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我是砌筑工能手
14512100000017

第17章 地面砖铺砌(2)

(二)地面砖铺砌工艺

1.地面砖铺砌顺序

准备工作→拌制砂浆→摆砖组砌→铺砌地面砖→养护、清扫干净。

2.地面砖铺砌

(1)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砖面层和板块面层材料进场应做好材质的检查验收,查产品合格证,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规格、品种和强度等级,按样板检查图案和颜色、花纹,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拼。验收时对于有裂缝、掉角和表面有缺馅的板块,应予剔出或放在次要部位使用。品种不同的地面砖不得混杂使用。

(2)施工准备。地面砖在铺设前,要先将基层面清理、冲洗干净,使基层达到湿润。砖面层铺设在砂结合层上之前,砂垫层和结合层应洒水压实,并用刮尺刮平。砖面层铺设在砂浆结合层上的或沥青胶结料结合层上的,应按地面标高留出地面砖的厚度贴灰饼,拉基准线每隔1米左右冲筋一道,然后刮素水泥浆一道,用1∶3水泥砂浆打底打平,砂浆稠度控制在30毫米左右,其水灰比宜为0.4~0.5。找平层铺好后,待收水即用刮尺板刮平整,再用木抹子打平整。对厕所、浴室的地面,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做放射形冲筋,并找好坡度。铺时有的要在找平层上弹出十字中心线,四周墙上弹出水平标高线。

(2)砂浆拌制

地面砖铺筑砂浆一般采用以下几种:

(1)1∶2或1∶2.5水泥砂浆(体积比),稠度25~35毫米,适用于普通砖、缸砖地面。

(2)1∶3干硬性水泥砂浆(体积比),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准,适用于断面较大的水泥砖。

(3)M5水泥混合砂浆,配比由试验室提供,一般用作预制混凝土块粘结层。

(4)1∶3白灰干硬性砂浆(体积比),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准,用作路面250毫米×250毫米水泥方格砖的铺砌。

(3)摆砖组砌

地面砖面层一般依砖的不同类型和不同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摆砌方法。普通砖的铺砌形式有“直行”、“对角线”或“人字形”等。在通道内宜铺成纵向的“人字形”,同时在边缘的一行砖应加工成45°角,并与地坪边缘紧密连接。铺砌时,相邻两行的错缝应为砖长度1/3~1/2,水泥花砖各种图案颜色应按设计要求对色、拼花、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码放整齐。

缸砖、水泥砖一般有留缝铺贴和满铺砌法两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铺砌。混凝土板块以满铺砌法铺筑,要求缝隙宽度不大于6毫米。当设计无规定时,紧密铺贴缝隙宽度宜为1毫米左右;虚缝铺贴缝隙宽度宜为5~10毫米。

3.普通砖、缸砖、水泥砖铺砌

(1)在砂结合层上铺筑

按地面构造要求将基层处理完毕,找平层结束后,即可进行砖面层铺砌。

(1)挂线铺砌。在找平层上铺一层15~20毫米厚的黄砂,并洒水压实,用刮尺找平,按标筋架线,随铺随砌筑。砌筑时上楞跟线以保证地面和路面平整,其缝隙宽度不大于6毫米,并用木锤将砖块敲实。

(2)填充缝隙。填缝前应适当洒水并将砖拍实整平。填缝可用细砂、水泥砂浆。用砂填缝时可先将砂撒于路面上,再用扫帚扫入缝中。用水泥砂浆填缝时,应预先用砂填缝至一半的高度,再用水泥砂浆填缝扫平。

(2)在水泥或石灰砂浆结合层上铺筑

(1)弹线。在房间纵横两个方向排好尺寸,缝宽以不大于10毫米为宜,当尺寸不足整块砖的位置时,可裁割半块砖,用于边角处,尺寸相差较小时候,可调整缝隙。根据确定后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约每隔四块砖弹一根控制线,并严格控制方正。

(2)铺砖。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几行砖,找好位置及标高,从里面向外退着铺砖,每块砖要跟线。在铺设前,应将水泥砖浸水湿润,其表面无明水方可铺设,结合层和板块应分段同时铺砌。铺砌时,先扫水泥浆于基层,砖的背面朝上,抹铺砂浆,厚度不小于10毫米,砂浆应随铺随拌,拌好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将抹好灰的砖,码砌到扫好水泥浆的基层上,砖上楞要跟线,用木锤敲实铺平。铺好后,再拉线修正,清除多余砂浆。板块间和板块与结合层间,以及在墙角、镶边和靠墙边,均应紧密贴合,不得有空隙,亦不得在靠墙处用砂浆填补代替板块。

