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15045100000050

第50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回顾与展望(12)

五、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区银行改造所具备的优势

社区银行最显著的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主要为当地社区经济服务;二是个人金融业务所占比重较大;三是实行资产多元化、经营多样化。个人理财业务、委托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具有一定的特色;四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对照社区银行的要求,目前,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区银行改造条件基本具备,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机构,组织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符合社区银行主要服务社区经济的要求。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全国一级法人,各地组织的资金由总行统一调配使用,因此,下级行组织的资金不可能全部用在当地,还要被上级行全部抽走或抽走一部分。而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社区性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组织的资金主要投向于支持发展地方经济,投向于广大农村、农户和农民。这与社区银行主要为当地社区经济服务的要求完全一致。

第二,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以个体金融业务为主,符合社区银行大力发展个体金融业务的要求。多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始终坚持以个体为主、以小额为主、为当地居民服务为主,把大量的贷款投向了个体农户和城镇居民,在开展个体贷款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为农村信用社实现社区银行改造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

第三,农村信用社在开办社区金融业务方面已做了一些大胆有益的探索,为实现社区银行改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不断开发新的业务空间。许多地方的信用社推出了“信贷金融超市”,通过开办这个服务项目,把信贷业务由后台推向前台,大大方便了乡镇居民贷款,设在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全面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便民信贷服务品种。农村信用社在开办社区金融业务方面的探索,为实现社区银行改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四,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及乡间,把金融服务延伸到了乡镇居民的家门口,这与社区银行金融服务贴近居民的要求相一致。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集中在城区,特别是近年来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重心纷纷转向大中城市,逐步收缩县及县级以下的金融网点,把县及县级以下的金融阵地让给了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已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机构后,农村信用社担负起了县城及广大农村的主要金融业务,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户办理金融业务也只有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在大中城市,农村信用社原有的机构网点得到了巩固发展。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城乡,在大中城市有现代化的高档次的经营网点,在县、乡有联社和信用社,管理区有分社、村组有信用站,服务领域广泛。在经营网点上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农村信用社网点机构的优势,完全符合社区银行对社区居民提供就近服务的要求。

六、农村信用社改制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主要为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为农产品产前产后经营的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众多,遍布在全国各地,是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最便利的金融服务机构。要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真正的社区银行,其主要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经营观念,牢固树立为社区经济服务的思想

社区金融服务不但是金融服务的创新,更是社区银行转变经营观念和服务方式,主动走出行门,融入社区,真诚服务老百姓的一项重大举措。农村信用社要实现社区银行改造,广大员工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发展社区金融业务对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生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制定社区金融发展战略,明确社区金融业务发展重点

农村信用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金融业务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重点。在网点布局和制定发展规划时,结合社区经济的特点,根据不同社区的服务需求,进行产品梳理和产品组合,建立开放式柜台和具有专业化功能的各种中心,如理财中心、咨询中心、按揭中心、信用卡中心等,进行功能性营销,让社区内的每个客户都能享受个性化服务。

3.改革机构网点设置,提高网点服务、创新能力

社区银行的网点要严格按照精简、效益的原则和保本点的要求设置,努力提高网点的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要对低产低效、形象较差、亏损的网点进行撤并,集中财力人力培植一批高产高效骨干网点。要加大对低产、低效网点的撤并力度。要加快社区金融网点电子化建设和形象建设步伐,疏通结算渠道,改进服务手段,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4.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强化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致力于改善农村信用社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是社区银行与客户联系的重要渠道。农村信用社为了保持已有的客户、吸引新的客户,就必须建立社区银行与客户的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客户需求,为银行进行市场营销和巩固客户关系提供支持;有利于促进社区银行与客户进行富有意义的交流与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充分利用其掌握的客户资源,拓展优质客户。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有利于强化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后,可以全面了解个人信用情况,强化个人信用制度,有利于化解个人金融业务风险,促进社区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

