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学
家学是私学的一种,它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基本单位或家庭或家族内部子弟传授知识、技艺的教育形式。家学的发展可追溯至西周,《礼记·学记》记载的“古之教育,家有学,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中的“家有学”就是指早期的家学。随着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家学发展到宋代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很多有名望的家族家学。家学的发展推动了宋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给宋代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宋代的家学也给当今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宋代家学兴盛的原因
(1)宋代农业、手工业的持续发展是家学兴盛的经济基础。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和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具有封闭性和自给自足性的特征。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人们生产、娱乐、生活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就成为人们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在有专门技艺的手工作坊的家庭,更需要通过对家庭内部子弟进行技艺的传授才能使得技艺得以传承。在这种背景下,家学就成为宋代私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统治者的扶持是家学兴盛的政治保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它的教育内容多是儒家伦理纲常,这是符合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道德规范的。所以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就会对家庭办学给予大力的鼓励扶持和表彰。如赵匡胤曾下诏命令各地长吏要表彰那些几代同居的家庭。对于家族办学,宋朝廷更是着力扶持,宋太宗赠给建昌办雷塘书院的洪文杭以“义居人”的称号,赏赐了上百轴御书的条幅。宋代统治者对家庭办学的重视从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家学的发展。
(3)理学价值观的推行与深入是家学兴盛的文化基础。理学在宋代逐渐发展并完善成为维护宋王朝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理学家所推行的家庭伦理道德符合统治者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统治者进一步推行理学价值观。理学家们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朱熹以“天情人心,不易之理”之说当众表彰洪文抚义居办学。邵雍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也关系到国家的盛衰,他说:“克肖子孙,振其家门;不肖子孙,破败家门;猗嗟子孙,盛衰之根。”【30】由此可见,宋人对家庭教育时非常重视的,这就从内部推动了家学的不断发展。
(4)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是家学发展的催化剂。宋代的科举中经学的地位得以明确,并增加了诗赋作为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宋代科举在选拔人才中虽然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是非常注重家世。一些达官显贵的家庭为了能让家族子弟光宗耀祖维护家族声望,就格外重视对家庭子弟进行教育,所以在宋代关于家庭教育的准则和规范的书籍也不断出现,如家规、家训、家戒、家法、家约,等等。比较著名的有司马光的《温公家训》、赵鼎的《家训笔录》、陆游的《放翁家训》、袁采的《袁氏世范》等等,这些书籍流传广泛并对平民家庭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宋代家学兴盛的重要原因。
2.宋代家学的基本类型
家学发展到宋代日趋完善,出现了三种基本类型:家庭蒙养教育、家庭办学和学术家传。
(1)家庭蒙养教育
家庭蒙养教育是宋代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早期教育是儿童成长的第一阶段,它对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起着奠基作用,所以家学格外注重对子弟的蒙养教育。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就非常重视儿童的家庭蒙养教育,他认为:“一岁之事慎在春,一日之事慎在晨,一生之事慎在少,一端之事慎在新”【31】,“春无再至,花无再开,人无再少,时无再来”【32】,告诫孩子“休将少时态,移作老年羞”【33】。在宋代对蒙童的教育既有识字教育又有伦理道德知识、历史知识、诗词歌赋的教育,还有专门针对蒙童教育的教材专著,如《神童诗》、《三字经》、《百家姓》等等,可见宋人对家庭蒙养的重视。
(2)家训
家训是指家中父母对子女、兄长对弟妹、夫妻之间的亲自直接的教诲,也包括晚辈对长辈、弟妹对兄长的建议与要求。它属于家庭内部的教育,是由家庭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种家学教育形式。家训发展到宋代经过前代的不断沉淀累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家庭特色的家规、家约、家范、家诫、家劝、户规、族规、族谕、庄规、条规、宗式、宗约、公约、祠约,等等。家训也逐渐成为宋代家庭管理的核心。宋代的文化辉煌灿烂,家训写作也日益兴盛,从帝王将相到文人百姓都非常重视家训,如陆游的《五更读书示子》、《冬夜读书示子幸》和《示儿》等,这些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还有赵鼎的《家训笔录》、倪思的《经锄堂杂记》、袁采的《袁氏世范》等也对如何治生理财、居家制用进行了具体论述。这些家训由于深刻反映了家庭对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提供了家庭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此类书籍流传非常广泛,影响深远。
(3)家庭办学
家庭办学一般是在地主、商人、官宦人家的一种家学形式,它是在家庭内部设立学校,一般只有一个老师教家庭内部子弟,采用个别教学。到了宋代,家学设置非常普遍,尤其是家族为了维护本族的地位与声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本族子弟接受教育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在宋代比较著名的家学有:苏颂家族、章得象家族、刘熙古家族等创办的家学。这些有名望的家族大部分都会请塾师到家中来教授本族子弟,这种办学形式没有地点、时间、课程的限制,教学方式也比较灵活,可自由讨论,师生之间关系也比较融洽。
