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58800000025

第25章 母爱无价(14)

一行热泪从母亲的脸上滑落,母亲说,我就知道你从来没有穿过。其实,我也穿的,只是在天气冷得让人撑不住了的时候悄悄地穿在棉衣的里面。让母亲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如小鸟一般快乐着的外孙女儿,竟然穿着那件棉背心愉快地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季。

从此,一份内疚便深深地压进了我的心底,令我愧疚的是,当岁月的年轮从我身边碾过,并在我的眼角慢慢留下了浅浅皱纹的时候,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感动才如一湾温软的湖水在我心灵深处荡漾开来。

去年秋天,母亲去集市买回几块上好的布料,给她所有的孙辈儿女做了一件又一件三表新的棉背心,还建议我把那件旧棉背心表里以旧换新。母亲说,别看外面陈旧,里面的棉花可好着呢。我没有按母亲说的去做,只是小心拆洗了一下,把它重新连掇起来,初冬时节,欣然将它穿在颜色大红的毛衣外面,或配一条长裙,和女儿在街上比肩而行。那一刻,我仿佛找回了过去的青春岁月,浑身充满了活力与激情。最适益的是穿着它做家务,轻装上阵,干净利落,女儿戏称我是维吾尔族妈妈,温暖的小屋到处晃动着我忙碌的身影。

如今,母亲已经退休,冬天来临的时候,仍然喜欢为我们做一件又一件的棉背心,在母亲的心里,那一件件棉背心,不仅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用来御寒的服饰,更是母亲丈量儿女生长的标尺,她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针脚里,触摸到儿女们成长的轨迹。而那些经了母亲一针一针缝制的棉背心穿在我们的身上,任你行走在怎样的寒冬里也不会冷,因为,母亲所给予我们的,是一颗让我们永远感恩的慈母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古人的情怀。时光斗转,生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我们或许已经很难体会其中的深意。但是,这份情感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母爱是个永恒的主题。

一件棉背心,虽然样子丑陋,但背后却写满了故事,里面更是凝聚了母亲的万千深情。碍于脸面,女儿不敢穿在外面,但是令人欣喜的是孙女却高高兴兴地穿在身上。难道是长大了的我们有了太多的世故,远没有了孩提时代的纯真棉背心,虽然很不起眼,但是却是母亲送给我们的一片心意,是母亲记录我们成长的标尺。面对这份母爱,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回报这深厚博大的爱。可敬爱的母亲好友电话中告诉我他母亲仙逝,我一下子愣住了。我见过许多朋友的母亲,这是一位跟我交流最少、印象却最为深刻的母亲。

老人瘦削,骨感的脸上刻着沧桑。她话很少,为我开过十几次门。一脸灿烂而谦和的微笑,每次都会把她对你的欢迎表露无遗。

儿子衣着典雅入时,且有着目通万里、思接千代的智慧与排山倒海的激情,而母亲却衣着简朴色彩暗淡,更有着内在超乎寻常的冷静。母亲生育了并一直呵护关爱着儿子,但母子性格却向着截然不同的两端伸展;而这两种性格却能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美感。起初我暗暗称奇,后来才约略窥得其中的奥秘:在她默默无闻的举止中,透露着母亲内在的大气、豪华与激情。许多人容易在起伏不定的情绪中迷失自己,而老人不会,她善于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方位;可谓,真正的大气是精妙,真正的豪华是淳朴,真正的激情是冷静。在母子性格中,是大气与精妙、豪华与淳朴以及激情与冷静的美妙和谐。儿子因工作繁忙及其特殊的工作性质,生活很不规律,有时情绪也有起伏。来访者都是约好谈话时间长短的,所以儿子很少在朋友面前跟母亲寒暄。而老人发自内心的微笑,却包容下所有的事情,这是多么真挚的母爱啊每个母亲都有很高的热情参与孩子们的事情,而她的参与方式极为独特:不用嘴巴和耳朵参与其中,只用欢快的行动,为儿子做一些后勤。记得每当我跟她儿子的交流到了一定时点,一盘盘削皮切好的水果就会送过来。当你刚好肚饿的时候,热气腾腾的水饺或味道极佳的饭菜会端上来,饭后也没有你动手收拾的机会。她爱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任何一点事情,都会让她兴奋不已。儿子有一多半的时间在外地。儿子的老房子里,居住并不宽敞,书房占据最大的一间。另外一间做儿子的卧室。老人本来有舒适宽敞的住所,为了能跟儿子在一起并照顾儿子,每当儿子外出归来,她常常在狭窄的过道里搭一张临时单人床。

