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九四八年十月至一九四九年四月
作战:太原战役
谋略:见利则疾,趋利乘时
战机,是指战场上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有利的作战时机。战机,虽然不是战斗力,但是在变化莫测的战场上,如果谁能抓住并充分利用了战机,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的战斗力,同时也就可以有效地抑制或破坏敌人战斗力的发挥。可见,战机对于夺取作战胜利的重要。所以,在敌对双方的活力对抗中,一方面,无不在寻找和把握战机,甚至是斗智斗计,施谋展略地创设战机;另一方面,又无不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遏制和剥夺敌方的战机。从这种意义上说,两军交战的焦点,就是围绕着战机的获取和争夺来展开的。由此就使战机具有了很强的时效性的特点,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对战机素有“稍纵即逝”的比喻,这充分说明战机的难以把握和驾驭。兵法讲:“见利宜疾,未利则止,取利乘时,间不容息。先之一刻则太过,后之一刻则失时也”。其意是说,捕捉战机,及时行动是分秒不能差的,稍早一点,时机尚不成熟,稍迟一点,时机就会消失。正可谓:“见利则疾,趋利乘时”。即遇到有利战机,就应迅速行动;一旦捕捉到有利战机,就刻不容缓地采取行动。故善战者,求之于势、求之于机、求之于时。徐向前在作战指挥中,就十分注重并善于以利而动,趋利乘时,战而胜之。他所指挥的太原战役,就是抓住战机,提前发起攻击,趋利乘时,战而胜之的光辉范例。
1948年7月,徐向前指挥的晋中战役胜利结束以后,徐向前认为,下一个作战目标就是攻克阎锡山的最后一座“要塞城市”——太原,彻底摧毁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反动统治。
(1948年10月4日-1949年4月24日)
山西,凭山控水,据高负险,进能依险势而攻,退能据关塞而守。历史上曾有据山西之险则“俯天下之背而扼其吭”的说法。它东有太行山可依恃,西、南有黄河天险相围绕,北有恒山作屏障,南有中条山为依托。内地依山脉、河流走向,分成若干个丘陵地势,一道山一道川,山川相间,形成了大同、忻定、太原、上党、晋南几个平原。同蒲铁路,南北贯通;正太铁路,与冀中相接。依靠这样的地势,东西娘子关,卡住了山西与河北的出入咽喉;北面控扼大同,关上了北部大门;西南镇守天险禹门口和咽喉风陵渡,就掌握了秦晋来往的主动权:东南把守长治上党,便腰系了通达中原门户的钥匙。陈毅元帅对山西曾作过这样的描写:“山西在怀抱,河北置左肩。山东收眼底,河南示鼻端,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认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外河而内山”,可为依托天险而守的地盘。而太原,则是位于晋中盆地北部的一座重镇。东倚罕山,西临汾河,南依平川,北靠丘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依托地理优势不算,阎锡山还以太原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大规模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等碉堡,使太原成为国内少有的坚固设防城市。其防御部署由城内一直延伸到了城外几十里,形成了从北起周家山、关口,南达武宿、小店,西到石平峰,东至罕山的所谓“百里防线”。整个防线由前进阵地、外围要塞阵地、城垣主阵地及核心阵地等四道阵地构成。每道阵地或环绕制高点,或依托村落、集镇,或藉于高大建筑物,筑成了众多的坚固据点。每个据点又有众多的子母堡和屯兵所,以及堑壕、交通壕、小坑道、鹿砦、铁丝网、电网等,构成有绵密交叉火力,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在各据点间相互机动兵力、火力实施支援。