(4)学术家传
我国古代的专业教育包括医学、建筑、艺术、史学等。古代没有专业的教授技艺的学校,这些专业技艺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家庭的内部教育才得以传承,这也是家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随着经济中心南移,中央集权的稳固,商业的不断发展,宋代的经济比较前代有了一个跨越性的发展,尤其在手工业方面,出现了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这些手工作坊中有些规模大,工匠人数多,内部分工很细,为了让这些家庭手工作坊得以持续发展就需要将这些经营管理方法及专业技艺传授给家庭内部子弟,这种学术家传不仅传承了家族技艺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宋代家学的基本内容
(1)伦理纲常的教育
①理想主义的教育
宋代将伦理道德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不仅符合传统的儒学思想理论,更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大学》中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34】从中可以看出,儒家自古以来就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实现人生的重要理想的步骤,而齐家就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所以在宋代传承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必然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家长不仅希望通过这些教育内容把子女培养成具有君子人格的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继承家族声望、走上仕途、光宗耀祖的基本途径。
②家庭人伦思想的教育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人伦思想的教育是社会理论教育的基础,并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在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处理好这三种关系是家庭和睦兴旺的保证。在宋代的家庭教育中也格外重视家庭伦理的教育,主要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如司马光所说:“孝子奉父母之遗体,平居一毫不敢伤,及其拘仁蹈义,虽赴汤蹈火无所不辞。”陆游在《放翁家训》中亦说到:“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可见这种家庭人伦思想具有典型的封建伦理纲常特色,长者和男子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子女和妻子只是附属,但这种的人伦思想在宋代却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实现了家族的和睦持续发展。
(2)传统美德的教育
①培养具有忠信、诚实的传统美德。在实行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中,忠信、诚实是为人处世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宋代家学中非常注重对子女诚信品质的教育,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宋人吕祖谦提出“言不忠信,下等人也”【35】,袁采也说“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36】,可见在宋代要求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对忠信、诚实的践行,这不仅关系到家庭子弟的人格修养,也影响到家族的整体声望。
②发扬仁爱、勤俭等传统美德。仁爱是君子人格的重要表现,勤俭是朴素家风的突出显现。在宋代家学中,重视发扬仁爱、勤俭的美德。如范仲淹认为在家庭生活中需要培养仁爱,体恤关爱他人,曾在家戒中要求“吾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37】。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从中可以看出他认为最美好的道德就是勤俭节约,最大的罪恶就是奢侈浪费。
③坚持清正廉洁、精忠报国的为官美德。宋代家学的发展与科举考试是息息相关的,在“学而优则仕”思想的指导下,大部分人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利禄以改变自身命运,这就要求在为官之前就必须教育读书人的为官美德,要求他们不论将来为官大小,都应清廉、忠心。如著名理学家朱熹就说“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38】。被称为“包青天”的包拯就以逐出家门这样严格的加法告诫子孙要清洁,他曾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段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39】
4.宋代家学的基本方法
(1)及早施教,循序渐进
对蒙童早期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其一生的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宋人非常重视儿童在蒙养阶段的教育,主张要抓住时机,及时教育,这样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就会不断地进步并能够及早避免一些不良的干扰。著名理学家张载就说:“教者但观蒙者时之所及则道之,此事以亨行时中也,当时道之使不失其正,则是教者之功也,养其蒙使其正者,圣人之功也。”【40】可见张载非常重视儿童在早期阶段伦理道德的教育,认为这是成为圣人的有效途径。又如宋人李邦献说:“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41】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父亲应从孩子的蒙养阶段开始对儿童进行教育。宋人不仅重视儿童早教,也重视胎教,认为孕妇的言谈举止和外在环境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司马光就列举了周文王之母重胎教的例子。他说:“古者妇人任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脾(不正)。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夜则令替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艺博通矣!”【42】可见对胎教的重视。
(2)长者垂范,言传身教
