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话语权:美国是怎样取得主动的
1440500000035

第35章 战争,让媒体走开?(1)

战争,让媒体走开?

五角大楼在特殊时期的新闻检查方面也颇有心得。

一般来说,美国的战时新闻管制主要采取三种办法,即:新闻阻断、新闻约束、集体采访。这三种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完善。

美国的战时新闻管制起源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随着全美实行战时体制,针对媒体的战时管制很快便显得顺理成章了。1942年1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美国报刊战时行为准则》,严格规定所有印刷品不得有军队、飞机、舰船、战时生产、武器、天气等“不适当”的消息,类似的指示也下达到广播电台。

与此同时,政府还设立了新闻检查局,有14462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往来邮件、电报和无线电通信的强制性检查。新闻检查局同时也发布官方的战争消息,引导战争时期媒体舆论导向。

美国军方在战争期间也有战地新闻检查职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停止的军方新闻检查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得到了恢复,还加上了控制无线电广播的内容。而在接下来的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更是在1951年实施了严格的新闻管制,不仅涉及军事消息,还适用于可能损害联合国军士气或者令美国及其盟国和中立国感到为难的一切言论,被视为不仅是军事方面的新闻检查制度,更是政治和心理方面的新闻检查制度。

新的新闻检查制度中最危险的条款是:严重违反条例的记者将受到军事法庭审判。也就是说,违反新闻管制的记者将被暂时吊销记者证,严重的将受到军事法庭审判。

好在不久,美国媒体盼走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式的新闻检查在其离任后得以变脸,1953年底,美国国防部在军队内部实行统一新闻检查,禁止以非安全的原因进行新闻检查。

也正是从那时起,媒体开始想办法摆脱政府和军方的战时新闻控制。

在越南战争期间,尽管南越政府给驻西贡记者团制造了一些麻烦,但美军驻西贡司令部对西贡记者团却只是实行了简单的新闻检查,这使得当时的记者较之后辈得以更多地直面战争,他们的采访和报道自由令后来的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报道者们羡慕不已。

对约翰逊总统来说,越战是击碎他的“伟大社会”梦想的噩梦,但对美国媒体来说,这却是最难忘的时期。越战期间新闻检查制度的宽松,使得美国媒体更深入地揭露越战中的黑暗面,并最终导致了美军从越南的尴尬撤退。

怎奈,白宫和五角大楼是非常善于反思的。在媒体获得空前“成功”的同时,军方也开始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有必要加强对战时新闻报道的控制,以免重蹈越战的“覆辙”。

总结的结果是,在入侵格林纳达时,里根政府便不再允许记者到部队驻地采访,并对新闻报道进行审查。这样一来,新闻媒介对这次侵略事件的报道只能完全依赖于里根政府所提供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把这次侵略行为说成是为了支持人道主义事业而取得的巨大军事成就,却避而不谈这次行动背后所掩盖的地缘政治的动因以及地面军事行动的混乱局面。

自此以后,政府与主流媒体便达成了一种非正式协议,允许少数新闻记者在政府进行海外军事干涉时代表全国新闻媒介,按严格规定随军进行采访,但前提是,要守规矩,要和政府的口径保持一致。

海湾战争是真正的演练。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五角大楼对记者进行了“真正的审查”,并企图通过对记者的限制来美化战争。令记者们困惑和头疼的是,他们只能得到一些零零星星的消息,而无法全面、充分和真实地报道战争,尤其是在战争的破坏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