尤其以杨家峪、淖马、牛驼寨、观家峪、马庄、南坪头、杨家堡、大马庄、小马庄、大井峪、小井峪、白家庄、西铭、上下兰村、新城、向阳、赵道峪、东坪、卧虎山等支撑点为依托,以点成线,由线成面,使整个太原形成了一个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据国民党军统计,在北起周峪、关口,南至武宿、小店,西起石千峰,东达罕山的百里防线内,“共筑有碉堡五千六百余座。控制太原周边全部交通要点,及瞰制地形”。此外,阎锡山还修建了环城铁路,以利于随机调动兵力。
另外,阎锡山为了加强防御强度,还吸收中外城市设防经验,到处布设构筑奇巧的堡垒。依地形而筑,强调多层火力。低的一层堡,叫伏地堡,还有二层、三层堡。有半班碉、班碉、排碉,还有炮碉。全是砖石、砖夹水泥和铁筋混凝土结构。各碉根据地形情况,修有圆的、方的、长方形的、六角形的。在山头的叫守山碉,围山坡的叫护山碉,山沟里的叫杀伤碉和伏地碉。火力点的形状,有半月形的,长方形的。有的能向周围射击,有的专向两侧射击。有的在前面不开射口,专门倒打,称为“没奈何碉”。为防堵外来子弹射入碉堡,还将碉堡射口改为球形射口,即在射口内藏一个活动的圆球,圆球上开有供射击的射孔,向外射击,当停止射击时,将圆球旋转至实处向外,射口即行堵塞。因怕士兵外跑,还在碉堡里存放了充足的给养,然后把碉堡的出口封起来,让士兵在里死守,实际上就如同坟墓一般。
为了加大火力密度,构成绵密的火网,阎锡山对碉堡的配备也强调多种多样:有品字形,有倒品字形,有菱形和梅花形。而且在每个碉堡的周围,都建有三个火力点,下面伸出三条暗道,便于根据防守情况,互相策应,以形成犄角之势。另外,在太原的城墙上还修筑了工事。一般城墙都构成了上中下三层工事。为加强工事的抗力,中下两层全用钢筋水泥被复。在城墙的四角上,修筑了步、炮联合使用的强固工事。把新南门两边的豁口堵起来,另开了两个门,城墙上修了能容纳一个营兵力的四层射击工事。为加强城东北方向的防御,还在城东北角修筑了炮碉,在城外护城壕及城里的各主要街道,尤其是靠近城门和接近城楼地区,修建了许多各类不同的工事。在太原的东门外,还筑有十几里掩护全城的地下坑道。淖马、牛驼、剪子湾,皆有坑道互相贯通。在西城、北城等处,修筑了9条暗道,一直通向城外,与各高碉相连。这样,太原就形成了一个全面的、纵深的,鳞次栉比的集团防御体系。
即使是这样,阎锡山还觉得不够坚固可靠,他要求守城部队“地球转动一天,工事就要加强一天,我们的工事要随着地球的转动而不断加强。要把每个阵地,都修成能经得起一万发炮弹轰炸的永久性工事!”对于太原城市的防御工事,就连美国人见了也十分震惊。******也把太原捧为“反共模范堡垒”,并号召所有国民党军事将领向阎锡山学习。阎锡山也认为,有了这样的工事,加上近千门大炮的火力,有日本人的技术,美国人的支援,还有几万部队,满可以维持其在山西的统治了。
其实,阎锡山之所以如此疯狂地修筑城防工事,是因为其已感到防守的兵力明显不足。晋中战役之后,阎锡山的主力部队大部分被我军歼灭。为重组战斗力量,阎锡山撤销了原第七、第八兵团及第六、第八集团军司令部,成立了第十、第十五兵团,以地方团队补充正规军,充实基层战力。组建了重机枪师、重迫炮师、飞雷团和冲锋枪团等,以强化火力。其中,第十兵团以王靖国为司令,下辖第十九军(第六十八师、第二七七师)、第三十三军(第七十一师、第二八〇师、第二七五师,其中第二七五师守大同)、第四十三军(第七十师、第二七六师、第二八三师);第十五兵团以孙福麟为代司令,下辖第三十四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七九师)、第六十一军(第六十六师、第六十九师、第七十二师)。为给阎锡山死守太原鼓劲,******于1948年7月22日飞赴太原,面授机宜,并以整编第三十师4个团11000人,于7月16日至8月2日由西安空运到太原(后改番号为第三十军)。阎锡山遂以“太原绥署”副主任孙楚直接指挥第三十军(辖第二十七师、第三十师、第八十九团)、第二七四师(重机枪师)、第二七八师(重追击炮师)、独立第八、第九、第十总队、冲锋枪团、工兵第二十一团、飞雷团、榴弹炮营、列车作战队等。经过补充,阎锡山在太原的总兵力计2个兵团6个军16个师共10万余人,拥有各种火炮600余门。
