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2:历史文化卷
14439800000053

第53章 十字军东侵

1095年11月,大批教士、封建主、骑士和老百姓集结在法国克莱蒙城郊外的空地上,在初冬的寒风中,万头攒动,人声嘈杂。

太阳刚刚升起,只听得一阵号角伴着鼓声,一队人举着巨大的十字架从远处走来,后面是一辆装饰华美的大马车。十字架被安放在用石头和泥土筑成的约3米高的台子中央。教皇乌尔班二世从停在台旁的车中走出,登上了高台。200多名手执长矛的卫兵在台子四周肃然环立。

人群顿时鸦雀无声,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了教皇身上,等待着这场宗教大会的主角发话。

教皇在巨大十字架前,挺了挺身,举起手中的《圣经》,用洪亮的声音说:“上帝的孩子们,现在,在东方,一个叫做什么‘伊斯兰教’的异教教徒们,正在迫害我们的东正教兄弟。耶稣圣墓的听在地,圣地耶路撒冷已被那些异教徒们占领。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啊!那些异教徒是一群恶棍、魔鬼。主已经在召唤我们,去投入战斗,到耶路撒冷去,去消灭那些恶魔,去解放‘圣地’!为解放‘圣地’而战的人,将来他的灵魂都可以升入天国!”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感的听众热情响应,“拯救东方兄弟”、“消灭异教徒”、“解放圣地”的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旷野。教皇继续说道:“教民们,那东方的国家,遍地是牛乳、羊乳和蜂蜜,黄金宝石随手可拾。谁到那里不会成为富翁呢?去吧,把十字架染红,作为你们的徽号,你们就是‘十字军’,主会保佑你们无往而不胜的!”激动万分的骑士,封建领主和平民们,欢呼跳跃着,争先恐后拥上前,向教皇的随行人员领取一块红布做的十字,戴在自己的胸前或肩上。凡是戴上这块十字红布的,就算走上了“主的道路”,成为了十字军的一员。

教皇的号召很快传遍了西欧各地。经历灾荒的农民,渴望到富庶的东方发财的骑士,以及一心想着扩充自己政治经济实力的大小封建领主们,纷纷组织成了十字军。

第二年春天,法国北部、中部和德国西部穷苦农民组成的十字军,首先分别从本乡出发,踏上了征途。他们衣衫褴褛,有的还拖家带口,期待着到富饶的圣地去安家乐业。然而,这批乌合之众的“穷人十字军”,历尽艰辛到达小亚细亚草原时,遇到塞尔柱土耳其人装备精良的铁骑。一场血拼之后,“穷人十字军”大部分被歼灭,只有一些人侥幸逃回,他们带回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悲伤与惨痛的记忆。秋天时,由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开始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西部出征。他们由封建领主率领,武器精良,组织严密,总数约四万人。途经小亚细亚半岛,向耶路撒冷挺进。

此时,由塞尔柱土耳人控制的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一些各自独立的小国。面对这支强悍的十字军,这些小国难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十字军一路得以胜利进军。终于在1099年7月,攻陷了耶路撒冷。疯狂的十字军士兵,开始了大规模地抢劫和屠杀。在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一万多名无辜的平民男女老幼全部丧命,血流成河。

十字军在宫殿、寺院和民居到处搜掠着金银财宝。他们居然订下这样一条规矩:最先闯进某家宅院的人,就是这座宅院的主人。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十字军将士人人都发了大财,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

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但是,这些国家依然很动荡。到1187年时,东方人民在能征善战的领袖萨拉丁领导下,最后消灭了十字军主力,收复了耶路撒冷。德国皇帝、英国和法国的国王又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侵,也都以失败告终。

13世纪初组织的第四次十字军远征,计划是乘坐威尼斯船只去进攻埃及。而在威尼斯商人的怂恿利诱下,十字军的进攻矛头指向了东罗马帝国。

这批欧洲骑士,坚决地进攻和抢劫了信奉同一个“十字”的国家,早已将收复“圣地”的圣谕抛之脑后,暴露出了他们所谓的征讨异教徒,不过是侵略的借口。拜占庭帝国近千年的文化艺术珍品遭到彻底的抢劫和破坏。

十字军共发动8次远征,历时近200年。到1291年,十字军占领的最后一个陆上据点阿克城被穆斯林攻克,至此,十字军东征彻底结束。

在十字军东征中,欧洲的骑士、封建领主和教会大发横财,却没有给劳动人民带来任何利益。许多农民被编入十字军后,一路上受冻、挨饿、生病、阵亡,还有不少人被抓去卖为奴隶,成千成万的农民就这样惨死他乡。而最悲惨的还是“儿童十字军”。那是在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骗、煽动下,3万多名儿童参军。他们来自农村,年龄不超过12岁。在法国马赛集合后,被送上木船渡海“东征”。结果,有的船遇风暴,沉入大海;有的船到埃及,船上儿童全被船主卖为奴隶。在德国,也有2万儿童受骗参军。他们历经千难万苦,翻越阿尔卑斯山,但此时一大半的人都死于饥饿,剩下几千人到了意大利,又被拐卖掉不少。“儿童十字军”坑害了5、6万天真无辜的孩子。

从1096年到1291年间,这场历时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不仅给东地中海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