5.加快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社区金融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发展社区金融业务,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一个重要工程来抓,培养一批能够调查、研究、设计、开发、创新的人才队伍,促进员工提高社区金融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当前,培养社区金融业务人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邀请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金融专家、教授对员工进行培训;二是选送员工到社区金融业务比较发达的地区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加快社区金融业务发展步伐,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三是积极吸收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四是信用社要经常举行社区金融业务研讨会,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6.围绕社区金融搞好金融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信用社要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为乡镇社区居民提供多功能性的服务。农村信用社必须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好市场细分结果,利用客户需求、生活环境、行为模式的趋同性做好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与提供;要依托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先进的服务模式,让客户享受便利的服务;要适应社区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加强与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7.加强社区金融业务宣传,向社区居民传授金融服务知识

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大社区金融产品的营销宣传。一是要深入社区开办金融学校,向社区居民讲授金融知识,介绍金融产品。要通过社区金融学校的开办,增强社区居民的金融意识,形成一种良好的金融环境;二是要面对面为社区居民进行个人金融服务。对新的金融产品的使用,要现场演示、当场答疑,引导居民金融消费;三是要加强与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联系。社区银行要随时为村、街道举办社区活动提供金融业务、金融知识方面的支持,以建设社区金融服务文化,并利用村、街道社区局域网及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宣传、推介和普及社区居民金融知识、金融意识。从而使社区银行服务的外延进一步拓展,内涵更加丰富。

8.加快信用社改革步伐,为信用社实现社区银行改造排除体制障碍

信用社管理体制虽然改革多年,但到现在县市以上管理机构设置仍然是参差不齐。由于从省一级到各县市信用社行业管理机构设置多样,不利于全省信用社统一管理,无法充分发挥信用社整体优势,导致联行结算问题、储蓄通存通兑问题、整体抗风险问题等,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使信用社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为此,建议国家,加快信用社改革步伐,缩短试点改革时间,缩短改革过度时期,尽快全面推进信用社改革。为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实现社区银行改造,建议积极推广农村合作银行的改革模式,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辖内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社区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入股组成,主要为社区居民、社区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陆磊、丁俊峰,“中国农村合作转型的理论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2]谢平,“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3]盛勇炜,“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金融研究》,2001年第5期

[4]李剑阁,“农民就业、农村金融和医疗卫生事业问题的几点意见”,《比较》,(第七辑),吴敬琏主编,中信出版社,2003年

[5]姚耀军,“农村资金外流: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6]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

[7]巴曙松,“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现代管理科学》2002年第7期

[8]晏露荣、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性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第10期

[9]康卫华,“大变革下的当代美国社区银行”,《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10]浙江省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会:“社区银行:内涵、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路”,《上海金融》,2005年第11期

[11]王爱俭,“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05年第11期

[12]许圣道,“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金融研究》,2006年底9期

[13]王醒男,“基于需求发展视角的农村金融改革逻辑再考”,《金融研究》,2006年第7期

[14]刘焕钦,“天津:首家省市级农村合作银行模式选定”,《金融时报》2005年2月5日

[15]杨少芬、梁雪芳、王勉,“我国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区金融模式改造研究”,《金融研究》,2006年第7期

[16]刘伟、朱雨顺,《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合作金融》,2004年第3期

[17]天津农信http://www.rmblog.com/user1/109

[18]王爱俭主编《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19]Robert Deyoung,William C.Hunter&;Gregory F.Udell.“The Past,Present,and Probably Future for Community Banks”,Working Pap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20]Berger,Further evid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finance and growth: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community bank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2004,Journal of Financial Sevices Research.

第九节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农信社为例

王小兴

(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天河信用社)

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理论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以广东省农信社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广东省农信社经营绩效与内、外部因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经济增长水平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规模对信用社经营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而与法律诉讼成本与其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不良贷款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尚不确定。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绩效;实证研究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要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分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充分发挥农信社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积极功能、有效指导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践有着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