宋代的家学除了聘请专门的家庭教师外最重要的就是家里长者言传身教,家中长者对家庭管理和家庭子弟的教育具有绝对权威,尤其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教育最具影响力的,加上血缘亲情使得这种教育形式无时无刻贯穿在子女的学习生活之中,因此这样的教育效果是显著而深远的。正如李邦献所说:“教子弟无他术,使耳目所闻者善言,目所见者善行。善根于心,则动容周旋无非善。”【43】其中就认为长者垂范、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当父母孝顺时,孩子也会孝顺,父母若不肖,孩子也不会孝顺的,要通过自身的言语传授给子弟,让他们在一言一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宋人已经充分认识到长辈的言行对于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已经把这种言传身教的方法当成了首要的教育方式。
(3)教育严厉,寓爱于教
宋代家庭对子弟的教育时非常严厉的,这不仅树立了长者的威严,更是对子女的言行起着重要的影响,对孩子的爱不能喜形于色,应严肃地教导,让他们懂得人生的道理和处事的学问。而这种教育又是将爱蕴含其中的,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总是会充满疼爱呵护的情怀。这样的教育不仅是父母与子女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睦。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下,子女才能健康成长,家庭才能兴旺发达。所以只有将严厉与关爱相结合,慈训并用,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既尊敬又亲近,才能更好地教育家庭子弟,正如司马光所说:“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44】
5.宋代家学的基本特点
(1)宋代家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
宋代家学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前代传承下来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教育、识字写字的教育、历史知识的教育,而且增加了理学思想的教育,强调家庭人伦道德。由于科举考试增加了诗赋内容,在家学中重视对诗词歌赋的教育。宋代出版了许多诗赋类的教材,而家学在宋代发展也日趋成熟,教学不受人物、地点、时间的限制,比前代更有进步性,有父训、母训、家庭办学、学术家传等多种教育方式,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宋代教育的发展。
(2)宋代家学非常注重子弟的蒙养教育
从宋代蒙学教育发展来看,蒙学教材的数量之多、蒙学办学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就足以看得出宋人对蒙养教育的重视。在家学中的蒙养教育更是不能例外,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如朱熹、张载等人都提倡对蒙童要及早施教,而当时《百家姓》、《三字经》、《神童诗》等适合蒙童教育读物的大量出版,更加推动了宋代家学中蒙学教育的发展。
(3)以封建伦理纲常为主要教育内容
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基础就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在家学中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不仅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更有利于家庭子女对家庭人伦道德理念的贯彻落实。当时发展迅速并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思想更强调伦理纲常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在宋代的家学教育中不得不把伦理道德作为教育家庭子弟的主要核心内容。
(4)宋代家学家训发达
家训是中华民族家庭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宋代是传统家训的兴盛时期,宋代把家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它的教育效果具有直接现实性,在家学中家训相对来说要比其他教育方式更亲近、贴切也更具有影响力。宋代出版了非常多的家训作品,其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流传范围之广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如司马光的《家范》分别论述了祖父、父亲、子女以及夫妻、兄弟、姐妹之间应遵守的责任与义务;袁采在《睦亲》、《处己》、《治家》中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告诫子孙在家庭人伦关系中应该遵守哪些伦理道德规范。这些家训不仅维护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更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宋代家学中发达的家训丰富了德教思想的同时,也改善了社会习俗和道德风尚。
6.宋代家学教育的社会影响
(1)宋代家学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宋代家学教育是许多杰出人物成才的摇篮。家学一般是针对家族子弟在家庭内部进行,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施教,其内容丰富,方式灵活,相对于官学和其他私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会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家庭子弟在家学传统氛围中不断地受到熏陶感染,其一言一行都会被家人重视,更能够帮助子弟及时施教和改正不良的习惯。在宋代的家学教育中就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出现了许多名门望族,如同安苏氏家族、浦城章氏家族、深州李氏家族和尉氏刘氏家族。
(2)宋代家学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
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时期已经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文学、医学、哲学、史学等等,而家学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宋代家学的高度发达,不仅在教育内容上传承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注重对人伦道德的教育,培养家庭子弟勤俭节约、诚实忠信、廉洁正直的美德。这不仅培养了子弟良好的品行作风,更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袁采在《袁氏世范》中教育子孙后代:“凡家有产,必有赋税。续是先截留输纳之资,却将盈余分给日用。岁入或薄,只能省用,不可侵支输纳之资。”并认为这样做的话即使是要省吃俭用、受冻挨饿,也“自是贤德,又是美称”【45】。可见,宋代家庭注重对子弟忠贞爱国、勤俭持家的教育,以维护家族的兴旺和社会的稳定。又如宋人在家训教育中,要求子孙后代戒骄戒奢,并且禁止子孙后代酗酒、赌博等,这些也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进一步维护了家庭的安定。
