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诚信与道德
15032400000015

第15章 诚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1)

诚信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

我们都知道,诚信是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之一。

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正因为如此,诚信一直被古代贤哲视为安身立命之本、道德修养之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一直将诚信作为修身的重要部分,如孟子认为:“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而墨家也推崇诚信,如墨子提出了“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的观点。另外,道教也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如老子认为:“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为看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宋代理学家朱熹则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朱熹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正是这些古代贤哲对诚信的推崇,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伦理纲常的影响,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中华民族也素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品质。下面几个故事,就是诚信做人的写照。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的妻子答应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后来,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道:“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你别当真。”可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便把猪杀了。事后,他告诉妻子:“许诺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诚信。”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也是一个特别讲信义的人,他曾是项羽的得力干将。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项羽战败,刘邦当上了皇帝,刘邦下命令通缉季布。刘邦下令,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

但是,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三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

后来,有人为保护他,就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他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季布做了河东太守。在中国古代,不仅平民百姓将诚信视为自己做人的原则,而那些达官贵族、贤明君主也信守自己的约定,不愿成为背信弃义的人,将诚信作为国家的运行之规。

而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也是一个讲诚信的人。有一次魏文侯与掌管山泽园林的官员——虞人约好日期,要一起打猎。到了约定的那一天,魏文侯正在宫中与大臣们饮酒,彼此都非常高兴。约定的时间到了,外面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准备前去赴约,左右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高兴,天又下大雨,君王要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同虞人已经约好要去打猎,虽然在这里高兴,但怎能不守约定呢?”于是便冒雨前去赴约。而正是魏文侯的诚实守信、贤明、礼贤下士,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一个国家。

诚信是取信于人的根本,是几千年来人们身体力行的做人原则,是古代贤哲推崇的一种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的一生,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是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

既然诚信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那么诚信的美德对于青少年具有什么影响呢?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诚信作为传统美德,是社会的一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渴望别人“以诚待人”,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一种交际需求。一个缺失诚信的人,不仅自己欺骗自己,而且也必然欺骗别人,这种自欺欺人既会毁坏健全的自我,也会导致老师、同学对自己的不信任,从而破坏人际关系。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青少年都应有的价值观。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它涵盖着对真理的坚信、对社会的承诺、对情感的融入、对人文的关怀。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信”是一个人形象和声誉的标志,也是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一个诚信的人,才能更好地被社会接纳,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青少年去传承。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因此,让诚信的传统美德在广大青少年的心灵中生根、开花,才能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才不至于断层,一个民族才能生存和发展。

总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还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更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我们每个青少年在生活中都要恪守诚信之道,秉承诚信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

什么是“诚”?“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

什么是“信”?《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就是说,从一般意义上,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1.立人之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2.齐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

3.交友之基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4.经商之魂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5.心灵良药

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代圣贤坚守诚信的准则

1.戒欺

“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

(1)杨震不受四知金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2)胡雪岩与“戒欺”牌匾

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这则故事说明,“戒欺”二字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

2.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陆九渊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申居郧曰:“小人全是饰非,君子惟能改过。”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一个月只偷一只鸡,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

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用来讥嘲王安石。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3.信守承诺

《左传·僖公十四年》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