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乔木树种
一、樟子松
樟子松(Pinus sylu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松科(Pinaceae),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速生用材、防护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树干通直,材质良好,用途广泛。樟子松适应性强,能耐40(-50)℃低温。也是抗旱性强的树种,不苛求土壤水分。根系非常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沙壤、黑钙土、栗钙土、淋溶黑土、白浆土上都能生长。
(一)造林地选择:在山地石砾质沙土、粗骨土、沙地、阳坡中上部及其他土层瘠薄的地段上均适于栽植樟子松。尤其在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上栽植生长最好。但在水湿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临时性积水地,土壤可溶性含盐量0.12%以上的土壤和在林冠下不能栽植。在沙地和含盐量低于0.1%的碳酸盐土壤上也能生长良好。
(二)苗木:苗木选择无病虫害的良种壮苗。苗木大小影响造林成果,生产实践证明,用2年生苗木造林效果好,容易成活,保存率稳定,幼林生长也快。苗木在运输过程中用湿草或用塑料袋包装苗根,到造林地后及时假植,切勿伤根。
(三)整地:在山地及土层浅薄,容易引起土壤冲刷的地段,宜进行块状整地,灌丛和低密度萌蘖林地段,在整地前进行割带,一般带宽1—1.5m,带内割去树木、灌木和大草,在带内进行带状或块状整地。平坦地,为蓄水保墒,可全面整地。风蚀沙地,随挖坑随栽,不必先整地。
整地在春、夏、秋都可进行,但以夏季最好。因夏季杂草嫩小,草籽尚未成熟,地温高、雨水多、易腐烂,可增加土壤肥力。一般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季以前进行整地,实行隔年休闲。新采伐迹地,新撩荒地杂草少,土壤结构好,可随整地随造林。
(四)栽植:一般采用明穴栽植。苗木根系纤细,易于风干,新根形成部位的局限性大,根系断伤后不易形成新根,因此,保护好苗木根系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尽量减少根系的暴露时间,栽植时将苗木放在植苗桶内。
(五)造林季节:樟子松造林以春季为好,要不违“林时”,抢墒造林。早春土壤水分较多,苗木根系生根能力旺盛,是造林的最好季节。一般化冻够深就顶浆造林,但在多风的干旱地区,应躲过大风期,也可以进行雨季造林。
(六)造林密度:防护林一般每亩为333株。用材林一般每亩为222株。
二、油松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松科(Pinaceae)。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木材坚实,富松脂,耐腐朽,是优良的建筑、电杆、枕木、矿柱等用材。它分布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保护环境的效能。
油松抗寒能力较强,喜光,在全光条件下能天然更新,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油松的根系发达,蒸腾强度较低,所以较耐土壤干旱,在山顶陡崖上能正常生长。但土壤过旱,对幼树成活不利,生长缓慢。要求土壤通气状况良好,故在轻质土上生长较好;如土壤粘结或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油松就长不好,表现在早期就干梢,在地下水位过高的平地或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则不能生长。油松喜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不耐盐碱。
(一)造林地的选择
油松造林,要重视选择适宜的地形部位。在较干旱的低山黄土丘陵地区,土壤水分是油松成活、生长的重要因子,因此,一般只能在阴坡、半阴坡造林。低山阳坡上油松人工林生长缓慢、稳定性差,病虫害比较多,难于长成规格材。
(二)苗木
油松植苗造林通常选用顶芽饱满、根系发达、叶色浓绿、高径规格符合标准,没有病虫害的2年生播种苗或2+1移植苗。苗木在运输过程中用湿草或用塑料袋包装苗根,到造林地后及时假植。
(三)整地
