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15009900000084

第84章 和平发展道路与民族复兴上(2)

中国30多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推进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我们并没有实行国家领导的家族世袭制;建立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退休制,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推进党内民主和执政方式的改革,改进党内选举制及其监督体制;新闻信息放开,互联网改革,特别是微博等形式的信息传播机制发展很快;立法逐步民主科学和公开化,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政府行政和司法三者初步制衡的政权治理结构;从人口的城市单位、家属院和农村公社大队户籍、档案、粮食关系的管理体制,城乡分割,劳动计划招工,向人口自由迁移,自主择业,自由居住,自由出行,身份证管理转变;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农村村委会的选举制度,并逐步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党政领导、法院和检察院院长等的党员和人民选举及其监督体制;我们在逐步放开民间社团组织的设立,完善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自治,形成政府、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的社会治理结构;我们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调整了宗教政策,允许并尊重信仰自由,充分发挥宗教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积极作用。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虽然还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但是,与30多年前相比,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明显的改革和天翻地覆的变化。

纵观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历史,我们发现通过互相学习长处,改革缺陷,形成了更加符合发展,保障民生,平等公平的大社会。实际上,在借鉴学习方面,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从传统的模式,向更加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中国正在朝着一个人道、民主、自由、法治和秩序的现代国家迈进。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防止极端资本主义和极端共产主义出现;当然,还包括防止和遏制极端法西斯主义,极端宗教和恐怖主义在世界的复活和蔓延。极端法西斯主义和极端宗教及恐怖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宽容对待不断改革的不同制度的社会,不以冷战思维考虑和有我无你、你死我活的方式对待社会制度的分歧;建设性地促进各种制度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和改革。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要和平相处,共同改革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发展道路的核心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包含的发展生产力,富裕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内部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追求一个民主、自由、法制和秩序的现代化国家等内容,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发展所要举的旗帜。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武装革命,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走过建国后风风雨雨的30年,及改革开放30余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而形成的道路。虽然,我们在这条道路上,有这样和那样的失误,但是,我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极大的勇气,纠正了这些错误,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我们结合国情,认识到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极不发达,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多种要素按贡献分配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这样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选择,是历史延承的价值观,是道路,是旗帜,不可能变道易帜。

中国人很重姓和名,名正才能言顺,才能师出有名。姓和名生来就被起好,一生绝少轻易改变。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的姓名特征,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如果轻易改变这个姓名,国内就会形成不同阶层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混乱;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国家的治理体制、制定的发展战略和诸多的方针政策发生怀疑;甚至会中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的目标。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是本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中国和世界的变化,根据客观的规律,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必然趋势,学习一些资本主义社会先进的经验,并进行调整和改革。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姓名,这个旗帜,这个道路,不能随意改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而中国走向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则需要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3.中国和平道路不以输出意识形态及革命为原则

虽然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首先需要申明的是,在对外交往中,中国政治上不输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中国20世纪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也曾提出,支援世界革命,解放全人类等口号。然而,这一世界革命原则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转折。尊重各国人民对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社会制度的选择。这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不应互相干涉。

其次,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更不输出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暴力革命。20世纪,因意识形态的不同,意识形态互不相同的国家都曾向其他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理念,运送武器,供给资金,支持其反对派进行武装暴力革命,推翻与自己的理念不同的政权,扶持符合自己价值理论的政权上台,形成同一意识形态国家阵营。我们认为,21世纪的今天,应当结束由外界武力介入来主导改变一个国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行为和格局,不再以战争统一国家间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应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去选择。

再次,中国在学习和吸收已被资本主义社会证明是先进文明的内容。特别是吸收那些人类共同的,已经被资本主义社会证明符合人民意愿的价值理念。比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秩序等等。并且按照这些理念,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的框架下,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

第四,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将意识形态与文化文明区别与分开,坚持不输出意识形态的原则,但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比如,放开国外优秀音乐、戏曲、影视、文学等进入中国的文化市场,也鼓励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出国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其他国家的人民所接受和欢迎。比如,进行科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保护、传承,以及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相互理解;交流中国古代文化中形成的儒家等哲学思想,世界观,以及中国宗教理念等等。从而促进世界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理解和和平相处。