(3)宋代家学教育为后代留下了丰厚的教育理论
宋代家学的发达表现之一就是创造了很多著名的家庭教育理论,不仅有一些经世致用的零散的言论,也有单独成章的教育文献和大量的教子诗和治家格言、族规、宗约、家法、家规、家令等。这里有些家庭教育思想是影响至今的,如司马光的《居家杂仪》,真德秀的《家塾常仪》、赵鼎的《家训笔录》、陆游的《放翁家训》和袁采的《袁氏示范》等等,这些著作中的家庭教育理论,不论是对当时的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的家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符合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通过这些理论教育可以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而这些家庭伦理思想的践行不仅教育了家庭子弟,更是维护了家庭制度,缓解了家族内部的矛盾;有些家训则突破了家族的范围,在民间充当“法家”的角色,把这些伦理道德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这就更有效地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稳定。
(4)宋代家学对当今家庭教育具有借鉴价值
在无论哪种性质的社会,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单位。宋代家学传承和发扬了很多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思想,崇尚勤俭持家,注重培养正直忠诚的子女。这些都对当今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但是宋代家学中的大部分教育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其思想具有浓重的封建色彩,我们在借鉴之时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促进当今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
(四)书院
1.书院的性质之辩
对于书院是否属于宋代私学的问题,学界一直存在明显的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私学包含书院,如在孙培青老师主编的《中国教育管理史》中认为,“宋代书院是高级私学,它产生于唐代,发展于五代,而兴盛于宋代”【46】。在梅汝莉老师主编的《中国教育管理史》中也认为,“古代的私学与书院,都是以私人为主体的办学形式,是私人创办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47】。第二种观点认为私学不包括书院,如在苗春德前辈主编的《宋代教育》一书中,把宋代的学校分为宋代的官学、宋代的私学、宋代的书院三类,显然是把书院划归在私学之外。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书院是介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非官非私、既官既私’的特征”【48】。笔者认为,宋代书院最早是在民间由私人创办的。唐朝中后期,随着官学的衰微和私人讲学的兴盛,许多文人与士大夫选择清静优雅之地创建书院,在其中读书讲学,宋初的许多书院都是由唐末五代时期私人创建的书院发展而成的。从书院的教学形式上看,宋代书院更多地承袭了私学自由讲学的特点,重视讨论与研究,学派思想求同存异,并不同于官学所要求的理论学说的整齐划一。从书院内部的管理来看,宋代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组织管理模式,虽然官方也采取给书院赐学田、选派教师等支持措施,但并没有对书院的发展加以过多地控制和干涉,仍使其保留了自主管理的私学性质。基于以上阐述,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观点,认为书院属于宋代私学,是私学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
2.宋代书院的发展历程
书院作为从事高级教育的私学类型,在宋代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北宋前期是宋代书院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民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书院进行教学,兴建书院也被看成是“偃武教、兴文事”的重要标志。但这时的书院是在官学体系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书院充当了官学教育的功能的背景下发展的,因此这时的书院缺少独立的教育内容和学术特色,带有非常明显的传统的私塾性质。到北宋宋仁宗庆历兴学之后,随着国家的太学、州县学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官方学校开始迅速发展,其他地方教育机构的地位被逐渐取消,书院教育也逐渐走向衰弱。但数量上却没有减少,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这一时期,书院总数在73所以上,而实际存在的书院当在百所左右,尤其出现了以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府书院等为代表的全国著名书院,奠定了书院发展的规模和学术基础,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到南宋时期,书院开始复兴,尤其是理学的发展,使此前沉寂的书院获得了勃兴。这一时期书院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南宋前期是理学书院的开创期。这时杨时、胡安国等理学大师开始在书院中讲学,传播思想,形成学派。杨时和胡安国分别在当时著名的东林书院和岳麓书院讲学,这一时期书院的特点是书院的规模小,制度化程度还比较低。(2)南宋中期是理学书院兴盛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书院发展不同于以前,书院发展声势浩大,形成了著名的宋代四大书院。这一时期书院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书院兴建的数量多、规模大,影响范围也比较大;第二,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始逐渐完善。(3)南宋后期是书院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书院教育被纳入官方教育体系,书院教师开始由朝廷官员担任,政治色彩浓厚,政府开始对舆论论进行控制,限制了学术自由的发展,带有一定的集权色彩。这一时期的书院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开始成为科举制的附庸。【49】这时书院总数为442所,是北宋时期的6倍。对书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宋代书院的办学特色
