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498300000048

第48章 技术引进战略与印度高科技发展(3)

印度政府还规定了审批同外国进行技术合作项目的具体政策:一是专利费的给予要与实际产值相联系。计算专利费的基础是专利产品出厂价减去货物税和进口原材料到岸价格后的余额,一般按其3%—5%计算;凡进口图纸、文件资料和其他技术诀窍者,采用一次性计算方式,但分三次支付(协议批准时、提交技术文件时和投产时各支付1/3)。如按照生产经营情况提成支付专利费,则一般按照协议签订之日起8年内的生产经营情况提成,或按照投资开始之日起5年内的生产经营情况提成。二是规定技术合作协定不应要求印方支付与生产和价值无关的最低保证专利费;同时一般不禁止印方在国内转让技术诀窍、产品设计或工程图纸等专利权。在采购资本货物、零部件和原材料方面,在制定产品价格政策方面和在设计产品的销售安排等方面,也不应对印方有任何限制。三是进口技术必须符合印度政府的相关政策,外方委派任何技术代表,从人数到约定期限和报酬等,都要先经过印度储备银行的批准。四是外国合作者要负责培训印方生产和管理人员,协定应对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培训人员及引进技术的吸收、改进和开发等做出详细安排。同时,合作项目需要的任何咨询,都应由印度咨询服务公司提供;如认为需要外国咨询公司参与,则印度咨询公司应是首席咨询者。印度政府一般不同意合作协定延期,双方必须按期完成有关任务。

4.产业发展政策

独立后,印度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大力发展公营经济,实行混合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独立初,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印度政府注意通过利用外国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为保持国家独立,印度政府还是对外国投资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1948年工业政策决议明确划分公私部门的经营范围,私营部门活动领域明显缩小。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进一步扩大公营部门的经营范围,并缩小私营部门的活动领域,从而限制外资可以进入的经济领域,规定外资只能进入某些不影响印度经济安全的领域,而不能进入为公营部门保留的诸多领域,如原子能、军火武器及铁路等等。为有效利用外国投资和先进技术,印度政府又把工业分为四类:一是有无技术合作都允许外国投资的工业;二是只允许同外国开展技术合作而不允许外国单纯投资的工业;三是除依法获得特许外,通常不允许同外国进行合作的工业;四是完全不允许外国资金和技术合作的工业。据此,印度政府一般只允许外资进入国家重点发展而又迫切需要技术的领域。同时,印度政府鼓励外资进入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的部门。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印度政府对上述工业分类进行了某些调整,每年定期公布不允许外国投资和技术合作的部门,保证国家急需发展部门对先进技术引进的需要。

此外,印度政府还从生产经营许可证、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及外汇供应等其他方面,严格控制各类技术的进口。

三、印度技术引进战略的调整

长期严格地控制技术进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印度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但是却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科技进步。进入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面对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印度政府在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的进程中,开始进行技术引进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加大对高新技术引进的力度,有效促进了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的开展,从而也加速了印度的技术进步,特别是促进了印度高新科技发展。

1.技术引进战略调整的背景

与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一样,印度技术引进政策调整与改革也有着深刻的国内社会经济背景和国际科技发展背景。一是严格控制技术进口政策的弊端逐渐显露。独立后,印度政府通过进出口政策、外国投资政策、技术合作政策、产业政策等诸多政策法规,严格控制技术进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技术引进的重复,减少了浪费,并支持了国内企业生产,但是却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企业技术进步,并影响了经济发展。因此,印度政府必须调整和改革技术引进政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新技术革命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独立后,由于加强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控制等诸多原因,印度没能够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步伐。19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印度与世界先进科技的差距日益明显,为此,印度政府必须调整和改革技术引进政策,加速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三是印度开始进行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1980年代中期上台的拉吉夫?甘地总理决心“用电子计算机把印度带入21世纪”,在大幅度调整经济政策的同时,决定也相应调整技术引进政策;199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发起以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也有力地促使印度政府加紧对技术引进政策进行重要的改革。

2.技术引进战略调整的内容

1983年,印度政府公布新技术政策,1984年底,印度政府又公布新计算机政策和促进软件出口政策等,从而对技术进口政策进行了某些重要的调整:一是扩大同外资合作的领域,主要是在电力和少数机械制造领域放松同外国进行技术合作的限制,并取消外国投资者在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投资的限制。二是提高外资在合营企业中所持股份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外资在合营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可以超过51%,在高新技术领域和产品全部用于出口的情况下,外资可实行独资经营。三是不反对合营企业在出口产品时使用外国商标。四是允许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单位进口其所需要的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资料,并对其进口实行免税或减税等。为此,印度政府还调整了进出口政策,如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放松进口限制,把更多的进口列入“一般开放许可证”范围,并对进口印度国内没有的技术,一律实行免税等。进入199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大为增强。199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发起全球化经济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后,印度政府加速经济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印度政府强调要利用外国投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同外国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放宽,除军工生产、环境污染及某些战略性领域外,包括发电输电、能源开发、石油化学、药品生产、钢铁冶金、机器制造、轻工纺织、交通运输、现代通讯和信息电子等其他所有领域,均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二是进一步提高外资在合营企业中所持股份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外商所持股份可达50%,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外商持股比例可达74%,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和产品全部用于出口的领域,外商持股比例可为100%;甚至在公路建设、电站建设和机场现代化改造中,也可实行外商独资。三是取消外商必须转让技术的规定,政府不再要求外国投资者必须转让技术,也不再要求必须培训印方技术和管理人员等。四是修改专利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新专利法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并增加了对高新科技产品如软件等的保护。五是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进口方便,允许外商自由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并在某些情况下对这些进口给予一些关税优惠等。六是给予财政税收方面刺激,除对外商进口机器设备等提供关税优惠外,印度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国投资企业税收的税率,减轻了外国投资者的负担,降低了其在印度的经营成本。

