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将军,轻一点
1468200000005

第5章 自古帝王好读书

本来计划的好好的,谁知第二日,天降暴雨。

也因为这场雨,阿诗没有入宫。天空被刷洗的干净,随着大雨一起浇灭的,还有念念一腔热情。在阿诗入宫的必经之路,念念固执的等到浑身发冷,也没见到朝思暮想的身影。

就是这样,她才郁闷的死心。

“小豆子,你知不知道楚将军去哪儿了?”

小豆子在皇后娘娘那侍奉着,消息总要灵通些。听念念这么问,小豆子皱着张脸郁闷的想了半天,他只不过是个打杂的小太监,连正殿都进不去。

有些消息,不是察言观色就能知晓的。

更何况,察言观色能知晓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和人说的。宫中人自有明哲保身的一套,小豆子信奉的是该看的看,该听的听,但该说不该说的,通通不说。

“这个还真不知道。不过没来皇后娘娘这儿。”小豆子做迷糊状,干巴巴的笑了两声,“我一个外殿伺候的奴才,哪能知道主子的事儿。”

念念叹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这个我自然知道,我是想问,皇后娘娘今日怎么没叫楚将军来赏画?嗯。不瞒你说,我有点事儿要麻烦下将军,是关于我那流放的外公。”

当年梁氏一族抄家,除了念念的生母怜妃梁氏没被牵连,全族老少流放塞外,其余满门抄斩,算得上是近几年最出名的惨案。近几年风头渐渐过去,人们也开始隐隐约约提起,这要放在当年,敢为梁氏求情的人,都要落得同等下场!

小豆子胸中燃起八卦之魂。

他这人最怕人家说话说一半,念念恰巧又吊起他的胃口。莫不是当年的梁老爷子有了什么托付?当年梁氏也算是名门望族啊,要想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可能。

小豆子咽了口水,看看念念满脸的求知欲,终于忍不住悄悄透露,“本来是要来的。但今日大雨,听说将军府老夫人的风湿病犯了,将军是孝子,留在府里侍奉了。”

天啊!连皇后娘娘的面子都敢拂!要知道京中有多少人为了攀结富贵,别说下雨天照顾老娘,必要时候捅亲娘两刀都不无可能。

念念对阿诗肃然起敬,“母后没有怪他?”

小豆子摇摇头,“哪里会怪?刚刚冒着大雨,我便见绿琮姑姑带着些宫人,捧着补品往宫外去了,估计是送给将军府老夫人的。”还有几句话小豆子没说,丈母娘看女婿,哪点都满意。要是放到别人家身上,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放到将军府身上,就是母子情深,为了照顾娘亲连皇后都不顾,这样的孝子,往往让人越看越沉稳,越用越放心。

听闻将军初至塞外,匈奴挑衅,将军便只身带了数百精骑,击退匈奴。之后又率万人逐匈奴大军出呼兰河谷,使贼人三年不敢再犯。如今北边劲敌频频示好,与我天朝又恢复了正常的集市贸易,且有日趋繁荣之势。楚江诗其实是用了“打一棒子给个甜枣”这一招,野蛮人终究是野蛮人,与苦战相比,自然是甜枣好吃易得。就这样,之前戍守的大将宋玉溪八年没能解决的问题,如今迎刃而解。也正因如此,楚江诗才能在三年后的今日风光回京。

这叫什么来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拘一格降人才。

小豆子有些混乱了。

总而言之,自打楚将军戍守回来,宫里发生的一切不无体现出,他如今果然是正得圣宠。

一边的念念,心头泛起强烈的自豪感,本来没能见面的阴郁心情,此刻一扫而空。

她家阿诗果然是最厉害的!

“公主,您刚刚说您祖父。”

念念淡定的点点头,“就是想问问他,有没有我祖父的消息,不过一想,这也不是什么急事儿。就算下次忘记问,还有下下次嘛”

下午,雨势稍小,淅淅沥沥的沿着琉璃瓦淌下来,汇成一道道小溪。

汉林学府里传出小皇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小九小鸡啄米似的,脑袋不住的向下点。念念在一旁看的好笑,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来。

这一笑,坐在念念前面的小七回过头来,白净的面上掠过丝不屑,冲念念翻了个华丽丽的大白眼。

“笑什么笑,年纪一把了还和小九一起念学堂。”

念念气结,不断告诉自己要淡定,不能和小屁孩子计较。这招果然管用,刚刚平息,就听到小九稚嫩的声音说,“七哥,你怎么能笑话皇姐!”小小的圆脸盘上满是正义感,看起来有点搞笑,“你不是说皇姐只是脑筋不正常,但不是傻子也不是呆子,一点都不好欺负。”

还未待念念头顶飘过乌鸦,小九又来了更爆炸的一句。

“皇姐笨的连学堂都毕不了业,这个我们只能在背后悄悄说。”

对于这种打击,念念已经淡定了,还是忍不住拿头撞桌子,“和你们说多少次了,我是无聊才会来的啊啊啊!”

又坐了一会儿,小九盯着窗外,贪玩心起。

“林太傅,今日可以早退么?”

林太傅嗓子里总像含了口浓痰,人又严厉,板着脸道,“雨天人心沉静,正是读书之时。”

小九一看到太傅严肃的脸,立马胆怯了一下,“是。”

林太傅点点头,对着念念道,“倒是公主,可以早早下学。”

念念做出好学模样,“本宫还想再苦读一会儿。”

林太傅用力咳了咳嗓中浓痰,皱着脸道,“公主如今所学已经足够,若是担心功课,公主可以带回去做。”

念念只好点头,“那太傅您多保重!”临走前,不忘对着小九羡慕的表情偷偷做个鬼脸。

林太傅看着念念出了学府,心思不由得深沉起来。

广元帝膝下子嗣稀薄,仅有三位皇子,四位公主。玉露长公主、五皇子和九皇子同为皇后所出,只可惜五皇子早夭,除去九皇子,如今留在宫中的,只剩前年薨了的扶柳夫人的独子七皇子。四位公主中有两位已经下嫁,雍国对女子学识高低并不重视,除去念念,其他三位公主在上学两年后便没再入过学府,专攻琴艺书画。

林太傅多少有些迂腐,随着念念年纪渐长,与皇子继续一同上学多少不符礼仪。况且到了适嫁之年,公主应将更多心思放在女红之上。这些心思念念不会想到,林太傅对她虽然严厉,也希望念念能下嫁到一个好人家。

眼见玉露长公主也将天赐良缘,林太傅视线远了些。

“太傅,您在想什么?”

林太傅回神。

七皇子坐在窗边静静读书。他的面容还有些稚嫩,隐约却已经透出了少年人的意气与清秀,不知何时,他已经捧书读得出神。较之七皇子,九皇子则完全是小孩子心性,此刻正捧着下巴,可怜巴巴的看着他。

“太傅,您在想什么?”

见太傅没有反映,小九又问了一次。

太傅叹口气,“雨天不是读书时,九皇子若是倦了,就先下学吧。”

自古帝王,必先从书卷中汲取所需,不能静下心来看书,孺子何教?不如去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