(1)教育理念侧重心性与伦理
书院的兴起,与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禅林活动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入宋以后,许多知识分子都深受其影响。这种影响也突出地反映在宋代书院的教育理念上,即非常注重修身养性。在教学内容上,宋代书院多强调心性之学和伦理纲常之学,一般是教导学生研习“五经”、“四书”和文学、历史,即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同时还要讲明义理,讲求身心修养及躬行实践。至南宋,书院教学内容与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此外,作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有关维护封建统治与封建道德永恒性的理论和个人修养功夫的理论。他在教育活动中主张“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要,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同时,在南宋学术论坛上,也出现过与朱熹名声并世的人物,即陆九渊。朱、陆理学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肯定“理”是永恒不变的封建道德,并寓于其讲授之中。
(2)培养目标注重进德与为学
书院教学管理对学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都十分明确和严格。南宋朱熹于淳熙年间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则堪称典范,这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完整的学规,也是南宋以后,历代书院共同依据的总学规,其要求生徒“敬敷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为“为学之序”;以“言忠信,行笃教,惩愤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而诸己”为“接物之要”。这个学规,实际上是朱熹为封建高等教育拟定的总纲,它包括教育的目的、为学的次序和方法,以及修身、处事和接物的要领,同时,也反映了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的典型的教育纲领。因此,南宋以后的书院一般都遵循朱熹制定的这个学规,只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书院再补充一些大同小异的条目而已。与朱熹同时代的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讲学时,也同样制定了《丽泽书院学规》,除规定以“孝、悌、忠、信”为讲学宗旨外,还规定了退学条例,即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令其退学:“1.亲在别居;2.亲没不葬;3.因丧婚娶;4.宗族讼财;5.侵扰公私;6.喧噪场屋;7.游荡不检”。上述学规说明宋代书院教育侧重德与学的养成教育。
(3)讲学风格追求自由开放
①讲学过程注重启发与思辨
书院讲学,通常是大师引导生徒自己学习、钻研为主,大师从旁诱导为辅。他们用治学经验作为指导读书的原则和程序,启发自己学生提高读书自学的效果。朱熹曾强调指出:“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至,只待别人来理会,来放自家口中。”宋人张洪和齐熙将朱熹有关读书的语录摘录成册并总结出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即:“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同时,书院还十分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鼓励学生进行问难论辩。朱熹特别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难,他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经常亲自与学生质疑问难。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讲学时,也提出求学贵创造,要自己独立研究,各辟门径,有超出习俗的见解及新的发现。他指出:“今之为学,自初至长,多随习熟为之,皆不出窠臼外。惟出窠臼外,然后有功。”此外,书院还提倡学生多作读书日记以供参阅,通过参与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治学能力。
②学术交流呈现“百家争鸣”
书院讲学,除学术传授或宣传教化的讲学外,还有一种讲会性的讲学,形成了自由讲学、相互研讨的良好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朱熹在他《有怀南轩呈伯崇轩之二首》诗中,有“忆昔秋风里,寻明湘水旁,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连床。别去多遗恨,归来识大方。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等句,张轼则在《赋别晦庵》诗中写道:“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顷登文石殿,忠言动宸旒”,表明在这次辩论中,两人既存在分歧,又互获启发。此外,朱熹与陆九渊学术观点也并不一致,如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所说,象山之学,以“尊德性为宗”,紫阳之学,以“道学问为主”。后来论《太极图说》,两人论点各异其趣。淳熙二年,吕祖谦邀请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参加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的讲会,即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此间,朱陆两人观点又针锋相对,为诗讥讽,后又各自检讨。陆九渊自责过去的自己“粗心浮气,徒致参辰,岂足酬义”,朱熹则写道:“迩来日用工夫颇觉有力,无复向来支离之病。”淳熙八年,朱熹邀请陆九渊来白鹿洞讲学,陆讲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朱熹则离席说“熹当与诸生共守,无忘陆先生之训”,随即将陆九渊的讲稿刻石于书院门前,即有名的《白鹿洞书堂讲义》。书院依靠“讲会”,开创了讲学自由之先河,扩大了教学范围,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学术空气,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又扩大了书院的影响,提高了书院的社会地位,为地方学术活动贡献了力量。