老人是幸福的。有些人通过占有获得幸福,而一旦占有的东西减少或是脱手,就会掉入悲痛之中;有些人通过炫耀自己获得幸福,而一旦被人冷落或是不再成为圈子的中心,就失魂落魄;有些人通过游山玩水获得幸福,而一旦出游受阻就开始不平衡起来。老人却是通过对儿子没有索取的奉献获得幸福,因为她内心的富有,有取之不尽的母爱,所以幸福永远陪伴着她。她不去索取身外之物,也就没有被任何东西抛弃的失落,因此也就全身心地拥有了孩子们,从而拥有了世界。老人心里只有孩子而唯独没有自己。拖着个病身子,一直忙到最后一天。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人从发病到过世,也就只是谦和地占用了孩子们把她从家里送到医院的时间。老人从来不忍给儿女们的生活添加任何额外的东西,而打乱他们的生活秩序。

事情过了几天,我才搞明白为什么当时听到噩耗,我这个外姓人会有点发愣,以至于连一句关于老人的问候都没有出口。感情,在我内心已经把老人作为最可尊敬的母亲。虽然我们没有说过几句完整的话,但我心仪老人的胸怀、淳朴、爱心及其无声的行动。一个可敬的母亲走了,她独特的幸福方式,却活在了我们这些后辈人心中,成了我们可以毕生享用的财富。

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去;有些人仙逝,生命却在我们身上延续。

不是自己的母亲,但是在她的身上却看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风采。那是一种精妙的大气,淳朴的豪华和冷静的激情。没有多少炫目的色彩,有的仅是朴实的装束;没有多少豪言壮语,有的仅仅是点漓的默默付出。那是一种内在的美丽,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令人心仪,让人感动。

儿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母亲不会有贪婪的索取;儿子生活艰难,母亲会伸出一双温暖的大手,帮助儿子走出困境。母亲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孩子过得幸福安康,她们却不曾有过一丝的索取。

母爱是伟大而永恒的,别人的母亲身上映照着自己母亲的身影。天下的母亲都一颗善良的心,一份伟大的情。天底下的子女呢?我们不也应该有一种共通的情感,去献给那可敬的母亲吗?母女最初的记忆里,妈是个美人:高高的个子,白里透红的鹅蛋脸,一头乌黑的略带卷曲的齐耳短发。妈总是穿素雅合体的蓝底碎白花或白底碎蓝花中式的布衣,清清爽爽。

记忆里与妈相处最温馨的时刻,是一个月光如水的夏夜,在铺着凉席的大炕上,和妈并排睡在洁白的蚊帐里,妈轻轻地摇着芭蕉蒲扇为我扇风,轻声唱着《洪湖水浪打浪》为我催眠。那时我多大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一片洁白的温柔。

记忆里最思念妈的一次,是爸带着妈去远方的沈阳伯父那里治病,妈得了什么病当时我并不知道,只记得爸忧心忡忡的样子。妈临走前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姨妈在旁边看着妈忙忙乎乎,只是一个劲地哭着。妈走后我和哥哥妹妹住到了姨妈家,姨妈对我们很好,姨妈从来不训斥我一句。有天傍晚,我突然很想妈,就一个人偷偷跑回家。看着整洁但空荡荡的家,喊了声“妈”,趴在冰冷的灶台上大哭起来。

外公家里没有儿子,妈只有姐妹四人。爸家里没有女儿,爸只有兄弟六人。妈或许是受外公的影响,有点重男轻女。爸则恰恰相反,爸这边,整个家族一直男丁兴旺,女儿稀少,爸的家族明露露地重女轻男。