我区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分配不均,是不利于造林的主要矛盾。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全靠天然降水。如何将有限的天然降水蓄存起来,并使林木得到充分利用,细致整地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措施。油松造林的整地方法比较多样,主要取决于造林地条件。常用的方法有:
1、水平沟整地。一般规格长3—4m,上口宽70—80cm,下底宽50—60cm,深40—60cm。每沟内栽4—6丛。
2、鱼鳞坑整地。一般采用中鱼鳞坑整地,长1—1.2m,宽60—70cm,深30—40cm,每坑栽2丛。
3、反坡梯田整地。即在山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里切外垫,将生土石块筑沿,修成里低外高的梯田,使田面形成10—20度的反坡,保持30—50cm深的活土层,宽度1.2—2m,上下两个反坡梯田保留0.3—1.0m的间隔。为了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强抗早保墒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最好提前半年至一年整地,不论那种整地方法,均应将表土放在坑的上方,心土放在下方或作埂。
(四)造林密度。
每亩220—330株(株行距2×1.5m或1×2m1×1.5m)。
(五)混交造林。
目前在生产上习惯于营造油松纯林,火险性大,病虫害多,改良土壤的效果差等缺点,已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来,近年来,许多地区提倡营造混交林。营造混交林有下列几种方式:
1、油松与灌木行间混交,可采用的灌木有山桃、沙棘等。
2、油松与阔叶伴生树种作行间或带状混交,可用的树种有杜梨、山杏等。
3、油松与栎作带状或块状混交。
4、油松与其他针叶树种混交。可用的树种有侧柏、落叶松、云杉等。
(六)造林方法
油松可用植苗及播种两种方法造林。播种造林省工,幼林生长好,但用种量大,对造林地条件要求高,鸟兽害严重,成活率不稳定,所以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植苗造林适用于各种条件,成活率较稳定,应用最为广泛。
油松春季植苗要掌握适时偏早的原则,在土壤解冻到一定深度开始泛浆时造林最好。栽植过晚,根系来不及愈合深扎。过早栽植,土壤解冻层薄,栽时填土不实,地温低,根系不能活动,也会产生生理干旱现象。雨季用带土坨的苗造林,应在早晨、傍晚时间栽植,连晴三夭后即应暂停,待再次降雨后继续栽植。秋季造林时间较长,在阔叶树落叶后到土壤结冻前均可,但有些地区要防止新栽苗越冬受寒风侵袭而干枯,最好在栽后入冬前采用覆盖防“寒”措施,把油松苗地上部分用土盖严,来春土壤解冻后将防寒土扒开,结合进行第一次松土抚育。
油松栽植方法以穴植法为主,要求穴大根舒,深栽(在干旱地区以不埋进针叶为准)实埋。栽植时要坚持“一提、二踩、三覆土”的原则,注意防止窝根,窝根苗即使当时成活了,以后也会由于根系发育不良而严重影响生长,在干旱年份窝根的幼树也易死亡。用小苗栽植造林时常用丛植方法,每丛栽2—4株。特别是用山地育的苗,采用丛起丛植,适当带宿土,效果最好。丛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及促进初期生长。
三、华北落叶松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松科(Pinaceae)。是我国华北地区中山以上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材质好,用途广,耐腐朽。生长较快,有涵养水源的显著效能。华北落叶松耐寒性强,垂直分布接近于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耐干旱瘠薄,在阳坡及土层瘠薄的地方,多为小块状分布或散生,在阴坡及阳坡沟谷边生长旺盛,集中成片,生长良好。喜光性强,根系发达,具有一定的萌芽能力。抗风力较强。常用的造林方法有:
(一)窄缝栽植法
在灌木较多的地带,先进行环山水平割灌,每隔2m伐开2m宽的灌木带,然后在带内块状整地二行,每亩220穴。春季造林,在已整过地的植穴点上,将植苗铲直立插入土中,开出一个长12cm,宽5cm,深20cm的窄缝,用2年生或2+1苗,将苗根舒展放入缝内,苗木固定后,在苗木内侧7cm处与原缝隙平行,再将植苗铲垂直插入,先拉后推将苗木挤实,拔出后填土,踏实,造林时应将苗木放在带水的植苗桶内,使苗根系保持湿润。栽植后当年7—8月在穴周围割草一次,翌年春季土地解冻后立即整穴,抚育、培土,踏实一次。此法冻拔害轻,工效快,成活率高。
(二)直壁靠边栽植法
