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极化增长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4585600000041

第41章 后记

本书是我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也是我出版的第一部专着。

当书稿修改完成后,一种莫名的欣慰和满足感油然而生,想到马上就要出版了,心情异常兴奋。本书的出版颇费了些周折,这与我工作调动有关。我于2005年7月从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华东理工大学人文学科虽然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学术研究的氛围非常浓厚,同时学校也对人文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视,因此在这里第一次激起了我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欲望。

一年后的2006年7月,我调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这是一所成立不久的学校,可谓是“百废待兴”,专着出版资助方面的科研政策也还没有真正建立,因此当年无以获得学院方面的资助。“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到2007年初,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同事们个个忙着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我也积极地与出版社联系论文出版事宜。在这之前,我也一直关注着“2007年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着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的申报,说实话,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递交申请材料的,两个月后结果出来了,让我惊喜万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然而,想想自己还是幸运的,很多博士论文,辛辛苦苦写出后,由于出版经费等种种原因,就束之高阁,始终不能出版。另外,笔者的论文选题和所采用的大量数据,时效性都比较强,再过几年后,价值将大大降低。

当我申报“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着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成功后的几个月,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就是我所在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出台了专着出版资助的科研政策,因为我在“浙江省社科出版资助”中所获的是部分资助,还有大部分费用要自理,学校出台资助政策后,像我这种情况就可以获得学校的“差额”资助,至此出版所需要的资金均解决了,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恩师张善余教授时,他非常高兴,同时当我邀请他帮我作“序”时,他欣然应允,并以最快的速度把“序”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我。并且,恩师在“序”中对我的论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真的受之有愧,同时感到莫大的压力,也再一次地鼓励着我,为我以后的学习、工作激发了更大的动力。在此,我对恩师张善余教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谢意!俗话说:“想事容易,做事难”。的确,笔者这部专着的出版,从联系出版社到落实出版资金等事宜,前后迂回了两年多,真正地领略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只要有毅力,不放过一切机会,希望还是有的,同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当初可能意想不到的。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然翻开沾满灰尘的文稿扉页,三年前紧张艰辛的论文构思、撰写到最后答辩通过的喜悦,至今难以忘怀。

记得在攻读博士研究生之前,曾有位学长对我说过:“未做过论文,就不知道读书的辛苦。”当时出于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对这话不以为然,三年后做毕业论文时,感触尤深。特别是在做博士论文的两年中,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接着就在键盘与电脑之间度过漫漫的一整天,直至深夜。每当在失意或烦躁时,真的想不读了,还不如回家种田,过“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会悠然自得。同时,许多兴趣和爱好,都被无形的压力剥夺了,很多以前的朋友曾经戏我说“真的书读多了,人会变傻啊!”

博士论文的完成,不管怎么说,总有点像倦鸟归林的感觉,也像是飘离的尘埃再落到地上。同时,也标志着我的学生生涯的结束,此后这生再也不能像学生一样学习和生活了,心里有点喜忧交集。

论文从选题到资料收集、内容撰写和重要结论的形成,都倾注着恩师张善余教授的辛勤汗水,他对我的论文进展可谓进行了全程“监控”,对行文布局、构思甚至微小的细节,都进行了悉心指点,借此机会,对恩师致以衷心的感谢!恩师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学者作风,将永远留在我的脑际,也将时时激励着我前进。同时,使我倍感钦佩的,还有恩师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我的论文中很多图表的技术性处理都参考了恩师的做法;另外,恩师对问题的精辟、独到的见解以及举手投足间的大师风范,都令弟子们非常钦佩。

论文得以完成,还要感谢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大犇教授,尽管已出师门,但是他还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在此,对他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朱宝树教授,从资料数据收集和一些关键观点的形成都曾给予我热情的、无私的指点,在此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衷心感谢严正元教授,感谢他在我硕士与博士研究生6年学习期间给我的鼓励和帮助;感谢丁金宏教授、桂世勋教授、骆克任教授、吴瑞君教授、高向东教授、彭际作博士、俞路博士、杨上广博士、顾军廷硕士、王海燕硕士及其他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还有汪明锋博士、石崧博士、薛莹博士、曾守锤博士、雷平梅同学(精心校稿工作)以及上海市统计局劳动就业处刘惠芬处长、宁波市计委综合计划处张水清硕士等师长、同学、好友给予的关心与帮助,借此机会,对他们道声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父母、兄弟姐妹等家人、亲友的默默支持和期待,使我顺利完成学业,在此特别将此书献给他们。

笔者文中所研究的是“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人力资源配置与整合”方面的问题,对于这方面论述,有很多专家、前辈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观点,笔者自愧不如,也自惭言轻,文章如有论述不当和纰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不惜为我指出,笔者将不胜感激。同时,笔者也是借助这部拙作,抛砖引玉,激发更多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关注,使其为长江三角洲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更多宝贵的建议。

曾明星

原写于2005年5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楼17舍405室

再写于2008年7月20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学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