(4)师生关系讲求情深意笃
①宋代书院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原因
A.学制原因
宋代书院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学制原因,主要表现在生徒来源、学习年限、书院组织管理、对生徒的考核等方面。宋代书院招生没有严格的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只有品德的要求。学生来去自由,求学治学,自主择师,仰慕在先,虚心受教,这种宽松的学制有利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形成;在书院的学生中,寒门子弟构成了书院生员的主体,主持或创办书院的大师鸿儒们不论高低贵贱,同等对待,师生之间志趣相投,志同道合,富有平民民主色彩,有利于师生团结。书院的组织机构也比较简单,教学管理上主要靠学生自觉,形成了书院师生之间内在的隐性人文管理。在书院的教学内容上,除儒家经典外,理学大师的研究心得等还成为学生的选修教材,大师不会在学习内容上强制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B.学派原因
宋代书院坚持学术自由,书院大师坚持学术独立,真理至上,不依附权贵,相合则留,不合则去。同时书院也注重学术交流,”讲会”将教学活动与社会学术活动相结合,扩大了学术的影响范围,激发了学子的求知积极性。书院也很少受到政府的行政干涉,师生都没有身心上的压抑。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书院师生大多不计较功名利禄,苦心钻研学问,有利于促进书院师生学术的合作精神和增强学派内部的团结。另一方面,宋代书院多建于环境优美的名山大川,既有利于学生修身养性,又有利于大师寓教于乐,有利于师生陶冶情操,形成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
C.学风原因
宋代书院大师强调力行、以身作则、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等优良学风,为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可能。学生“信其道则亲其师”,从潜意识上增强了学生对大师的“向师性”。宋代书院大师不仅自己治学严谨,还要求学生做学问时善于质疑,治学上反对盲从,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师生教学中的协作精神可见一斑。
D.学业原因
宋代书院既培养出精神境界高,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鸿儒学者,又能培养出经世致用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才,即使没有成为政治家或大师,他们离开书院后往往会因为就读于某著名大师或书院而受到尊重,客观上促进了宋代书院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②宋代书院师良好生关系的主要表现
A.展礼教育和生活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
展礼教育是宋代书院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一种尊师重道的生动的教育过程,这些包含祭祀先圣先师的礼节的教育活动充分体现了尊师的丰富内涵。宋代书院大师在学业上、生活上、人生道路上都非常关心爱护学生。在学业上,朱熹会因为学生学业状态的好坏而“喜见于言”或“忧形于色”,生活上,朱熹爱生如子。书院教师还帮助学生设计人生轨道,寻找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人生目标。
B.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师友共进
书院大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互论辩,互为启发,提高自己的知识学术水平,教学活动既是教与学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又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书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不同学术学派的大师讲学交流、互相论辩,这不仅加强了各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而且扩充了师生之间的信息量,道义可从师友得来,师友间的情义是深重的。
C.学术交流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以道相交体道求道
宋代书院大师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大都反对读书以科举为功利性的目的,甚至有些大师反对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明确提出书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圣人”,是孝悌忠义、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与化身,是书院师生应当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北宋二程兄弟劝勉学子:“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50】宋代书院的学生有的一生致力于通理穷理,继承与发扬先师的天道之学。可以说,“道”是宋代师生相互交往的纽带和基石,以道相交是宋书院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4.宋代书院的内部管理
(1)学生管理
①生源管理:广纳生源,开放办学。书院没有年龄、地域和身份的限制,只有品德和学业的要求。《明道书院规程》记述:“士之有志于学者,不拘远近,诣山长入状帘,引疑义一篇,文理通明者,请入书院,以杜其泛。”【51】
②分类管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入学生徒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掘,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据湖南《祁阳县志》记载:取录生童分三等,依太学内外肄业及与课之制,诗文优长者列为内肄业,足额二十名……外肄业及与课生童,经过三次课考超擢首录,外肄业升内,与课升外,三次殿后者降等,内降外,外降与课,以示鼓励。【52】
