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邓小平军事谋略
15004900000035

第35章 谋势造势 战而胜之(8)

第五节两翼合击 聚而全歼

“凡与敌战,如五倍于敌,则以三分之正,而以二分出奇;三倍于敌,则以二分为正,一分为奇,所谓一当其前,一攻其后,法日:‘分不分为縻军’”。其意思说,与敌人作战的时候,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五倍,我可用五分之三的兵力担任正面进攻,以五分二的兵力担任迂回包围;如果兵力是敌人的三倍,可用三分之二的兵力担任正面进攻,三分之一的兵力担任迂回包围。这就是所说的以一部抵挡正面,以一部攻击敌后。正如兵法所说,兵力应当分开使用而不分开的,就是自己束缚自己的部队。可见,在两军交战的战场上,如果我势力大大优于敌人时,就应该结合敌情和地形等情况,力求形成多路部署,实施多方面的合击,以使敌人多方向应战,顾此失彼,逃无出路,易被全歼。******和刘伯承挥师解放大西南的作战中,在正确贯彻执行******及中央军委关于实施大迂回、大包围,歼敌于国内的战略方针的过程中,每一个具体的战役也都体现了这一战略方针的要求。先实施迂回、分割、包围、穿插的作战行动,造成或钳形攻击,或两翼合击,或侧后卷击,或先围后击等作战布势,最后达成无一漏网,聚而全歼的战役目的。

西昌战役,是解放大西南的最后一次战役。主要是歼灭胡宗南集团的少数残余部队。西昌地区,位于西康省的边陲,南临金沙江,北濒大渡河,东有凉山作屏障,西有雅砻江环绕,地处川、滇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是敌人外逃的理想通道。所以,胡宗南早在成都战役之前,就将西昌作为一个战略后方而作了一些准备。当胡宗南退逃到西昌后,******就在台湾发给胡宗南一份“十分火急”的电令,主要是交给他两个任务:一是固守西昌三个月,等待国际形势发生有利于卷土重来的变化;二是收集川西突围的零散部队,加以整编,组成新的作战部队,以利于保卫西南大陆。胡宗南接此电令后,立即召集有关官员进行紧急商议。包括胡宗南的副参谋长沈策、“西安绥署”成都训导处副处长李犹龙、“西安绥署”政治特派员周士冕、负责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联络活动的王炳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室主任蔡綮等,他们在反复分析商议后认为:第一,从目前的局势看,还看不出美国有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迹象,第七舰队虽然开到了台湾,但这只是为了“保卫”台湾,要想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怕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三个月内世界大战是不会打起来的,国际局势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第二,现在的“中央部队”不是被解放军消灭了,就是被打得七零八落,有的逃到了台湾,就是滞留在大陆的残余部队,除了胡宗南部下这点非常有限的力量之外,只有云南境内的李弥、余程万等两个军。这些力量别说是分散在不同的省份,就是联合起来也难成气候,无法阻止解放军的攻势。第三,解放军占领了川西之后,绝不会让胡宗南的部队作长时间的喘息,更不会允许其作充分的准备,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向西昌发动进攻,这也是******、刘伯承指挥作战的一大特点。第四,胡宗南认为能不能固守西昌三个月,关键在于固守西昌能有多少力量。他们计算了一下现有力量。在西昌,归胡宗南掌握的,只有第一师的一个团和一个卫士连,加起来不到2000人;******的亲信,西昌警备区司令贺国光有两个警备团,2000多人,据说只有一个团能够参战,另一个团没有战斗力,而且胡宗南还不能直接指挥:西昌“绥靖边司令部”有两个团,一个团在司令邓德亮手里,一个团在副司令孙方手里,胡宗南不但不能指挥,可能还有问题;由川南逃往西昌的刘孟濂的第二十七军残部有1000多人,但还没有到达西昌。胡宗南心里清楚,******的八百万军队都没能阻止解放军的进攻,就凭这么一点兵力,怎么能固守西昌三个月呢?只要刘邓大军一发威,西昌恐怕会顷刻易手。经过详细分析之后,胡宗南认为,如果要在大陆上保持一个据点,就应该在云南以西地区想办法,把西昌、泸定和雷波、马边、屏山、峨边地区作为游击区,以利于进可攻,退可守。另外,胡宗南也认识到,西昌是个素彝族区,汉人很少,一旦失败,即将全军覆灭,石达开即是先例。针对敌人的这种处境,******和刘伯承决定,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立即发起西昌战役。

一、全面分析敌之企图

胡宗南逃致西昌后,已觉穷途末路,但在******的压力下,又不得不负隅抵抗,以寥寥残兵败将,去实现事实上根本不可的“固守西昌三个月”的军令。为此,胡宗南让他的副参谋长沈策拟制一个“固守西昌,保卫大西南”的作战计划。不久,“固守西昌,保卫大西南大陆方案”出笼,分上、中、下三策可供胡宗南选择,其主要内容是:上策,放弃西昌,撤退台湾,这样做的目的是保存在大陆上仅有的反共力量,散播反共的种子,再图反攻大业。这种决策的理由是:其一,西昌的彝族区,是死地,毫无可以动员的力量,更无后方支援可言,因此无法固守,否则必遭覆灭;其二,凡撤到西昌的党、政、军及其他人员,都是反共最坚决的骨干,应抢救并保留下来去台湾,不应任其被消灭在西昌;其三,一切事人最重要,物资次之,所以,应把西昌地区有用的人力、物力尽可能多的抢运到台湾,以增加反攻大陆的力量;其四,以西昌为据点,在没有撤至台湾之前,要完成在大陆上散播反共种子的任务,虽撤退台湾,实际并未撤退,而是战略上的进攻。为了实现上策的目的,其采取的办法是:第一,积极设法收容从成都突围到西昌的部队,予以妥善安置和慰问,陆续输送到台湾;第二,普遍收容从各个地方撤到西昌的党政人员和其他人员,并陆续转送到台湾;第三,西昌地区的青年及地方绅士,愿意去台湾的,一律护送到台湾;第四,愿意留在大陆继续工作的人员,一律委以适当名义,给以经费、武器、电台,并指导其活动,使其在大陆生根发展,以便将来配合反攻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