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老城区的西部,因此而得“西湖”之名。自古以来,西湖就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它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临城,中涵碧水,湖面碧波荡漾,船影点点;湖中三岛点缀,绿意盈盈;三堤横卧湖中,花红柳绿;远处云山逶迤,雾霭漫漫。它既揽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又是人文荟萃之所,将人文历史与自然美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著名风景湖泊。
如今,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景区,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而且还驰名海外,成为闻名中外的国际性花园。而浙江省会杭州之所以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城市,就是因为有西湖及其附近群山的美景。因此西湖依杭州而得名,而杭州也因西湖而兴盛,如果没有西湖,杭州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而已。
一、西湖名字的由来
关于西湖的名字,清代雍正朝浙江巡抚李卫和傅王露主修的《西湖志》开篇有这样一段记载:“西湖古称明圣湖。汉时有金牛见湖,人言明圣之瑞,因名。又以其在钱塘,故称钱塘湖。又以其输委于下湖,故称上湖。其地负会城之西,故通称西湖。”可见自古以来,西湖曾有过很多名字。
今天的杭州地区,最早在秦代时开始设置钱唐县。西湖位于钱唐县境内,因此可能据县名而得名,称为“钱唐湖”。在秦代时,西湖还与钱塘江相通,所以也有人认为“钱唐湖”的名字是由钱塘江之名而来的。到汉代时,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八《地理志第八上》有记载:“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一般认为,这里所谓的“武林山”应该就是今天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群山上的溪水,逐渐汇合为金沙涧,向东流注入西湖,成为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指的应该就是西湖,它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西湖名称。
其后,西湖还有“明圣湖”和“金牛湖”的古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〇《渐江水》中有这样的记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因为传说湖中有金牛出没,所以得名“金牛湖”。当时又有人说湖中有金牛出现是天子圣明的瑞祥,因此又称之为“明圣湖”。
除此之外,西湖还有“钱水”、“钱源”、“西陵湖”、“西泠湖”、“石函湖”、“上湖”、“放生池”、“潋滟湖”、“西子湖”、“明月湖”、“美人湖”、“龙川”、“贤者湖”、“销金锅”、“高士湖”等诸多名称,每个别名,各有来历。“钱水”、“钱源”其实是西湖主要补充水源之金沙涧上游的名称,后来引而为之就成为西湖的别名了。南朝时候,古乐府中有一首著名的《西陵苏小小词》,词曰“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因为苏小小是钱塘名妓,有人认为此处的“西陵松柏下”,指的就是“钱塘西湖”,而西陵一作“西泠”,因此西湖便有了“西泠湖”的别名。至于“石函”二字,本出于唐朝李泌所建的用以蓄泄湖水的石函闸,随着石函闸的建成,西湖便有了“石函湖”的名称。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后,开始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人工浚湖,并在钱塘门外筑起一道长堤,把当时的钱塘湖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的“上湖”即为今天的西湖。而“放生池”之名,则得自于北宋天禧年间,当时的杭州郡守王钦若奏准以西湖为放生池,以为天子祈福,自此以后,西湖在各代都有用作放生池的,而同时她便有了“放生池”的别称。至于“潋滟湖”,显然就是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诗句而来。又因为诗中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由此,西湖便有了“西子湖”的美名。而以苏轼的这首诗为****,后代明人写诗有把西湖比作明月的,清人也有写下“西湖原是美人湖”的,“明月湖”、“美人湖”的别名就由此而来。此外,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楼钥在论及当时的贤人倪思时,认为西湖似贤者,称之为“贤者湖”。南宋时期,位于京城的西湖出现了一派繁华艳丽景象,偏安江南的统治者不思恢复故土,却沉湎于湖光山色、奢靡享乐之中,一掷万金,花天酒地。因此到元朝时,上饶人熊进德游览西湖后就写了一首《西湖竹枝词》,词云:“销金锅边玛瑙坡,争似侬家春最多。蝴蝶满园飞不去,好花红到剪春罗。”以“销金”二字讥讽南宋朝廷偏安临安,游冶侈靡,不思图进的行状,致使西湖蒙尘,背了“销金锅”之名。不过后来也有人为之辩解说,西湖虽然日销寸金,然而鱼蒲之利,所生日亦寸金,也足以相抵了。至于“高士湖”的雅称,则来自于明朝高士孙一元,他曾隐居于西湖边的净慈寺,西湖因他而有了高士湖之名。
虽然西湖有如上众多的别名,但是只有两个名称为历代所普遍公认,并见诸于文献记载: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唐(塘),湖称钱唐(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