根据城防和兵力等情况,阎锡山也制定了防御计划:“(一)方针:为确保华北据点,控制工业区,培植独立与共匪作战之军事、政治力量,彻底击灭来犯之匪;并相机配合其他地区之国军,全面反攻,恢复政权。(二)指挥要领:为实施战略守势,战术攻势起见,以少数兵力,固守要点,大部兵力,保持机动,期凭藉坚固工事,与炽盛火力,予匪以重大损害。尔后适时适用我机动部队,逐次歼灭局部匪军,以达攻势持久之目的”。(三)兵力部署:第十兵团“担任城东、城南地区。确保扬家堡、椿树园、马庄、淖马、牛驼寨、风(凤)阁梁之线。机动部队,分别控制于双塔寺、卧虎山附近”。第十五兵团“担任城西、城北地区。确保阳曲镇、栏岗、呼延村、化土头、白家庄(九院北侧)、南堰镇。机动部队分别控制于新城、****镇附近”。由孙楚直接指挥之各部为总预备队,“在城垣附近,保持机动”。“(四)其他事项。①推行党、政、军一元化,进行总体战:并加强情报及肃谍工作。②实行平民经济:节约消费,提供生产,增加粮源,以防匪围困;并对空军补给设施,尽力准备与维护。③工事构筑:须兼有骨干及面面配备,并在地下、地面、空中(指碉堡、城墙上、中、下之射孔)之立体设备。在东正面,应注意敌之攻坚,在西正面,应防匪之奇袭。④战斗中应注意:必须用伏枪、伏炮、实行节短势险之战法,增大匪之损害至最大限,减少自己损害至最小限,俾达火海制人海之目的”。
为死守太原,阎锡山大力加强法西斯统治。他亲自发布了《告全体同志书》,命令所属严阵以待,抱定奋斗到底之决心。为此,以梁化之为首的特种宪警指挥处成立了“铁军基干”、“执法队”等名目繁多的特务组织。用特务手段加强控制:在军队中实行“连坐法”,防止士兵逃跑和投降;将被我人民解放军俘虏后放回的官兵编成“雪耻奋斗团”。针对太原的局势以及太原战役准备的有关问题,徐向前作了详细的分析,1948年7月21日,他向军委和华北局、军区作了如下报告:
(一)我收复榆次、太原县城及控制南机场后,太原市外围的作战业已基本结束。我主力现已接近太原郊外筑垒地带,今后则将进入攻取太原外围据点的阵地攻击战。总之,晋中保卫麦收战役已结束,进攻太原战役的准备阶段已开始。
(二)阎匪太原外围据点工事,南起王村、亲贤村、狄村、椿树园,北至韩寨、西庄、新城、凤阁梁、后沟,东起孟家井,西至石千峰、白家庄、西铭,长宽各二十公里左右。据点棋布,堡垒林立,且多系洋灰作成,一般颇为坚固。
(三)阎匪主力除我此次歼灭约五万余人外,其余兵力计四十九师、四十五师、六十九师全部、六十八师、四十师、八总队残部及六十八师一部或全部(正空运中),阎匪直属部队以及十二个保安团,至少在六万人以上。此外,由外县带到太原民卫军约万余人,在太原市组织者不详。另由西安空运太原之三十师一部及由忻县南下之三十九师尚不在内。另阎匪兵农合一执行后,每师都有一个新兵团,故补充及时,各师兵员数量充实。
(四)现我各纵最大问题为兵员不充实。八纵六十五、六十六、六十八、七十、七十二等团战士只有八百人左右,每团步枪兵只有百余人;十五纵一二九团三个连,每连只六个步枪兵。全兵团一千人以上的团只有两个。干部伤亡甚大,八纵二十三旅六十七团,全团连级军政干部只剩三人,营级干部只剩一人:六十八团团干全部负伤:六十九团连干只剩四人;必须补充休整后方能继续战斗。
(五)根据上述情况,在攻取太原作战以前,必须经过一个适当休整准备阶段,完成下述工作:补充兵员(争取俘虏,我方伤员归队),整顿组织,调整装备,后方准备,弹药准备,及攻坚战术技术训练等工作。同时抽派一部继续完成控制机场,攻取东山、西山某些据点及工矿任务。
(六)攻取太原的作战原则拟定如下:“切实完成对太原市之包围围困,控制南北机场及若干外围工矿,断绝其外援及粮弹、燃料补给,逐步攻取必要的外围据点,消灭其有生力量,瓦解动摇敌人,以造成攻城有利条件,开辟攻城道路,完成攻城准备,然后一举攻取之”。
7月23日,中央军委复电给徐向前:“计划甚好。全军应即进入休整补充兵员。暂定体整一月,情况许可再延长之”。据此,部队立即转入休整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