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14466200000015

第15章 1岁7个月(2)

①食物适当咸些。宝宝出汗过多,排出的盐分往往超过摄入量,易出现头晕、乏力、中暑等症。在菜肴中适当多放些盐,可补充宝宝体内盐分的丢失。但不宜吃盐过多,否则有害无益。

②菜肴适宜用醋。夏季人体需要大量维生素C,在烹调时放点醋,不仅味鲜可口,增加食欲,还有保护维生素C的功效。醋有收敛止汗、助消化的功效,对夏季宝宝肠道传染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③用膳必有汤。汤的种类很多,易于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并有解热祛暑等作用。夏季小儿进食,更应该有菜有汤、干稀搭配。

三忌:

①忌狂饮。宝宝大量喝水,能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等。

②忌多吃冷食。宝宝偏嗜冷食如雪糕、冰制品等,会损伤脾脏。引起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

③忌喝汽水过量、过急。宝宝过多饮用汽水,会降低消化与杀菌能力,使脏腑功能降低,影响食欲。

切记宝宝冷食要适量

父母如果让宝宝在夏季吃优质、适量的冷食,可以使宝宝健康愉快地度过酷暑。夏天的高温会使宝宝的唾液和胃液分泌减少,引起食欲不振。面食用冷食可使宝宝感到凉爽,并能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

冷食虽能防暑降温,但宝宝吃冷食过多会使冒肠骤然受凉,引起冒肠不规则收缩,导致腹痛。冷刺激也会使胃肠遭蠕动加快,血流减少,使食物未能很好地吸收便被排出体外,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冷食中的牛奶、糖、淀粉等营养成分进入消化道以后,需占用一定量的消化液去进行消化,从而影响宝宝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冷食中的营养成分与正餐食物相比,实在少得可怜,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

值得注童的是,1岁以内的宝宝过饮冷食,还容易引起肠套叠。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为阵发性腹痛,可引起宝宝阵发性哭闹,并伴呕吐,在腹部能摸到肿块,发现这些情况后应该去医院就诊,以免引起肠坏死。炎热的夏天,父母要为想吃冷食的宝宝选择优质的冷食,如冰淇淋、雪糕等,或其他专为儿童制成的冷饮。父母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多吃,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如果宝宝因为口渴要吃冷食,父母应设法让宝宝少量多次地喝点温开水,冷食并不能解渴。父母应该避免让宝宝在刚吃完饭或刚喝完热水之后立即食用冷食,防止宝宝腹痛。

1~2岁宝宝夏季一日食谱

入夏以后,气温升高,宝宝容易食欲不好,妈妈要精心为宝宝设计食谱,以保证宝宝的营养供给。

早点:牛奶150毫升;白糖10克

早餐:大米肉菜粥50克;香蕉20克

午餐:蛋黄软饼50克;鸡蛋番茄汤;西瓜20克

晚餐:蛋黄粥50克;苹果20克

晚点:牛奶150毫升;白糖10克

大米肉菜粥 原料:大米50克,瘦肉末20克,小白菜20克(切碎),胡萝卜10克(切碎)。

制法:

(1)将大米洗净,煮粥。

(2)将肉末、菜末下油锅炒熟,加适量的味精,拌入粥中。

蛋黄软饼

原料:面粉50克,鸡蛋黄1个,植物油3克。

制法:

(1)将蛋黄调匀,加入适量温水、细盐及花椒粉,倒入面粉调成稀粥状。

(2)热锅放油,将面糊倒人晃匀,两面烙熟。

炎热的夏季,妈妈应该注意的是,肉类和鱼类等含蛋白质高的食品容易变质,因此,在给宝宝制做饭菜时,一定要选用新鲜的鱼、肉,并要现吃现做,避免让宝宝吃隔夜食品。还要给宝宝多吃新上市的各种蔬菜和水果,使宝宝有食欲,获得全面的营养。

日常照料

让宝宝健康地过夏天

在夏天宝宝(特别是2岁以前的婴幼儿)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对外界的高温不能适应,加上炎热气候的影响,使胃肠道分泌液减少,容易造成消化功能下降,很容易得病。所以妈妈要注意夏天的保健工作,让宝宝健康地过好夏天。

(1)衣着要柔软、轻薄、透气性强。

宝宝衣服的样式要简单,像小背心、三角裤、小短裙,既能吸汗又穿脱方便,容易洗涤。

衣服不要用化纤的料子,最好用布、纱、丝绸等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布料,宝宝不容易得皮炎或生痱子。

(2)食物应既富有营养又讲究卫生。

夏天,宝宝宜食用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少吃油炸、煎烹等油腻食物。

夏天给宝宝喂牛奶的饮具要消毒。

鲜牛奶要随购随饮,其他饮料也一样。放置不要超过4小时,如超过4小时,应煮沸再服用。察觉到变质,千万不要让宝宝食用,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另外,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水果必须洗净后再削皮食用。夏季,细菌繁殖传播很快,宝宝抵抗力差,很容易引起腹泻,所以,冷饮之类的食物不要给宝宝多吃。

(3)勤洗澡。

每天可洗1~2次澡,为防止宝宝生痱子,妈妈可用马齿苋(一种药用植物)煮水给宝宝洗澡,防痱子效果不错。

(4)保证宝宝足够的睡眠。

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宝宝足够的睡眠时间。夏天宝宝睡着后,往往身上会出现许多汗水,此时切不要开电风扇,以免宝宝着凉。既要避免宝宝睡时穿得太多,也不可让宝宝赤身裸体睡觉。睡觉时应该在宝宝肚子上盖一条薄的小毛巾被。

