式更新知识、技术资源。如数据库更新、技术合作、职业培训、人才交流、人才再培养、设施升级等,不断更新知识、技术资源,防止知识、技术老化。

第四,扩展企业连接知识、技术资源的渠道,企业和政府都要树立依靠科技进步的意识,企业要主动与科技人才、机构建立联系,科技资源也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找到合适的转化机会和应用前景。

第五,提高企业对知识、技术的需求能力。知识、技术资源能否在区域内落地生根,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甚至更重要的是区域需求。产生对技术和创新的需求要求企业至少具备三个能力:一是技术能力。企业要掌握所需的专门技术;二是企业家能力,企业家根据企业经营战略,整合相关技术的能力;三是学习能力,企业组织和管理规则的构建,以使其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技术和创新性组织结构中吸取信息。

(三)以增强创新能力、实现社会福利均等化为核心调整区域政策

第一,区域政策的重点逐渐由制定区域优惠政策、提供投资、安排项目、设定增长中心等内容,转向更多鼓励完善区域创新环境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第二,区域发展方式由希望政府提供援助和倾斜政策、进行自上而下式的区域发展,转向鼓励自下而上式的内生发展模式、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间力量和政府在区域创新方面的协同作用,强化提高地方创新意识和在创新上的行动能力。

第三,注意鼓励企业参加到全球经济网络中,以提高其对技术的适应和应用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

第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可能实现各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大体一致,促进各地区间相对均等的社会福利水平,特别是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发展的启动机会和必要的环境条件。

(四)发挥政府在培植区域创新能力上的作用

第一,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孵化器,促进企业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间相互制约。这也是当前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中心内容之一。

第二,政府参与创新网络的构建。重视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互动,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由区域内参与创新的各主体组成,它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互动学习为特征的社会网络,是实现区域内创新的必要条件。

第三,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近年来区域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表明,落后地区的弱项主要不是缺乏基础设施,而是缺乏社会资本,如制度、组织、R&D、人力资源、创新网络、信任关系等,以及缺乏企业对技术供给、技术服务等的需求。社会资本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形成相互需求的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网络,推动区域创新活动。

第四,重视培育区域知识应用能力。过去政府政策通常侧重于知识生产而非知识应用,重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而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连接渠道和支持体系,区域知识与技术资源与区域发展之间有脱节。目前一些国家在政策上比较重视知识的应用和配置,加强对技术服务体系的支持,值得借鉴。

(五)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网络

第一,立足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防止城市化政策与工业化水平的不匹配。一方面,要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妨碍城市化的制度障碍;另一方面,要防止高估政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简单放宽对城市发展的政策限制,忽视城市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第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破除地区壁垒,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调整和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形成、扩张、提升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市群,推动城市化进程。

第三,调整和慎重制订新的城市发展方针,发挥不同等级城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不同功能,特别是要重视发挥而不是限制大城市的作用。

第四,对潜在的全球性城市,要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提高区域吸引力,通过进一步聚集国内外的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增强城市竞争力,扩大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成为带动国家现代化和城市化,加快区域创新的核心和先锋,也成为国际资源的集聚地和创新中心。

第五,发挥城市集聚效率,引导产业在城镇地区集中布局,依托现有城镇,将其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