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沙漠密语
14426500000002

第2章 篇首(2)

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而且每年还增加1万平方公里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盐碱化土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0%,天然草地90%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据朱震达教授等研究表明,我国沙漠化的土地东起沿海,西至内陆西北高原盆地,从最南部的海南岛到最北部的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涉及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台湾等21个省、市、自治区。

而据最近几年的考察,除了这21个省、市、自治区之外,沙漠化已经扩展到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等地,如今沙化土地已经分布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四川西北的若尔盖、红原一带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沙化,四川的沙化土地已经达到90多万公顷(1370多万亩)。

有的外国专家已经把我们的首都北京称为“沙漠边缘的城市”,距北京最近的沙地只有150公里到180公里。

对我国沙漠化的扩展情况,目前国内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扩展的速度已经减缓,已经进入“相持阶段”;而另一种则认为,情况绝对不容乐观,从全国看来,仍然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沙漠化有加速发展的态势,“这是国家要命的问题”,是“心腹大患”。

与沙漠化相联系的便是沙尘暴。

沙尘暴虽然自古有之,从上世纪后半叶到现在,北方沙尘暴的次数也有所减少,但其破坏力和影响的范围仍然不可轻视。2002年3月15日和20日两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达5.6万吨,有人算了一笔账——相当于每个北京人分得了3公斤尘土!新疆的沙尘暴刮翻了火车,造成铁路停运震惊全国。2002年11月大风从科尔沁沙地卷起沙尘,从东到西,经过内蒙到达东三省,然后经华北平原到达齐鲁大地,最后南下江苏直逼南京。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沈阳狂风大作黄沙蔽天,混沌一片;长春和四平宛如黑夜陡然降临,飞机无法起飞,大量航班被迫延迟;连长江下游的南京也被殃及,能见度仅有1公里……沙尘暴本来一般发生在春季,但现在夏天和冬天也时有发生。2001年元月1日新年伊始沙尘暴便呼啸而至;2007年7月炎炎夏日,内蒙著名的沙化地带阿拉善右旗竟也出现了巨大的沙尘暴。

沙尘暴本来只是西北人明白的词汇,现在却已经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连被秦岭庇护着的成都平原,也在警惕着沙尘暴的陡然降临。

沙漠本是干燥气候的产物,干旱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已经引起全球增温迅猛,有的专家称之为“气候危机”,有的专家称之为“一场难以逃避的劫数”。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上称,中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专家们预言,如果不采取措施,在未来50年中,我国西部的冰川面积将会减少27%。近年来,我国西部的冰川面积已经在逐步减少,将来还会进一步减少。而现代冰川却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不管是祁连山、天山还是昆仑山,山上有冰川,山下就有绿洲;如果没有冰川,山下就是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正是我国西部地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生态要素。随着冰川面积的缩小,一些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将会迅速萎缩,甚至干涸。青藏高原本是多年冻土区,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地面的温度便逐年上升,预计今后半个世纪内,青藏高原的冻土层将会发生显著退化。

一些科学家还发现,沙漠的灰尘落在山脉的高峰上,可以让峰顶被积雪覆盖的时间减少一个月以上,而积雪覆盖越少,覆盖灰尘的山峰表面就越会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线,以致气温更高,并形成恶性循环。

美国影片《后天》使用电影语言惊心动魄地表现了气候突变引起的巨大灾难:龙卷风摧毁了洛杉矶,大雪封锁了新德里,冰雹袭击着东京,不列颠被大雨淹没,纽约一天之内从酷热变成严寒……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艺术的夸张,但实际上大自然已经多次发出了警告。南极的冰山正在大规模解体、融化,2006年3月,一座面积如小城市般的冰山竟从南极大陆永久冰层中脱离!来自8个国家的250位科学家对北极地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比其他地区更甚,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北冰洋可能会变成“无冰洋”……

随着气候变暖,冰原退化,会引起海平面持续上升,世界一些国家和城市包括我国沿海的精华地区将遭受灭顶之灾。而且随着气候变暖,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还会加剧,干旱区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湿润区将进一步缩小,沙漠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交替出现,灾难性天气已经大大增加。据《中国气候公报》称,2007年是中国有系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但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2007年底到2008年初,我国南方却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据中国民政部统计,截至2008年2月12日,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111亿元,灾害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因灾死亡107人,失踪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森林受损面积近2.6亿亩,倒塌房屋35.4万间。

2005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决定》称,“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决定》提出了防沙治沙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力争到2010年,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规划,但不言而喻,实现的难度也相当大。沙漠化缩小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治不可,但是必须指出,沙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不仅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正如我国防治沙漠化资深专家刘恕所指出的:“防治沙漠化是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综合,只有将其摆放在振兴经济走出贫困的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之内去解决,才会有效。”

让天边的美景重回人间

2007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青海草原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教授、研究员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科考队,从成都到四川西北部的“黄河第一弯”若尔盖地区,经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内蒙五省、区,目的是对若尔盖地区湿地萎缩、草地退化沙化与北方干旱地区的因果关系进行探索。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随队采访,围绕“寻找沙尘源”或“追逐沙尘暴”等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报道。

