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调教大明
14411800000441

第441章 两人

惟功一行人早早就在外头下马,叫人将马远远牵开,所以这边的人并不知道,还是在不停的大声说笑着。

“黑娃你一家去哪儿?”

“俺家搬到南城,就在文庙边上,那里的菜地都收了归公,招人去种,给房子先住着,然后说是统一再盖,俺们寻着这样安家的好去处,活也轻省,早去早安心。”

“说的对,早定下来早安心。”

“王四叔你家什么打算?”

“俺打算去屯堡,俺这些天在屯堡干小工,今日回来收拾一下,找个地方租住一下,过两月搬屯堡去住。”

“叔,那屯堡真的是说的那般好?若是如军屯一般,可就把你老一家给坑了。”

“是好。”王四的模样十分笃定,应声答道:“俺在那里干活,大匠有肉吃,俺们也隔三岔五捞着一顿,每日领银子,一日一结,这阵子俺攒了好几两下来,还发了好几斗粮,辽阳镇和总爷都守信,银钱真是多的用不完,这屯堡也是做工拿银子,也不是卖身,俺家也不是罪犯,就算哪一天不中了,俺们了不起再搬回来。”

“四叔你真是想的明白。”

“怪不得这几天四叔家天天有葱油饼子的香味,俺都闻的馋了。”

“四叔是下死力卖力气,不吃好的也不成啊。”

王四一脸的自得:“呵呵,你们说的是,拿的银子多,不下死力给人家干活良心也过不去,再者说人家有考评,做活不好不出力的就开革了,这么好的活计被革了,以后哪找去?你们光笑话,这几天这胡同里,岂不是家家户户都常吃细粮?”

“这倒也是……”

众人嘿嘿笑起来,笑声之中,是对最近生活完全的满意,这种开朗之极的笑声,可以说很多人一辈子也没发出过几回,以前就算是老人过寿,娶亲,小孩儿过满月,一想到嚼谷吃食,开支花销,心里就自然而然的盘算起来,开心的事情便也是变的不开心了,为人在世,除了那些生下来就享福的二世祖,谁不是这样过来的?穷军户的娃子,就算是少年时也没有几天开心的日子,早早便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了,象这种没心没肺的笑声,还真是难得一听。

“杜三爷家的老大老二,还有四爷家的老三都回来了,听说带回来不少东西。”

“老爷子高兴的很,求人请了李佑一家回来,两家和杜百户家,聚在一起喝酒呢。”

“怪不得刚路过的时候一阵酒菜香气,把我馋的哟。”

“呵呵,要说李佑家也真是好运道,现在人家怕是不在意这么一顿酒席了。”

李佑家确实是众人羡慕的焦点。

李佑本人是在府里当管事的,月钱不少,老婆带着儿子和李佑住前院,底下几十号人归他两口子管,活也轻省,惟功这主人也是好说话的,加上大丫在后院领着一群丫鬟伺候,情面也大,那些辽阳镇的二三品的大官儿有时候还向李佑点点头,问个好,这些个事,李佑得闲回了胡同,自然是吹的唾沫横飞,胡同里的人们,虽然现在日子过的好了,但李佑这种际遇,还是颇为叫人眼红的。

“没法,人家生的闺女好看啊。”

“嗯,咱们军户人家有大丫这样的长相,这么俊法,也真稀奇。”

“对了,怪不得这些杜家请李家吃饭,俺想起来了,是杜四爷家的老三杜礼,这小子一直喜欢大丫,他两哥哥这一次从边墙外回来,估摸着是带回来不少好东西,给这小子当彩礼,寻李家提亲来着。”

“人家李家现在可不同以往,能同意么?”

“再不同以往,这杜礼可是秀才,咱们整个千户所有几个秀才?李家再好过也是给人当奴才是不是?大丫跟着杜礼,以前可能会受穷,现在杜家托福也好过了,加上从边墙带回来的东西,好歹倒腾着能换不少银子,这一下就是秀才娘子,将来杜礼再中个举人,日子自然就不消说了。”

辽东的举人其实不能和内地比,辽东是军镇最大,武将当家,好的土地和军户都被将领掌握着,民户太少,地也不多,不象内地,中了举人就是老爷,能以优免荫庇人丁,还能将田产免税,所以中举之后,投效的人多,良田千亩,招手可致。

这里便不同了,一个举人虽然比起内地来更加尊贵,但日子也很平常,除非能大挑知县,出去当官,当然更好的就是能中进士,那就真的飞上枝头当凤凰,辽东的武将势力再大也是不会随意得罪文官和其家族,官绅世家,到底还是不同的。

