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兄弟一见到刘继组,顿时拜倒在地哭诉道:“刘伯父救救我等兄弟”,言罢痛哭不已。刘继组见众人哭得伤心,也不由得陪下数行老泪。再加上自己与朱家为邻数十年相处甚欢,眼见得的朱家一夜之间连丧三口,却也心下惨然。当即扶起朱元璋等人道:“诸位贤侄快快请起,先人已逝,终是不可挽回,各位也不必过分悲伤。老夫与你朱家为邻数十年,与令尊情同兄弟,今日你家之痛也是老夫之痛,但得若有能效劳之处,诸位请明言,老夫绝不推迟”。
朱元璋兄弟闻得此言即将来意说明,且又详细述及当日安葬父兄时的种种异象,此事若是换做他人多是断然不信朱元璋等所言,但是刘继组则不同,一来他与朱家前一辈交情甚好,二来朱元璋出生时的种种异相也是他亲眼所见,因此不由得不信。当下对朱元璋感叹道:“贤侄,老夫常道你日后终究是非常之人,想你出生之日便有种种异相,今日看来又是如此。既然天意已定,老夫也乐得顺天应人,也算做得一个功德,些许土地不算的什么,就赠与你兄弟好了,只是老夫盼你兄弟他日功成名就,勿忘提携我钟离刘氏一族”。
刘继组与刘大秀本是同族,因此也有若干土地,他自己又在刘大秀处做账房先生,也算中产之家。但他为人与刘大秀却不同,见得族兄刘大秀鱼肉乡里,常感慨乱世之中如此这番必然遭来横祸,因此暗中处处与其兄不同。如今见得朱元璋一众前来求助,有心乐得顺天应人做个顺水人情,因此将那野地埋葬朱氏父兄之处慨然赠与朱元璋兄弟。
朱元璋兄弟自是感谢,百般拜谢不表。且说世间之事总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朱元璋等人这几日正在料理家中后事,谁知他二哥朱镗、三哥朱兴祖本来就染有时疫接连乏食,那日安葬父兄时又淋到大雨,一回来便相继病倒,不料不多时竟也接连去世。此时偌大的一个朱家只剩的朱元璋孤苦伶仃一个人,他又只得忍住悲痛,料理好两兄后世,安顿好嫂子和侄儿朱文正后,觉得人生恍恍惚惚,也没什么意思,整日里只是哀愁不语。
且说朱元璋不到一月,家中父母兄长相继离世,朱家除他以外只剩得孤儿寡母,后来也移居他处。他有时便在那里自己一个人想:“世人皆说我生有异象,奈何至今只是悲惨凄苦,人生于世又有何欢?现今亲人全无,倒不如追随师父青灯黄卷了此一生罢了”。
想到这里他便有了出家的念头,却也不向众兄弟说明,只是第二日上山便径直前往昙云法师禅房求见师傅。那昙云法师这些日也是卧病在床,聊得自己也是时日无多,心下很是想交代众弟子一番,当下朱元璋来见便立即唤入。那朱元璋见得师父便如同又见得亲人一般,当即说不出话来,只是把满心中的痛苦一股脑的都哭将出来,待得哭诉已毕,朱元璋向师父叩首道:“师父,弟子蒙此大变,已恍惚两世为人,今已看破红尘,愿追随师父从此青灯黄卷常伴佛祖”。
“哈哈,傻孩子”,高彬听完朱元璋所言,笑道,“你道是说说得轻巧,什么看破红了,其实莫说看不看破,你还根本没有真正接触过红尘。自古少有天生的僧人,有那为世所迫得愤僧,有那情场失意的情僧,有那逃避祸乱的逃僧……,凡此种种僧人你皆不在其中之列,当不应为僧。只是为师念你家中遭此劫难,无处生计,切乱世之中做得一僧人也算是一个可以隐蔽的身份吧。你早为我徒,今就剃度你为僧,只是为师料你日后终做不得僧人,就不与你法号了”,高彬一边咳嗽着说,一边唤来寺中其他高僧,就在塌下给朱元璋剃度。
却说剃度完毕,高彬又唤退其余众人,单独对朱元璋说道:“元龙,你过来,为师有些话想和你说。为师与你你今日剃度不过是权益之计,一则是了却你心中悲痛,另一则则是给你一个谋生暂居的法子。你生来非凡,日后当成大事,所以必经如此磨难,试想,世间的明君贤主那个不是经得若干磨难才得成就大事?若都是如那后来守成之君不知前辈创业艰辛,一味的荒淫,贤主也会变成了昏君。上天既降生你,总是要你受尽劫难好就万民于水火之中,你怎好就此自暴自弃呢?你且看,即便是是如同为师一般终生诵经礼佛,也不过普渡的那区区二三几户人家,又怎比得上你去建功立业拯救天下万民的功德呢?”。
说到这里,高彬又喘息许久,接着说道:“你与为师师徒这些年,恐怕不管是你,就是你的父母、寺里的其他僧众也不一定知道为师的出身”,高彬回忆起自己早年身世慢慢的有了点精神,“为师先人,乃是我大宋的开国元勋渤海郡王武穆高公高怀德。想我高家秉承先人忠烈世代忠良,鞑子入主中原,我起兵反元。崖山一战后我身负重伤,为躲避朝廷追查不得已下发为僧,却矢志不渝想光复大宋。后来也是我有幸,得以遇到当时皇觉寺住持收我为徒,又传我各种佛法,因此我得以知天意,原来那大宋的国祚气数已经该尽了,就此本应如你所说当看破红尘的。可是我又眼见的那胡元压迫中原汉人,我心又不忍不平,于是四处拜访高人,得知濠梁钟离处当产朱氏贵人,此子一出方可改元换代。在你与父相识之前我与你外祖陈公便是挚交,因此得知你母嫁与朱氏,我因而心动,前往朱家望气,只是当产贵人,只是欠缺了王气,故而劝说你父迁居于此”,高彬说着体力不支,又咳出血来,朱元璋在旁服侍,好一会高彬又道:“元龙啊,为师时日不多了,今日就把你的身世和该说的都全都说与你听,你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