③管理方法上讲求心表结合。这是宋代书院在学生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主要包括:以德育为中心,智育培养与道德养成互相渗透。岳麓书院学规有这样的十八条: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项;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刻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前十条是道德修养,后八条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前者规范的是德育,后者规范的是智育。德育从条目数量、位置看是居于主要地位的,将孝、忠、廉、节等道德规范纳入学规,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理学教育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而关于学习的条文,虽是以学习态度和方法为主,但也是对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生动的品格教育。此外,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同样也反映了学生管理上二者的结合,首先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的五教,作为明确人伦关系的准则,紧接着是以此为基础的关于为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前四者属于知识传授范围,最后一项“笃行”属于实践。然后才是关于修身、处事、接物的规则,力求规范与引导并重,以其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
在此基础上,宋代书院多注意德育环境建设,一般选择名山大川或远离城市的僻远地区作为校舍,因为“城市嚣尘,不足以精学业”,唯有择胜地,立精舍,才适于隐居读书并修养心性。书院内的陈设,以书院的学规、学训为主,处处楹联石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感染。
④管理机制上讲求自我管理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从机构设置上看,书院只有一位明确的主持人,其名称有洞主、山长、堂长、院长等。主持人往往是学派宗师,讲学释难为主要职责,而管理实为兼领。有些规模较大的书院,虽增设副讲、管干、典谒等职,但专职人员极为有限,往往由书院学生轮流分任,称“高足弟子代管制”。利用共同遵守的学规,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学长有时在有的书院即为学生首领,管干、司计、掌祠、掌书、典谒、司录、经长等多在肄业生中择优选拔,这些担任职事的学生被称作“职事生员”,取类似职务津贴的“贴食钱”、“辛资”等费用。学生自治中最主要、设置最多的职事是斋长。斋长一般从住院生徒中选择品行端正、老成持重、学业优秀者担任,任期不限,根据工作好坏而定。其职责主要是稽察考勤、劝善规过、辨疑析难,同时还帮助管理财产、图书、协办考试事务、发放膏火奖资,甚至稽核斋夫、役等员工,实为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另有司纠,类似今天的学生寝室长,掌稽察生徒善过,择老成者担任。
同时,导师言传身教对生徒的治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不可小觑。南宋书院的山长负责制的施行准确地证明了这一点。山长主持教务,每月三次课试及逢一、三、六、八日,讲课时到院。山长等核心成员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准可以决定书院的兴废盛衰。书院大师除了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外,还十分重视不同学术观点的论辩交流。朱熹认为,除集体讲演外,书院老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学生自修读书。这样,教师通过学术阐发、议论和与生徒交流,始终在思想上起着对生徒的导引作用。
(2)经费管理
①书院经费的收支概况
经费问题始终是困扰书院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书院创办者及管理者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问题。书院经费筹措渠道有多种类型,除了政府拨付的钱款外,书院的大部分收入表现为学田、屋舍、书籍、学习用品等。具体来说就是朝廷赐予、地方政府拨置、官绅民众个人捐献和书院自筹的学田以及朝廷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及各种形式的资助、地方官员或乡绅民众的捐款、赐予书籍等形式。从支出的情况来看,教学是书院经费的主要支出,包括生徒膏火、山长薪俸、职员薪俸、奖赏钱。藏书是书院经费的第二项支出,包括购书和刻书费用。祭祀是书院经费的第三项支出,由于祭祀对象繁多,祭祀礼仪隆重、祭品繁多,所以祭祀使用的经费之多可以想象。此外,兴建和维修建筑费,也是经费支出中不小的项目。此外,书院作为士人立足于社会的文化组织,理所当然地承担了教养先贤后嗣的社会责任,这笔支出也占据了书院经费的很大一部分。
②书院经费的管理举措
A.政府设置专门的组织负责书院经费拨付
政府设钱粮官、司计、直学等官职专司书院的钱粮供应。所有田产钱粮,皆钱粮官“掌其出纳”,并设司计一职为其助手,主管钱粮,一般由居院肄业生徒担任。如潮州韩山书院,除洞主、山长外,职事有堂长、司计、斋长。
B.设置书院财产登记制度
为反侵占,清故田,书院建设者将书院财产载之册籍。登记册籍的内容包括田亩地段、租佃之人、应输租额、田亩的规章等,册籍的内容还要以揭诸碑石的方式公布于众,世人共知。在此基础上形成田亩经费使用情况档案,分存官府、吏胥、绅民、士人之手,或将其载于书院志、地方志之中,以确保院产。
C.书院经费管理制度健全
南宋时期,书院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容涉及人员、仓储、簿书、收支等内容。
D.增加学田出租等融资渠道
出租学田的经营活动一般不由书院自身运作,为避免书院经营负担和学田被强占、恶意拖息等问题出现,往往由政府代为经营。
5.宋代书院的积极社会影响及历史局限
(1)积极影响
①宋代书院营造了宽松的文化氛围,是学术思潮生长的摇篮。有学者指出,宋朝风俗醇厚,气节高尚是与书院讲学大有关系的。风起云涌的学派思潮与学术精神展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自由开放和古代文人学者的思想精髓,这是要求一统而思想僵化、精神桎梏、利欲薰心的官学所望其项背的。
②私学教育为宋代的人才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官学的发展为宋代培养出大批有知识的官吏,那么,私学教育为宋代培养出大批学者,许多名师鸿儒都与私学教育有不解之缘,私学造就了学者,这些学者的学术活动又推动了私学的发展,相得益彰。
③宋代私学教育为社会读书风尚开启源泉。朱熹等人建立的书院、订立的学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创举。其中的思想也成为我国古代读书人恪守的思想,其读书精神对今天的学生仍然有指导意义。书院成为一种文化教育的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教育发达的见证,虽然以当今的教育理念观照宋代的书院,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在当时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依然是中华儒学精神的载体,是一种文化教育的传承。它的学术自由,它的独立探究,它的门户开放精神,给了我们无限的精神财富,给了我们历史继承的源泉。
(2)历史局限
①宋代书院发展规模和发展动力仰仗经济的支援。宋代的书院没有持续性的经济支援,大多是随兴的捐赠,而且到书院读书的人不交学费,反而要书院承担他们的住宿、膳食,可见,一旦离开经济的支撑,书院的维持就很艰难。