3.技术引进战略调整的效果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印度技术引进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取得了某些重要成绩。一是扩大了印度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技术引进政策的调整与改革,促使印度与外国技术合作不断增多。经济刺激和新法令的结合,有利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现在,世界上主要的信息技术公司,都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负责主要产品的研发,并将一些较为次要的工作外包给当地的印度公司。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微软公司和甲骨文公司等,都在各自印度分部研发新技术,同时,它们又把外围产品和功能的开发工作外包给印度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数家印度本土公司。微软公司还与印度科技部合作开发、用卫星影像生成地图来显示城市、公路、省界的多印度语种新网站——“虚拟印度”,其理念是帮助普通印度人找到公路、旅馆和其他标志性建筑。二是促进了印度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引进政策的调整与改革,加速了印度技术革新的步伐。在当前技术合作中,印度公司虽然处于技术开发低端,但其还是在从事某些创造性工作。如摩托罗拉公司将基础技术设施外包给维普罗科技公司,自己专注于开发高级功能和应用。正如该公司副总裁季杜涅克所说,“这两个领域的界限其实有点模糊”。英特尔公司也将需要改进提高的半导体研发外包给维普罗科技公司及其他几家印度公司。印度外包服务商纷纷在信息科技上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以便吸引更多来自西方公司的研发业务。重要的是,在西方公司印度研发中心工作的研究员频繁地参加各种国际计算机科学会议,西方公司也资助一些外部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印度科技人员能力的增强。现在印度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品牌产品。维普罗科技公司正设计一套轻量级软件包,为亚洲移动电话添加音频与视频功能。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凭借着为欧美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技术服务而享有盛誉,而现在,在自主研发和产品制造方面,印度也正迎头赶上,已不仅仅是一个外包基地,正迅速发展为策略性研发中心。三是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技术引进的推动下,印度软件信息产业获得高速增长,在印度出口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目前,印度每年软件和服务外包额超过500多亿美元,使其逐渐成为印度重要的高科技支柱产业。19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产业有力地推动着印度经济快速发展。1990年代,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6%,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最近几年来,印度经济增长率连续4年超过9%,使印度成为在世界上经济增长率仅次于中国的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印度加速崛起。印度崛起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三节 印度技术引进战略的作用

独立以来,印度政府技术引进政策不断调整,并有所反复,但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渐放松对外国技术引进的限制。综观独立以来印度技术引进政策的调整与改革和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印度政府技术引进政策对促进印度科技水平提高、推动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等,还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印度高科技研发机构的建立

独立后,为促进高科技发展,印度政府和企业在各领域投资建立了一大批科技研发机构,如著名的巴巴原子研究中心、英迪拉原子研究中心、空间研发组织、国防研发组织等等。大量高新科技研发组织的建立及其开展研发工作,需要从事研发的场所和一大批科技人员,也需要先进的科技仪器设备。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可以逐渐解决作为科技研发所需要的场地和科技人员,但是,作为从事科技研发所需要的先进仪器设备,就不是印度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因为印度根本制造不出那些技术尖端的先进科技仪器设备。独立后印度科技研发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先进仪器设备还只有通过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来解决。实际上,独立后印度在各个科技领域建立的众多研发机构,最初都是依靠从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进口先进仪器设备建立起来的。即使1980年代以来建立的诸多高新科技研发机构,也是在政府允许先进技术进口并给以诸多优惠的情况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引进对于独立后印度大多数科技研发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对独立后印度高新科技的发展,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通过长期以来的技术引进,印度才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技体系。据官方统计,到1994年,印度中央政府所属研发机构就有412个,邦政府所属研发机构有817个,私人部门拥有研发机构为1250个,公营部门研发机构119个。现在,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海洋科技等高新科技领域,都分别设立了众多研发机构。

二、推动印度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必须指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本身就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印度科技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技术引进,而是非常重视对引进技术实行本地化,坚持要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消化和改造,并使引进技术更加适合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创造出适合印度社会经济条件的新技术,推动印度科技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为此,印度政府还规定,要求引进技术的单位必须具备吸收、消化和改造引进技术的能力,保证引进技术能够当地化。实际上,印度各类科技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在先进技术引进后,特别注意在先进机器设备引进后,总是要把引进的先进机器设备拆开后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然后又把它们组装起来;装好后又把他们拆开,再组装起来;如此反复实践,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深入研究,直到彻底掌握引进机器设备的基本构造及其每个部分的设计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造出适合印度社会经济条件的新机器和新设备。因此,甚至连西方国家的科技人员都为印度科技人员的才干所折服。因此,国际上有人认为,印度的技术专家有把第一世界的设计改变为适合第三世界需要的才能。此外,在利用外国投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时,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要求外方允许印度可以将引进技术在印度国内进行横向转让,因此,通过技术引进不仅提高了技术引进单位的科技水平,而且也推动了全印度在这些领域中技术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