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被折腾的世界
1456300000045

第45章 13亿倍的机会 (2)

第二十五章 13亿倍的机会 (2)

设在纽约的刘氏投资集团董事长亨利?C.K.刘就很诚恳地指出,除去过去的错觉,中美之间实现一种共生关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这正是因为两国虽然在许多方面有差异,但这些差异的领域不一定会使两国之间互相构成威胁。

而为了走上两国共生关系这条轨道,美国就必须停止以一个意识形态传教者的眼光看待中国,必须主动与中国打交道。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不会只是因为要缓解美国的偏见而改变自己的民族性格,就像美国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取悦中国一样。

这种观念的冲击与变化被时任副国务卿的佐利克为代表的一些知华派人士所注意。在布什政府中的人对中国是敌是友仍在争论不休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如果能够把中国引导进国际体系中来,那么,即便作为竞争者,中国的威胁也会小得多。

佐立克很坦率地说,“我们过去30年的七届政府都努力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结果怎么样?我们成功了。看看资本市场、商品价格、汇率和商品仿冒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这些问题根本无法讨论。因此我们重新设定了战略重心。目标不仅仅是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还须明确这样做的目标是什么”。

一个对现在和将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的理念——利益攸关者的概念,就从那时起开始孕育并最终脱颖而出了。

华盛顿的观念更新有着积极意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曾经如此描述一些家庭的破裂:为了医治丈夫的毛病,妻子可能会唠叨不休地责备他,结果他的毛病就变得更恶劣,而她也就责骂得更凶。

恶性循环由此产生。由于她对丈夫的缺点老是采取固定不变的反应,她就只能用一种方式对付这个问题。她使用这个方式愈久,这个问题也就变得愈糟,他们的婚姻就会毁坏,他们的生命也会粉碎。除非有一天,她能够去掉眼中的横梁,主动清除自己思想上的蛛网,这份关系才有可能变得积极和富有建设性。

感情关系如此,国际关系也是一样。

尽管眼中的横梁和思想上的蛛网去除的过程总是会充满波折,但这却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因为“观念一变,黄金万两”。

就像美国学者所感叹的那样,“中国正在崛起,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崛起的时候给世界提供这么多机会。”事实上,即便那些苛责中国的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开放给了美国社会数不清的机会,受惠的人远远大于所谓受损的人,这也使得中美关系表现出特别的复杂性和坚韧性。

而苛责,更多的时候,就是讨价还价,只是为了得到更多,而不是不在乎。

就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说得越无所谓,其实越放不下。真正能够放下的,是不会挂在嘴边的。

有心理学家在谈到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关系时,曾用电话和短信来说明问题。

什么叫亲密关系呢?就是随时可以打电话过去,根本不用迟疑。越是陌生的关系,越要特别考虑,时机是否恰当,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等等。

再有就是回短信的速度。关系越好,回短信越快,因为双方都有迫切的交流欲望。甚至于,有时对方没有及时看到你的短信,就会直接打电话过来,那么可以肯定,这份关系相当不错,因为他或她十分在乎你。

国际关系中也有相似的情况。

一位欧洲学者在论证大西洋联盟出现裂痕时曾经提到过,从大西洋两岸的外交接触的数量和质量看,自2001年以来都显示出急剧下降的态势: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国务卿几乎平均每月出访一次欧洲,而鲍威尔在2001年仅到过欧洲6次,2002年只到过欧洲3次。

与此同时,中美高层之间的往来却是日渐频繁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笑着说,(中美)高层会谈正在变得如此频繁,它们已经不再被新闻媒体视为新闻或重大事件。这是对的,“因为‘真正的’新闻是我们一起所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我们举行了会晤。”

事实也确实如此,拥有真正的、坦诚的、及时的、全方位的交流,则不仅是中美关系不同于以往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中美关系走向更趋稳定发展前景的关键所在。

过去十年里,中美关系尤其是在经贸领域堪称是充满互动的高潮,无论是高层互访,还是多层面交流,都体现出积极的沟通意识,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耐心。双方都较以往更清楚地意识到,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话。

布什政府的国务卿鲍威尔曾经在2003年11月5日的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席话:“仅仅在最近的两年里,我们两国首脑破天荒地有过四次会晤。我跟我的中国外交部同事、朋友和李部长在这两个月内会见了五次。我们有不断的电话交谈。”

他接下来讲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

“昨天清晨,大约早上6点,他(指李肇星)就到尼加拉瓜找我(笑声)。我们已不拘礼节。

“回想起当初我刚刚上任时,由于12小时时差的关系,我要跟中国外交部同事唐部长或现在的李部长电话交谈,通常要经过事先安排。我每打一次电话,需要大约24小时、甚至36小时才能安排好,谈话要点都有准备,所有人都知道对方要说些什么。

“这些通话中有某种拘谨。

“但是,我开始如此经常地给他们打电话,中国方面觉得很难准备谈话要点;由于我没有告诉他们我打电话要谈什么事,所以他们不知道要写什么谈话要点。慢慢地,他们说,哎,算了,他什么时候来电话就什么时候接。”笑声一片。

我们的关系已变得如此不拘礼节和接近,以至大约一个月前,中国外交部李部长给我打电话时,我碰巧在家里。

那是星期六,电话铃响了。我拿起听筒,我的通信中心告诉我中国外交部长李先生在电话线上。于是,他被接通,我们开始交谈。双方的译员努力确保我们彼此完全理解,而他的英语其实绝对流畅。

这时,我的两只狗突然叫了起来,它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人在按门铃。

阿尔玛?鲍威尔在楼上嚷道:“开门去!”

“我怎么办?”

“部长先生,我一会儿就回来。”笑声一片。

记笔记的人完全摸不着这段对话的意思,但这真实地说明了我们关系的实质。彼此像跟朋友一样交谈,坦率地说话,直截了当地说话。不用转弯抹角。

这就是友谊的含义。这就是强有力的伙伴合作关系的含义。”

鲍威尔的这段话最能说明中美关系在布什时期发生的巨变,因为像上述这番话,在若干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很多双边关系中也是不多见的。

熟悉美国的人都知道,在谈话中,会有如此家常的情节,真的太能说明问题了。这不是一般的友好关系,是充满了信任和轻松感的交往。也是让美国的一些盟友都很羡慕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只是在希拉克和施罗德时期的法德关系可以媲美。

那是在2003年10月14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德国总理施罗德授权法国总统希拉克,全权代表德国。

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施罗德当时是需要必须飞回柏林参加一次关键的议会投票,但这边的会议也十分重要,而他显然感到希拉克在布鲁塞尔更能让他放心,因而出人意料地请希拉克代他与会。

这一消息在国际社会引起轰动,也让人十分羡慕。这不仅说明德法两国在关键的国际问题上立场相当接近,也说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亲密。

这也让此后的法德领导人感到羡慕,因为你很难想象,再遇到这种情形,后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让法国总统萨科齐全权代表她。而2010年的希拉里,似乎也很难做到与中国领导人如此随意地在周末电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