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斯大林
15009000000102

第102章 赫鲁晓夫反斯大林,毛泽东坚持“三七开”(17)

第二阶段是相持阶段。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党中央带领红军长征到陕北后,正确处理了西安事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使革命大发展。但是,1937年秋,王明又以斯大林“钦差大臣”的身份,从苏联回国,推行苏联模式。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要求“在最近时期内”召开七大,并且规定了七大的主要议事日程,宣布成立一个由******为主席、王明为书记的七大准备委员会。但事实上,这个委员会并未工作。为什么?很显然,王明声称代表斯大林,代表共产国际。******和王明要执行的是两条不同的路线。此后,1938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立刻进行具体准备”,召开七大。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要“在不久的将来”召开七大,但因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和党内的两条********激烈,会议延期。为此,1938年4月14日任弼时同志向共产国际报告说,****决定于半年内召集党的七大,希望共产国际派人指导。

对此,1945年6月10日,******在****七大会上关于选举候补中央委员问题的讲话中说:“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的领导路线是正确的,但中间也遭过挫折。抗战初期,十二月会议就是一次挫折,十二月会议的情形,如果继续下去,那将怎么样呢?有人说他奉共产国际命令回国,国内搞得不好,需要有一个新的方针。所谓新的方针,主要是在两个问题上,就是统一战线问题和战争问题。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是要独立自主还是不要或减弱独立自主?在战争问题上,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还是运动战?”在这里,******提出了“十二月会议的情形,如果继续下去,那将怎么样呢?”的问题,但是没有回答。后来,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派驻延安的联络员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孙平)在他的《延安日记》做了回答。他写道:“1938年12月全会通过召开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之后,******意识到他是孤立的,意识到大会很可能选出一个新的****中央主席——王明。”

第三阶段是延安整风。以******为代表的党中央下决心从思想上整党,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始,整顿党的作风,反对教条主义、党八股、宗派主义等“共产党之大敌”,“工人阶级之大敌”,“人民之大敌”,“民族之大敌”,来一个思想解放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决心和魄力的。为此,七大的召开时间又先后向后推迟了五次。

这时候,在王明一伙看来,“十二月会议的情形”仍然存在。这不仅是因为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不同意延安整风,斯大林派驻延安的联络员孙平和王明多次向斯大林报告,说延安整风就是“反莫斯科派”,就是“反斯大林”,更重要的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当时苏德战争爆发,希特勒德军很快打到莫斯科城下,苏联危急;日本关东军又蠢蠢欲动,准备从东面进攻苏联,使苏联腹背受敌。斯大林面对此情,接连发电报要******调八路军到南满、长城一线抗击日军,保卫苏联。******不干,也确实没有力量干。如果按照王明“孤注一掷”的方针,将八路军的主力调到南满、长城一线去和日本关东军硬拼,结果必然很悲惨,很可能使中国革命的主力毁于一旦。但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有一条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者,或者真假共产党人的“分水岭和试金石”——“保卫苏联”。按照这一条“试金石”试来,王明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斯大林还是讲理的”。在两次关系****命运和中国革命兴衰成败的关键时刻,斯大林都没有支持王明,而是支持了******。第一次,十二月会议后,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传达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明确支持******为党的领袖,要王明“不要再争了”;第二次,在延安整风期间,尽管王明和孙平给莫斯科发了大量的诬蔑延安整风、诬蔑******和****中央的电报、报告,企图通过共产国际打倒******,扶植王明上台,斯大林不但没有听信谗言,支持王明,而且审时度势,下决心解散了共产国际。实际上,这是斯大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这给了****和******以巨大的支持。

五、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大会历时50天。547位正式代表和208位候补代表,代表着120万共产党员,共开大会22次。八大代表团会议及小组会议数十次。大会听取了******同志的政治报告,朱德同志的军事报告,刘少奇同志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和新的党章,郑重地、民主地以无记名投票选出了以******同志为首的44位中央委员和33位************,组成了新的中央领导机关。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最盛大、最完满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批评了党内的错误思想,系统地阐明了延安精神,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实际上是****七大在苏联模式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之间,选择了中国模式。

七大充分发扬民主,在讨论大会的报告和发言中,代表们畅所欲言,对过去党的错误,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许多同志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犯错误的同志开展批评,犯过错误的大多数同志也进行了自我批评。这样,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总结经验教训,使全党在七大纲领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团结。

七大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部分是处在农村中,党员的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但是,党员的社会出身并不能决定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政治斗争与政治生活,是党的思想教育、思想领导与政治领导。七大把党的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是党的路线、方针得以顺利贯彻的根本保证。

七大通过的党章的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在党章的条文上又规定:努力地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础,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这是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历史特点,这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步调一致,夺取胜利有了理论基础。二、“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使七大成了“团结的大会”。4月21日,在七大的预备会上,******就七大的工作方针问题作了报告。他说:这次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简单讲,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胜利是指出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队伍。我们要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去打倒我们的敌人,争取胜利;而队伍中间最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是我们的党。没有我们的党,中国人民要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指出:我们党在24年的历程中,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当然,党内在一个时期也有不同意见,发生过意见分歧。昨天七中全会基本通过了历史决议案,交给七大以后新的中央采纳修改,我们的大会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我们现在还没有胜利,前面还有困难,我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党要团结得像亲兄弟姊妹一样,为全国胜利而奋斗,不达胜利誓不罢休。

七大会议结束时,代表们一致认为,七大的确开成了一次“团结的大会”。其所以这么完满,原因有三:一是经过长期的准备,大会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胜利的路线。这个选择过程和结果,就是******在上述讲话中所说的“历史决议案”中写清楚了的。另一个是正确地处理了“山头问题”。由于在抗日战争中,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敌后建立十几块抗日根据地,还有孙平所谓的“莫斯科派”、“军队的党”、“地方的党”、“白区的党”等等,“山头”是客观存在。******对此采取的原则是:“承认山头,削弱山头,最后再消灭山头。”要反对、批评和消灭“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加强党的团结。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待反对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犯过错误的人?中央对此态度明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例如,七大进入选举阶段后,******提议要把几位犯了错误的同志包括当时的王明,选进**********,并为此三次给大家做工作。

******指出,王明等人的错误,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犯的错误,特别是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像一片汪洋大海,而中国还没有什么小资产阶级政党,他们之中革命的人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然也把他们的思想情绪带了进来,这是不足为怪的。现在经过整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已经把是非弄清楚了,就不应当太看重个人的责任了。

******强调指出:“如何对待犯错误的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过去‘八七’会议,不要陈独秀出席,后来又不选他;过去还有人主张所有犯错误的人都不要,这些都是不对的。要照顾到犯错误的同志”,“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应不应该选?犯过错误但是已经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的人可以选入**********。必须有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这一条原则。过去我们图简单、爱方便,不愿意与有不同意见的人合作共事,一掌推开。这种情绪在我们党内还是相当多的存在着。六次大会不选陈独秀为中央委员,党并没有从此就毫无乱子,天下太平了。最近十年,我们采取了忍耐的态度,这样的方针帮助了我们,虽然也出了些纠纷,但是比较顺利。历史经验证明,要图痛快,就不痛快,准备了麻烦,麻烦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