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1502500000013

第13章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 (2)

在安徽省援建的过渡房安置点,一批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蓄电的新型照明灯被安装到道路、小型广场等公共区域。该产品是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合作研制、2007年刚投产问世的新产品。它集风光充电、自主蓄能、智能控制等5项创新技术于一体,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蓄电,实现绿色节能环保照明。其最大特点是风力发电可与阴雨天气太阳能缺乏相互补充,非常适用于多雨的山区和地震灾区。②太阳能发光指示牌。这是应安徽省抗震救灾领导机构的要求,由安徽云龙科技公司专门为过渡安置房居住区研发设计的。该产品既能做过渡安置房的栋号和配套公用房的标志,又可做路灯照明和作形象宣传。每块指示牌只有0.3 W能耗,却能发出较强的光。这种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样化设计的会发光的指示牌将广泛用于安徽援建点。

③无机发泡混凝土。这种高性能轻质混凝土产品,是合肥新型墙材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研发的。该产品对场地施工条件要求低,浇筑方式简便,工效高,混凝土成型只需24 h,比普通混凝土成型时间缩短50%以上。由于发泡混凝土中布满气孔,因而质地轻,具有良好的保温及隔热性能,浇筑和拆除都较简易,尤其适合做过渡安置房的地坪。而该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化学成分接近中性,对环境不产生污染。④不需要电源的风扇。都江堰市决定,将都江堰市全部41所、共11.7万平方米的中小学校舍全部交由安徽省援建。为了使师生们既能享受清凉又能节电省钱,安徽省援建部门为这些学校提供一种无须电源的风扇。此外,公共浴室太阳能热水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和系统,粪水一体化处理系统,玻璃钢化粪池技术等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产品,也将在过渡安置房援建中得到积极应用。

这些救灾的现实向人们显示着自然的威力和跨区域进行科技赈灾的紧迫性。自然灾害通常都会经历从酝酿、爆发、蔓延、减弱到最终消亡的生命周期。围绕自然灾害的生命周期,政府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应该贯穿自然灾害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整个过程。尽管各国国情不同,面对的自然灾害种类不同,但政府的应急机制通常都包括预防机制、预警机制、反应机制、控制机制、恢复机制等五个主要部分。在这些过程中,科技的力量贯穿其中,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又是充分展现科技作用的重要机制。

3.2.3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是我国区域减灾事业的差异所决定的

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是由自然灾变的强度、频度,承灾体的密度、价值和脆弱性,社会的减灾能力3个条件综合决定的。由于三者在我国分布均不平衡,致使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性。概括而言,自然灾变具有上述分区分带非均衡分布的特点;承灾体的密度、价值和社会减灾能力均大体有东部、南部高,西部和北部低的特点。在上述条件控制下,中国大陆自然灾害的分布可分为特点不一的3个区域:①沿海灾害区:自然灾害种类多,绝对损失严重,相对损失较小;②中部灾害区:自然灾害种类较多,绝对损失较严重,相对损失高;③西部灾害区:突发性自然灾害种类较少,环境型自然灾害特别严重,人口死伤和经济损失较轻,资源破坏严重。总体规律是:受灾人口和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东部沿海灾害区高,中部灾害区次之;而受灾人口比率和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GDP的比值则中部灾害区最高,沿海灾害区和西部灾害区次之。

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规律可循:区域性、季节性和阶段性以及共生性和伴生性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以往的自然灾害研究主要侧重于灾害形成的自然因素,即着重研究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以认识自然灾变的形成机制、变化规律和时空危险性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研究逐渐引起减灾界的普遍关注。其中,马宗晋等于1990年提出和阐述的"灾度"(即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概念,为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研究提供了技术标准,并因此将我国的自然灾害研究从侧重灾害的灾变强度、频度和灾变发生的可能性及灾变的危险性研究,推向了对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等灾害的社会属性研究范畴。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加剧或诱发自然灾害,但人类也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减轻自然灾害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一系列工作,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协调行动的系统工程。灾害高风险区人口、资产密度的提高,是灾害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经济发展既可能加重灾害威胁,又增加了防灾抗灾的能力。因此,我国的防灾减灾科技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相对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就越重视防灾减灾,并且因其坚实的物质基础吸引到了大量的防灾减灾科技人才、催生了大量防灾减灾科技产品以至成形的减灾产业,确保了本区域的减灾事业得以长足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减灾科技实力则较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西部各省区自身科技实力和财力又十分有限,科技救灾和恢复建设能力远不能满足灾情的需要。而且,像汶川特大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对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极高,不是四川以至陕西、甘肃这样的西部省份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东部、中部以至国际的支持和援助,实现在测、报、防、救、援、重建等方面的跨区域科技赈灾。

3.3科技赈灾整合的资源对象

为了最优化地实现科技赈灾,应配置使用好各种科技资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的第一特征便是它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去研究它的最佳配置等问题。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新制度经济理论,不仅使经济学、管理学得以拓宽研究领域和范围,同时使得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本身也因此成为研究各种经济问题的"变量"。科斯认为,由于"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因此,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企业、政府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基础性和主要的位置。他们认为,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和政府就可替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方式。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在一个有效的经济体系中,不仅需要市场,而且需要适度规模的组织内的计划领域。

新制度经济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除了传统经济理论所强调的天赋、技术和偏好以外,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这些生产要素,有了制度才能得以发挥功能。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各国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优先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配置问题,必须首先界定科技资源的内涵和外延,继而才能讨论在什么样的经济运行机制条件下才能取得最优的配置效果。在以往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中,一般认为,科技资源体系由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3个方面组成。这主要是从科技资源的内容组成来划分的。与此相适应,以往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涉及3个方面:配置规模、配置结构及配置方式。配置规模主要是表征科技资源配置的总量,即一定时期投入了多少科技人员、科技财力,从总量上分析比较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配置结构主要是指科技资源配置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即研究在投入的科技资源中,国家投入了多少,企业投入了多少;配置方式则是指运用计划配置、市场配置或是混合配置。

科技赈灾整合的资源对象除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及科技物力资源外,还应包括赈灾信息等资源(见图3-1)。通过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可以实现科技资源在不同时空的分配和使用,为防灾减灾实现持续有效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3.1科技人力资源

在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时,人始终是第一位的要素:救灾要救人,而在科技赈灾整合的资源中第一位的也是人。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包括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部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属人口群体中蕴含的体力、智力和协作力的总和。科技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人才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模和素质是衡量国家科技实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按国际通用概念,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含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本书谈及的科技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为抗灾减灾进行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的科技人才。

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大量来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科技人员成为抗震救灾最宝贵的资源。在地质、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等领域有着长期和雄厚的科技积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的中国科学院就充分发挥专家智力优势,为灾后防止次生灾害和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咨询建议。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紧急选派推荐近百位专家分别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和科技部、中国地震局、卫生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的抗震救灾专家组,其中不少人担任专家组的组长。同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还紧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组织院士、专家解析汶川特大地震,为灾后恢复重建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有关研究所发挥各自优势,在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决策系统、山地灾害防灾减灾技术、灾区地理人口分布和动植物保护、灾区饮用水安全与水资源保障、灾区耕地损毁预评估与受灾人口转移、转移安置期卫生环境评估、灾区重建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科学依据的分析报告和咨询建议,为抗震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决策参考。目前,有关研究单位已在前期数据收集工作的基础上,开始承担或参与汶川、德阳、绵阳等地的恢复重建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