(三)中国对外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些重点内容

中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成员,要在与全球各国相处中发展自己的经济,实现本国的现代化。因此,中国不仅有本身的发展道路,也有与全球密切相关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总结起来,就是在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过程,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除了上述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以及不输出意识形态外,包括经济发展合作竞争,政治军事不谋求霸权,发展不造成对全球生态环境形态负外部性。在与各国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合作共赢的过程中,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具体有这样六大重要内容。

1.推进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

前面我们已经阐述了中国发展道路中改革的内容,这里我们从对外关系的角度看中国和平道路中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算起,我们改革开放已经34年了。实际上,过去34年的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内改革的进程。比如,适应外商投资的需要,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和颁布了《有限责任公司法》,形成了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今天世界和国内形势比30年前有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的改革开放也需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未来的开放看:(1)分工和贸易结构要发生变化。过去三来一补、加工制造、出口主导这样的发展战略,已经基本结束,需要向内需主导的经济转型。这样,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工业设备需要进一步进口替代,以及居民消费品一部分也需要进口替代。向世界开放市场,更大范围吸引国外游客到中国来,更多地使中国的服务走向世界。(2)更多地寻求区域合作,特别是形成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中亚自由贸易区,甚至更广泛的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和建设。促进相互投资,扩大相互贸易便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开放。

适应这样的更高层次的开放,将促使进一步加快国内各项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1)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公开公正的司法保护程序,完善申诉、调节、诉讼、仲裁、审判、赔偿、执行、监督等社会和司法流程。(2)促进国内生产和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理顺按标准体系建设的体制,形成企业、行业组织和政府三结合的标准形成、完善和认证制度;既考虑中国生产和服务的技术水平,又要向国外先进制造和服务业水平靠近,制定反映和促进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及提高的各项标准。(3)改革行政审批、许可、执法等体制,清理不适应开放的行政法规,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许可和年检等,使经济管理体制与国际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接轨。(4)法律法规和行政及司法程序要公正、公开、透明。逐步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的各种特殊保护和优惠制度,对外资开放的产业也同样对民资开放,形成国内国外投资者,国有和其他所有者都能平等竞争的体制格局。

2.不搞经济霸权和经济侵略

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和合作中,将恪守市场经济的原则,在国际投资、贸易及分工和协作中,谋求双方和多方共赢,并且决不以大国和强国的姿态进行经济交往,决不搞经济侵略。

形成保护产权、统一规则、协议约定、等价交换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双边和多边投资贸易环境。(1)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比如,反对滥用反倾销和产业损害调查、过高的生产服务标准等非关税壁垒、单方强行开征碳排放税等损害自由投资和贸易的做法。(2)在投资国内市场方面,对内资和外资平等,实行同等国民待遇,不歧视国外投资,使内资和外资在中国市场上公平竞争,互相促进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3)中国不以极端的措施来应对投资和贸易争端,而是先进行双边协商尽量形成共识;再寻求国际贸易组织等国际性第三方中立组织进行仲裁和裁定;对恶意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在双边协商和国际仲裁及裁定无效的情况下,只进行临时对等的报复性措施,以保护中国国家利益,以此来促使对方行为重新进入正确的投资和贸易规则之内。

在双边和多边投资与贸易中,不仅考虑中方的利益,也考虑对方,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利益,实现发展双边和多边的共赢。各国家有自己的经济优势和资源禀赋,中国是根据比较优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参与全球化经济,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格局。中国在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与贸易合作时,也希望能够帮助它们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国家,形成自己的造血机制,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本国经济。并且,中国注重对经济合作国,特别是不发达国家教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支援,使其经济增长有不断成长的人力资本。在与他国的经济交往中,在扩大投资和贸易方面共赢,在政府获得税收、企业获得利润和职工获得工资方面共赢,在双边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