②宋代书院教学的薄弱环节——科学技术教育。宋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它的科学非常发达。四大发明之中的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的使用都是在宋代最后完成。那个时代的教育家,把自己的全身精力都投入到理学中,没有把自然科学充分纳入到私学的教学之中,因此,从本质上说,他们仍然没有走出中国古老的思维方式。因此,宋代的私学就与科学技术在两条平行但不等长的轨道上发展。
注释:
【1】苗德春主编:《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2】彭入义、张丽娟:《中国私学发展沿革》,《邯郸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3】[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上仁宗皇帝书》。
【4】[宋]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十《屯田》。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
【7】袁征:《宋代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8】[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四《京兆府小学规》至和元年四月。
【9】黎敬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
【10】[宋]朱熹:《御定小学集注·原序》。
【11】[宋]朱熹:《大学章句·序》。
【12】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13】[宋]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篇·宗法》。
【14】《宋史》卷四二五《徐霖传》。
【15】《嘉定赤城志》卷三七《仙居陈密学襄劝学文》,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6】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6页。
【17】[宋]王洙:《神童诗》。
【18】洪迈:《容斋笔记》。
【19】《嘉定赤城志》卷三七《仙居陈密学襄劝学文》,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20】《至顺镇江志》卷一一《学校》,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21】姚红:《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92页。
【22】《郑氏规范》,《丛书集成初编》本。
【23】[宋]朱熹:《家礼·序》。
【24】[宋]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三《家人》。
【25】《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乡贤志·义行》,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6】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六。
【27】黄庭坚:《山谷别籍》卷九《青阳希古墓铭》。
【28】《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
【29】引自同治《奉新县志·甘竹胡氏十修家谱》。
【30】[宋]邵雍:《击壤集》卷一八《盛衰吟》。
【31】[宋]邵雍:《击壤集》卷一六《观事吟》。
【32】[宋]邵雍:《击壤集》卷一六《不再吟》。
【33】[宋]邵雍:《击壤集》卷三《立秋日川上作》。
【34】[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6页。
【35】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戒子通录·吕祖谦辨志录》(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36】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袁氏世范》(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37】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戒子通录·范仲淹家戒》(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38】[宋]朱熹:《朱文公政训》。
【39】《包孝肃公家训》《能改斋漫录》卷一四《四库全书》,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850册,第767页。
【40】张载:《横渠易说·上经·蒙》,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85页。
【41】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省心杂言》(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页。
【42】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温公家范》(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43】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省心杂言》(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44】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温公家范》(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45】周秀才编著:《中国历代家训大观·袁氏世范》(上),大连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
【46】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47】梅汝莉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48】喻本伐、熊贤君著:《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49】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2卷,第136期。
【50】[宋]朱熹:《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
【51】周应合:《明道书院规程》,《景定建康志》,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52】邓洪波:《中国书院的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