多少年里,都感觉妈偏向哥,娇惯妹妹,妹妹自幼体弱多病,但哥却是自幼高大健壮。妈让我去井边担水,我个子小,水桶不时撞到地上,有时会被石头绊倒。邻居的女人一堆一伙坐在街头,有人高声叫着我的名字,说:“回家对你妈说,弄个人高马大的男孩子不挑水,让个小丫头挑,合着你是后娘带的啊。”回家看哥在看《水浒传》,妹妹在踢毽子,就沉着脸撂了挑子。妈让把水倒进水缸,也不理;妈就训斥,也不作声,找个角落去悄悄哭。妈跟过来,恶声道:“我还没死你哭什么!”依旧哭着。爸回来,已经哭到了眼睛红肿。爸把哥叫到跟前训斥,哥低头不敢吭声,妈也不作声。有爸撑腰,我感到扬眉吐气。

暑假,妈让我和她一起拆洗堆得小山似的棉衣棉被,妈让我学着缝我自己的棉衣棉裤。我不会用顶针,手被针扎得流血不止。妈翻看着我缝的衣物,训斥着:“笨死了,你缝这样的棉袄,白给我穿我也不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会干这些活了!”那时,我大概是十二三岁,别人家像我这么大的女孩还都在街上疯玩呢。妈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个脾气不好的人,后来妈说那时爸大多的日子不在家,她带我们兄妹几个过日子太辛苦,身体也不好,当然就没有好脾气。

冬天,大家在热炕头吃过晚饭,都不愿动弹,妈让我洗碗。我觉得委屈,摔摔打打收拾着碗筷,结果失手打碎了一摞洗好的碗,妈用扫炕的小笤帚疙瘩劈头盖脸打过来。爷爷那天正好在我家吃饭,爷爷夺下妈的笤帚疙瘩,拉着我的手回到他的住处。拿出他自己做的花生糖给我吃。

那天,有个外号叫“小老婆”的街坊老太太拉我到一边,悄悄对我说:“你妈对你好不好?”我说:“不好。”她说:“就是啊,怎么会好!你是捡来的。”我信了,问哪里捡来的,老太太说:“就是在南河边捡来的,我亲眼看到你妈捡你的,用个柳条筐盛着,怪可怜的。”我跑到南河,坐在小石桥上伤心地哭起来。天黑下来了,也不肯回家。那天正好周末,在外教书的爸骑车回家经过小桥,见我大吃一惊,问我怎么了。我说:“你能不能带我去找我的亲妈?”爸问明缘由,气愤地说:“这个该死的’小老婆‘!”爸带我回家,跟妈说了,妈笑了,说:“’小老婆‘说你是捡来的你就是捡来的啊!你个傻孩子,’小老婆‘逗你你都看不出来!”妈居然没有生气,像讲故事一样,说起她生我的时候如何如何,我生下来是何等模样,我生病的时候她是怎样给我喂蜂蜜水……然后牵着我的手来到“小老婆”家,“小老婆”一见我和妈,一脸坏笑:“可怜见的,你就是捡来的!你妈是不是说你是她生的?她骗你啊!”妈笑着:“你这个老东西啊,真是没老到好处!你知道俺这孩子傻,好糊弄是不是?”

我是经常惹妈生气的。大致都是感觉妈偏向哥或者妹妹的时候,就会找茬和妈顶嘴,或和哥吵架,或欺负妹妹。和哥或者妹妹吵架的时候,妈大多是训斥我的,和妈顶嘴的时候,经常挨妈的笤帚疙瘩。我恨恨地记着,等爸周末回家告状。爸从来不当着我的面说妈,有一次爸以为我睡了,我听他说妈不该打骂我。说妈偏心眼。妈说:“这个孩子就是倔,从来不肯认错。她挺会干活,才多支使她一些。”本来想,如果妈说我不好,我就起来反驳。妈居然没有说我多不好,甚至还夸我知道心疼她帮她做不少事情云云,我听着听着就睡了。

