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家姓、三字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
15069200000105

第105章 弟子规(2)

②《礼记·孔子闲居》:“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孔丘说:天无私地覆盖着人们,地无私地负载着人们,日月无私地照耀着人们,根据这三者来统治百姓,这就是三无私。)《中庸·三十章》朱熹注:“天覆地载,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天覆盖着,地负载着,万物发育生长在天地间而不互相危害,春夏秋冬的运行、日月昼夜的照明毫不紊乱。)

[原文]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①,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音子,说别人坏话)。

[译文]

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名声自然高,人们所以尊重他,并不是他相貌好。有才能的人,他的威望自然大,人们所以佩服他,并不是他会说大话。自己有能耐,不要自私,别人有能耐,不要轻视人家和说人家坏话。

[注释]

①《周礼·地官乡大夫》:“能者,有道艺者。”(有能力的人,就是懂得和能够实行先王之道的人。)《孟子·离娄下》:“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那么一点点,而老百姓抛弃了它,君子保存了它。)

[原文]

勿谄(音产,巴结、逢迎)富,勿骄贫①,勿厌故,勿喜新。

[译文]

不要羡慕富人,不要瞧不起穷人,不要讨厌旧事物,不要喜欢新事物。

[注释]

①《礼记·坊记》:“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

骄斯乱。”(小人穷了就处于困境,富了就骄傲,处于困境就要去偷盗,骄傲就要破坏等级名分,犯上作乱。)《论语·宪问》:“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却

没有怨言,很难;富了不骄傲,容易做到。)

[原文]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匆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①,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②,疾之甚,祸且作③。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译文]

人家没空闲,不要去打搅,别人心里不安,不要拿话去扰乱。人有短处,千万不要揭发,别人有见不得人的事,不要去宣扬。称赞别人好,自己也就好,人家知道了,更要勉励自己。揭发别人的坏处,就是一种罪恶,对别人恨得厉害,就会招来祸害。互相勉励行善,双方都积了德,有错不规劝,双方在道德上都欠缺了。

[注释]

①《礼记·坊记》:“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成绩归皇帝,过失归自己,这就是忠。……好处归父母,过错归自己,这就是孝。)

②《论语·阳货》:“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应该厌恶那种说人家坏话的人,应该讨厌那种地位低下而攻击统治者的人。)

③《孟子·离娄下》:“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说人家坏话,后患来了,该怎么办呢?)

[原文]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①。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②。

[译文]

拿人家的东西、给人家的东西要分清,给人家的要多,拿人家的要少。打算怎样对待别人,先要问问自己,自己所不想要的,就应该立刻停止。有恩要报,有怨要忘,报怨是短处,报恩是长处。

[注释]

①《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这样,在社会上工作时没有怨恨,在家也没有怨恨。)

②《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问孔丘:“拿德来回答怨恨,怎么样?”孔丘回答:“又拿什么来报答德呢?应该拿正直来回答怨恨,拿德来报答德”。)

[原文]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①。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译文]

对待佣人,重要的是保持主人端庄的态度,但也还要仁慈宽厚。以权势压人,人心不服,用道理来服人,才能使人没有话说。

[注释]

①《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温良是仁的根本,恭敬和谨慎是仁的基础,宽裕是仁的开始。)

[原文]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①。

果仁者,人多畏②,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

同样是人,但高低贵贱各不一样,一般的俗人多,仁者少。如果真是仁者,人们都敬畏他,他说话不遮掩,态度不逢迎。亲近仁者,就有很大好处,德行日益增进,过错日益减少。不亲近仁者,有很大坏处,坏人就要接近你了,什么事都要坏了。

[注释]

①《论语·宪问》:“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中不仁的人也有吧,小人中却不会有仁者。)

②《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地望去严肃可畏,靠近时显得温和,听他说话却很严厉。)

(五)

[原文]

不力行,但学文①,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②,任己见,昧理真。

[译文]

不努力去实行孔孟之道,只学习儒家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那成什么样的人呢?但只是努力实行,不学习儒家经典文献,只凭自己的见解去做,就不明白儒家的道理。

[注释]

①《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喜好学习接近于“知”,努力实行接近于“仁”,知道羞耻接近于“勇”。知道这三件事,就知道怎样修身。知道怎样修身,就知道怎样治人。知道怎样治人,就知道怎样统治天下国家了。)

②《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美玉不经过精心雕刻,就成不了贵重的玉器,人不学习就不能领悟先王之道。所以古代帝王建立国家统治民众,总是先教人学道。)

[原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①。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屋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正,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②。

[译文]

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者确实是重要的。刚开始读这本书,不要又想读别的,一本没有读完,不要读其他的书。学习期限可以放宽些,但要抓紧时间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可以自然明白。心里有疑问,随时一条一条地记下来,找人问问,要弄清确切的意思。读书的屋子要清静,墙壁要干净,书桌要清洁,笔和砚要放正。墨磨偏了,说明心不正,字写得不端正,说明思想上先出了毛病。摆放经典书籍,应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了要放回原处。即使有急事,也要把书籍捆卷好,有缺损的地方,马上补好。

[注释]

①朱熹《朱子童蒙须知》:“三到之法,心到最急”。“读书千遍,其意自见”。

②《大学》:“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原文]

非圣书①,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②,圣与贤,可驯致。

[译文]

不是儒家的经典,应该抛弃不要看,以免蒙蔽你的聪  明,坏了你的心志。不要破坏礼义,不要认为自己不能行  仁义,这样,圣贤的目标是可以逐渐达到的。

[注释]

①圣书:指孔老二之流的儒家经书。

②《孟子·离娄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出言破坏礼义,叫作自暴;自己认为不能行仁义,叫作自弃。)第一章 二十四孝图说

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ɡǔsǒu音鼓叟)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yín音银)。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sì音四)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班蓝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鹿乳奉亲

周剡(shàn音善)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乃免。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hè音贺)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为亲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啮指心痛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niè音聂)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单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音阵)。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拾葚供亲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rèn音认)。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hé音河)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jiān音兼)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ú音渠)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ài音快)。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怀桔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扇枕温衾(qīn音亲)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àn音电)。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pī音披)。贫穷裸跣(xiǎn音显)。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

莫不毕给。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闻雷泣墓

魏王裒(pōu音剖)。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dǔ音堵)。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才得免于害。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zì音字)渠(qú音瞿)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尝粪心忧

南齐庾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chái音柴)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qǐ sǎng音企嗓)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zhì音至)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亲涤溺器

宋黄庭坚。元祐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

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juě音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七岁生离母参(shēn音身)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