科考队所说的若尔盖地区,实际上是指四川的若尔盖、红原、阿坝,甘肃的碌曲、玛曲县等地,这里是黄河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处,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的草地、沼泽而闻名于世。

这次科学考察的内容在中国科技界是一个从未有人涉及的全新课题,过去从来没有人把北方的干旱、沙尘暴天气与西南地区的四川联系起来,更没有人认为四川也是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因此它引起了科学界和媒体的广泛注意。

考察队的始作俑者是四川大学的梁玉祥教授。联系考察单位和专家、寻找赞助解决资金问题都是他,前前后后经过半年多的奔走才组成了这支科考队。我曾问过他为什么要选择4月初出发?他笑着解释道:“因为4月份是沙尘暴最容易发生的季节,我想跟着沙尘暴的脚步走,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他还用诗一样的语言说:“记者们用的标题是《寻找沙尘源》,而我想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到了天边,而我就是想让天边的美景重新回到人间。”

梁玉祥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6岁考进大学,2007年才45岁,已经是博士生们的导师。他原本是搞化工材料的,以后又涉猎了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治沙技术、自动化控制、IT产业等多个学科,多次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和完成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得省及全国“实验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和梁玉祥谈话,一方面感觉到他的谦逊,不但毫无“架子”,而且“谢谢”和“对不起”几乎成了口头禅;另一方面又感觉到他的才华、执着、激动和热情。他走路的速度很快,似乎总是在奔跑;说话的速度也很快,而语言的速度似乎总是赶不上思维的速度,新的观点、新的思考不断地从他的脑海中“蹦”了出来。在这位年轻教授的身上仿佛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及活力,甚至让我联想到没有爆发的火山。

感谢秦岭的庇佑和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中国的西南地区有了一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抗日战争中成为整个民族的大后方。许多北方朋友曾经羡慕地对我说:“你们四川真好,没有沙尘暴。”但是,令人万分震惊和惋惜的是,随着全球生态恶化及气候危机的出现,四川的气温也持续偏高,降水量逐渐减少,特别川西高原北部、盆地西北部降水量更急剧下降,灾难性天气已经频频出现。由于气候变化及人口增长、牲畜超载、反科学地大规模开沟排水“改造沼泽”,终于破坏了湿地和沼泽的生态系统,使川西高原的湿地在30年中就减少了一半以上,1999年到2004年仅仅5年中,沙化面积便增加了73%,黄河水资源汇集的地方,昔日“长征”中红军经过的沼泽带不但大量干涸,而且还沙化了!四五十年前水草丰茂、一派碧绿的草原,如今大片大片变成了沙地,甚至连一座座青山也成了连绵的黄色沙丘。若尔盖和青海接壤的辖曼乡一带终年刮风,沙尘暴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修路时沙尘暴会把民工们的帐篷刮走,百多斤重的机具会从山上刮到山下。

这种现象什么时候会波及富饶而美丽的成都平原呢?梁玉祥认为,由于成都平原西部并没有像秦岭一样的巨大山脉作为屏障,地势又是“盆底”,比川西高原低很多,沙尘暴很容易形成破竹之势,长驱直入。四川省气象部门也认为,如果得不到改善,30年后或者更短,四川盆地包括成都平原将遭受沙尘暴的袭击。

面对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有识之士忧心忡忡。梁玉祥经过多年的研究,曾在中国的地图上画出了一道从东北到西南的“生态脆弱带”,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这是干旱、半干旱和潜在的沙漠化地区,是沙漠虎视眈眈、亟须治理而又能够治理的地方。

对这些地方应该怎样进行治理呢?

梁玉祥明白,面对治沙的难点和中国的国情,必须找到一种优良的、无污染、低成本的治沙材料并使用新的工艺。2002年到2004年,在参与成都高科技民营企业正光集团纳米塑料方面“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经过反复实验、反复探索,他终于欣喜地发现,运用纳米插层和肥盐柱撑技术对无机层状硅酸盐进行处理,便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杜绝了二次污染,而且除了解决固水问题外,还解决了固肥、缓释以及改良沙化土壤的团粒结构等难题。如果能进一步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形成藻类、牧草、灌木相结合的体系,就能有效地带动草产业、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治理沙漠化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帮助沙区的老百姓摆脱贫困。

这就是后来被专家们称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治沙技术,在正光集团的支持下,曾在四川的若尔盖、河北的丰宁等地采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令人万分遗憾的是,由于特殊的“中国国情”,由于体制、资金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个优良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至今在全国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始终处于“试点”阶段。

然而,既具有创新精神,又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统的梁玉祥,却一发而不可收,若尔盖地区严峻的生态状况和大面积沙化的图景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里,让他寝食难安,他无法抹去对沙漠化的忧虑,无法停止对防治沙漠化问题的关切。不只若尔盖,中国还有更多生态恶化、受到沙漠化威胁的地方,包括他绘出的那幅“生态脆弱带”……他想,国内外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已经对生态问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许多同行还在继续努力,作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自己必须也应该为遏制沙漠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