有一天,爸的同事来家里,爸把我们兄妹三人叫来见客人。客人夸我们兄妹。说哥长得比爸英气,说我出落得快赶上妈年轻的时候了。妈微笑着听着,居然附和着客人:“别看她狗大的年纪,针线活儿做得比我还好呢!”我想说:“都是被你打骂出来的!”那时的妈已经有了明显的自发,脸上满是细碎的皱纹了。

读中学的时候还经常想,要是将来考上学离开家,就再也不回来了,省得动辄被妈教训。后来外出求学,远离了家。第一次离家的时候,妈送我到大门口,看妈无力地倚在门框边掩面而泣。我也被她给传染哭了。但从此以后,和妈感情越来越好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挨妈的训斥。我们兄妹三人也不再有争吵的时候了,有的是真正的手足之情。

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永恒的财富》的小文,大致是说父母严格的教育,在我远离父母的人生里带给我的种种好处。妈看了不住地点头:“你是咱家最让我放心的孩子。”那时,妈已经老了,妈老得很慈祥。

妈的头发白的多黑的少了。每次和妈在一起,都要给爱美的妈染头发、理发。妈的头发也不再柔软而卷曲着了,而是越来越稀疏,也没有光泽了。一边摆弄着妈的头发一边说起妈曾经的满头乌发,妈叹息:“怎么老成这个样了。”我叫她“老美人”,说:“你不老,美人经老啊。”妈也不谦虚,就会说起她年轻的时候,谁谁是如何赞美她的容貌,夸奖她的个头。我总是忍住笑,快乐地听着。见过妈年轻时模样的人,都说我和妹妹没有妈当年好看。爸说我的个头没有长过妈,妹妹的脸蛋没有长过妈。

爸得的是不治之症,需要手术延续生命。爸手术住院期间,我每天上午和妈去医院,去换在那里守了爸一夜的哥或妹妹。那时才发现,妈曾经挺秀的腰身是那么的弯那么的臃肿,曾经修长的双腿也有些弯了,走路也蹒跚着,妈老态龙钟了。那些目予,妈的眼睛红肿着混沌着,话很少。我和妈总是紧紧握着手走在去医院的路上。那时,妈大事小事都问我们兄妹仨:“你们说怎么办好?”像个无助的孩子。

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妈来了电话:“傻孩子,别忘了过生日啊。”我说:“又要过生日了?哪天?”妈说:“我就知道你会忘了。”我说:“忘了也不要紧啊,有妈记着就行啦。”这样说着,竟然酸楚。每年,都是妈提醒我生目的到来。

早晨起来,穿上那件心爱的宝蓝底、白碎花的织锦缎中式夹袄,这是妈多年前给我缝制的,纽扣是妈盘的漂亮的蝴蝶扣,许多人都夸过这件衣服和衣服上的盘扣,也夸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妈一次次用牙齿咬断缝衣线让我试穿这件衣服、妈戴着老花镜为这件衣服打扣子的情形历历在目。

我对着镜子化了淡淡的妆,又对着镜子前前后后看着身上的衣服。一缕秋日的晨阳照在脸上,如妈温暖的手拂过脸颊。

我拿起了电话,我用乡音长长地叫了声“妈”。我快乐地笑着,妈也朗朗地笑着。妈说:“生日快乐!”这是妈第一次这么正式地对我说生日快乐。我说:“妈,谢谢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这是我近年来每个生日都说的话。妈说:“孩子,要是知道人活着会这么辛苦,我还不如不把你带到这世上。”妈的声音哽咽了。爸走后,孤独的妈经常说人活着苦。我也伤感,尽量不去想爸,但还是有热泪流在脸上。妈说:“你要学着自私一点儿,不要傻到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我就跟妈嬉皮笑脸了:“俺是心粗,妈别给俺戴高帽啦!”然后和妈东拉西扯起来,就像两个邻家女人拉家常,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我问妈:“是不是多年的母女威姐妹?”好一会儿妈才说话:’孩子,我是把你当作依靠啊。“我再一次落泪。赶紧和妈说再见,说我要上班去了。妈让我路上慢慢走,注意安全,说迟到了没有关系。

脱下妈给我做的夹袄,仔细挂好。换上了素常上班穿的衣服。

慢慢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有桂花香飘过,还有,母爱相随。