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广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重要。因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柱作用和能动作用。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是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实现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事业和伟大的创举,它必然给思想道德领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发展市场经济迫切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提出的新要求。道德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力量,任何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道德基础和主体道德精神的支持。离开一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精神,社会繁荣的创造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经济发展中的道德问题,决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曾对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状况作过这样的分析:“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按西方的标准来看一直是落后的,但在靠赚钱以谋取私利方面使绝对不讲道德的做法普遍流行,却恰恰是那些国家一直具有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同样对我们发展经济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也需要必要的道德基础和道德支持力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体系的新要求有以下几点:第一,自主自立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独立自由的人格观念也在增加,这就是人们的自主自立意识的逐渐形成。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映,没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主体意识,就不会有现代市场经济。第二,现代竞争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但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关系,反对极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不正当竞争现象。第三,法治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把法治意识纳入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中来,这是完全必要的。对每个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来说,严格遵守法律,这也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第四,效率意识。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它能使竞争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具有了很高的生产效率。第五,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人们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是在继承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作为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不仅在于它能够创造出比前者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而且在于它能够第一次提供一种无愧于人的本性和尊严的社会生活方式。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做到把市场经济发展和思想道德进步在实践上一致起来。这就是说,经济发展不再以牺牲人的价值和尊严为代价,道德进步也不以损害经济发展为条件,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这两个方面同时构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的源泉。
经过大半个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又是实现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则集中体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正义等人类十分珍视的伦理道德价值。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影响到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并影响到经济建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规则。思想道德体系的性质和社会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共同规定着市场经济的性质。在西方社会中,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道德原则使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联系,为资本主义服务。这也就告诉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要使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还必须使思想道德建立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础之上。必须充分肯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并有利于人们冲破封闭保守、等级特权、禁欲厌世等腐朽落后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自由民主、平等竞争、时间效益等新观念。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另一方面又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和紧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日益进步。比如,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主、自尊、自强、创新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形成并深入人心。平均主义、安贫守旧等传统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不取,等等。目前我国正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化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里新体制尚未形成,相应的社会道德体系也在构建中,由于缺乏经验,某些制度、管理、法制、教育跟不上,难免出现“道德无序”、“道德失控”的状态,这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无论是旧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消亡,还是新观念的形成并确立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都会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决不构成忽视道德建设的理由。相反,它说明了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至关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现实来看,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无序”和“道德失控”已经严重地危害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它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有序的向前健康发展,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产生了怀疑。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其成因探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竞争、民主、法制经济,能够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创新思想和效率意识。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容易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
一些人置道德和法制于脑后,甚至“不顾绞首的危险”大肆攫取社会的公共财富。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和欺诈行为屡禁不止,社会信誉度下降。自古以来“人无信不立”被视为“圭臬”,而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不讲信誉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信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经济生活中假的东西泛滥,随处可见,人人厌恶而又甩之不掉,就像一个梦魇困扰着社会。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充分的活动自由,在建设小康、劳动致富的目标下,人们面对着众多的消费、职业、投资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既欣喜又忧虑,处于自我矛盾之中,在大变革的时代,人们容易在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中迷失目标,在现实中无法保持自身的价值观念。有的人片面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鼓励一般的人不必去追求什么公共利益,只关心自己的安康和福利;有的人错误的认为,市场经济只认效益不认道德;有的人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惜让到手的钱沾着血和肮脏。价值观念的变异使得社会上出现诸多不法行为,又由于这些不法行为不能及时纠正,导致人们思想和道德的混乱。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侵入人际关系,使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原则受到破坏,变成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侵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某些领域,出现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使一部分人受到腐蚀,并蜕化变质。
由于缺乏思想文化的充分准备,一些人富起来后,追逐享乐主义。一些落后的、愚昧的、丑恶的东西沉渣泛起。拜金主义在群众文化生活中蔓延。如城市文化的某些畸形繁荣与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并存;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与某些创作人员的思想贫瘠并存;专业文化工作的闲置与基层群众的迫切要求并存;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某些文化商品价值、价格严重背离的现象并存;某些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水平比较好与艺术道德比较差并存;文化投入过少与某些文化人不正当收入过多并存;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淡漠与对国外某些文艺思潮的盲目崇拜并存;文化市场繁荣不够与管理不善并存;弘扬主旋律不够与提倡多样化不够并存,等等。应该看到,这是思想道德领域的一些不良因素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所必然产生的一些不良现象。
(二)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在发展经济、把物质文明搞上去的同时,忽视或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以两个文明为标志的。一个社会如果出现发展物质文明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或者精神文明的发展出现扭曲而妨碍物质文明的发展,那这个社会就会畸形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也搞上去,使二者能协调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获得长足发展,但同时我们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如有的同志对两个文明的关系还存在模糊认识,突出表现为“四论”:一是“自然论”。认为我国现在经济落后,建设精神文明缺乏一定的物质基础,等到物质文明发达了,精神文明建设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二是“阶段论”。认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文化领域的落后、愚昧甚至丑恶的社会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不必大惊小怪。三是“代价论”。认为搞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所得就要有所失。牺牲一点精神文明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合理的代价。四是“先后论”。认为当务之急是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即使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先把经济建设抓上去,再来抓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迟。毫无疑问,这些认识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反映在实际中,就表现为“一手硬,一手软”。因此,要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防止社会因此失去平衡而发生倾斜,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把物质文明搞好的同时,还必须不失时机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头脑中死灰复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现代人类社会暴力、犯罪、颓废、堕落、绝望以及其他一些丑恶社会现象(如黄、赌、毒等)的最重要的根源。而由于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弱点与消极影响,这些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传入我国或被诱发起来。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加见识、活跃思想。但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人。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出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
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忽视了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理念的培育。现代市场经济是不断扩大的分工合作经济、交换经济和契约经济,也是面向一切合作主体和交易主体的信用经济。因此,它不仅要求建立可靠的信用保障制度,而且要求市场主体具有重承诺、守信用、讲信誉等良好德行。然而,中国人秉承的是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然道德”传统的影响,并且缺乏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训练,因而至今仍然严重缺乏这种德行修养。其突出表现就是在超出私人联系之外的经济活动中做假、卖假、行骗、违约、毁约、失信的人和事相当突出,有些地方和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毫无信义可言的地步。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