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风琴教学方法的基本结构
构成手风琴教学方法的主要因素是演奏技术的练习及其组合方式、训练进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等要素。其中演奏技术的练习及其组合方式主要是指学生为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技术训练以及各个练习之间的连续结合练习;训练进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是指对手风琴教学过程的时间、训练内容的安排、教学用具的选用、练习的步骤等因素的安排及其变化形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是指教师在指导手风琴教学工作时,所采用的音像资料、图像资料等信息手段和讲解、示范、观摩等信息传递方式。手风琴教学中的许多方法正是由这种因素所组成,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变化,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教学方法。
(二)手风琴教学方法的基本分类
手风琴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各种主要表演能力的发展大致相同的作用,如重复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有些方法的适用范畴则较为专门化,只对某一表演能力具有特效的发展作用;有些方法属于过程控制性的,只在手风琴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对学生的教学内容的掌握或表演能力的提高具有控制作用,如模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有些方法属于现场操作性的,即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发展若干表演能力的方法,如重复教学法等。因此,对手风琴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建立科学的方法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对任何事物进行类别划分与体系建立,均需首先确定分类标准,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建立若干不同的分类体系。例如,依照发展舞台表演能力的目的,可分为体能教学训练法、技能及技巧教学训练法、表演心理教学训练法等等。再细分,体能教学训练法可分为力量教学训练法、灵敏教学训练法等等;依照教学内容的组合特点,手风琴教学法可分为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等;依照练习负荷和间歇的关系可分为持续教学训练法、重复教学训练法等等。
(三)手风琴教学方法体系
手风琴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手风琴教学训练任务,获得理想教学效果,达到培养优异表演能力的目的,而采用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手风琴教学属于器乐教学的研究范畴,从宏观到微观存在三个层次的教学平台。
第一层次的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从宏观角度,就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共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二层次的同类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从中观角度,就同类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共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同类是指诸如键盘、弦乐、铜管乐等器乐分类形式;第三层次的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从微观角度,就某一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共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手风琴教学理论与方法属于第三层次。
1.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在器乐教学过程中具有宏观指导意义,适用于所有器乐类的教学实践。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器乐教学实践高度结合而产生的,目的在于科学控制器乐教学过程而形成的、具有长期控制作用的、训练手段的统称。对多年手风琴专业教学具有较大控制作用的主要有模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方法。
器乐教学基本方法是指在器乐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器乐方向学生或演员舞台表演能力各影响因素水平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途径及手段的总称。主要包括属于训练因素类的重复教学法、间歇教学法、持续教学法、模拟演出教学法等方法。此外还包括属于教学因素类的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等方法。
2.同类教学理论与方法。同类教学理论与方法,是指同类别内具有共性指导意义的器乐教学方法。具有同类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会较多地实现专业间的移植,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发生在同一类别内不同专业之间。其实,在器乐教学领域中,已存在着一种朦胧的“专业间移植”的思维意识。而同类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与科学应用,必将是这种思维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指导下,主动地、积极地思维和行动,促进同类别间教学理论、方法、技术的移植,提高各专业教学水平。
3.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三层次是具有专业针对指导意义的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综上所述,器乐教学理论体系包括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同类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三个层次。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只有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是在深入研究各专业教学特点,总结各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专业教学过程中规律性的问题,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在这一层面上手风琴教学理论与方法只适合于手风琴教学,而对于其他专业,甚至包括同一类别的钢琴教学也不能产生有效的指导意义。专项器乐教学理论应密切结合各专业教学实践,研究适用于本专业教学活动需要的指导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可应用的教学训练方法。
目前,我国器乐领域各专业研究水平、教学水平发展极不均衡,有些专业的教学理论方法太过落后,未能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没能从根本上把握本专业的教学规律,极大地影响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发展。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表现在:(1)专项器乐教学实践需要应用的成果与教学研究成果多为理论的矛盾;(2)专项器乐教学实践的超前性与理论研究的滞后性互为矛盾;(3)各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往往不能满足各专项自身教学实践需要的矛盾。因此,在专项器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理论、方法与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手风琴教学理论与方法。手风琴教学在整个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属于第三层次,突出表现在手风琴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各环节具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其应用。手风琴教学方法的应用必须基于对手风琴表演及手风琴教学规律及特征的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去指导教学实践。此外,有必要对同一类群其他专业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寻找“专业间移植”的切入点,拓展手风琴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内容,促进其不断地提高。最后,还必须深入研究国际手风琴教学理论与方法前沿问题及热点问题,促进我国手风琴教学理论与实践理念的国际化及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