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旗帜的力量
15047800000013

第13章 讲究经济效果是经济工作的一条根本原则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效果?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标准是什么?评价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指标是一个还是几个?考核经济效果是考察再生产的全过程,还是单纯考察生产环节?如何取得最佳经济效果,这方面我们有什么经验教训,原因在哪里?这些问题,最近参加省双周经济座谈会的同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认为,我们搞经济建设,应该进行经济效果的比较,从中选出花钱少,收益大的最优方案,作为经济决策的依据。这本来是一个常识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在极左路线和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在这方面却吃了很大的苦头,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基本建设、商业贸易,都做过许多得不偿失甚至毫无所得的蠢事。如:农业方面,单一经营,不及其余,盲目投资,不顾效果,不仅低产穷队的面貌没有改变,而且还出现了一些增产不增收的“高产穷队”,不少社队负债累累。工业方面,只顾产量,不顾质量,只看产值,不计成本,只管生产,不管需要,常常是边生产、边积压、边亏损、边浪费。特别是我省地方工业,1970年至1977年投资十一亿多元,建成的九十七个项目,就有五十二个亏损,地方工业的利润因此每年要减少一千五百多万元,不少企业基本上依靠财政、商业补贴过日子,造成巨大浪费。在流通领域,我们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的要求很不适应,人为地割断自然的经济联系,整个经济运转不灵,商品流通非常缓慢,资金周转速度很低,社会再生产过程出现了严重阻塞。一方面,人民生活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商品积压浪费。我省商业库存的商品,年年削价报废就要损失一两千万元。总之,经济效果问题已成为经济工作中一个十分迫切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问题,关系到能否贯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时期,如何把有限的物力和财力用在刀刃上,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把讲求经济效果作为一条重要方针,贯彻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仔细权衡每一经济活动的利弊、得失,在选择具有最大经济效果的方案上作文章,向经济效果要速度,要财富。

发言的同志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它的实质是以最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最多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但是,怎样衡量和考核经济效果,意见并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使用价值是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唯一标准;有的认为唯一的标准是利润;有的还认为,衡量宏观经济效果的标准是使用价值,衡量微观经济效果的标准是利润。但多数同志认为,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效果,既要考核使用价值量,又要考核价值量和利润。这是因为,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的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因而,衡量经济效果的标准就应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如果人为地把二者分开,用其中的一个,抛弃另一个,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另外,我们考核经济效果,也不能孤立地只考察生产过程,而应当考察再生产的全过程。

即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全面地来考察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整体的、综合的经济效果。大家还提出,应当特别重视宏观经济效果的问题,如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的关系、农轻重的关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经济建设和文教建设的关系等,这些都牵涉到整个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的和长远的经济效果,如果出了问题,它的危害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出来,即使看出来了,也不是一两年可以纠正过来的。这样造成的损失,将不是一亿、两亿,而是几十亿、几百亿、成千亿。当前在调整时期,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不然还会出现新的折腾。为此,我们应当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单项经济效果和综合经济效果、当前经济效果和长远经济效果、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局部经济效果和整体经济效果的关系,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恰当地安排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合理规划生产力的布局,取得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最好经济效果。

座谈会对我们经济效果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许多同志认为,我国经济效果差,这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干扰有关,与经济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科学也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什么,则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经济思想”的指导。这种思想,主张自给性生产,排斥商品性生产;主张“小而全”,排斥专业化分工协作;搞因循守旧,闭关自守,反对向别人学习和正常的通商;习惯于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搞“加班加点”、“大兵团作战”,排斥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喜欢“平均主义”、“大锅饭”、“供给制”,否认差别和按劳分配;实行家长式的管理,搞“超经济强制”和“瞎指挥”,排斥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因此,必然导致经济效果的不佳。第二种意见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我国的经济应当采取什么模式。我国的经济模式应是计划管理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但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认清这一点,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商品,提出限制商品生产,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这样就出现了只讲生产,不讲效果,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等错误做法。第三种意见则认为,根本原因是我们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本来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经济条件之上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去决定公有化程度和所有制形式,而是从上到下一刀切地搞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搞“大”、“公”、“纯”、“平”,并且又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营管理方法,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新的条件下又被分离了。企业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庸,劳动者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很不够。企业和劳动者由于没有独立的、切身的经济利益,因而缺乏主动关心、提高经济效果的内在经济动力,经济效果自然不会好。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还联系实际,对于如何提高我省的经济效果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一、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只要生产正常,都应毫无例外地这样做。要尊重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主权,在保证上交国家下达的利润以后,多创造的价值由企业并通过全体劳动者民主支配。这是打破“铁饭碗”,端掉“大锅饭”,改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的状况,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果的根本途径,应该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去干。二、适当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充分发挥优势。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电力是我省工业的“三大支柱”,今后应进一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同时我省又是皮、毛原料产地,还应当适当增加轻工业的投资,发挥毛纺、皮革生产等方面的优势,争取把轻工业也发展成为我省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三、改变农业内部的结构,变单一种粮食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特别是我省畜牧业、林业,经验证明比较稳定、可靠,。生产波动不大,应大力扶持,充分发展。土地的使用也应讲经济效果,只要是市场和农民生活需要的,什么经济收益大,就种什么。还要重视工副业和多种经营,发展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四、注意研究和运用那些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办法,从节约原材料、改善劳动组织、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人手,争取好的经济效果。不能认为不建新项目,不增加新的生产能力,生产就不能发展。新项目是要搞的,但只能量力而行,而且要搞必须搞得有效。五、发挥市场机制,开展竞争,通过竞争使企业千方百计地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取得好的经济效果。我省地方工业基础差,有的工厂产品质次价高,货不对路,卖不出去,一搞竞争,矛盾暴露了,这是好事。不能借口保护地方工业,排斥竞争,保护落后。但落后变先进要有个过程,在这个过渡时期内,给予必要的扶持也是必要的。不过落后企业必须迎头赶上,如果继续止步不前,那就难免要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