在海拔2,000m左右的阴坡、半阴坡造林,于前一年伏天进行鱼鳞坑整地,沿等高线呈品字形排列,穴面里低外高,造林中主要抓好起苗、运苗、栽苗三个环节,用2年生或2+1苗,每穴1—2株,栽植在****靠里边3—5cm的地方,使苗木直立舒展靠壁,由外面填土踏实,栽植时,提一个水桶浸根,保护苗木。此法可避免窝根和冻拔害,栽后一、二年内,在夏季进行松土除草,保存率在85%左右,10年生已基本郁闭成林。
(三)中心穴状栽植法
在海拔1,600m以上的不同坡向的荒地上造林,于前一年的雨季进行块状整地,打碎土块,拣净草灌根系和碎石。春季土壤解冻后造林,在穴中心刨坑,每穴一株,苗木直立坑中位置,轻轻填土踏实。造林后15天左右进行正苗抚育,根部培土,并结合扩穴,修埂。在造林前一天起苗,深挖、轻提,将苗木根系包装,运往造林地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再放到冷水中浸泡一夜,或者假植在湿润的土壤中,造林时取出苗木后放入植苗桶内,随栽随取。造林后要连续3年进行中耕除草、踩穴、培土、清淤、扶正等工作。
四、侧柏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柏科(cup.ressaceae),能适应干冷及暖湿的气侯,在年降水量300—1,600mm,每平均气温8—16°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正常,能耐—35°的绝地低温。对土培要求不严,在向阳干燥瘠薄的山坡和石缝中都能生长。对基岩和成土母质的适应性强,在石灰岩、紫色页岩、花岗岩等山地都可以造林。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适生于中性土壤,在酸性及微碱性土壤上亦生长旺盛。抗盐碱力较强,在含盐量0.2Voo左右的土壤上,能良好生长。但是以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速度较快。侧柏耐涝能力较弱,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上,侧柏易烂根死亡。侧柏是喜光树种,但幼苗和幼树耐庇荫,在郁闭度0.8以上的林地上,天然下种更新良好。幼树在油松、刺槐、麻栎等树种的林冠下,生长良好。萌芽性强,枝干受损伤后能萌发出新枝。浅根性:侧根、须根发达,抗风力弱。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中等。对氧化氮、臭氧等烟雾及硫酸雾的抗性较弱,抗烟力较差。
(一)造林
侧柏通常采用植苗造林。低山或中山海拔1,000m以下的阳坡、半阳坡,石质山地干燥瘠薄的地方,轻盐碱地,均可用为造林地。低湿地不宜栽植。
(二)整地
一般采用鱼鳞坑、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等方法整地。春、秋两季都可裁植,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条件。春季造林同油松。在秋季雨水条件好或土壤墒情好时,进行秋季造林。用1年生健壮苗两株丛植,注意适当深栽和埋实,为防止冬季风害和冻害,要覆土防寒。栽后用手将苗尖向东南压鸾,上部覆10—15cm高的土堆,以不见苗为原则,翌春针叶开始转绿时扒出来,并松士保嫡。
(三)造林密度
密度荒山造林株行距为1×1.5m或1×2m。作绿篱定植时,单行式株距约40cm,斜双行式行距30cm,株距40cm。混交侧柏在混交林中,在一定的侧方庇荫条件下,比纯林生长健壮而且迅速。
五、新疆杨
新疆杨(Populus bolleaan Lauche)杨柳科(Salicaceae)。耐寒性较强,喜光树种,根系较深,抗风力较强,并对叶部病害和烟尘,具一定的抗性,在抚育管理较好的条件下,生长快、成材早、病虫少,为宁夏黄土丘陵区造林的先锋树种。
(一)造林地以选择
一般选择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土为好。“四旁”一般适于营造新疆杨。
(二)整地
大面积造林,可用机械进行全面整地,深度25—30cm,并修水渠,平整土地,便于灌溉。四旁植树可随整随造。
(三)造林方法
1、植苗造林。多用1—2年生壮苗,穴栽,栽后踏实。有灌溉条件的,栽后灌溉,可以提高成活率。
2、插干造林。插干造林,多在早春用长1.5—3m,粗3—8cm的2—4年生的枝干,放在水(最好是活水、淡水)中浸2—3天后,穴栽。栽的深度50—80cm,上露1—2.2m。大面积造林,因材料所限不宜采用。
(四)造林密度
新疆杨树冠小,营造防护林时,初植行距2m,株距1—1.5m;培育小径材林时,行距2m,株距2m。培育中、大径材时,株行距可适当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