(3)勾缝。面层铺贴应在24小时内进行擦缝、勾缝和压缝工作。缝的深度宜为砖厚的1/3,擦缝和勾缝应采用同品种、同级别、同颜色的水泥。分缝铺砌的地面用1∶1水泥砂浆勾缝,要求勾缝密实,缝内平整光滑,深浅一致。满铺满砌法的地面,则要求缝隙平直,在敲实修好的砖面上撒干水泥面,并用水壶浇水,用扫帚将其水泥浆扫放缝内。亦可用稀水泥浆或1∶1稀水泥砂浆(水泥∶细砂)填缝。将缝灌满并及时用拍板拍振,将水泥浆灌实,同时修正高低不平的砖块。面层溢出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在凝结前予以清除,待缝隙内的水泥凝结后,再将面层清理干净。

(4)养护。普通砖、缸砖、水泥砖面层如果采用水泥砂浆作为结合层和填缝的,待铺完砖后在常温下24小时应覆盖湿润,或用锯末浇水养护,其养护不宜少于7天,3天内不得上人。整个操作过程应连续完成,避免重复施工,影响已贴好的砖面。

(3)在沥青胶结料结合层上铺筑

砖面层铺砌在沥青胶结料结合层上与铺砌在砂浆结合层上,其弹线、找位置、标高和铺砖等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沥青胶结料要经加热(150~160℃)后才可摊铺。铺时基层应刷冷底子油或沥青稀胶泥,砖块宜预热,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砖块应预热到40℃左右。冷底子油刷好后,涂铺沥青胶结料,其厚度应按结合层要求稍增厚2~3毫米,砖缝宽为3~5毫米,随后铺砌砖块并用挤浆法把沥青胶结料挤入竖缝内,砖缝应挤严灌满,表面平整。砖上楞跟线放平,并用木锤敲击密实。待沥青胶结料冷却后铲除砖缝口上多余的沥青,缝内不足处再补灌沥青胶结料,达到密实。填缝前,缝隙应予以清理,并使之干燥。

4.混凝土大块板铺筑路面

(1)找位置和标高、设标筋

铺砌前,应对基层验收,灰土基层质量检验宜用环刀取样。如道路两侧需设路边侧石,应拉线、挖槽、埋设混凝土路边侧石,其上口要求找平、找直。道路两头按坡向要求各砌一排预制混凝土块找准,并以此作为标筋,铺砌道路预制混凝土大块板。

(2)挂线铺砌

在已打好的灰土垫层上铺一层25毫米厚的M5水泥混合砂浆,随铺浆随铺砌。上楞跟线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其缝宽不应大于6毫米,并用木锤将预制混凝土块敲实。不得采用向底部填塞砂浆或支垫砖块的找平方法。

(3)灌缝

其缝隙应用细干砂填充,以保证路面的整体性。

(4)养护

一般养护3~5天,养护期间严禁开车重压。

(三)地面砖铺砌应预控的质量问题

(1)地面标高错误

主要原因:楼板上皮标高超高,防水层或找平层过厚。大多出现在厕所、盥洗室、浴室等处。

预控方法:施工时应对楼层标高认真核对,严格控制每遍构造层的厚度,防止超高。

(2)地面不平、出现小的凹凸

主要原因:砖的厚度不一致,没有严格挑选,或砖面不平,或铺贴时没有敲平、敲实,或上人太多,养护不当。

预控方法:首先要选好砖,不合规格、不标准的砖一定不能用。铺贴时要砸实,铺好地面后封闭入口,常温48小时锯末养护后方可上人操作。

(3)面层空鼓

主要原因:基层清理不净,浇水不透,早期脱水;上人过早,粘结砂浆未达强度而受到外力振动,使块材与粘结层脱离。

预控方法:加强清理及施工前基层的检查,注意控制上人施工的时间,加强养护。

(4)地面黑边

主要原因:地面砖铺砌不足整块时,不切割半砖或用小条铺贴而采用砂浆修补,形成黑边影响观感。

预控方法:按设计的位置进行砖块的切割铺贴,砖块切割尺寸按实量尺寸。

(5)路面混凝土板块松动

主要原因:砂浆干燥,影响粘结度,夏季施工浇水养护不足,早期脱水。

预控方法:铺设时应边铺砂边码砌边砸实,砂浆铺面不宜过大,防止砂浆在未铺砌砖时已干燥,夏期施工必须浇水养护,3天养护期内严禁车辆碾压和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