“西湖”之名,大概始自于隋代。秦代始设的钱唐县,县治在武林,即今天的灵隐山附近。县在山中,位处钱唐湖之西。至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陈,改钱唐郡为杭州,初治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次年即移治钱唐县(今宝石山东南);开皇十一年,又将县治移到钱唐县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是为最早的杭州城。这样,州治就由原先的钱唐湖之西迁建到湖的东面,而原先在城东的钱唐湖,现在相应地就位于城西了。湖在城市的西面,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样的。因此,“西湖”就是城市西面的湖。
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地使用了。在白居易的诗文中,就经常使用“西湖”一词,如其诗题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等。但是西湖虽然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在正式公文中,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因此可以肯定,“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北宋以后,名家诗文大多以“西湖”为名,钱塘湖之名遂逐渐鲜为人知。而苏轼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
二、西湖的地理和水文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老城区的西部,地处太平洋西岸、长江三角洲的南翼、钱塘江下游北岸、杭州湾西端,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属于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和气压的变化非常大,夏季由于受到东南季候风的影响,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冬季则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西湖东靠杭州市区,其余三面环山,全湖的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伴随着前几年的“西湖西进”,面积由5.68平方公里扩大为6.5平方公里,除去湖中岛屿和三堤,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公里。整个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杨公堤分隔,分割为5个子湖区,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和岳湖,子湖区间由堤上的桥孔连通。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和杨公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由此形成了主体湖面“一山、三堤、三岛、五湖”的基本格局。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西湖的平均水深约为0.72米,即使最深的湖心亭附近也不到1米。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挖浚,在2000年前后时,平均水深达到1.5米左右。经过21世纪初开始的西湖综合治理以后,现在的平均水深为2.27米,其中最大深度达6.52米,而最浅处仍不到1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为1次/年。湖水的年平均水温为17.6℃,最高是10月份,为28.6℃;最低是3月份,为4.0℃。湖水基本不结冰,但在1976年至1977年冬季和2007年至2008年冬季时期,曾有深层结冰。
西湖流域面积约27.25平方公里,流域内年径流量为1400万立方米。水的补给主要依靠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长桥溪等几条不长的自然溪流。
金沙涧是注入西湖中最大的一条溪涧,长约6公里,古时称钱源,又名金沙港,因为涧中的沙色纯净、呈金黄色而得名。金沙涧在不同的溪段有不同的名称,在浅坡处也称为金沙滩,在入湖口溪涧逐渐变得深广起来,就叫做金沙港。金沙涧汇合了灵隐、天竺一带的大小溪水,其上游称灵隐山北涧、南涧,中游称灵隐浦,下游从洪春桥以下入湖段称金沙港,在曲院处汇入西湖。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灵隐)寺之东西瀵二水,东龙源,横过寺前,即龙溪也,冷泉亭在其上。西曰钱源,其流洪大,下山二里八十步过横坑桥,入于钱湖,盖钱源之聚滀也。”此处的“龙源”、“钱源”等山涧应该就是汇合为金沙涧的支流。金沙涧从曲院汇入西湖后,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的三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
龙泓涧又称玉钩涧,传说元代著名文人张雨曾在此卖白玉钩,故有此别名。涧源出风篁岭龙井,自茅家埠经卧龙桥注入西湖,全长约3.2公里。沿途汇入有两大溪涧:一是金沙泉涧,二是胭脂泉涧。根据记载,原先龙泓涧特别是近湖一带,水既深且广,可以通舟。
赤山涧又称惠因涧,有南、北两源,南源出钱粮司岭,北源出大兔儿山,经筲箕湾西合玉岑山阴支涧,东流过回龙桥,与南源来水汇合于赤山埠,再东行与花港相接,全长约1.2公里。
长桥溪,全长约1.5公里,又称长桥水,于长桥公园处入湖。其一源出自方家峪,另一源则是玉皇山麓之山泉,从山谷岩缝之间流出,左冲右突,夺路而下。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桥溪中下游周围环境复杂,居民较多,溪水因生活污水的排放长期受到污染,影响到西湖水质和周围景观。
由于补充水源主要依靠降雨和几条不长的溪流,因此从现有的来水情况看,如果没有钱塘江引水工程的帮助,西湖入湖的径流量和蒸发量是无法取得平衡的。但根据历史资料来分析,至少在北宋以前,西湖的水量还是比较充沛的,否则很难维系比今天要大得多的水面,也无法在大旱之年为下游的几万亩良田提供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