惟功初时听着这些人说话,脸上还是笑意吟吟……能改变一群人的生活,改变他们的精神,将他们整个命运的轨迹扳向另外一个方向,这是何等的成就,也是足以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听着别人夸赞自己的话,总会是叫人身心愉快的事情。

但听到杜家向大丫提亲时,他的心里隐隐有一些不自在。

这些天的相处,大丫的温婉知礼给他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已经将她当自己身边人一般看待。听到别人向她提亲,惟功心里自是生出一种自己的东西被人惦记的感觉。

不过他知道自己在此事上不能多说什么,大丫一家只是订的帮工的契约,不是家生子奴才,自己当不得家,做不得主的。

就算是他的家生子奴才,这等事上,他也不会勉强别人。

原是想回去,不料不远处杜家门庭有人出来,一眼看到他,那人便是一楞。

惟功也注意到此人,圆头圆脑,头上包着青色的折上巾,但并不是寻常包法,而是将整个脑袋都给包住了,巾布下方边缘也是光溜溜的,不象寻常男子,富贵人家是每早梳理,头发才能纹丝不乱,寻常的百姓哪有这功夫,每日都是乱糟糟的,眼前这里当然没有什么富贵人家,这男子的头发边缘如此光滑,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便是他剃了发。

这人原本就是圆头圆脑,再剃了发,如果不是眼里有凶光,怕是出门叫人见了,便会若来无数的笑声。

惟功也是想笑,又忍了,感觉不大礼貌,而且他觉得这人似乎认得自己。

“叩见总爷。”

果然,那个人楞征了一下,接着便是趴在地上,就在门口污水横流的地方,手按在地,两膝下拜。

这般大礼参见,立刻惊动了小院里的人,不一会杜老太爷和杜百户都赶了出来,另有一个壮汉,也是布巾包头,见了惟功,二话不说也是跪了下来。

“是总爷来了。”

杜忠和杜老太爷也要跪下,惟功赶紧拉住,笑道:“一把年纪的人了,你跪下我瞧着可也不舒服。”

“总爷给俺们诸多大恩……”杜老太爷竟是出死力挣扎,一心要下拜,惟功怕伤着他,只能松了手,这老爷子须眉皆白,却是毕恭毕敬的跪了下来,给惟功叩头见礼。

“总爷有所不知,我家这两位兄弟到建奴那边贩卖些土物,不合叫抚顺参将拿了,差点问斩,如果不是总爷一意救了下来,现在已经是被丢在乱坟岗里头,连尸身返乡都办不到。”

女真人的葬俗是火葬为主,那日若真是被杀了,女真人有亲友将骨殖带回,这两人可就真是要被丢弃了,毕竟不是汉人,义庄不要,女真人亦无人识得,在当时来说,死亡固然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后不得入葬,似乎是更加的可怕,所以这两个汉子,到现在来说,还是叩头不止。

“两位起来罢。”

惟功坦然受了他们的礼,这是这个时代人们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的最高礼节,拒绝反而不好,待他们叩了几十个头后,才伸手一手拉一个,将这两人给拉了起来。

“他乡谋生,实在不易,你们剃发也是迫不得已,日后辽阳日子好过了,也就不必再去冒那个险,将头发留起来吧。”

杜氏兄弟确实是迫不得已去冒险,虽然他们的堂兄是承袭百户,他们俩还有小旗官的身份,可是这种武职身份在辽东是最不值钱,要想过的好,就只能自己去冒险。

惟功也是仔细看了这两兄弟一眼,两人都是圆头豹眼,炯炯有神,三十不到的年纪,有一种十分精干的气质,他点了点头,勉励道:“两位有这种胆魄,不妨投我辽阳镇试试看。”

杜氏兄弟有些犹豫,普通百姓对当兵都有抵触,他们这些军户也不例外。

惟功心中亦是有些悲凉,这个国家和朝廷混成这鸟样,后来弄的末代君王在歪脖树上吊死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时众人觉得在门前说话不好,四周已经颇多瞧热闹的,当下杜老太爷和杜忠便邀惟功进去说话。

到了不大的院子里头,惟功立刻瞧出不对来。

院里头摆了一张八仙桌,上头还有残余的酒菜,不过除了一个十七八岁的戴着儒巾的青年坐在桌上外,其余的人都起来了,屋子里头,李佑在和大丫说话,父女俩似乎有争执,隐隐约约的也听不大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