(5)补充水分。

夏天出汗多,妈妈要给宝宝补充水分。否则,会使宝宝因体内水分减少而发生口渴、尿少。西瓜汁不但能消暑解渴,还能补充糖类与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应给宝宝适当饮用一些,但不可喂得太多而伤脾胃。

营养好智商就会高吗?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智商超群。这也符合优生优育的客观要求。孩子的智商高低与先天遗传和后天营养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证明,智商高低与脑细胞数量多少成正比,而脑细胞的多少又与营养有关系。尤其是胎儿时期第26周和出生后一年的时期内,脑细胞发育很快。因此,孕期的妇女要注意补充营养,哺乳期的妈妈也要多方面调剂膳食,以使乳汁养分充足。如果营养不良,必然会使脑细胞数目增加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智商。

多吃粗粮有好处

现在,多数家庭的食谱中,精米、细面、鸡鸭鱼肉占了主导地位,而五谷杂粮在餐桌上几乎见不到。当然这可以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的质量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从医学角度和人体营养的合理上来看,还是要多吃一些粗粮。

在粗粮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当然也包括热量。粗粮中的营养成分是细粮无法替代的。餐桌上应该多一些黄面、黑面的食物。

不要强迫孩子吃

有的母亲每顿饭都紧盯着孩子,催促他“再吃一口,再吃一口”。

儿童在玩耍的时候,心情轻松,食欲旺盛。但是,当他坐到餐桌前,看到那么丰盛的菜肴,再感受到母亲那进攻的态势,食欲一下子就消失了。

尽管他努力想吃,可是吃不下。他处于应激状态,精神异常紧张,于是唾液和胃液都停止分泌,即使吃了,也味同嚼蜡。

尽管他拼命努力去吃,可是母亲的说教、催促等强迫性的做法,造成他心理上的强大压力,怎么也吃不完,而且颇费时间。

最后,屈服于不吃不行的义务感而不得不吃。这样,精神上很紧张,加上人为地努力进餐,是很难吃得下去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在愉快的气氛中进餐是很重要的。在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气氛中进餐,唾液和胃液分泌旺盛,不仅吃得有滋有味,而且也容易消化。如果耳边充满了催促和说教声,再加上营养学理论的灌注,孩子的精神就陷入了过分紧张状态,产生应激反应,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紧张和松弛,是相反的两种心理和生理状态。如果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长期持续不断,就会直接影响生理机能,给身体带来各种不适,还会引起神经性习惯反应,例如啃指甲、哆嗦腿、尿频、尿床、颈颤等。让孩子的紧张状态松弛下来,是治疗的捷径,单纯处理表面征状,结果会适得其反。

疾病防治

儿童行为障碍

居于心理性的原因,而一再发生各种身体症状,总称为儿童行为障碍。

主要的起因是患者认为,借助发作,而得到某些利益所致。小孩想吸引他人注意,或是想逃避某件事物时,也会以此为手段。

只有在他人面前,病儿才会发作病情。而且会夸大痛苦与症状,甚至带有演戏的意味。不过,一旦身边无人的话,症状就会消失。

小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无法步行、出现各种不随意运动、呼吸急促、头痛、知觉异常等等。主要的特征是各种症状的表现十分惹眼,却又显得不安定。而且身体上也没有任何缺陷。

有时候可能会发生与癫痫相同的痉挛。不同处是事后问起的话,病儿本身完全知情。而且跌倒的技巧相当好,绝不会受伤。

病儿的性格十分特殊,好幻想、虚荣、好恶观念强烈等等。大部分是由于家庭或集体生活使其感到不安,而诱发此病症。

治疗的方法是必须耐心与其商讨,同时亦须调整家庭环境。

小外伤的处理方法

动作逐渐活泼的幼儿,最容易发生割伤、擦伤、刺伤等事件,只要受伤,即使小伤口也会痛而流血。

虽然伤口小,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发生感染。

急救处理

(1)洗涤伤口

把血和污垢冲洗干净。伤口沾有泥沙时,应以自来水冲洗干净。

(2)止血

以清洁的毛巾或纱布盖在伤口,加以压迫,即可止血。无法止血时,可加上绷带绑紧。

(3)消毒

伤口涂抹杀菌消毒液,再扎上绷带或胶布。伤口绽开时,把伤口拉合后贴上创伤膏。

也可利用市面上所售的药物药带,如创可贴。

(4)严重时应就医

伤口大或深的时候,应以干净纱布压住伤口,送往外科。

小烫伤的处理方法

小烫伤指很小的局部受伤,皮肤发红或起泡。

(1)发生烫伤后,要立即冷却,将伤处泡入冷水中,或用冷水冲10~30分钟。如果还疼,可再泡20分钟。这个方法不仅可止痛,而且可使烫伤减轻。但要注意,不要使孩子着凉。

(2)烫伤后伤处起的水泡,不要挑破。水泡的皮完整,便可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3)将伤处用肥皂轻轻洗净,可抹上獾油,然后用绷带轻轻包扎。

(4)如果水泡已破,衣服粘在皮肤上,不可往下撕。

(5)不可在伤口上乱涂东西,什么食油、白糖等。

(6)不可在伤口上贴橡皮膏或创可贴,不能用棉花或有绒毛的纺织品盖在伤口上。

(3)将伤处用肥皂轻轻洗净,可抹上獾油,然后用绷带轻轻包扎。

(4)如果水泡已破,衣服粘在皮肤上,不可往下撕。

(5)不可在伤口上乱涂东西,什么食油、白糖等。

(6)不可在伤口上贴橡皮膏或创可贴,不能用棉花或有绒毛的纺织品盖在伤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